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教师能力的储备

来源 :开放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q198701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成长的规律告诉我们,教师所承担的责任除了做一个学习的促进者之外,还要不断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成为自觉的专业学习和发展者。关注教师能力的储备是保证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切入点:让思考与实践同行,使用和储备共存,让教师努力成为无愧于自己和时代的教育者。
  
  一、思想理论素养的储备
  
  读教育专著的书,读课程专家的理论著作,读先行试验学校、教师的经验和体会都是储备课程理论的重要途径。为了在校内形成乐于读书、善于读书的良好氛围,我们通过定期开展教师读书交流会、教师读书研讨会,通过网络专家的指导,开展有效的读书活动,写读书笔记、读书心得、教育故事,交流读书书籍,反思读书体会,不断提高阅读鉴赏能力。同时,还给予读书指导。我们不单纯提倡教师只读教育理论书籍,还要求读史书、杂书、文学书,特别是文理教师的交换读。文科教师要提高逻辑修养、思维能力;理科教师要多读文学书,加强人文感悟修养。
  除了让教师阅读理论书籍增加对新课程的理解外,与教育专家通过远程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更是让他们进一步走近课改,获取更多信息。同时,开设一系列课程改革专题讲座,让教师们清晰地了解本次课改的目标、结构、内容、实施、评价等方面的重大创新和突破;推荐教师们观看“百家讲坛”“读书”等电视节目并开展交流。
  无论是读书还是听讲座、看节目,这一过程对教师而言都是一个信息大量输入的过程。输入的信息是否被理解消化,转化为自己的观念和行为,也是教师改变自我的关键。于是,围绕课程改革,我校开设了以一线教师为主讲者的“教师讲坛”。“教师讲坛”不但让全体教师对教育改革的发展状况、课改的最新动态有了进一步的把握,同时形成了具有本校特点的自培模式、理论积累形式。主讲人均为一线教师,为了作好专题讲座,他们认真学习理念,将理论转变为教师易于接受的观点,并结合身边课堂上的实例用朴实的语言表达出来。
  教育发展的根本在于教师专业的发展,每位教师都有着专业发展的强烈愿望和坚定追求,着力创设各种有利条件,促进每位教师的专业发展,这是我们的共识。我们强化责任意识,切实发挥校长及班子成员的引领作用,提高对课程的领导力,尤其是校长,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第一责任人,应切实发挥校长的引领作用和保障服务作用。校长应该比教师读更多的书,有更高的理论,更先进的理念,引导教师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转变教学行为,优化教学策略:为教师专业发展搭设平台,整合力量,激励教师自觉学习,并努力形成教学特色。校长还应当能够敏锐地发现制约学校专业发展的难点,并能采取切实有效的举措予以突破。
  
