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苑点滴

来源 :读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lsonpf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技界有过一种普遍的现象:发表科学论文时几乎全署真名,发表科普文章时常常署笔名。这大概是怕写科普文章会有失身份。
  这使我想起《爱丽思漫游奇境记》的作者牛津大学数学教授查理的故事。当查理的朋友要把他给孩子编撰的这些故事出版时,查理说:“牛津大学教授写这荒诞的东西吗?你要我丧失教授的尊严?!”于是就随便署了个笔名在书上。
  事实证明,传诸后世的不是查理的“尊严”的论文,倒是那本“荒诞”的小书。(叶永烈)
  
  作为《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的《民国人物传》,已经出版了三辑。第一辑一九七八年八月出版,传六十五人;第二辑一九八○年八月出版,传五十九人;第三辑一九八一年八月出版,传六十二人。从第三辑出版到现在,又已过了一年。据《丛稿》前言交代:“关于人物志,需要写传记的约一千人”,那么,尚有八百一十四人待传。从第四辑数起,估摸还要十三个分册。
  我痴长六十三岁。这部书的编印进度如果不能加快,要等近八十岁才能看到全书。真要祷告上苍:“假我数年以学”!(柯)
  
其他文献
中国是几千年的文明古国,科学文化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对周边各国影响最大。至于指南针、火药、印刷术、造纸等四大发明,架起了人类从洪荒时代到古代文明发展的桥梁,奠定向更高层过渡的物质基础和技术条件,对全人类的贡献尤其大。这的确是伟大的、不朽的业绩,值得炎黄子孙引以为荣。  不管是哪个民族创造出来的科学文化成果,其他民族都可从实际出发,结合各自的条件和需要加以吸取、改造和利用,这样便可为我所用,共有共享
在我国十七世纪末刊行、广泛流传了三百多年的《古文观止》,其大部分选篇都是转录自在它之前三四十年,由文学批评家金圣叹评选的《才子必读古文》。《观止》中不少思想性强,艺术分析细致的评语,也多抄自《才子古文》。而《观止》的编选者在抄录金本时,又往往排斥了一些思想性较强的篇章,而塞进了一些封建色彩较浓之作,还有意无意地把金批中富于民主性、批判性的内容加以删削,而加上一些不痛不痒,或含混不清的批语。以上是我
冯梦龙所辑《古今笑史·谬误部》记录的是谬误的事实,编著者自有其对谬误的认识。这认识当然是古典式的,与加缪的荒谬意识不是一个档次的事儿。《局外人》是一种哲学的情感形式,《谬误部》是世界上曾经有过的“怪现状”。要感受世界的荒谬性读前者,要认识世界上的荒谬现象读后者。令人不能平静的是,类似的“怪现状”至今还仍有遗响,并未完全绝迹。  最起码“防误得误”的现象还没有消失。殷浩闻知被荐尚书令,“欣然答书,虑
一种奇怪的现象:指导美的创造的美学,长期未能被创造者所充分把握。美的创造者——文艺工作者如果不懂得创造美的理论,无异是个“美盲”。而“美盲”的苦楚,不亚于“文盲”。  我就是“美盲”队伍中的一员。多年来我痛切感到,作为一个戏剧理论工作者,不懂得美学和戏剧美学,实际是个半吊子戏剧理论工作者。怎么办?等待美学家来扫盲,还是自家摘掉这顶“美盲”帽子?我决心“自力更生”,硬着头皮闯一闯戏剧美学这个笼罩着神
“哲学的目标是寻求基本原理的基础;头脑是需要借助于哲学才能达到崇高境界的。”  ——贝多芬同女友贝蒂  娜的谈话  被当代美国小提琴大师斯特恩(Stern)誉为当今最伟大的大提琴家马友友(美籍华裔)拉了二十几年的巴赫组曲,如今对巴赫的音乐依然不时有新的发现,赋予新的理解。  为什么会如此呢?对巴赫的一首曲子难道也会不断有新的发现和理解吗?要知道,天地人间只有少数几样东西才需要人类对它们不断作新的发
介绍《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选》    蒲松龄纪念馆来人请父亲写几个字。父亲拟了一副对联:鬼怪精灵书中人物;嬉笑怒骂笔底文章。拟就后和我商量。我当时想,是否可再加几个字,在书中人物、笔底文章之后来一番形容。于是想了灿如锦、利于刀,逞异彩、放奇光等几种。但是文字一长,反而觉得内容少了。原来可以让读者自己去补充的都给限制住了。——且不说这几个拟的都不好,估计想出好的也是一样。  蒲松龄的《聊斋志异》是短篇
朱勒(左图)夏尔·佩潘(右图)  當“社畜”“打工人”成为日常社交必备词语,如何从日复一日的工作中找回工作和生活的意义,似乎已变成一个难有结论的哲学问题。带着对这个问题的思考,法国哲学家夏尔·佩潘和漫画家朱勒一个负责写,一个负责画,在《柏拉图上班记》中,把哲学家们集结到同一家公司,通过轻松诙谐的漫画形式,为读者奉上了一部凝结着3000年智慧的职场哲学。  书中,作者把时间设定在21世纪初,在这家“
我们国家最著名的编辑是谁?他发现和扶植了那个最有名的作家?他的编辑风格是怎样的?文学园地出现了崭新的奇葩,这和他的辛勤劳动有什么关系?……  这就是读完董鼎山先生,刊在《读书》八○年第五期“纽约通讯”《编辑与作家之间》以后,首先想到的问题。  毫无疑问,我们的很多编辑,就经验而论,大概决不亚于通讯中提到的那些外国编辑。但由于没人提到,我们知道得很不够。相反,十年动乱时期,编辑们过的日子很苦,他们必
读尤·库岑斯基的文学评论    《外国文艺》一九八一年第五期刊载了美国利茨(A.Walton Litz)的一篇论文《“新批评派”的衰落》,译者董衡巽同志在前言中写道:“‘新批评派’是美国现代文学批评中影响最大的一个流派。……在这个庞杂而无形的集团中,批评家们的具体主张和术语各各不同,但是,有一点是共同的,他们大致上都是对现代派文学作解释,又为现代派文学开拓道路。另一个共同点是,他们割断文学作品与历
《读书》一九八二年十一期《对于的新思考》中说:“我们在小学生时代都津津有味地听过老师讲曹冲称象的故事,现在经季羡林先生的考证,这故事的故乡原来在印度。北魏时所译的佛经《杂宝藏经》中就有极为相似的故事。”自注:“见季羡林:《印度文学与中国》,载《文学遗产》一九八○年第一期第145页。”  据我所知,曹冲称象故事来源印度的考证,是已故著名史学家陈寅恪先生作的。陈寅恪先生的这篇考证文章,名叫《三国志曹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