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爷:连续创业成功,超级IP的跨界打劫

来源 :销售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nsidedotN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早在2006年,孟醒就以“雕爷”“老雕”“三段或八段”“雕爷很三八”等ID频繁出现在天涯、凯迪、知乎、派代等网络社区上,发布大量商业营销帖子,他的文章要么充满争议性,要么高调与人论战,用孟醒自己的话来说“反击是我的乐趣,”他的帖子吸引了大批拥趸,就这样,孟醒渐渐变成了雕爷。2009年,孟醒已经成了网络红人,是这个时代的超级IP。
  超级IP的品牌打造
  网红出现的大背景是渠道的自由化和传播节点的去中心化发展降低了媒介门槛,因而人人都具备“发声”的能力。这些能够将声量能力和发声价值进行最大化开采和快速引爆的人,往往表现出网红的特征,雕爷就是其中一个极具网红特质的人,是这个时代的超级IP,因为他懂得如何利用网红身份策划自己的品牌营销,将人气变现。
  一位雕爷的朋友这样评价他:“他并不比别人勤奋,却是一个营销天才”。与其他创业者不同,雕爷并没有借助大量广告获得品牌知名度,而是依靠了写手天赋,并结合自身IP化的身份,在连续创业之下不断进行网红营销,成功打造了三个知名品牌——阿芙精油、雕爷牛腩以及河狸家。
  1、阿芙精油:利用IP身份塑造品牌形象
  阿芙精油在2009年面世时,“雕爷”这个名号已经广为人知,孟醒凭靠自己的网红身份和写作天赋,连续在网上发文,讨论精油产业,他的文字轻松、幽默,善于平衡,并不让人觉得有软文之嫌,以此为阿芙精油做网络营销宣传。可以说,阿芙精油的成功如此受资本青睐,多少都要得益于雕爷IP化的身份。
  雕爷善于制造概念和话题,他曾以孟悦燚之名出了一本印刷精美的新书,为阿芙精油加入希腊文化元素,让他的产品看起来既权威又有格调,这也让人容易误以为这是一个希腊品牌。同时,他的措辞优美动人,多为英文。“只是为了塑造这个品牌形象。”雕爷说。
  阿芙精油赶上了淘宝及电子商务的爆发,成为淘宝护肤化妆品类销量最多的品牌。雕爷自称这家公司估值已超过10亿元。尽管一直饱受争议,他在网络上的人气却越来越高。这也为他的下一次创业带来了便利。
  2、雕爷牛腩:IP可以用人格化代替一个冰冷的品牌
  雕爷牛腩被大众所熟知的营销事件充满了看点,比如,雕爷花500万元买断“食神”戴龙的牛腩秘方的发布会,韩寒携妻吃饭被拒的传闻,以及微博“大V”“留几手”在餐厅邂逅苍井空等。这些事件的发生引爆了雕爷牛腩的流行,接下来,雕爷和牛腩就再难分开了。
  “IP还没有兴起的时候,我们常用网红这个词,今天无论谁是网红或IP,其实一个品牌背后是一个承诺。就像是雷军背书了小米,至少作为雷军,他不会偷工减料地去做一个产品。”雕爷表示,IP这个概念的最大的好处是用人格化代替原有的一个冰冷的产品品牌,一个冰冷的品牌缺少温度,人做背书就会相对容易一些,人们更容易相信某个人所背书的某个标语。就像当你看到我的时候,我说我开了一个餐厅——雕爷牛腩,你只要相信我这个人,你就会相信这个餐饮的品质,我开的雕爷牛腩,它代表我的口味,是我所认同的,无论你吃完之后是不是满意,但是首先你相信这是按照我的口味做的这个餐厅,这就是人格背书的道理。
  3、河狸家:IP化思维做营销,节省大量宣传费
  阿芙精油让雕爷赚得盆满钵满,雕爷牛腩也满足了他作为一个“高级吃货”的梦想。现在投入精力最大的是河狸家,雕爷说,“因为有一种使命感”。
  当O2O来临的时候,雕爷觉得这是一个不能错过的机遇。“整个市场都在谈论O2O,风口的意义就在于,一旦你踩上去,随便说点什么,所有的媒体都会来谈论,因为大家都期待新内容的产生。这就是风口的好处。”雕爷表示,我确实运用了吴声(场景实验室创始人)提出的超级IP化,它的好处是可以节省大量的宣传费,我靠的就是‘刷脸’。”同时,雕爷利用自己的网红身份频繁地在各大网站上撰写文章,这些文章几乎都是关于河狸家的软文,他喜欢调侃竞争对手,发表一些充满争议的言论,为了是让更多的人知道河狸家。目前,河狸家已经做到了美业数一数二的位置,从这个层面来讲,雕爷已经成功了。
  超级IP的反转之路——去IP化
  谈到IP化,雕爷说:“每个人的欲求是不一样的,比如对于那些想去考中戏,考北电的人来说,他们在考学中特别希望自己的脸被全中国,甚至全世界的人认识。但是,每个人的选择是不同的,比如对于我来讲,我对自己成为IP的事情感到非常恐慌。”雕爷表示,有一次,我在香格里拉西餐厅吃饭,洗手间正洗手呢,旁边也有人洗手,旁边的人一扭头,说了声雕爷,那一瞬间,我非常尴尬,或者说不舒服。
  雕爷认为,不是每个人都想成为IP,比如阿芙精油,虽然我是创始人,但是我一直是尽量避免我个人和阿芙精油这个品牌绑在一起的,因为我的缺点是口无遮拦,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但是阿芙精油这样一个品牌是卖给女性的产品,本质来讲,我个人形象又不是宋仲基,绑在一起只有减分,没有加分项,所以阿芙精油和我绑在一起,对品牌的销量没有任何好处,只有坏处。
  雕爷表示,这就是为什么我要去IP化的原因,不利于品牌营销的因素哪怕是我自己,我也要尽可能避免。
