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借物理实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来源 :教育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l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在物理教学中,为使学生有一个“物理环境”,物理实验是不可缺少的,有人形象地称物理实验是物理教学的“味”。由此可见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作为物理教师应怎样充分发挥其重要作用来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呢?
  一、通过物理实验使学生有效地掌握物理基础知识
  课本上的知识虽是前人经过实践总结出来的,是正确的,但对初学物理的学生来说,要想完全掌握这些知识,还必须按照认识论,由感性到理性,再回到实践中检验、应用。首先在物理教学中,应指导学生充分的观察周围的物理现象,但自然界的物理现象是千变万化的,是较难捕捉的认识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实验教学是十分必要的。在物理教学实验中,可根据教学需要,把一些物理现象,有控制地重现在课堂上,给学生以感性认识。特别是中学物理所讲的概念和规律都是在实验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如力的三要素的概念、光的折射定律、阿基米德原理……都是在实验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要使学生建立起物理概念,确切掌握物理规律,必须以丰富的感性材料为基础,如在讲光的折射定律、阿基米德原理时,我们就可结合演示实验把抽象的,理性的东西变成具体的感性的呈现在学生眼前,那么学生理解起来就变得简单了,另外在得出规律后,通过实验验证理论,应用理论知识指导实验,有利于学生深刻地掌握物理概念和规律。而且,由学生亲自参与做物理实验,对巩固知识,使所学的知识能更好地在实践中应用显然是很有帮助的。
  二、通过物理实验可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1)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有人曾总结过:对于事物的认识,听到不如见到,见到不如一做,这说明了动手做的重要性。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学生的聪明才智来自他们的手指头”。他一针见血地点明了“动手”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现在正提倡素质教育,我们国家需要的是敢于创新的高素质人才,而不再是那种高分低能的庸才,故在初级教育阶段我们就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创新能力,而实验教学正是一条很好的途径。
  首先应多提供让学生动手的机会。在物理教学中,不能由教师满堂灌,而应有的放矢的敞开课堂,多提供让学生表现自我的机会。只要能让学生动手的实验,就应该创造条件让学生动手做,让学生在动手中观察、思考、讨论分析,推理、判断,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得出结论,使做实验的过程成为学生再发现的创新过程。比如在讲平面镜成像时可让每位同学用小平面镜看自己的脸在平面镜中的像,并改变镜到脸的距离,注意观察像的大小和像到镜面的距离怎样变化,让学生体会、研究实验得出结论。
  其次应让学生都“动”起来。应尽量创造让学生分组实验的条件,并鼓励学生搞一些小发明、小创造。在分组实验时,应尽量避免少实干多旁观的现象,强调学生:实验时应齐动手,齐出力或每次一人为主,其他为辅,轮流做主,使大家的动手能力都能提高。
  (2)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引导学生从观察和测量的结果来认识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找出物理现象的特征以及产生这一物理现象及过程的条件,进行思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特别是在学生操作的过程中,手脑并用,如果善于引导,必将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思维。如在演示“大氣存在压强”的“水杯倒置”实验时,如课本上的图用硬纸片或塑料片把装满水的杯口盖严,按住纸片把杯子倒过来,先启发学生思考有什么现象发生?然后再验证说明纸片不落,水也不流出,说明大气对纸片有向上的压力。然后让学生思考若将杯口朝侧面,又有什么现象,并让学生演示,再引导学生得出结论说明大气压强在各方向都存在。最后让学生思考:如果杯子中的水不满实验能成功吗?试试看并分析其原因。
  三、通过物理实验可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不少有经验的教师都说,有些学生认为物理难学,主要原因之一是太抽象,如果加强实验,就可把一堆枯燥的概念规律变成生动有趣的内容,多数学生都会喜欢它。事实也证明了这点,凡是有实验的课,效果特别好,不管从哪个学生身上,我们都可捕捉到兴趣和好奇的影子。例如:纸杯烧水的实验,手影游戏,马德堡半球实验都能引人入胜,并发人深思,学生一定会想:“我们用的锅都是金属的呀,怎么纸锅在火上不被烧着?”手影为什么会千变万化呢?……中学生好奇、好动,新奇、有趣的演示实验就吸引着他们,使他们跃跃欲试。学生动手操作,则能引起更浓厚的兴趣。鉴于兴趣是产生动机的重要条件,学生一旦对物理产生了兴趣,就自然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探索,教学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而言之,巧借物理实验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实验教学不但是使学生学好物理知识的手段,而且在发展学生能力方面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在物理教学中应想方设法地创造条件,多做演示实验,并且使学生有更多机会亲自动手参与实验,营造出一个良好的“物理环境”。
