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2世纪以前,阿姆斯特丹只是一个小渔村。当时居民们为了防范洪水侵犯,在阿姆斯特尔河(Amstel)上建起了水坝,所以有了“Amsterdam”一名,其中“dam”这个字在荷兰语中就是“水坝”的意思。165条运河、1200多座桥梁,将城市分隔成90多个大小岛屿,共同打造出这座奇特的水上城市。
运河人家窗户的作用比门大
乘玻璃船游览阿姆斯特丹才能真正体会水城的独特韵味。游船穿行在典型的荷兰传统民居之间,好多建筑都标上了建筑时间,17、18世纪的老建筑比比皆是,据说都是当年那些通过航海贸易发迹的富商所建,由于几个世纪的不断翻修,依然气派如新。这些建筑几乎都是三四层的老楼,清一色的褐色墙面,白色油漆勾勒门窗,很典雅,也很安谧。
每幢房子的顶层窗口上方都伸出一根一米多长的横梁,横梁上有一个固定的吊钩,一打听,才知道那是为了吊运家具而备用的。在荷兰,房产税按照临街门面的宽度来收取,为了少缴税,房子的门都开得很窄,楼上的窗户则不受影响,可以建得异常宽大。搬家的时候,家具和大的物件无法从门口进出,只好吊装起来,从窗口运进。这种古旧的搬家方式与浪漫快捷的商业气息构成了鲜明的反差。
运河两侧常常见到一些以船为屋的水上人家。这些船屋不是家境困难者的陋室,而是富裕人家的豪宅。船屋内宽敞明亮、装修豪华,沙发地毯、书柜橱具、家用电器,一应俱全。但是,船屋造价昂贵,占用河段的费用更是不菲,供电供水、污物处理等都不是一般市民所能承受。
单车上的国度孩子骑车在街上狂奔
阿姆斯特丹是座单车上的城市。从警察、邮差、送外卖的到白领、公务员、银行家,人们无一例外地骑着单车去任何想去的地方。73万人的城市,单车拥有量高达60万辆,市民们每人每年平均的骑行距离高达900公里,单车解决了这个城市四成以上的公共交通。由于单车的普及,这个城市还经常举办国际性的单车以及零配件博览会。
经常能看到几岁的小孩骑着单车在街上狂奔。据说,阿姆斯特丹人通常三四岁时就开始学骑单车,到六七岁时差不多已换了第二辆,到十一二岁已经是第三辆了。甚至连荷兰女王贝娅特丽克丝都有一张让全世界印象深刻的、骑在一辆类似中国“永久”牌的女式黑色单车上的照片。
其实,阿姆斯特丹天生就不是适于开汽车的城市。建于17世纪的内城完全是为步行而设的,狭窄的街道和无处不在的运河网使汽车根本跑不起来,更不用说提供足够的停车位。
整个城市平坦紧凑,棋盘式的格局使内城一个点到另一个点之间的距离最多不会超过五公里——这正是骑单车的理想距离。Dam广场是阿姆斯特丹的中心,从这到中央火车站骑车三分钟;骑15分钟可到夜生活的乐园Leidseplei;骑车到伦勃朗博物馆、梵高博物馆和安妮故居等著名景点也不过十分钟。
5月12日是阿姆斯特丹的“单车日”和“全国风车日”,单车再加上美丽的风车构成了一道绝妙的风景。在市区可以看到许许多多单车租赁点,可以租到五花八门的单车——单人的、双人的、家庭装的、三轮的、躺着骑的、甚至还有可带着婴儿车走的单车拖车……方便消费者随时随地租车购物或游玩,还兼做单车修理。当然也少不了大大小小的单车停车场。阿姆斯特丹中央火车站的单车停车位多达3000个,花上一欧元,就可以为你保管一整天,另外还有存车的周卡、月卡、季卡。
最爱骑脚踏车或者脚踏船沿运河在桥与桥之间穿行。阿姆斯特丹市甚至为游客设计了多条骑车线路,每条线路都有单车专用道,还配导游。从中央火车站穿过市中心到南面的Buitenveldert、Amstelveen是其中最受欢迎的一条单车游览线路,最吸引人之处在于沿着Herengrache运河;从阿姆斯特丹东边经城市中心到达城市西边,是另一条受欢迎的单车游览线路,东港口区堪称荷兰现代建筑艺术的一个活范本。
荷兰式金酒
300多年前用杜松子果酿成
