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波中的党课

来源 :中国广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s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之声特别节目《央广公开课》既是配合党的十九大召开的开放式广播政论节目,也是具有大量信息的可听、可看、可读的音视频节目;既是对原有访谈节目形态的一次极大突破,也是正面宣传、主题报道更加入耳入心的一次有益探索。文章从三方面阐述如何做好这类节目,即:必须从受众感受出发,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讲好党的故事;主题设定既要服从于主题宣传的需要,又要关注热点、焦点;节目内容力求多媒体呈现。
  【关键词】十九大主题报道 党课 政论节目 创新 媒体融合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三个直播平台、八位权威专家、九十分钟直播……在党的十九大召开期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连续八天推出特别节目《央广公开课》,邀请中共中央党校教授戴焰军等八位名师新锐,在电波中搭建面向全体受众的特殊党课,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这是中国之声第一次在电波中讲党课,主题鲜明,这既是配合党的十九大召开的开放式广播政论节目,也是具有大量信息的可听、可看、可读的音视频节目;既是对原有访谈节目形态的一次极大突破,也是探索正面宣传、主题报道更加入耳人心的一次有益尝试。节目播出后反响强烈,除了中国之声直播外,在央广网、“央广新闻”客户端也同步直播,网络平台累计听众、观众人数达到数千万人次,其中有非常多的年轻人积极参与节目互动。
  本文以《央广公开课》节目为例,阐述这类节目如何才能做到入耳人心,收到良好传播效果。
  一、从受众感受出发,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讲好党的故事
  在很多人看来,党课内容严肃、政治性强,但缺乏趣味性。《央广公开课》节目设计之初,就定位于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引导广大受众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节目中,主持人的角色发生转变,成为课堂中的“助教”,参与“教学”,串联、引导话题,同时帮助主讲人组织现场的“学生”(中央电台新人职的四位应届毕业生)进行讨论、提问,甚至开展知识竞赛,形成一个有趣的互动场,将“公开课”做得生动活泼。
  参与节目的八位专家专业水平毋庸置疑,但平时的课堂授课与在电波中完成一档节目,差异巨大。对于节目组提出讲课“去学术化”,七八分钟要有一个场景转换,以避免听众出现听觉疲劳,便于与现场“学生”交流互动,老师们还是有很多的疑惑和顾虑的。比如有老师担心“学生”的提问、互动会打破授课节奏,还有的老师担心场景转换频繁会影响讲课人的状态。为此,节目组三次前往中共中央党校与八位老师面对面沟通,每次都从晚上一直沟通到深夜,然后由编辑、主持人一对一地跟进,反复推敲每一个细节,经过数次甚至数十次打磨才形成最终成稿。
  对于这档节目的主持人来说,角色的变换也非常大。作为助教,要起到辅助作用,但又不能失去“存在感”,并能很好地控场。对于这个“度”的把握,雨亭、方亮、杨扬、王娴四位主持人反复拿捏、讨论,做了大量的案头工作。
  另外,在直播间设立“学生”这一特殊嘉宾,也经过了精心的设计。每一个参与节目的“学生”都是节目组精心挑选的新人职的应届毕业生,四个“学生”分成两组,引入竞争和对抗。他们有着非常好的新闻素养,求知欲强,善于互动。每次做节目前,他们都提前几个小时准备自己的发言和提问。比如第四期节目讲到作风建设和反腐时,“学生”梁佳焰就提出一个看似很小却又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都说‘逢年过节,是对作风建设的考较’,月饼也不幸躺枪,因公款消费让其成为众矢之的。有一些单位甚至因此取消了干部职工正常的福利待遇,我想问,这样的做法是否合理?月饼到底还能不能发?”很多听众称赞他们的发言既代表了老百姓的心声,又风趣幽默。
