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幸聆听了全国著名教育专家薛法根老师执教的《我和祖父的园子》,让人大开眼界。薛老师简简单单,轻装上阵,只有一支粉笔,一张备课纸,如此而已。在朴实的课堂上,他没有让实物投影、多媒体课件、各种精美的音乐动画占领课堂,课堂上没有热热闹闹的场面,却流淌着行云流水般的自然美。置身课堂听课,如沐春风,感觉当时的课堂就是一个快乐、自由、智慧生长的园子。
[情景一]字词教学,颇具特色
(引入新课,板书课题后)
师:同学们,上语文课,课前应当准备好笔和本子,这是学习语文应有的习惯。(学生急忙拿出笔和本子。)
师:下面我们听写词语。谁愿意到黑板上写?(女生纷纷举手。男生一动不动。)
师:咱班女生非常积极勇敢!哪位男生愿意为男生争气?(老师请三个学生到黑板上写词语,其他学生在自己的本子上写。)
师:同学们,听写词语一定要“听清楚,记住了,再写”,要养成听记的习惯。老师先把词语读两遍,大家用心听,然后默写。不会写的可以迅速的偷看一次,只能看一下。第一组:蜻蜓、蝴蝶、蚂蚱、蜜蜂;第二组:玉米、黄瓜、倭瓜、韭菜、谷穗;第三组:摘花、拔菜、下种、浇菜、铲地。
(生听后默写,黑板上,学生把“倭”字写错了,把“拔”字写成了“拨”,教师相机指导书写。)
师:同学们,我们再听写最后一个词——“草帽”,你觉得应写在哪一组下面?(师生讨论后得出:“草帽”不属于任何一组,应写在最边上。教师相机指导“帽”的写法,“冒”的上面两横不能连透。)
师:同学们,当我们把课文里的词语分了类,记忆起来就方便多了。比如,我和祖父的院子里昆虫可多了,有——(教师指着黑板上的第一组词语)
生读:“蜻蜓、蝴蝶、蚂蚱、蜜蜂”。
师:我和祖父的园子里还长着许多庄稼,有——(教师指着黑板上的第二组词语)
生读:“玉米、黄瓜、倭瓜、韭菜、谷穗”。
师:我和祖父还一起在园子里千活儿——(教师指着黑板上的第三组词语)
生读:“摘花、拔菜、下种、浇菜、铲地”。
[赏析]
字词教学,有一种传统的说法叫做“扫清阅读障碍”。一般情况下,教师普遍认为字词教学是阅读教学的轻头戏(特别是在高年级),而只有对课文的理解感悟才是重头戏,是展现语文教学魅力的地方。于是。字词教学许多时候不为教师研究关注,往往只是课前让学生自己预习,课上再来听写检查,学生只要会读会写,就万事大吉。其实,字词教学从来都不是孤立地存在。薛老师字词教学片断,可以说是匠心独用,引人入胜。一次看似简单的听写。不仅检查了预习,有针对性地进行了难写字的教授,而且通过词语归类训练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情景二]以读为主,体验感悟
师:同学们,刚才通过听写练习我们掌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课文一部分内容是写园子里的“昆虫”,一部分内容是写园子里的“农作物”,一部分内容是写“农活”。请大家找一找相关内容,找到了自由读课文。(学生边读边找,教师巡视。)
师:老师听到你读书的声音,说明你读得很认真。(过了几分钟,有很多同学读完了,已经坐好了,还有几个没有读完。)
师:我再给你们两分钟,读完的再读,没有读完的继续读。(老师走到最后读完课文的学生身边。)
师:你读得很认真,老师奖励一下你。请你给大家读读“写昆虫”的一段。
(生读)
师:你们觉得他读得怎么样?
生:他指“似的”的“shi”读成了“si”
师:还有吗?(学生不语。)
师:同学们,读书声调不同,表意也不一样。活的东西读时声调要往上升;死的东西读时声调要往下降。(教师示范读“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读后让那位同学再读。再指导,直到读好,并以掌声鼓励。)
师:下面,请你们推荐班里读得最好的同学来读这一段。
(生读)
师:你读得真好!简直像中央电视台的播音员!你能说说自己是怎样读好的吗?