说起荷兰的酒,也许很多人想到的是喜力啤酒(Heineken),其实在世界著名的五大烈酒(Spirits)体系中,著名的金酒(GIN)最早就起源于荷兰。它是在1660年由荷兰莱顿大学(Unversity of Leyden)一位名叫西尔维斯(Doctor Sylvius)的教授制造成功的。最初制造这种酒是为了帮助在东印度地区活动的荷兰商人、海员和移民预防热带疟疾病,以后这种用杜松子果(juniper)浸于酒精中制成的杜松子酒(Jenever)逐渐为人们所接受。据说1689年流亡荷兰的威廉三世回到英国继承王位,于是杜松子酒随
他一同传入英国,受到英国人欢迎,叫它“Gin”(金酒)。
金酒后来的发展逐渐分化出两大类:荷兰式金酒(Dutch Gin)和英国式金酒,又叫“伦敦干金”(London Dry Gin)。
荷兰人当然把荷式金酒看成是“国酒”,它是以大麦芽与裸麦等为主要原料,配以杜松子酶为调香材料,经发酵后蒸馏三次获得的谷物原酒,然后加入杜松子香料再蒸馏,最后将蒸馏而得的酒贮存于玻璃槽中待其成熟,包装时再稀释装瓶。
荷式金酒色泽透明清亮,酒香味突出,香料味浓重,辣中带甜。因香味过重,荷式金酒只适于纯饮,不宜作混合酒的基酒,否则会破坏配料的平衡香味。荷式金酒在装瓶前不可贮存过久,以免杜松子氧化而使味道变苦。
荷式金酒的饮法也比较多,在东印度群岛流行在饮用前用苦精(Bitter)洗杯,然后注入荷兰金酒,大口快饮,痛快淋漓,具有开胃之功效,饮后再饮一杯冰水更是美不胜言。世界名鸡尾酒“干马天尼(Dry Martini)”是将伦敦干金酒与意大利味美思加香葡萄酒(Vermouth,也是以葡萄酒与香料泡制)按4:1的比例混合兑饮。其实,在没有Vermouth的时候,直接以香料味浓郁的荷式金酒加冰块、再配以一片柠檬,就是干马天尼最好的替代品。
酒城斯希丹
古老的风车恢复了转动
为了一探究竟,我们专程拜访了荷式金酒的故乡——斯希丹(Schiedam)。像很多荷兰城市一样,离鹿特丹(Rotterdam)只有五公里的小城斯希丹也拥有一条运河。沿运河有段步行约30分钟的路,两边老房子都保存下来,发展成观光路段,陈述的主题就是金酒。因运输金酒有了这条运河,为制酒磨谷物而兴建大型风车,斯希丹因此成为金酒之乡、风车之城。
走在河边街道上,视线越过老房顶,可以望见风车的大十字扇叶。
斯希丹现在还保有五座世界最高的风车,这些风车大多是18、19世纪的产物,斯希丹曾有20座风车,可见当时生产多少金酒!如今制酒业还在,风车却已经弃置了。投闲置散的风车拆的拆、废的废,还好在它们全部消失之前,观光古迹的观念兴起,这五座风车被改成餐厅、博物馆,又恢复转动。
1781年兴建的棕榈风车(New Palmtree)高度18米,在斯希丹风车阵中只算中等身高,但是结构完整,已被改装为风车博物馆,而且它还不退休,每天以传统方式磨谷子。
棕榈风车博物馆把老旧的磨坊改造成很有现代感的空间,一楼是购票处,然后沿着回旋梯往上爬,二楼以各种模型展示风车结构,三楼用图片解说风车历史,四楼是亲子实验室,了解风力和风车运转的原理,五楼是磨坊,堆放谷物麻袋。棕榈风车至今还在工作中,虽然产量不能和机器比,但是维持了老风车的生命力。
斯希丹除了棕榈风车,还有四座风车,其中最高的是“北方”(North),1803年建,已改为餐厅。另外还有“鲸鱼”(Whale)、“三花”(The Three Cornflowers)、“自由”(Freedom)。
漫步斯希丹,逛运河边的金酒之路,很容易就了解到这个城市的发迹靠金酒,街上有钱人的房子,许多是酒商豪宅。最著名的是诺莱特(Nolet)酒厂的故事。传说从前,诺莱特家的老板娘每天下午都会坐在位于哈芬街65号(Lange Haven 65)的豪宅窗前,每一个诺莱特酒厂的员工经过窗下时,都必须向这位老太太脱帽致敬,若是三次忘记,就会被炒鱿鱼。今天,诺莱特酒厂因为出产著名的卡泰尔一号(Ketel 1)金酒而延续着家族的荣耀。2005年,他们在斯希丹原有的五座风车之外,于运河之畔重新建造了一座高42米的风车,远远超过了从前此地最高的“北方”(高33米),不过,这座新纪录保持者似乎暂时不打算对外开放。