  此外,《央广公开课》引入历史音视频短片等元素,让老师的课程更加形象、生动。同时,节目特别注重谈话场的打造及受众的参与感,设计了多个参与感极强的环节。比如第二期节目中:“党章心声”环节街采与弹幕同步呈现,“党章排序”环节主持人邀请网友、听众和现场嘉宾一起辨认、排序党的不同历史时期的党章表述,既主题鲜明、严肃认真,又寓教于乐、生动活泼。
  多方努力之下,节目取得了非常好的传播效果:
  1.节目以講故事、讲细节为主。节目组在沟通中一再强调的“主题事件化,事件故事化,故事人物化,人物命运化”得到非常好的体现,节目可听性得到保证。
  2.与“学生”互动环节不仅答疑释惑,还成为了一个幽默风趣的亮点。主持人积极参与,老师们的情绪也被极大调动起来,完成从老师到主播的角色转换,轻松自如地驾驭节目,展露“主持范儿”。
  3.多种广播互动元素和视频呈现元素巧妙搭配,吸引广大年轻人关注十九大,了解党史。
  二、主题设定既服从于主题宣传的需要,又关注热点、焦点
  八节课,720分钟,在十九大这个重要节点,讲什么?前期策划中,编辑、主持人和业内专家提出了多种想法,比如:从故事性的角度,建议讲党史,以时间线勾连;从关注度的角度,建议以热点话题为切入点,由点及面。节目组搜集、阅读了大量资料,反复与包括中共中央党校戴焰军教授在内的业内专家沟通,听取意见,最终确定了纵向以党的十八大以来治国理政的新形势、新变化为时间线,横向以老百姓关心关注的焦点问题为切入点,设置了《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论述》《党的总规矩》《党的干部队伍建设》《作风建设与反腐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互联网党建》等八堂课。
  在每堂课的具体呈现中,节目编辑力求将老师观点和具体事例相结合,观点之下必有事例(尽可能是热点事例)支撑。在每位老师的成稿过程中,都有一位编辑全程跟进,因此几乎每一个事例都是一个鲜活的极具现场感的报道。例如:在第三期节目讲到党的选人用人机制时,直播间接通了安徽省滁州市南谯区委组织部工作人员的电话。主持人的提问非常直接:“比如说说你自己,是经过什么样的程序获得现在的职位的?”主讲老师的提问也直击要害:“干部人事制度方面,这两年有没有感觉到一些变化?”“工作当中有没有什么困惑?”这样真诚、直率的访谈,收到了非常热烈的听众反馈,同时也真真实实让大家看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在选人用人制度上的变化,起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在中央电台讲党课,庞大的受众群、颇具高度的平台,使节目组编辑人员深感压力,对于节目每一个细节、每一句话的出处都要反复核实。总结这八期节目,我们深感所有创造性工作的基础是严谨。
  三、多媒体融合成为《央广公开课》的核心属性
  在新媒体大浪潮下,如何增加内容活力、增强听众黏性是摆在众多媒体面前的重要课题之一。多媒体互动、融合是《央广公开课》的最重要特色,节目不仅在电波中搭建党建课堂,在央广网、“央广新闻”客户端也同步直播,这是中国之声媒体融合的又一次全新尝试,通过多媒体平台传播让受众感受到了不一样的央广传播。
  从节目开播前,中国之声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央广网、“央广新闻”客户端都在全方位立体式地推出预告进行预热,节目的关注度也因此明显提升。节目开播后,网络的同步直播使受众接触到可听、可看、可读的音视频节目。只要打开网络,就能第一时间收听收看党课直播,并可随时回听回看,还能在网上直播间进行互动交流,将党的精神更有效传播到用户和听众那里。
  为此,节目组也进行了大量的策划和准备。比如节目中道具和背景PPT(演示文稿软件)的大量使用;每期节目都邀请专业的化妆师来给主持人、主讲人、听课嘉宾化妆;老师在讲课的过程中,其身后的背景板上,不断播放着配合讲述内容的画面,有现实的采访照片、珍贵的历史文献资料,还有专门制作的各种卡通人物及表情,使老师的讲课有了更立体的呈现。在听课“学生”分组比赛的环节,几乎完全模拟一次正式的抢答赛,有滴答作响的计时器、正式的记分牌、抢答器,对答对问题的队员,老师还会给他贴上笑脸,作为奖励。这些有趣的环节和设置,改善了广播节目視频直播画面单调、缺少观看性的问题。随着节目的推进,每天在线的收看人数都出现稳定增长,其中很多是热衷于网络传播的年轻人,他们留言感慨:“原来党课可以这么讲!”
