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周口》诗文漫谈

来源 :中国书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g38014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者,《说文》谓:错画也,象交文』。渐为黼黻文章,五色鲜明而五音谐和。文华若水,纵横徜徉,于峰谷间流转,于埠口旁停顿。『篇章户牖,左右相瞰』(《文心雕龙》),括情理而向明堂,矫辞采而辟泥丸。
  周口始自水岸子午街,沟通联达。情之所泛,生发南枝北叶;道之所经,蕴藏古往今来。略如:道之萌,有伏羲氏白龟玉草;道之生,有神农氏五谷丝弦;道之化,有夏王神浆中兴;道之虚,有老子玄铁上善;道之言,有《陈风》泽陂月出;道之纵,有鬼谷洺水诚情。西华古寨,女皇时若悠游桃冶。淮阳高台,龙湖曾为倾倒彩鳞。扶沟烟雾,书院仍因如伤立雪。项城莲熏,石刻犹作鹏举鹤宾。太康歌响,诗仙醉赞灵心秀口。沈丘字韵,童蒙争诵尺璧寸阴。商水行溵,宝塔如观太子教谕。郸城拂晓,白马似望公主廉臣。鹿邑阆苑,真源亦记希夷怵迫。川汇人家,民生乐道忠义和春。
  十县十风,抟结扶摇,雨滴烟落,敲叩有情,若非熔意,则无以成纹。于是忐忑自心,温故思学,求新谋篇,谬作本诗文。心欲歌志而未晓音声,学欲明德而疏读典籍,唯以家乡为至重,而难滞止此思想创作。几易稿,却仍是如醉如痴,乱涂乱写。
  其时数载,每读诗、每临帖,更每作比拟。诗之六义,于作法有赋、比、兴。书之八法,于左右有策、掠、啄、磔。风雅为基梁,赋兴以铺张,侧趯若发声,策磔似顾盼。故日,诗篇非已远,循行可拾朴茂清新同着笔端:花香室雅,留心倡叹意韵,夜碧钟清,取法山水纹珍。
  今时吟诗,略举八法。日设、酌、举、入、抒、采、约、范。设,即施陈规矩;酌,即择善行清;举,即同引互征;入,即远映内明,抒,即洒扫罗列;采,即左右扬菁;约,即合序中节;范,即如常若轻。
  詩先须设义较情。如周口诗文,歌行乐府、律绝古风,孰为优异,皆由文章之义;体事用词、浓铺淡染,自因物我之情。因由事物,比较体裁,若择木承舆,山川地理纳于胸中,则不置孤楼于险峰,或施漆粉于草堂。亦要度量自家工技,雕铸得几分巧妙。三种思量均不可少,方可作合古宜今之建设。
  酌行佳酿香气迎。于事于文,应常追美雅清逸。周口十地,瑟笙千载,河不息而风犹回,星常移而泽永馨。远古神皇之文化,历代圣贤之诗书,倪仰遍是,虽静默不扬,而甘香厚味难比一二。于中作文,自当以敬为本、以清为宗,但求尽力。且务令有力、牢固,使其香回旋缭绕,弥新不减。此一力量,非为写周口独具,乃凡吟诵必坚持。要之,撮举其神。
  举则双手双睛同寻,全盘而呈。吾辈作文,少炼字,多炼事,未达空灵,却造空洞。逢山呼巍峨,遇水唱滂沱,转行再题,仍是滂沱巍峨。是不考据也。为诗但须多忆上蔡宋子笔下东家女,增减不可,易妆不适,独有其美,方是此间词句。要舍得麻烦,多多『费』事,事物之注愈细,则诗文之容愈佳。
  入室登堂,推窗望去,长路成荫,曲廊结英,再无外行奔波之烦躁。为何?物我一也。或曰能将芥子纳须弥,须弥即芥子,便是自在骋怀。内外象理合融,立脚在中,环顾皆是诗所用者,即为由道而得之初。至此不论言辞高下,意已显韵已生矣。务使体裁明确,纲领高洁,广集博物,于中正言,以立楼阁之固之高。再取隽妙绰约,则见诸抑扬有度,献替精当,言合古道,句造自然。
  抒纵抑扬,阖辟成章,是洋洒巨制。万途竞萌,罗列辞采,是吾等作古诗词之惯好。脱出空洞,便向繁芜。虽作规矩整洁,犹令人多餐而寡味。凡此时,回思立脚是一,进而炼字是一。