荷兰城市的豪宅门面并不宽大,但雕饰精美,财神像雕在门楣上,斯希丹亦是如此。游览斯希丹风光最好的办法,是搭乘运河上专为观光者开行的游船,绕小镇一周也花不到一个小时,街头雕塑摆出制酒老板和工人的雕像,墙上贴着19世纪的金酒广告……金酒已渗入斯希丹的灵魂。
Tips
航班
航班:荷兰皇家航空公司(KLM)2006年已开通广州——北京——阿姆斯特丹的航班,目前每周二、四、五、六、日上午10:00从广州起飞,11小时左右到达阿姆斯特丹斯希波尔国际机场(Schiphol Airport)。
住宿
行前最好事先订好旅馆。此外斯希波尔国际机场的地方旅游局办公室也可以帮助游客订旅馆。
查询网址:www. schiphol.nl
营业时间
商店的营业时间通常是9:00~17:00(部分商场为18:00),周日与周一的上午休息居多。此外,周四的Late Night Shopping Day则是一直营业到21:00。
交通
阿姆斯特丹的路比较狭窄,开车反而不如骑车方便。到处可见租借单车的小店,每天10欧元。公交车通常起价在2~3欧元。
值得一游的博物馆
国立博物馆(RiJksmuseum):收藏有荷兰黄金时代的绘画作品,包括伦勃朗(Rembrandt)巅峰时期作品。
梵高博物馆(Van Gogh Museum):收藏有荷兰著名画家梵高的200多件油画和600多件绘画作品。此外还有印象派大师莫奈、高更的作品。
安妮•弗兰克小屋(Anne Frank House):二战期间的1942年,德国犹太女孩安妮为躲避纳粹的屠杀,躲藏在密室中长达两年,写下了著名的《安妮日记》。
荷兰航海博物馆(Nederlands Scheepvaart Museum):建在运河港湾旁,以前曾经是荷兰海军的军火库。博物馆展出荷兰黄金时代的航海和殖民历史资料,可以了解当时荷兰人航海生活的情景。
运河人家窗户的作用比门大
乘玻璃船游览阿姆斯特丹才能真正体会水城的独特韵味。游船穿行在典型的荷兰传统民居之间,好多建筑都标上了建筑时间,17、18世纪的老建筑比比皆是,据说都是当年那些通过航海贸易发迹的富商所建,由于几个世纪的不断翻修,依然气派如新。这些建筑几乎都是三四层的老楼,清一色的褐色墙面,白色油漆勾勒门窗,很典雅,也很安谧。
每幢房子的顶层窗口上方都伸出一根一米多长的横梁,横梁上有一个固定的吊钩,一打听,才知道那是为了吊运家具而备用的。在荷兰,房产税按照临街门面的宽度来收取,为了少缴税,房子的门都开得很窄,楼上的窗户则不受影响,可以建得异常宽大。搬家的时候,家具和大的物件无法从门口进出,只好吊装起来,从窗口运进。这种古旧的搬家方式与浪漫快捷的商业气息构成了鲜明的反差。
运河两侧常常见到一些以船为屋的水上人家。这些船屋不是家境困难者的陋室,而是富裕人家的豪宅。船屋内宽敞明亮、装修豪华,沙发地毯、书柜橱具、家用电器,一应俱全。但是,船屋造价昂贵,占用河段的费用更是不菲,供电供水、污物处理等都不是一般市民所能承受。
单车上的国度孩子骑车在街上狂奔
阿姆斯特丹是座单车上的城市。从警察、邮差、送外卖的到白领、公务员、银行家,人们无一例外地骑着单车去任何想去的地方。73万人的城市,单车拥有量高达60万辆,市民们每人每年平均的骑行距离高达900公里,单车解决了这个城市四成以上的公共交通。由于单车的普及,这个城市还经常举办国际性的单车以及零配件博览会。
经常能看到几岁的小孩骑着单车在街上狂奔。据说,阿姆斯特丹人通常三四岁时就开始学骑单车,到六七岁时差不多已换了第二辆,到十一二岁已经是第三辆了。甚至连荷兰女王贝娅特丽克丝都有一张让全世界印象深刻的、骑在一辆类似中国“永久”牌的女式黑色单车上的照片。
