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典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是人文教育和语言文字学习的丰富资源。它以其深邃的意境、生动的形象、凝练的语言、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表现手法,在中国文坛上独树一帜。如何上好初中语文古诗词,这是大家不断探索和研究的课题。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的我,在“少教多学”的理念下,学生通过对古诗词的学习,感受到了古典诗词之美,受到历史文化的熏陶,丰富了他们的精神世界,增强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现在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本人的简单看法。
一、借助网络资源,走进诗人
古诗词说到底,年代久远,不单从语言习惯上还是从行文结构上与现在孩子们有不少距离。对于孩子们来说,反感没有,毕竟诗词读起来是朗朗上口的。如何消除诗人与孩子们的距离,我让学生借助网络资源,绝大多数学生可以利用网络资源等查找有关古诗词的资料,从而加深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例如,温庭筠、范仲淹、苏轼、李清照、辛弃疾……这些大诗人的很多资料学生自己可以查到的。从而了解一定的历史背景,横向地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如果孩子们长期坚持下去,这些做法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好习惯,而且还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反复吟诵,体会抒情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三分诗七分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也正说明了诵读特有的功效。可见诵读是培养感受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课堂中,尽可能让学生多读,通过读去体味诗词中的韵味。多读精背是千百年来我国人民学习语文的传统的行之有效的方法。诗词是语言艺术,学诗词就要朗读。因为对于诗词的精义妙理,作者的神思妙笔,只有通过反复朗读才能体味得到。一段声情并茂的朗读,会促使学生不知不觉融入了诗的意境中。我在教学中用了三步法来指导吟诵:一是听我范读,感受语调;二是自读,找节奏;三是放声诵读,溶入感情,读出作者要表达的情感。要完成此三步和诗词的理解感悟息息相关,学生的理解到位了,吟诵的感情自然就到位了。在教学《破阵了·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我先让学生介绍当时的历史背景,在这样的背景下再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这首词的意思,学生情感体验有了,吟咏起来就真的有了实实在在的感情,我能感受得到这种发自内心的感情(悲愤)——自己已年过半百,两鬓染霜,理想难酬。作者的理想与现实、希望与失望的矛盾,让人读后扼腕长叹——可怜白发生!又如,《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运用两个典故,表明作者为国杀敌、一展宏图的强烈愿望和志向。其爱国之心一览无余!曹操的《观沧海》只有通过诵读才能理解曹操登临碣石山。眺望大海,心潮澎湃,有大海吞吐日月,含孕群星,以天下为己任,志在一统神州,再造太平盛世的胸怀。
教材中的古诗词都是经历代而不衰的经典。既然能称之为经典,经得起千百年的时间考验,是因为作品含有永恒的东西,这种超越时代的内涵,不是通过哪一位老师分析讲解就可明白晓得的,只有通过反复诵读才能通之情,晓之理。
三、发挥想象,丰富诗意
亚里士多德说过:“想象力是发现、发明一切创造活动的源泉。”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善于创造就必须善于想象。想象力对于一个人的重要可见一斑。古诗词具有简洁、篇幅短小而意蕴丰富的特点,学生要充分了解诗中的意境,可以利用古诗词作为一个载体,去联想、补充和創造,以构想诗词中的画面。如教学《渔家傲·秋思》中,“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让学生展开联想:写了一幅什么画面——范仲淹站在山头上,放眼望去,茫茫戈壁绵延千里,大漠中升起袅袅炊烟,直上苍天,飘散,远去,已是夕阳时刻,日落千嶂,荒芜。大漠里只有一座孤城镶嵌其中,城门禁闭,仿佛紧锁着将士们内心的无奈,他们望着遥遥远方,故乡的温馨,怎不令人思念?描绘的是一幅壮阔悲凉的边塞黄昏景象,暗示着边塞将士内心的恐惧、孤独、思乡的无奈,以及讨厌战争祈求和平的美好愿望。
四、改变体裁,想象体会
古诗词的语言非常的精练,可说是字字珠玑。但对于初中生来说,我在教学时也因实际进行。我认为,简单的翻译是枯燥的,学生也很难进入意境,所以我花在此上的时间是相当少的。我更多的时间是花在指导学生,让学生发挥想象,对古诗词进行体裁的改变,用散文化的语言把诗词中所描写的东西串成一篇优美的散文。通过对改变后的散文体会,再对照原诗进行对照品读,讲解诗词语言的特点。学生也就能突破狭窄的诗词意空间,得到另一番美的享受、美的熏陶。如教温庭筠《望江南》中,让学生发挥想象,极力描写思妇对丈夫思念之切和思之不得见的痛苦之深;教王湾《次北固山下》中进行再创作,改寫成一篇景物描写短文。通过用散文化的语言把温庭筠的《望江南》、王湾《次北固山下》改写成一篇优美的散文,不但有助于学生对这首诗的意境的理解,而且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又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总之,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学生热爱古诗词,热爱祖国优秀的文化,引导学生去发现它的美,欣赏它的美,享受美,以此丰厚孩子们的人文素养。在今后的古诗词教学中,本人要大胆创新,敢于探索,认真实践,使学生感受到学习古诗词的过程是一个愉悦的文化之旅。让学生在身心愉悦中,在其乐融融中感受诗韵、诗情、诗意,让他们陶醉其间,让他们心旷神怡,感受古诗的朦胧之美,含蓄之美,神秘之美。为祖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贡献绵薄之力。