  《央广公开课》从策划、制作、播出,一共历时两个多月,无论是从主题宣传的角度,还是从广播节目创新的角度,都带来很多的思考。首先,正面宣传、主题宣传要打开思路。我们在做两会节目、党代会节目的时候经常犯愁,嘉宾不好请、选题不好定,但其实通过深耕现有资源,打破原有的固化思维,也能做出宣传效果良好且受欢迎的节目。其次,从媒体融合角度,广播和互联网不是简单的音频和视频的“1+1”,必须做出适合于互联网传播的设计和转变,这还需要很多的尝试和探索。
  (本文编辑:宁黎黎)
其他文献
[摘要]网络直播内容丰富、娱和}生强,满足了互联网时代众多群体的心理需求,近年来发展迅速。但由于其准入门槛低、缺乏监管等问题,也产生了很多乱象,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本文介绍了网络直播乱象丛生的原因,并分析了我国网络直播中常见的法律问题。  [关键词]网络直播 即时性 互动性 侵权 违法  一、网络直播在我国发展的态势及原因  目前,网络直播正处于高速发展的态势,网络直播内容丰富、娱乐性强,又具备
期刊
[摘要]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节目中心与全国妇联联合制作了特别节目——《家书里的中国》,通过一封封家书家信,展现家庭文化价值、道德风尚和家国责任,从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文旨在结合《家书里的中国》节目,探索广播节目中声音的创作方法,分析声音创作对人性的表现与提炼,讨论人性光辉与人文情怀在声音创作中的体现方式。  [关键词]家书里的中国 广播声音叙事 广播人性描绘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对当前国内部分电台自建移动客户端的分析、对英关等国家几个主要的电台移动客户端特色的梳理,提出广播电台自建客户端要凸显声音的魅力、开发声音的价值,优化用户体验,将主播打造成个人独立IP,创新多元化的营利模式,提升广播媒体在移动互联时代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关键词】移动客户端 移动电台 传播 多元 互联网价值  2018年1月31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1次《
期刊
编者按:据央视市场研究股份有限公司(CTR)媒介智讯的研究显示,2017年上半年,中国传统媒体的广告降幅回稳至4.1%,传统媒体中,广播以9.2%的涨幅成为唯一增长的传统媒体,并较去年同期2.9%的涨幅有大幅提升,其中广播活动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广播营收的新活力。  广播需要创新,创新需要走近受众找到创新点。  近些年,广播媒体在推进媒体融合转型中,一方面,着力传播渠道的开发,让广播产品多出口传播,
期刊
[摘要]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广播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本文从广东广播媒体的经验做法出发,探寻广东广播业界在“一带一路”中的布局和策略,为国内广播电台提供参考。  [关键词]一带一路 广播媒体 中国标准 融媒建设  媒体有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它不仅可以帮助国际间在政治、经贸、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加深合作,建立联系,还能促进彼此民众在情感、思想之间加深了解、相互理解。“一带一路”贯穿亚欧非大陆,沿线国家
期刊
【摘要】自2009年以来,新疆人民广播电台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委托,连续8年联合全国各地广播电台,先后在广东、福建、上海、河南、湖南、湖北、山东等19个省市开展新疆特色农产品广播电视大促销活动,推介新疆优质农产品。本文通过新疆优质农产品广播促销的实例,探讨广播如何依托全国媒体资源,走出一条广播惠农、共谋发展的新路。  【关键词】广播惠农 广电+ 全国广播协作 全国广播农产品促销平台建设  【
期刊
【摘要】山东青岛广播电视台音乐体育广播的《吃在青岛》作为一档品牌美食节目,在媒体竞争的新形势中不断突围,为广播美食栏目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有益借鉴。本文以《吃在青岛》为例,通过分析广播美食栏目现状、推进融媒体平台和餐饮产业平台的贯通,探讨实现广播、餐饮商家和消费者的共赢。  【关键词】广播美食栏目 吃在青岛 融媒体平台 产业  【中图分类号】G220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随着网络传播技术的发展
期刊
【摘要】我国各级各类主流媒体及整个宣传思想文化战线,不断在理念、内容、手段、体制机制等方面全方位创新,探索出一大批符合自身媒体特点、适应时代要求的有益经验和成功做法,形成了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新时代中国主流传播体系。本文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伟大实践为基点,论述了新时代中国主流传播体系的本质特征、根本要求和崇高使命。  【关键词】新时代主流传播体系
期刊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今年全国宣传部长会议和全国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工作会议要求,总结2017年工作,安排部署2018年工作任务。  一、2017年工作回顾  2017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以下亦称央广)紧紧围绕迎接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这条主线,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圆满完成各项宣传报道任务。党的十九大宣传
期刊
【摘要】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央广网在十九大报道期间,充分利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云采编平台,打通全媒体资源,以内容为核心,以创新为突破,出新、出彩,做到了接地气通人心、快捷准确的传播效果。  【关键词】媒体融合 央广网 十九大报道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央广网作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媒体前沿,抓好重大主题宣传的策划报道,充分发挥主流舆论阵地作用。十九大期间,利用中央电台广播云采编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