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安地区贫困问题的解析及对策思考

来源 :陕西社会科学论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zlzcy_yt1900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贫困问题作为一种世界性的社会问题,受到中西方学者的广泛关注,很多学者把贫困问题分为城市贫困和农村贫困问题,但是城市与农村本身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所以在贫困问题上有必要进行地区性的考察。本文以广安为例,通过对广安地区贫困问题的现状进行考察,分析产生贫困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广安;贫困问题;现状;对策
  文章编号:978-7-5369-4434-3(2010)01-125-03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对社会结构的调整,中国各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国民经济也持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但是同时,各地区贫困问题也日益的凸显出来,变得日益复杂而紧迫,成为了社会和谐发展中一个不容忽略的问题。
  广安作为一个地级城市,其贫困问题较与那些发展较快的地区相比,显得更加严重,因此,只有从整体性上认识到该地区贫困问题的现状,才能针对性的提出具体的对策。
  
  一、贫困问题
  
  随着时代的发展,贫困的定义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据世界银行《2000—2001年度报告》指出:“贫困不仅意味着低收入,低消费,而且意味着缺少受教育的机会,营养不良,健康状况差等。贫困意味着没有发言权和恐惧感等。”[1]
  在谭礼剑的《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一文中,他认为:“贫困问题有相对贫困和绝对贫困两类。绝对贫困也叫生存贫困,绝对贫困人口已经无法满足衣、食住等日常生活最低需要,就是人们常说的‘食不果腹,衣不遮体,住不避寒’的状况。相对贫困是指与社会平均收入水平相比,收入水平低到一定比例的,称为相对贫困。一般情况下,一个国家会把一定的人口比例划定在相对贫困人口之中。”[2]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是绝对贫困问题,发达国家面临的是相对贫困问题。广安地区人口只有400多万,但是其贫困人口到2008年还有8万多,多属于相对贫困。因此,这个地区的贫困问题是有必要引起重视的。
  
  二、广安贫困问题现状分析
  
  1.广安地区贫困人口规模
  广安地区下辖5个县(市、区),截止2006年末总人口达454.6万人[3]。到2004年底,全市仍有272个重点贫困村、24.66万贫困人口。2005年以来,广安市贫困人口由24.66万人下降到8.63万人,减少了65%。2004年、2006年、2008年贫困人口分别为24.66万人、11.9万人、8.63万人[4]。城镇登记失业率在2003年、2006年分别为4.2%、4.1%,虽然比率有所下降,但是其绝对数却不容乐观。
   2.广安地区贫困人口的构成状况
  广安地区的贫困人口的构成主要包括四类人员:第一、老弱残和“三无”人员,这是传统民政救济对象。第二、经济社会转型产生的新的贫困群体,这是由于企业的改制、破产等原因,从国有、集体或其他类型组织中下岗或失业的人员。第三、流动贫困人口或称农民工贫困人口。第四、其他特殊的贫困群体,如由于土地被占用,在“农转非”后没有能够实现就业而导致贫困的人员,还有是重大疾病或事故导致贫困的人员等。
  
  三、广安地区贫困问题的原因分析
  
  产生贫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对于广安地区的贫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1.自然地理条件与贫困问题
   广安地区地处四川省东部,处于中西部不发达的地区,自然灾害频发。几乎每年农作物都会受到自然灾害的侵扰,导致农村人口生活变得更加困难,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广安扶贫救助的难度。
  2. 体制弊端及分配不公与贫困问题
  在经济体制转型的过程中,企业因经营不善或停产、破产等与纳音,导致职工失业或收入下降,成为新的城镇贫困人口。在广安地区、邻水县、武胜县、岳池县的许多企业因市场不景气、产销不对路、金鹰管理落后等原因陷入困境,导致一部分职工下岗失业,更多的人减少了收入。
  分配制度不合理为导致的个人收入差距拉大也是造成贫困的另一个原因。从全国范围来看,目前,既适合于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又有利于社会稳定的分配格局还没有形成。初次分配领域的秩序还比较紊乱。在再分配领域,分配政策及福利制度存在着逆向调节和向强者倾斜的状况。福利政策基本上与个人福利紧密相连,下岗失业人员在失去工资的同时也失去了福利与相关保障;而广大贫困农民只能在自己的土地上挣扎。从而呈现出一种“马太效应”,即富者愈富、贫者愈贫。这些问题,在广安地区也都普遍存在。
  3.城市的发展与贫困问题
  城市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推动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的浪潮,加大了城市就业的压力,导致城镇人员因失业而贫困。
  通过将近30年的改革开放,广安农村地区的生产能力大大地提高了,农村就地吸引剩余劳动力的能力也相对减弱了。同时,城市农村之间的巨大利益反差就深深地吸引着农村居民。因此,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寻找就业机会,并且一直以来都保持着强劲的势头。与城市工人相比,农民工具有低工资与低管理成本的特点,因此一些企业宁愿选择农民工,而不愿雇佣城市下岗失业人员,致使下岗失业人员的就业环境更加恶劣。
  4. 贫困问题与社会保障制度
  面对在经济社会转型中出现的大量下岗和失业人员,社会保障和救济制度明显地相对滞后。现在的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它作为城市居民社会生活保障的最后一道防线,仅仅只针对拥有城市户籍的人口,但是其他无城市户籍又生活在城市的人则被排斥在此制度之外。另外,不健全的医保制度、标准过低的低保金、调整滞后等问题都削弱了社会保障制度对贫困人口的救助功能。
  5. 与贫困问题相关的其他因素
  除了以上因素造成广安地区贫困问题外,还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是不容忽视的:第一、文化素养的普遍偏低,难以适应经济的发展;第二、择业观念陈旧,与市场经济的就业要求不相适应;第三、就业人口少,家庭人口数多,导致每一就业者需要负担、赡养的人口较多,生活压力大,生活就常常入不敷出;第四、年龄偏大,给职业技能的培训和再就业带来一定的困难。第五、城市居民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有资料表明,广安的贫困居民有相当一部分是因患有重打疾病致困。
  
