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少年儿童参加游泳运动不仅有益于身体健康 ,促进生长发育 ,同时也有益于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本文根据少年心理发展的特点,结合业余游泳训练的实际,着重研究探讨了在游泳训练过程中怎样促进少年运动员的心理健康发展。
关键词:游泳训练 心理健康 心理成长
少年儿童正处在身体和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培养他们健康成长是关系到国家前途的大事。而游泳运动作为一项既能锻炼体魄,又能磨砺意志的体育活动,在培养少年儿童健康成长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做为体校老师,对少年儿童的游泳训练不仅仅只停留在技术的层面上,更应该注重对少年运动员的心理健康的培养。本文根据少年心理发展的特点,结合游泳训练的实际,着重研究探讨了在业余游泳训练过程中怎样促进少年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
一、少年儿童运动员的心理特点
少年儿童期的运动员正是向青年过度的一个非常时期,是个体心理发展的很重要的转变期。这个时期的主要特点是思维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懵懂少年逐渐走向成熟,这一阶段的运动员大多精力旺盛,但技术水平相对较低,同时,个体的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冲动性等各种矛盾互相碰撞。这些内部矛盾解决的如何,直接关系到他们今后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因此,教练员应当了解这一时期少年儿童的心理发展的特点,针对他们心理特点,结合游泳训练的实际,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学和训练手段,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
二、游泳训练与运动员心理发展的关系
可以这样说,少年儿童游泳训练活动是一种全方位的心理活动过程,它是训练能力、技术特点,包括性格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所以要保证这个过程正常进行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要让运动员拥有健康的心理,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少儿游泳训练取得良好效果的前提。首先,要适时地激励,借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良好的自信心是做好任何事情的心理基础。在训练中要多鼓励、多表扬,不断想办法去肯定他们。比如肯定运动员的一次测验成绩,表扬运动员一次较为完整的训练课,夸赞他们比较标准的一个动作等等,让他们明白成功随时存在,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其次,要帮助他们克服畏惧心理,游泳教学中少儿运动员还普遍存在畏惧心理,开始阶段主要是怕水、怕累、怕体力不支等,这就需要教练员的精心辅导,避免学生因呛水而增加恐惧感,尽快使学生建立水感,练习过程中注意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另外,要激发学生学习游泳的兴趣。在游泳教学中,兴趣的作用是很大的,少儿在兴趣这个“催化剂”的作用下会自觉地克服学习过程中的困难,主动完成训练任务。而培养少儿的游泳兴趣,必须要加强对学生学习目的的引导,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要适合学生的接受水平,以此提高游泳的教学质量。
三、游泳训练中促进少儿心理健康发展的注意事项
1.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在游泳训练中,一些运动员心理年龄小,对自己游泳的目标不明确,认为只是认为来玩玩,因此,训练动机会很不明确。少年运动员假如从小在教练员的正确诱导下,形成良好的动机和远大的奋斗目标,就会产生内部的巨大动力,就能自觉克服训练中遇到的种种困难,就会高标准、严要求、扎扎实实地提高自己身体、技术、战术和心理水平,一步步实现即定目标。我们应在训练中结合训练内容,帮助他们逐步确立积极动机,保持与发展正常心理状态,进而鼓励运动员投入训练与比赛的热情。
2.培养自信心
作为教练员在平时训练中要注意对于可能使一个队员产生自卑感,而使另一个运动员产生优越感的事情,应避免加以评论,而应注意在了解每个队员个性的基础上,分别给予具体指导。按能力的差异,具体给予帮助,使之既有自我观念,又有对外部条件,特别是紧张比赛和训练条件的适应能力,久而久之,使挫折耐受力加强,心理健康水平提高。
3.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
建立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可以增进相互了解,情感交流,相互关心,互相帮助,擴展自己的生活经验,有益于队员彼此的心理健康。要想学会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就必须教育每一个参加训练的学生,在日常训练中要关心他人的需要,尽可能帮助别人满足其合理的需要,做事光明磊落,严以律己,以礼待人;要学会尊重别人,认真倾听他人意识,不在他人面前炫耀自己,对人有礼貌。对其他队员取得的成绩和荣誉诚心实意的赞扬,对其挫折失败与缺点要给予实际帮助或善意批评。
4.学会调节与控制情绪
教育队员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用理智驾驭情感,而不做情感的俘虏,这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教练员在训练中要教育运动员对正常的情绪可进行适当合理的宣泄,对不良情绪要控制,以其他有意义的活动来转移注意力,使情绪缓解,在失败面前对自己宽慰,以减少内心的失望,或以幽默的方式来超然洒脱的对待窘困的场面。
5.学会适当的休息和放松
心理自我调节训练是帮助运动员进行心理与身体放松的好方法。缓和训练的紧张刺激,摆脱心理压力,应使运动员学会适当休息与放松,学会按摩、气功、瑜珈等,对运动员强调心理松驰训练是非常有益于心理健康的。在训练结束后,教练要非常注重运动员的放松,不可随意让运动员采用不合理的放松方法,或者不放松活动。另外,也要注重训练的间歇,适应的时候可以以其他运动项目缓和一下紧张的身体。
总之,促进少年运动员心理健康发展,是游泳业余训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在培养队员竞技运动能力的同时,也要不断提高他们心理承受能力,使他们心理素质水平与运动技术同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游泳运动〔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118-127.
〔2〕程燕,许琦.游泳运动训练科学化理论及方法的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97-101.
〔3〕陆一帆,方子龙.游泳运动训练科学训练与监控〔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7:154.