一、借助网络资源,走进诗人
古诗词说到底,年代久远,不单从语言习惯上还是从行文结构上与现在孩子们有不少距离。对于孩子们来说,反感没有,毕竟诗词读起来是朗朗上口的。如何消除诗人与孩子们的距离,我让学生借助网络资源,绝大多数学生可以利用网络资源等查找有关古诗词的资料,从而加深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例如,温庭筠、范仲淹、苏轼、李清照、辛弃疾……这些大诗人的很多资料学生自己可以查到的。从而了解一定的历史背景,横向地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如果孩子们长期坚持下去,这些做法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好习惯,而且还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反复吟诵,体会抒情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三分诗七分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也正说明了诵读特有的功效。可见诵读是培养感受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课堂中,尽可能让学生多读,通过读去体味诗词中的韵味。多读精背是千百年来我国人民学习语文的传统的行之有效的方法。诗词是语言艺术,学诗词就要朗读。因为对于诗词的精义妙理,作者的神思妙笔,只有通过反复朗读才能体味得到。一段声情并茂的朗读,会促使学生不知不觉融入了诗的意境中。我在教学中用了三步法来指导吟诵:一是听我范读,感受语调;二是自读,找节奏;三是放声诵读,溶入感情,读出作者要表达的情感。要完成此三步和诗词的理解感悟息息相关,学生的理解到位了,吟诵的感情自然就到位了。在教学《破阵了·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我先让学生介绍当时的历史背景,在这样的背景下再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这首词的意思,学生情感体验有了,吟咏起来就真的有了实实在在的感情,我能感受得到这种发自内心的感情(悲愤)——自己已年过半百,两鬓染霜,理想难酬。作者的理想与现实、希望与失望的矛盾,让人读后扼腕长叹——可怜白发生!又如,《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运用两个典故,表明作者为国杀敌、一展宏图的强烈愿望和志向。其爱国之心一览无余!曹操的《观沧海》只有通过诵读才能理解曹操登临碣石山。眺望大海,心潮澎湃,有大海吞吐日月,含孕群星,以天下为己任,志在一统神州,再造太平盛世的胸怀。
教材中的古诗词都是经历代而不衰的经典。既然能称之为经典,经得起千百年的时间考验,是因为作品含有永恒的东西,这种超越时代的内涵,不是通过哪一位老师分析讲解就可明白晓得的,只有通过反复诵读才能通之情,晓之理。
三、发挥想象,丰富诗意
亚里士多德说过:“想象力是发现、发明一切创造活动的源泉。”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善于创造就必须善于想象。想象力对于一个人的重要可见一斑。古诗词具有简洁、篇幅短小而意蕴丰富的特点,学生要充分了解诗中的意境,可以利用古诗词作为一个载体,去联想、补充和創造,以构想诗词中的画面。如教学《渔家傲·秋思》中,“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让学生展开联想:写了一幅什么画面——范仲淹站在山头上,放眼望去,茫茫戈壁绵延千里,大漠中升起袅袅炊烟,直上苍天,飘散,远去,已是夕阳时刻,日落千嶂,荒芜。大漠里只有一座孤城镶嵌其中,城门禁闭,仿佛紧锁着将士们内心的无奈,他们望着遥遥远方,故乡的温馨,怎不令人思念?描绘的是一幅壮阔悲凉的边塞黄昏景象,暗示着边塞将士内心的恐惧、孤独、思乡的无奈,以及讨厌战争祈求和平的美好愿望。
四、改变体裁,想象体会
古诗词的语言非常的精练,可说是字字珠玑。但对于初中生来说,我在教学时也因实际进行。我认为,简单的翻译是枯燥的,学生也很难进入意境,所以我花在此上的时间是相当少的。我更多的时间是花在指导学生,让学生发挥想象,对古诗词进行体裁的改变,用散文化的语言把诗词中所描写的东西串成一篇优美的散文。通过对改变后的散文体会,再对照原诗进行对照品读,讲解诗词语言的特点。学生也就能突破狭窄的诗词意空间,得到另一番美的享受、美的熏陶。如教温庭筠《望江南》中,让学生发挥想象,极力描写思妇对丈夫思念之切和思之不得见的痛苦之深;教王湾《次北固山下》中进行再创作,改寫成一篇景物描写短文。通过用散文化的语言把温庭筠的《望江南》、王湾《次北固山下》改写成一篇优美的散文,不但有助于学生对这首诗的意境的理解,而且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又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总之,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学生热爱古诗词,热爱祖国优秀的文化,引导学生去发现它的美,欣赏它的美,享受美,以此丰厚孩子们的人文素养。在今后的古诗词教学中,本人要大胆创新,敢于探索,认真实践,使学生感受到学习古诗词的过程是一个愉悦的文化之旅。让学生在身心愉悦中,在其乐融融中感受诗韵、诗情、诗意,让他们陶醉其间,让他们心旷神怡,感受古诗的朦胧之美,含蓄之美,神秘之美。为祖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贡献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