  四、针对贫困问题广安应该做出的应对措施
  
  通过上述对广安贫困问题的产生原因、发展现状的分析,我们有必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缓解广安的贫困问题,这是广安协调发展的需要。具体对策如下:
  (1)针对自然灾害频发的状况,建立广安地区贫困预警方案。对于本地区比较多发的灾害建立预警方案,划拨一定的防灾基金,一旦发生什么突发性灾难,可以根据实际灾难强度、广度按预警方案采取相应的措施,将灾害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以不加深贫困。
  (2)建立合理的分配制度。根据本地区的贫困状况非常有必要建立合理的分配制度。当前,广安地区收入差距的拉大,导致一部分低收入者成为贫困人口,如果运用税收、财政等第二次分配手段,通过弥补贫困者的收入,从分配制度上改善贫困者的处境,改革税收制度,调整分配政策,加强收入分配管理,缩小收入分配差距。进一步加大政府部门的监管力度。
   (3)进一步完善广安地区的社会保障制度。坚持完善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的失业保险、基本生活保险和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三条保障线”。并建立健全农民、城镇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面向农民工及其他流动劳动者的重病住院保障机制,将达到规定居住年限及有相对固定住所或单位的流动人口, 正式纳入当地的养老保险体系,目前这方面相关的法规和条例还处于制定和完善之中。
  (4)建立完善的职业技能培训机制,增加教育的投入,减少“能力贫困”。一个地区各方面要发展,要摆脱贫困的状态,着力搞教育应该是脱离贫困的一个最好方式。政府可以通过贷款的方式,帮助那些没有能力供子女完成义务教育的贫困家庭。应该建立相应的机制,免费对进行失业人员的培训和贫困人口的补偿教育,让他们掌握一至两门生存或就业的技能,培养他们以乐观、向上的心态对面对生活,面对困难。
  (5)建立、健全网络服务系统,形成自助、互助机制。
  在市区内,动员社区的力量,积极发展社区服务,通过互助的网络,提供给贫困者需要的信息和就业的机会;在农村,则可以建立村——村互助网络,由相对富裕发村落来带动、引导贫困村接受新的农村致富信息,转变贫困村的致富观念,这一点需要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探索和总结。
  
  五、总结
  
  广安地区与其他地区相比,贫困问题是比较严重的,这必须引起重视。但是,由于缺乏实地调查,缺乏数据支持,只能在宽泛的层面上提出一些处理广安贫困问题的对策。总体而言,一方面,政府应该针对性的提出具体处理本地区贫困问题的措施,努力消除产生贫困问题的根源,减少贫困人口;另一方面,贫困人员应该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多方寻找出路脱困,而不是仅仅依靠着政府来救助,毕竟,政府是力量是有限的。
  