其实,阿姆斯特丹天生就不是适于开汽车的城市。建于17世纪的内城完全是为步行而设的,狭窄的街道和无处不在的运河网使汽车根本跑不起来,更不用说提供足够的停车位。
整个城市平坦紧凑,棋盘式的格局使内城一个点到另一个点之间的距离最多不会超过五公里——这正是骑单车的理想距离。Dam广场是阿姆斯特丹的中心,从这到中央火车站骑车三分钟;骑15分钟可到夜生活的乐园Leidseplei;骑车到伦勃朗博物馆、梵高博物馆和安妮故居等著名景点也不过十分钟。
5月12日是阿姆斯特丹的“单车日”和“全国风车日”,单车再加上美丽的风车构成了一道绝妙的风景。在市区可以看到许许多多单车租赁点,可以租到五花八门的单车——单人的、双人的、家庭装的、三轮的、躺着骑的、甚至还有可带着婴儿车走的单车拖车……方便消费者随时随地租车购物或游玩,还兼做单车修理。当然也少不了大大小小的单车停车场。阿姆斯特丹中央火车站的单车停车位多达3000个,花上一欧元,就可以为你保管一整天,另外还有存车的周卡、月卡、季卡。
最爱骑脚踏车或者脚踏船沿运河在桥与桥之间穿行。阿姆斯特丹市甚至为游客设计了多条骑车线路,每条线路都有单车专用道,还配导游。从中央火车站穿过市中心到南面的Buitenveldert、Amstelveen是其中最受欢迎的一条单车游览线路,最吸引人之处在于沿着Herengrache运河;从阿姆斯特丹东边经城市中心到达城市西边,是另一条受欢迎的单车游览线路,东港口区堪称荷兰现代建筑艺术的一个活范本。
荷兰式金酒
300多年前用杜松子果酿成
说起荷兰的酒,也许很多人想到的是喜力啤酒(Heineken),其实在世界著名的五大烈酒(Spirits)体系中,著名的金酒(GIN)最早就起源于荷兰。它是在1660年由荷兰莱顿大学(Unversity of Leyden)一位名叫西尔维斯(Doctor Sylvius)的教授制造成功的。最初制造这种酒是为了帮助在东印度地区活动的荷兰商人、海员和移民预防热带疟疾病,以后这种用杜松子果(juniper)浸于酒精中制成的杜松子酒(Jenever)逐渐为人们所接受。据说1689年流亡荷兰的威廉三世回到英国继承王位,于是杜松子酒随
他一同传入英国,受到英国人欢迎,叫它“Gin”(金酒)。
金酒后来的发展逐渐分化出两大类:荷兰式金酒(Dutch Gin)和英国式金酒,又叫“伦敦干金”(London Dry Gin)。
荷兰人当然把荷式金酒看成是“国酒”,它是以大麦芽与裸麦等为主要原料,配以杜松子酶为调香材料,经发酵后蒸馏三次获得的谷物原酒,然后加入杜松子香料再蒸馏,最后将蒸馏而得的酒贮存于玻璃槽中待其成熟,包装时再稀释装瓶。
荷式金酒色泽透明清亮,酒香味突出,香料味浓重,辣中带甜。因香味过重,荷式金酒只适于纯饮,不宜作混合酒的基酒,否则会破坏配料的平衡香味。荷式金酒在装瓶前不可贮存过久,以免杜松子氧化而使味道变苦。
荷式金酒的饮法也比较多,在东印度群岛流行在饮用前用苦精(Bitter)洗杯,然后注入荷兰金酒,大口快饮,痛快淋漓,具有开胃之功效,饮后再饮一杯冰水更是美不胜言。世界名鸡尾酒“干马天尼(Dry Martini)”是将伦敦干金酒与意大利味美思加香葡萄酒(Vermouth,也是以葡萄酒与香料泡制)按4:1的比例混合兑饮。其实,在没有Vermouth的时候,直接以香料味浓郁的荷式金酒加冰块、再配以一片柠檬,就是干马天尼最好的替代品。
酒城斯希丹
古老的风车恢复了转动
为了一探究竟,我们专程拜访了荷式金酒的故乡——斯希丹(Schiedam)。像很多荷兰城市一样,离鹿特丹(Rotterdam)只有五公里的小城斯希丹也拥有一条运河。沿运河有段步行约30分钟的路,两边老房子都保存下来,发展成观光路段,陈述的主题就是金酒。因运输金酒有了这条运河,为制酒磨谷物而兴建大型风车,斯希丹因此成为金酒之乡、风车之城。