  采撷尤难。似游芳苑琼瑶,映目无非所爱,去一字也不忍。反复不忍,却成了乱花迷目,一点瑶草亦不再现。诗文比赋,非是字词堆积。但能用一字,不着一词;但能作多意之语,不取独解之言。『情周而不繁,词运而不滥』(《文心雕龙》),观于诗文,句难削读,字难减音,则文思核要愈加显明;通音达义,调献节替,则为行文坦途。其南北交错,张弛倾顾,如映眼帘。
  约文以礼,合声以律。文化不离传统。诗之由民间而庙堂,或为劳作生息,或为郊祭燕宾,同时序行、共德教兴;或为乐府歌曲,或为清商词牌,因纪事行、以表情兴;或为骈俪四六,或为工整五七,与江河行,自田园兴;约缠非是捆绑,乃是溯洄其阻,宛在水中。吾始终谓不学古法,难附古典。于是每反观自家诗文,便问有几分古意正义,以作督促。
  范之行也,驱驰于路,推延以道。其为法理楷则,亦如常若轻。字句合乎天然,亦即合与时代。乾坤之载,万物出焉;春秋四季频频过,夏花虽偶落,道理只如常。吟诗不求险绝,已是高境界。至于众妙,常默存于朴素悠远,未曾僵卧窗前苗圃或是院外泽坡。悠远视界,似大而繁混无边,但若得其轻巧,诗文便自空灵超逸。
  诗文已有意韵,有气象,可更为情致。其或铿锵,或柔缓,或似高下起伏,交替为呈。造设情致,多与笔力相关。笔力于书,是为技法学养之磨炼;于诗亦同。
  此外,凡作诗文,设制时,翻侧周旋勿瑟缩;酌意时,着力秉志戒昏疏;举物时,左躬右偃慎高慢;入境时,跳进跃出须自如;抒言时,汇集策运似振羽;采句时,沭风冲颖若掠波;约文时,直指正源无旁骛;范情时,尽与天真共啸歌。于动静之间、忧喜之中常思中节,于风雅之后、诗词之中多拟正义,则句昂扬而声愈铿锵。
  人生自然,物象天真,但开得心扉,风景画卷孰非笔墨。土地承育,山水纹脉与田园资粮,何一不具深情。『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文心雕龙》),物容、辞情之立,根基乃眷恋热爱之衷。
  本书所辑诗书,均为周口历史文化;依区划作十卷,每卷子目相同,目列因各地而殊异,此是总纲。形式有律诗、绝句、词、联、赋,手稿书体多为楷行。
  其中,『八景新咏』取志载八景并民间传说,重复合并、多衍择优,旧更属地而兼有者循史; 『七台新咏』仅淮阳、鹿邑,乃因所阅书中别县未录; 『文化产业』即近年政府主倡之文化产业,每县自不止四地,为篇目整齐而从史、文项分做精选;『非遗坐标』乃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周口非遗及传承人极多,故选省级以上者,非有厚薄;『沧海一瞬』为吾对各地历史之慨赞抒发,兼作人文景胜补遗,望不致臃赘。
  周口大道,道出天然天地广;龙湖曲纹,纹藏物象物华丰。吾辈追慕者撷拾点滴,谨呈祝愿。请方家同道多予指正,并望华人多瞩目家乡。
其他文献
他们,一位是年过五旬的牙雕工艺大师,一位是愿意追逐理想的晚辈后生。也许在当前的牙雕创作群体中,他们的经历是幸运的。但他们所走过和正在走的路,无疑也是多年来传统牙雕技艺传承的一个典型缩影。  “开课训词”,是入门当天师傅陈吉品送给徒弟郑士儒的“禮物”。老一辈的艺术家没有那么多排场讲究,只不过一张再普通不过的小纸片,一笔一划地写下朴实而真切的教诲。文化修养、技法、做人缺一不可,这种看似随意、实则充满苦
期刊
五百年前的明代,御窑炉火不熄,源源不断地将烧造出的精美瓷器送进紫禁城,供皇室赏玩。在严格的挑选标准下,不夠精美的落选品和残次品则遭到集中销毁和填埋。同生于御窑,却面对着两种截然不同的命运,或被珍藏于深宫,或被深埋于地下。  五百年后的今天,北京故宫博物院与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首次联合举办瓷器展览—“明代御窑瓷器—景德镇御窑遗址出土与故宫博物院藏传世洪武、永乐、宣德瓷器对比展”,两种命运终在紫禁城