其他文献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不是知识的容器。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技能,还要充分发挥学生积极性,引导学生自己动脑、动口、动手,才能把知识变成学生自己的财富。教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要善于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让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要让学生有进行深入细致思考的机会、自我体验的机会。教学中要尽最大的努力,充分地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由“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我爱学”。  一、创设问题情
期刊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观察的兴趣,掌握正确的观察顺序,学习细致分解的观察事物,学习运用不同的感官观察,对于学生学好语文至关重要。通过教学,我总结了一下几种方法:  通过阅读教学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  我认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让学生认识到观察的重要性,激发他们观察的兴趣,提升观察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如《观潮》一文对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描写可谓精彩至极,让人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教学时,
期刊
一、立意要新颖准确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说过:“惟陈言之务去。”文章要推陈出新,避免陈词滥调,给读者耳目一新的感觉。这样的文章才更有意义,更具创新性,才能在众多的同类作文中脱颖而出。在学生平日的习作中,很多作文都在重复着一些司空见惯之事,比如写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很多同学就会想到在地铁上给老人让座之类的“老话”,毫无新意可言。立意之新往往出于取材之新,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定要写他人之所未写,言他人之所
期刊
京剧是我国传统戏剧中的瑰宝。它把歌唱、舞蹈、音乐、美术自然地融为一体,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怎样让京剧艺术走进课堂,特别是走进孩子们的视野,进行民族文化的传承呢?近两年,我在实施校本课程京剧课堂教学的同时,进行了在少年儿童中普及京剧知识,欣赏京剧艺术的尝试。京剧校本课程从美术的角度切入京剧艺术,引导学生从美学的视角审视京剧艺术,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意识和情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学校、教师和学生的
期刊
一、引言  颜色词是构成习语的重要语素,具有其独特的魅力和丰富的表现力。由于人类具有相同的生理机制和视觉神经,对颜色刺激的感受从理论上讲并无本质的区别,英汉习语产生共同联想实属情理之中。  然而,不同的民族由于生存环境、价值观念的迥异,观察角度的不同,对色彩的感知取向就不尽相同,从而导致喻义的差异。比如:巴西人忌绿,日本人忌黄,泰国人忌红,比利时人忌蓝,土耳其人忌花色。英汉两种语言在颜色取向上的差
期刊
对特殊生的教育历来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点和难点,现在总是听到教师这样的感叹,学生是越来越难教了。社会的发展,各种负面影响对校园的冲击不可避免给学校教育带来了难度,其实从教育本身而言,我们的教师在对特殊生的教育过程中存在着这样的误区,以为通过一两次的教育就会收到理想的效果,其实教育学生特别是特殊生,教师要作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在教育过程中出现的反复是正常的现象,对他们的教育有时是一场马拉松式的长跑,
期刊
信息技术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产物,它的积极作用也被各个行业所认同,特别是在教育行业中,能为学生提供新型的知识点获取途径。班主任在小学德育课堂中要合理使用信息技术,从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培养需求出发,设计合理的运用策略,引导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融入德育课堂,自主挖掘对自身发展有益的知识,进一步提高思想道德高度。班主任要不断积累信息技术使用经验,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德育平台,将小学德育效果最大化。  一、提
期刊
数学课程改革的核心问题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小学数学教育过程中,要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那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下面我从自身实际教学出发,说说几个方面的看法:  一、联系生活,搭建桥梁,让学生想创新  (1)捕捉“生活现象”,引入新知。数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教师要将能生活片段结合教学情境,整合教学资源,
期刊
在解析几何中求动点的轨迹方程问题是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问题的基础,求点的轨迹是把基本知识、方法技巧、逻辑思维能力、解题能力集于一体的过程,因此既是重点,又是难点,求曲线的轨迹方程问题,贯穿于圆锥曲线的始终,也是高考热点问题之一。  求曲线的轨迹方程时,要审清题意、确定解题方法、逐步解答、综合陈述、完整作答等环节,其基本步骤是:  ①设点:建立适当的坐标系,设曲线上的任一点坐标;②列式:写出适合条件的
期刊
作诗、写文章,都很注重开头和结尾,自古皆然。署名白乐天的《金针诗格》说:“破题欲似狂风卷浪,势欲滔天;落句欲似高山放石,一去无回。”明代谢榛《四溟诗话》卷一也说:“凡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尤其是结尾,好的结尾能让引人遐想,余味无穷。这样的结尾符合中国人含蓄内敛的名族性格,自然也就成为了中华名族的审美诉求。经过古代文人的长期实践,他们发现,“以景结情”这种现象可以使读者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