  二、课程实践能力的储备
  
  对教师而言,课堂教学是其职业生活的最基本构成,它的质量直接影响教师对其职业的感受和态度,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的成败。我们强调教师的反思,引导教师自觉意识到存在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在反思状态下工作”。几年来,教师们从写教学论文到教学随笔:从课堂教学案例分析到校本教研活动的群体反思;从分析自身教学现状,到制订“个人发展规划”,不断反思和进步。我们为每一位教师建立了个人教学档案,帮助教师有效地改进自身的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能力,为教师走进新课堂做了必要的实践准备。实施课堂教学是教师的个体行为,然而对课堂教学的研究却不能只依靠个人,必须依靠集体力量,集思广益,这样才能使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得到切实保证。
  我们特别注重教师课堂实践能力的锻炼,我们通过“新教师观摩、骨干教师示范、同一课题不同教法研讨、青年教师论坛、常态教研课互动学习、教坛新秀比武”等形式频频搭建教师课堂实践的平台,让教师通过对新教材的把握和使用,对课堂教学结构的改革、教法和学法的改变,对各种课堂类型的比较,不断提高课堂实践能力,同时采取“写论文、反思、教学设计,整理课堂实录,制作课件”等形式,结合我校参与的国家级课题《知识和能力协调发展》的研究,同步推进,不断提高。通过实践,教师们提高了对教材的理解和整合能力,同时对新课程改革的课堂有了更深的体会和感觉,为全面实施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做好实践准备,同时为学校今后的发展和教师队伍建设做了课堂实践能力的储备。去年我校11位教师参加县教坛新秀九门学科的评选,全部获得霞浦县“教坛新秀”的称号,其中郑静和陈云勇老师被推荐参加宁德市级评选,并获得宁德市“教坛新秀”的称号,教师能力储备的工作已初见成效。
  显然,作为决策者,校长要真正承担教师专业发展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必须始终把课堂研究放在首位,把教学效益的不断提高作为坚持不懈的追求,同时应立足课堂、深入课堂,与教师一起理解课堂、研究课堂,引领教师专业发展,不断提高课程领导力。引导每一位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发展,将发展与自己的教学、学生的变化、学校的教育联系在一起。教师的发展成长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必须植根于学校的教育情景和教学实践,教师发展成长是一个漫长的“习得”过程,并将伴随教师职业生涯的全程。满足教师发展的需求,是学校发展的需要,也是学校教育改革发展的永恒动力。
其他文献
很偶然的一次,我读了《打开心内的门窗》这本书。书中作者对生活的感悟让我受益良多,他追求的那种有品质的生活令我向往。  一个故事、一段经历都是人生之海的一滴水,一则小故事蕴涵大道理,一段经历都浓缩着生命的真谛。  书中有一段这样写道:“最容易被人忽略的是,山谷的最低正是山的起点,许多走进山谷的人之所以走不出来,正是他们停住双脚,蹲在山谷哭泣烦恼的缘故。”是啊,那些身处在山谷的人为看不到山峰而迷惘而烦
期刊
但是,这样的安排,恰恰为了表现文本两个方面的深层意脉:  第一,突出女英雄。本来,从军不是女孩子的事,而是男人的义务,文本反复渲染的是,女孩子主动承担起男人保家卫国的任务,特点不在如何英勇,而是从军之前的亲情。立功归来以后,和男性享受立功受赏的荣誉、坦然为官作宰截然不同,她只在意享受亲情以及和平幸福的生活。女性的毅然担当,女性的亲情执著,女性的超越立功受奖的世俗功利,正是文本意脉的前半部分;文本意
期刊
根据福建省教育厅闽教关委[2009]009号《关于开展创建“书香校园”和评选“阅读之星”活动的通知》精神,福建省教育厅关工委德育中心联合福建省语文学会,自4月份起,开展“书香校园”大讲坛活动,邀请我省著名专家、学者、学科带头人到部分县(市、区)学校作专题报告,以互动形式探讨读书问题,分享读书心得,引领读书方向。  请我省各校以校园文化建设规划为指导,组织参加“书香校园”大讲坛活动,以“内容充实,形
期刊
福建面对台湾省,是80%以上台湾同胞的祖籍地,“闽台缘”历史悠久,情深义重。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普通话(母语),是“闽台缘”的重要标志之一。对中学生、特别是对台湾省的中学生来说,进一步了解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普通话(母语)在“闽台缘”中的地位,明确台湾同胞的根在祖国大陆,更有重要的意义。现将两届“海峡两岸中学生演讲大赛”有关情况,略述如下:    一、概况    2005年,福建省教育交流协会和福建省
期刊
窗外的雨淅淅沥沥地下着,打湿了窗户上的窗花,水珠停留在那红色的纸上,迟迟不愿滑下,看来,它也不舍得与您告别。  您那会施魔法的手会创造出许多令我惊叹的东西。那一张张窗花,剪下了您对岁月的留恋。还记得小时候,我躺在您的臂弯中数星星,看着璀璨的夜空中,星星满天,但数了这颗,那颗又不见了,我埋怨着总是数不齐,您笑着用您会施魔法的手把星星全部变走了,“数不了就不要数了”。我吵着要您还我星星,您将手放下,星
期刊
现在社会竞争日益激烈,教育在小学里就在某些方面呈现出了白热化恶性竞争的状态。如今大多数家长往往盲目地认定学习成绩的高低就代表着一个孩子的学习能力,做父母的唯恐孩子落在人后,忙着对子女进行学前教育、小学课外辅导、中学家教等等,学生一放假更是忙得团团转。课外辅导班到底对小学生的学习有多大帮助,学生的学习效果如何,课外辅导班给学校的正常教学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任课教师又该如何应对?为此,我们于2006年
期刊
班主任的职责与任务之一,就是要组织、指导开展形式多样的班级活动,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做好教育学生品行的工作。当前班队课已经是班主任工作重中之重,如何切合班级的实际,开展有教育意义的班队课呢?班主任应如何调动各种有效的资源,扎扎实实上好有特色、有意义、有质量的班队课呢?    一、形式新颖的班队课——“投生所好”    小学生由于年龄的原因,他们很容易被一些形式多样的东西所吸引,他们对于
期刊
一    早晨7:20,大雨。  到校时,小丰老师已经在签到本上签名了。他昨天参加市里的英语课堂教学比赛一结束就连夜赶回来,非常敬业啊!  教室里,孩子们在交本子,忙着交谈,晨读还没有开始。我在前面坐下来,开始批阅家庭作业,孩子们也渐渐安静下来,各自拿出书来,自发形成一个个读书小组。读书声渐起,我找了几个孩子面批家庭作业,针对一个错误率较高的问题进行了集体纠正,然后让他们各自表述,互相评价。   
期刊
前些天,儿子丁丁跟我一起去理发。理发师人手不够,丁丁先理,这次换了个理发师。没过几分钟,丁丁就理完了,跟我说先回去,我正看着报,抬头看了他一眼。  “你怎么理个这样的发型?”  “不随我呀!我的地盘我做主!”呼啦啦地跑回家了。  等我回到家,他妈妈跟我讲:“儿子怎么理个这样的发型呢?一点都不像我儿子!”责备我没有关注。我也冤屈,他说他的地盘他做主,我能咋样?  丁丁的发型,那可不一般。  打他小时
期刊
福建面对台湾省,是80%以上台湾同胞的祖籍地,“闽台缘”历史悠久,情深义重。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普通话(母语),是“闽台缘”的重要标志之一。对中学生、特别是对台湾省的中学生来说,进一步了解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普通话(母语)在“闽台缘”中的地位,明确台湾同胞的根在祖国大陆,更有重要的意义。现将两届“海峡两岸中学生演讲大赛”有关情况,略述如下:    一、概况    2005年,福建省教育交流协会和福建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