期刊
1895年台湾发行的台南官银票、台南官钱票,可称为最早的抗日货币,它见证了当年台湾军民誓死捍卫祖国领土完整、英勇抗击日本侵略军入侵的悲壮史事。  光绪二十年(1894年)甲午之役,腐敗无能的清政府战败,屈辱求和,1895年4月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竟将台湾和澎湖列岛割让给日本。为了迫使台湾人民投降,日本派北白川能久亲王率领日军最精锐的主力近卫师团,于5月27日从冲绳出发,分兵两路进攻台湾。台
期刊
这本《进步青年》出版于1949年10月1日,与新中国同年同月同日生,具有跨时代的意义,是一本难得的开国纪念刊。  这本《进步青年》为216期,封面上醒目地印着“进步青年”、“原名中学生”,封面设计新颖别致,具有时代特色。红色的底饰充满着喜庆,在封面的左下角印着1949年9月甫堡创作的漫画《万民欢腾》,在漫画中一句“我们做了国家的主人!我们自己的政府诞生了!”口号,道出了亿万人民的心声,在漫画中间欢
期刊
以元魏墓志为代表的魏碑体,处于中国书法演变过程中由隶书向楷书过渡的阶段。北魏墓志书法最繁荣鼎盛的时期是孝文帝迁都洛阳的魏太和廿年(公元496年)到北魏彻底分裂的西魏文帝大统元年(公元535年)。在这近40年的时间里,北魏墓志书法大体又可分为两个时期:前一时期刊刻意味强烈、风格相对单一,即如包氏所说的“具龙威虎震之规”。此期风格与造像题记如出一辙,极为接近,如《元桢墓志》(公元496年)、《元简墓志
期刊
狮子头帽花  长5.2厘米 宽4.1厘米 重6克 无款  此动物头上虽有“王”字,但却不宜解读为老虎,因为它的鬃毛和卷毛更适合将其解读为狮子。这件狮子帽花产自福建,按其造型来看,口中当有一把剑。狮子吞剑,即表示化解戾气,也可表示拥有智慧福德。因为在佛教中,代表智慧的文殊菩萨其坐骑就是青狮,而文殊菩萨的代表性法器就是一把“斩断痴愚剑”。  无爪双龙帽花  直径4.9厘米 重7克 无款  这对双龙帽花
期刊
1937年由马芷庠先生著、张恨水先生审定出版的《北平旅行指南》,是上个世纪30年代最著名的旅游指南。书中详细记述了北京的文化历史、旅行交通、工商物产、公共团体、社会公益等丰富趣味的史实和信息,是当时极具影响力的名著。  老北京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在书中“平民食品”一章中,作者以打油诗配画的形式将旧京街头经营小吃的摊贩生动地展现给了我们。这些小吃对我们现在的北京人来说并不陌生,但经过近百年的发展,这
期刊
在中国漫画界,江有生被公认为是一棵“常青树”,不仅其漫画能常画常新,而且其思想和观念总能跟上潮流,站在时代的潮头。  不久前得知著名漫画家江有生前辈因病于2015年5月6日在京逝世的消息,颇为悲伤。  江有生,1921年出生于日本横滨市,原籍广东珠海市。1938年在澳门培正中学美术研究会学习漫画。1942年在苏北参加新四军,抗大第九分校毕业。曾任一旅战地服务团漫画木刻组组长、《苏中画报》主编、第三
期刊
大东书局1923年5月28日出版的《半月》第二卷第十二号,是“李涵秋先生纪念号”。封面为谢之光所绘民初妇女图,内有袁克文的纪念题词、李涵秋先生墨迹和签名、李涵秋先生之遗物等图片多幅,并且刊有纪念李涵秋的文章13篇,还有挽诗挽联等近百首。  《半月》编辑部还为纪念号寫有说明:“本期李涵秋先生纪念号,是为对于李先生表示悼念和敬意而作的,所有材料,除自撰的几种外,其遗像遗物照片事略著作一览表挽联挽诗等,
期刊
睡蓮盛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