  参考文献:
  [1]周庆行.现代社会学[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3,5:315.
  [2]谭礼剑.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J].四川统一战线,2008,3:13.
  [3]李洪仁.广安市2006年基本情况 [J]. 四川年鉴,2006,12:21-22.
  [4]李洪仁.广安市2006年人民生活继续改善[J].四川年鉴,2006,12:244-259.
  [5]邓新华.城市贫困人口规模、来源及成因[J].国情观察,2008,1.
  [6]杨婷柳. 中国城市贫困问题的原因分析研究综述[J].城乡建设,2008,02(中):182.
  [7]张享明.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现状、存在问题及其对策[J].安徽农学通报,2008,14(1):40-42.
  [8]冯晓杭, 陈琢. 城市贫困问题解析与对策探讨[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08,3(1).
  [9]刘连银.我国农村贫困问题[J].四川统一战线,2008,4:14.
其他文献
摘 要:战国晚期出现的杂家学派,其思想集中体现于先秦末最后一部政治巨著《吕氏春秋》之中。它兼综融合了先秦以来各家学说,为即将统一的秦帝国描画蓝图“欲为一代兴王之典礼”①。其政治智慧可以归纳为两大方面:一为政治哲学观,包括“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变化发展的社会历史观、“学而知之”的认识论和重情顺性的人生观。二为治国论,即把哲学思想运用到社会政治上,形成了围绕德治、无为、军事、农业、礼乐、大一统等各方面
期刊
摘 要:元杂剧《看钱奴》是郑廷玉的代表剧作,目前对该剧的研究主要把视角集中在该剧的宗教色彩、中西人物形象对比以及在此基础上对中西文化观念、戏剧美学比较等方面的研究层面上。通过对《看钱奴》一剧研究现状的梳理,希望今后的研究者换一种视角和方法,探讨该剧本身的内在思想价值和形式层面的艺术。  关键词:郑廷玉;《看钱奴》;研究综述  文章编号:978-7-5369-4434-3(2010)01-077-0
期刊
摘 要:本文根据《清史稿》和《清史列传》等正史资料,参考陕西省和宝鸡市等地方志书有关党崇雅的历史记载,并结合新发现的党崇雅传世诗集《鹃失啼》,对被乾隆皇帝定为所谓“贰臣”的明末清初名臣党崇雅的生平事迹和历史评价进行了新的思考,认为“贰臣”酷评是封建皇帝维护专制统治的权术策略,并不是公正客观的历史评价。  关键词:党崇雅;历史评价;贰臣  文章编号:978-7-5369-4434-3(2010)01
期刊
摘 要:明代前期的著名诗人、学者杨慎因为“大礼议”事件被贬谪云南、永远充军。他在谪滇期间进行了大量的诗歌创作。在滇期间,杨慎培养或影响了杨门六学士等门徒、朋友,在云南形成了一个小型的学术圈或文化圈,这些人深受谪滇诗的影响,对其进行点评、唱和及模拟。杨慎谪滇诗还反映了边地文学与主流文学之间的关系问题,为我们反思文化偏见提供了样本。  关键词:杨慎;谪滇诗;边地文化   文章编号:978-7-5369
期刊
摘 要:形神论是庄子首先提出来的,他认为形神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形由道生,神孕形中,两者不可分离,但神具有本体地位,应该隐形而显神,追求神的至善至美。形神论经《淮南子》的继承发展,并引进到绘画,诗歌等领域,在唐代走进文论,逐渐普及到一切艺术领域,成为古代文论中富有特色的理论范畴,对古代和现代的文学艺术审美和创作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形神论;以形写神;神似;古代文论  文章编号:978-
期刊
摘 要:在传统的正义观中,我们坚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没有人可以蒙蔽正义女神的双眼。但是,在电影《杀人回忆》中,导演通过对一件发生在20多年前至今仍未破的连环奸杀案的演绎,轻易地颠覆了我们正义不可战胜的观念,把片中的主人公和观众都推到了无助与绝望的边缘。  关键词:正义;《杀人回忆》;解构主义  文章编号:978-7-5369-4434-3(2010)01-102-03    故事讲述的是在一个
期刊
摘 要:传媒环境下的主流意识形态收敛了部分锋芒,弱化了它原本咄咄逼人的气势,但却从未放弃它的影响力。事实上,政治意识形态或通过直接作用或通过与大众传播机制、机构强有力的联合,构建起了我们当前的文学创作环境。在创作实践上,“主旋律”写作成为选择,它长期承担着传播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同时也注重政治意识形态文学叙事的审美表达。  关键词:传媒;主流意识形态;文学创作;影响  文章编号:978-7-5369-
期刊
摘 要:语言作为人类交际的主要工具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而这种变化的主要体现在词语上。本文主要讨论的是关于表示一类人的新词,这些词分别是以“族”“奴”“客”作为词尾,这些词在所构成的词中位置固定,有作为名词标志的语法作用,且词义逐渐虚化,构词能力强大,是典型的类词缀。而且因为它们有相同的词缀,可以各自成为一个词族。“×族”“×奴”“×客”作为三个日渐成熟的词语模和新词的产生密切相关。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人们历来对薛涛的诗歌总体评价都较高,但关于《十离诗》的争议却颇多,有谓《十离诗》“殊乏雅道”“诗格卑下”之说。从对《十离诗》的具体内容来看,薛涛是用朴素的语言和白描手法,真实记录了她的生平遭际,反映了世态人情和时代风貌,具有相当的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薛涛;《十离诗》主体;女性  文章编号:978-7-5369-4434-3(2010)01-080-03    薛涛是中唐著名的女诗人。据
期刊
摘 要:语言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在民族实现和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有时甚至会成为国家分裂、民族争端等的导火索。本文试图结合马克思主义语言观,从语言规划三个取向的角度对民族实现和发展过程中语言的作用进行论述。  关键词:民族;语言;马克思主义语言观;语言规划理论  文章编号:978-7-5369-4434-3(2010)01-086-03    语言在民族?实现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