〔4〕宋敏敏,林芝.福建省青少年游泳运动员比赛表现的影响因素探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1, (06): 33-36.
关键词:游泳训练 心理健康 心理成长
少年儿童正处在身体和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培养他们健康成长是关系到国家前途的大事。而游泳运动作为一项既能锻炼体魄,又能磨砺意志的体育活动,在培养少年儿童健康成长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做为体校老师,对少年儿童的游泳训练不仅仅只停留在技术的层面上,更应该注重对少年运动员的心理健康的培养。本文根据少年心理发展的特点,结合游泳训练的实际,着重研究探讨了在业余游泳训练过程中怎样促进少年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
一、少年儿童运动员的心理特点
少年儿童期的运动员正是向青年过度的一个非常时期,是个体心理发展的很重要的转变期。这个时期的主要特点是思维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懵懂少年逐渐走向成熟,这一阶段的运动员大多精力旺盛,但技术水平相对较低,同时,个体的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冲动性等各种矛盾互相碰撞。这些内部矛盾解决的如何,直接关系到他们今后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因此,教练员应当了解这一时期少年儿童的心理发展的特点,针对他们心理特点,结合游泳训练的实际,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学和训练手段,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
二、游泳训练与运动员心理发展的关系
可以这样说,少年儿童游泳训练活动是一种全方位的心理活动过程,它是训练能力、技术特点,包括性格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所以要保证这个过程正常进行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要让运动员拥有健康的心理,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少儿游泳训练取得良好效果的前提。首先,要适时地激励,借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良好的自信心是做好任何事情的心理基础。在训练中要多鼓励、多表扬,不断想办法去肯定他们。比如肯定运动员的一次测验成绩,表扬运动员一次较为完整的训练课,夸赞他们比较标准的一个动作等等,让他们明白成功随时存在,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其次,要帮助他们克服畏惧心理,游泳教学中少儿运动员还普遍存在畏惧心理,开始阶段主要是怕水、怕累、怕体力不支等,这就需要教练员的精心辅导,避免学生因呛水而增加恐惧感,尽快使学生建立水感,练习过程中注意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另外,要激发学生学习游泳的兴趣。在游泳教学中,兴趣的作用是很大的,少儿在兴趣这个“催化剂”的作用下会自觉地克服学习过程中的困难,主动完成训练任务。而培养少儿的游泳兴趣,必须要加强对学生学习目的的引导,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要适合学生的接受水平,以此提高游泳的教学质量。
三、游泳训练中促进少儿心理健康发展的注意事项
1.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在游泳训练中,一些运动员心理年龄小,对自己游泳的目标不明确,认为只是认为来玩玩,因此,训练动机会很不明确。少年运动员假如从小在教练员的正确诱导下,形成良好的动机和远大的奋斗目标,就会产生内部的巨大动力,就能自觉克服训练中遇到的种种困难,就会高标准、严要求、扎扎实实地提高自己身体、技术、战术和心理水平,一步步实现即定目标。我们应在训练中结合训练内容,帮助他们逐步确立积极动机,保持与发展正常心理状态,进而鼓励运动员投入训练与比赛的热情。
2.培养自信心
作为教练员在平时训练中要注意对于可能使一个队员产生自卑感,而使另一个运动员产生优越感的事情,应避免加以评论,而应注意在了解每个队员个性的基础上,分别给予具体指导。按能力的差异,具体给予帮助,使之既有自我观念,又有对外部条件,特别是紧张比赛和训练条件的适应能力,久而久之,使挫折耐受力加强,心理健康水平提高。
3.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
建立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可以增进相互了解,情感交流,相互关心,互相帮助,擴展自己的生活经验,有益于队员彼此的心理健康。要想学会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就必须教育每一个参加训练的学生,在日常训练中要关心他人的需要,尽可能帮助别人满足其合理的需要,做事光明磊落,严以律己,以礼待人;要学会尊重别人,认真倾听他人意识,不在他人面前炫耀自己,对人有礼貌。对其他队员取得的成绩和荣誉诚心实意的赞扬,对其挫折失败与缺点要给予实际帮助或善意批评。
4.学会调节与控制情绪
教育队员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用理智驾驭情感,而不做情感的俘虏,这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教练员在训练中要教育运动员对正常的情绪可进行适当合理的宣泄,对不良情绪要控制,以其他有意义的活动来转移注意力,使情绪缓解,在失败面前对自己宽慰,以减少内心的失望,或以幽默的方式来超然洒脱的对待窘困的场面。
5.学会适当的休息和放松
心理自我调节训练是帮助运动员进行心理与身体放松的好方法。缓和训练的紧张刺激,摆脱心理压力,应使运动员学会适当休息与放松,学会按摩、气功、瑜珈等,对运动员强调心理松驰训练是非常有益于心理健康的。在训练结束后,教练要非常注重运动员的放松,不可随意让运动员采用不合理的放松方法,或者不放松活动。另外,也要注重训练的间歇,适应的时候可以以其他运动项目缓和一下紧张的身体。
总之,促进少年运动员心理健康发展,是游泳业余训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在培养队员竞技运动能力的同时,也要不断提高他们心理承受能力,使他们心理素质水平与运动技术同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游泳运动〔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118-127.
〔2〕程燕,许琦.游泳运动训练科学化理论及方法的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97-101.
〔3〕陆一帆,方子龙.游泳运动训练科学训练与监控〔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7:154.
〔4〕宋敏敏,林芝.福建省青少年游泳运动员比赛表现的影响因素探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1, (06): 3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