生:我是用心想,细细体味,专心地读。
师:这是读好课文的秘诀,大家要向他学习。是的,读书要轻松,要像说话一样自然。请大家再自由读一读。(接下来老师引读“农作物”段和“农活”段。)
师:读了以上几段,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园子?用一个词语来概括,写到黑板上。(学生兴趣盎然。写出了“生机勃勃”、“色彩斑斓”、“自由自在”、“多姿多彩”、“无拘无束”、“丰富多彩”、“温馨幸福”等许多四字词语。)
[赏析]
朗读永远是语文课堂最美的风景。对小学生而言,朗读不仅仅是手段,它本身就应当是重要的学习目标。在新课程理念下,语文课应以读为主,这一理念已深深植根于每位语文老师的心田。一般情况下,我们只注重了读的形式,忽略了效果,使读游离于文本。然而,怎样才能算是真正的以读为主呢?看薛老师的朗读教学,可以说是老到之极,扣人心弦。学生与文本初遇,读通课文是需要时间的。薛老师在处理这一环节时,表现了极大的耐心、爱心、热心,只要有一个学生还没读完,他就要坚持到底。当请出的学生读得并不理想时,他采用相应的措施:先请同学提建议,再亲身耐心指导示范,并加以鼓励,帮助学生树立读书的信心,直到读好了为止。最后再请班里读得最好的学生示范读。这样的朗读训练,有效地利用了课堂资源,发挥了活教材——好学生的作用,使其他学生在模仿实践中得到了锻炼,促进了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达到了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的目的。
[情景一]字词教学,颇具特色
(引入新课,板书课题后)
师:同学们,上语文课,课前应当准备好笔和本子,这是学习语文应有的习惯。(学生急忙拿出笔和本子。)
师:下面我们听写词语。谁愿意到黑板上写?(女生纷纷举手。男生一动不动。)
师:咱班女生非常积极勇敢!哪位男生愿意为男生争气?(老师请三个学生到黑板上写词语,其他学生在自己的本子上写。)
师:同学们,听写词语一定要“听清楚,记住了,再写”,要养成听记的习惯。老师先把词语读两遍,大家用心听,然后默写。不会写的可以迅速的偷看一次,只能看一下。第一组:蜻蜓、蝴蝶、蚂蚱、蜜蜂;第二组:玉米、黄瓜、倭瓜、韭菜、谷穗;第三组:摘花、拔菜、下种、浇菜、铲地。
(生听后默写,黑板上,学生把“倭”字写错了,把“拔”字写成了“拨”,教师相机指导书写。)
师:同学们,我们再听写最后一个词——“草帽”,你觉得应写在哪一组下面?(师生讨论后得出:“草帽”不属于任何一组,应写在最边上。教师相机指导“帽”的写法,“冒”的上面两横不能连透。)
师:同学们,当我们把课文里的词语分了类,记忆起来就方便多了。比如,我和祖父的院子里昆虫可多了,有——(教师指着黑板上的第一组词语)
生读:“蜻蜓、蝴蝶、蚂蚱、蜜蜂”。
师:我和祖父的园子里还长着许多庄稼,有——(教师指着黑板上的第二组词语)
生读:“玉米、黄瓜、倭瓜、韭菜、谷穗”。
师:我和祖父还一起在园子里千活儿——(教师指着黑板上的第三组词语)
生读:“摘花、拔菜、下种、浇菜、铲地”。
[赏析]
字词教学,有一种传统的说法叫做“扫清阅读障碍”。一般情况下,教师普遍认为字词教学是阅读教学的轻头戏(特别是在高年级),而只有对课文的理解感悟才是重头戏,是展现语文教学魅力的地方。于是。字词教学许多时候不为教师研究关注,往往只是课前让学生自己预习,课上再来听写检查,学生只要会读会写,就万事大吉。其实,字词教学从来都不是孤立地存在。薛老师字词教学片断,可以说是匠心独用,引人入胜。一次看似简单的听写。不仅检查了预习,有针对性地进行了难写字的教授,而且通过词语归类训练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情景二]以读为主,体验感悟
师:同学们,刚才通过听写练习我们掌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课文一部分内容是写园子里的“昆虫”,一部分内容是写园子里的“农作物”,一部分内容是写“农活”。请大家找一找相关内容,找到了自由读课文。(学生边读边找,教师巡视。)
师:老师听到你读书的声音,说明你读得很认真。(过了几分钟,有很多同学读完了,已经坐好了,还有几个没有读完。)
师:我再给你们两分钟,读完的再读,没有读完的继续读。(老师走到最后读完课文的学生身边。)
师:你读得很认真,老师奖励一下你。请你给大家读读“写昆虫”的一段。
(生读)
师:你们觉得他读得怎么样?
生:他指“似的”的“shi”读成了“si”
师:还有吗?(学生不语。)
师:同学们,读书声调不同,表意也不一样。活的东西读时声调要往上升;死的东西读时声调要往下降。(教师示范读“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读后让那位同学再读。再指导,直到读好,并以掌声鼓励。)
师:下面,请你们推荐班里读得最好的同学来读这一段。
(生读)
师:你读得真好!简直像中央电视台的播音员!你能说说自己是怎样读好的吗?
生:我是用心想,细细体味,专心地读。
师:这是读好课文的秘诀,大家要向他学习。是的,读书要轻松,要像说话一样自然。请大家再自由读一读。(接下来老师引读“农作物”段和“农活”段。)
师:读了以上几段,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园子?用一个词语来概括,写到黑板上。(学生兴趣盎然。写出了“生机勃勃”、“色彩斑斓”、“自由自在”、“多姿多彩”、“无拘无束”、“丰富多彩”、“温馨幸福”等许多四字词语。)
[赏析]
朗读永远是语文课堂最美的风景。对小学生而言,朗读不仅仅是手段,它本身就应当是重要的学习目标。在新课程理念下,语文课应以读为主,这一理念已深深植根于每位语文老师的心田。一般情况下,我们只注重了读的形式,忽略了效果,使读游离于文本。然而,怎样才能算是真正的以读为主呢?看薛老师的朗读教学,可以说是老到之极,扣人心弦。学生与文本初遇,读通课文是需要时间的。薛老师在处理这一环节时,表现了极大的耐心、爱心、热心,只要有一个学生还没读完,他就要坚持到底。当请出的学生读得并不理想时,他采用相应的措施:先请同学提建议,再亲身耐心指导示范,并加以鼓励,帮助学生树立读书的信心,直到读好了为止。最后再请班里读得最好的学生示范读。这样的朗读训练,有效地利用了课堂资源,发挥了活教材——好学生的作用,使其他学生在模仿实践中得到了锻炼,促进了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达到了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