其他文献
这个时代“营销”被提到一个新的高度。营销人员总是不停地说,他们真正想要的其实就是能够与顾客进行交流。而在营销领域实际工作的人,应该是那些真正拥有实际营销经验的人,而非那些拥有几个奇思妙想以及会使用PPT来演示一些华而不实的文稿的人。  作为营销人员,如果你想理解自己角色的变化为什么会如此之快,如果你想了解自己的角色在未来将会怎样不断地变化,《新模式新营销》这本书给出了很好的答案。  这本书从四个部
期刊
从买轿车、买衣服、吃三明治,到给孩子取名字,你是否知道为什么某些产品会大卖,某些故事被人们口口相传,某些电子邮件更易被转发,或者某些视频链接被疯狂地点击,某些谣言更具传播力,某些思想和行为像病毒一样入侵你的大脑……  这本书揭示了这些口口相传和社会传播背后的科学秘密,并且告诉你如何将产品、思想、行为设计成具有感染力和传播力的内容。  一个成功品牌的诞生,都要经历两个阶段,首要是提供服务,更高层次是
期刊
移动互联时代,一股强大的组织管理创新潮流正在兴起——从传统的科层组织进化到市场化网络组织。市场化网络组织由四大部分组成,分别是业务团队(特种部队)、共享平台(后援基地)、战略伙伴(盟友)和连接协调机制(联合作战)。  如今,企业经营环境变化速度加快、颠覆创新机会变多、人才和产品竞争更激烈。在20世纪诞生和流行的科层式组织,在新环境下有点像企业恐龙一样变得笨重和迟钝,是重新反思和创新的时候了。  不
期刊
对于中国企业来说,“全球化”已经成为一个重要战略选择。许多中国企业向海外出口产品,有的在海外拥有资产和办公场所,有的甚至主要依赖海外市场。可是,它们都是全球化企业吗?  专家认为,企业全球化要经历五个不同阶段,分别是:出口型、初期扩张型、国际型、跨国型和全球型。目前,大多数中国企业尚处于初始阶段,要实现真正的全球化还任重而道远。  什么是全球化企业?它们应该在全球范围内整合各种资源,在全球最适合的
期刊
这款Bagel Labs公司设计的激光卷尺可谓功能强大,它在使用时有三种模式可选。  “线”(string)模式用于测量线性长度,与传统卷尺的使用方法相同,不同的是它选用的是DYNEEMA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更加坚固耐用。  “轮子”(wheel)模式在你无法使用双手测量时绝对能够派上用场,只需轻轻滑动,便能记录下长度与距离,长度限制为33米。  “远程”(remote)模式顾名思义,用于远距离
期刊
成立短短两年,糖医生APP的用户覆盖量达到数百万,平均日活跃量达到了1.8-4.5万之间。去年更是获得了千万级的天使轮投资,今年新一轮pre-A的融资也即将完成,通过线上线下推广,用户数量的飞增、盈利模式的创新、服务模式的专业,使得糖医生成为了医疗行业的颠覆者,同时也是医疗服务本质的守护者,这样一家革故鼎新的新型行业独角兽企业!正被资本追逐!  由于国内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导致不少来自医疗欠发达地区
期刊
我和合伙人王华玉两个人起初分别在IT行业和金融行业工作。他在金融服务过程中接触到一些从事汽车配件行业的客户,发现汽车后市场领域具有巨大的市场机会。2009年前后,他进入到汽车零配件代理、分销领域,至今已有六七年的时间了。  而要说起我的车车的诞生,还要从华玉一次长途出行的经历谈起,这也是我的车车很多同事都知道的“三张单子”的故事。  王总家里有一辆中端品牌的B级车,因为家人要长途出行,他想在出发前
期刊
互联网时代的外部环境,为形形色色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提供了层出不穷的机遇与条件。随着这方面实践的增加,人们对商业模式构建、创新的知识经验也在不断积累。与此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认识上的误区。  1、互联网+就是传统业务电子商务化  在很多人看来,互联网+就是原有业务加上一个电商平台。“不管是互联网+,还是互联网-,只要你们想办法给我把销售搞上去,我都支持,否则,别来找我!”  企业应该如何对待
期刊
商业模式是创业者和风投机构最常挂在嘴边的一个词,尤其是对于一个新项目,无论是朋友交流还是投资人问询,基本都是“你的商业模式是什么?”  那么,到底什么是商业模式?很多企业家和创业者,无论是成功者还是失败者,对商业模式没有清晰认识的人不在少数,有时,甚至对商业模式有很多种误读。  有人说商业模式就是企业家和创业者脑子里的意念,也有人说商业模式就是赚钱的新门道等等。  而比较正统的解释认为,商业模式是
期刊
谷歌鼓励员工进行试验,不仅在产品研发方面,在个人工作方法以及团队做事方式上也是如此。由此,我开始关注如何改进团队流程。  我首先尝试的是如何与工程师团队进行头脑风暴专题讨论会。团队头脑风暴乐趣多多,每个人都会踊跃提出自己的想法。在会议室待上几个小时后,我们会写满一大摞便利贴,而且每个人都像打了鸡血一样情绪激昂。  但是事实令人尴尬:我调查过参与者是否喜欢这种讨论形式,却从来没有评估过实际的效果。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