走在河边街道上,视线越过老房顶,可以望见风车的大十字扇叶。
斯希丹现在还保有五座世界最高的风车,这些风车大多是18、19世纪的产物,斯希丹曾有20座风车,可见当时生产多少金酒!如今制酒业还在,风车却已经弃置了。投闲置散的风车拆的拆、废的废,还好在它们全部消失之前,观光古迹的观念兴起,这五座风车被改成餐厅、博物馆,又恢复转动。
1781年兴建的棕榈风车(New Palmtree)高度18米,在斯希丹风车阵中只算中等身高,但是结构完整,已被改装为风车博物馆,而且它还不退休,每天以传统方式磨谷子。
棕榈风车博物馆把老旧的磨坊改造成很有现代感的空间,一楼是购票处,然后沿着回旋梯往上爬,二楼以各种模型展示风车结构,三楼用图片解说风车历史,四楼是亲子实验室,了解风力和风车运转的原理,五楼是磨坊,堆放谷物麻袋。棕榈风车至今还在工作中,虽然产量不能和机器比,但是维持了老风车的生命力。
斯希丹除了棕榈风车,还有四座风车,其中最高的是“北方”(North),1803年建,已改为餐厅。另外还有“鲸鱼”(Whale)、“三花”(The Three Cornflowers)、“自由”(Freedom)。
漫步斯希丹,逛运河边的金酒之路,很容易就了解到这个城市的发迹靠金酒,街上有钱人的房子,许多是酒商豪宅。最著名的是诺莱特(Nolet)酒厂的故事。传说从前,诺莱特家的老板娘每天下午都会坐在位于哈芬街65号(Lange Haven 65)的豪宅窗前,每一个诺莱特酒厂的员工经过窗下时,都必须向这位老太太脱帽致敬,若是三次忘记,就会被炒鱿鱼。今天,诺莱特酒厂因为出产著名的卡泰尔一号(Ketel 1)金酒而延续着家族的荣耀。2005年,他们在斯希丹原有的五座风车之外,于运河之畔重新建造了一座高42米的风车,远远超过了从前此地最高的“北方”(高33米),不过,这座新纪录保持者似乎暂时不打算对外开放。
荷兰城市的豪宅门面并不宽大,但雕饰精美,财神像雕在门楣上,斯希丹亦是如此。游览斯希丹风光最好的办法,是搭乘运河上专为观光者开行的游船,绕小镇一周也花不到一个小时,街头雕塑摆出制酒老板和工人的雕像,墙上贴着19世纪的金酒广告……金酒已渗入斯希丹的灵魂。
Tips
航班
航班:荷兰皇家航空公司(KLM)2006年已开通广州——北京——阿姆斯特丹的航班,目前每周二、四、五、六、日上午10:00从广州起飞,11小时左右到达阿姆斯特丹斯希波尔国际机场(Schiphol Airport)。
住宿
行前最好事先订好旅馆。此外斯希波尔国际机场的地方旅游局办公室也可以帮助游客订旅馆。
查询网址:www. schiphol.nl
营业时间
商店的营业时间通常是9:00~17:00(部分商场为18:00),周日与周一的上午休息居多。此外,周四的Late Night Shopping Day则是一直营业到21:00。
交通
阿姆斯特丹的路比较狭窄,开车反而不如骑车方便。到处可见租借单车的小店,每天10欧元。公交车通常起价在2~3欧元。
值得一游的博物馆
国立博物馆(RiJksmuseum):收藏有荷兰黄金时代的绘画作品,包括伦勃朗(Rembrandt)巅峰时期作品。
梵高博物馆(Van Gogh Museum):收藏有荷兰著名画家梵高的200多件油画和600多件绘画作品。此外还有印象派大师莫奈、高更的作品。
安妮•弗兰克小屋(Anne Frank House):二战期间的1942年,德国犹太女孩安妮为躲避纳粹的屠杀,躲藏在密室中长达两年,写下了著名的《安妮日记》。
荷兰航海博物馆(Nederlands Scheepvaart Museum):建在运河港湾旁,以前曾经是荷兰海军的军火库。博物馆展出荷兰黄金时代的航海和殖民历史资料,可以了解当时荷兰人航海生活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