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教育信息化一直是教育部关注的重要话题。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是每位教师适应教育信息化时代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教育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内在要求。本文对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信息技术与“教育心理学”教学融合的实践进行探讨,并进一步总结了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促进教师信息素养提升的路径:发现问题,增强信息意识;建设课程,提高信息能力;交流和反思,提升信息素养,以期为之后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 信息技术;教学融合;教师信息素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21) 03-0094-02
近年来,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飞速发展,影响了国民经济和教育等各个方面。为了让教师更快适应信息时代,教育部下发了《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等多个文件[1-2],这些文件对提高教师信息素养,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提出了更高要求。“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情境中的心理现象和与规律,它是师范生必修的一门教师教育类课程。如何在信息时代,进行“教育心理学”教学的变革与创新,将信息技术与其教学相融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是“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中亟须解决的问题。
当下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为实现“停课不停学”,保证疫情防控期间学生在家依然能够进行学习,全国各高校积极应用信息化手段,全面实施在线教学。这是提升教师信息素养的强大外在动力,也是一个契机,就像同济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张端鸿所说,在线教学工作不仅是应对疫情的短期行为,更是一场长期的教学革命。特殊时期,采用的线上教学手段将对未来的教学产生积极的、可持续的影响。笔者尝试对“教育心理学”信息化教学的实践进行探讨,并进一步探索提升教师信息素养的途径。
一、“教育心理学”信息化教学概说
(一)教学前信息化
教学前,教师通常要认真钻研教材,在深入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形成完整的教学设计方案。习惯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后,教师可能会通过反复查阅书籍,凭借经验等进行备课。而目前在诸多网络平台如中国大学MOOC、爱课程等已经有优秀的“教育心理学”课程资源,如华南师范大学何先友教授团队的慕课“教育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庞维国教授的精品课程“教育心理学”,教师备课时可以进行观看,加深对教材的全面理解。
另外,利用超星学习通,课前可以在讨论区发起讨论,针对将要教授的内容,先了解学生对某一问题的理解程度或看法。如,在讲授绪论前,先问同学们:“上课时有个学生(一年级)总是反复擅自离开座位,如果你是老师,你会怎么做?”“你觉得教育心理学是研究什么的?”等,通过学生的回答便大概能把握学生对教育心理学了解多少,激發学生的学习这门课程的好奇心和兴趣。
(二)教学中信息化
线上教学的效果既需要教师的直播讲授,增加真实感、互动感,也需要一定的自主学习空间,便于学生时时能学,处处能学,增强对知识的吸收。教师可以利用QQ群课堂等方式进行直播,这能够对学生的上一节课的学习情况进行集中反馈,也能对重难点知识进行讲解,实时互动。例如,在绪论中重点探讨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其学科性质,其他内容可由学生自主学习完成。直播过程中,学生可以随时提问,教师也可以随时点人回答问题,利于督促所有学生集中注意力。
另外,在超星学习通上,教师可以上传学习资料、发布通知、发起讨论、布置习题等,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要平台。学习通的电脑端和手机端都可以很便捷地将课程的教案、课件和优质的课程视频等上传到学习通上,就像一本教材,资源集中,条理清晰,环环相扣,学生能够不受时空限制进行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中心,教师是学习活动的促进者,重视学习反馈和评价,致力于如何让学生学得更好,激发学习兴趣和潜能,突出结果导向和持续改进[3]。
(三)教学后信息化
如何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有效地对其进行反馈,这是教师在教学中一定会面临的问题,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必须解决的问题。这也可以通过信息化手段得到解决。如在学习通中,教师可以在每次授课后发起讨论:“自主学习完绪论后,还有哪些疑问?”教师利用碎片化时间及时回复,对于共性的问题,教师可以节省学生一个一个来问,教师一个一个回答所需要的大量时间。再如,学生做完教师布置的线上习题测试后,教师可以查看每道题的正确率。例如,“根据经典条件反射作用理论,食物可以诱发狗的唾液分泌反应,则唾液分泌是什么反应?”这道题只有40%的学生答对,那么教师可以了解到学生对经典条件反射理论的掌握不够,这为下一次的教学提高了更全面的学情。
二、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应注意的问题
信息技术是一把双刃剑,要使其与教育教学融合后产生预期的良好效果,应注意恰当地使用。首先,教师要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能力。目前存在雨课堂、超星学习通、钉钉等多个网络教学平台,应该来说每个平台都有其便利和不便利的地方,教师应根据自己的教学习惯和课程特点,针对性的取舍,选择合适的教学平台和教学功能。
其次,互联网中相关课程资源非常丰富,教师在选择的时候要根据所教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所教学生的视频资源,恰当地融入课程教学中,而不能将适合科班专业的学生学习的资源给普通专业的学生学习。
最后,教师要真正转变教学观念,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避免一味地直播讲授或观看已有的慕课,应发挥教师的组织者、引导者作用,利用信息技术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反馈并进行有效的引导,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促进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
教师的信息素养指教师检索、评价、传播、分析信息,以及理解和运用信息技术的素质与修养,主要包括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4]。在以往教学中,由于客观上教师的教学任务繁重,主观上教师意愿不强等因素,教师较少进行信息化教学探索,从而信息素养一时难以得到提升。目前在教育部的高位推动下,全民进行线上教学实践,教师真正产生了一定的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切实促进了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 (一)发现问题,增强信息意识
收到学校的线上教学通知后,大部分老师会产生一系列疑惑:以前没有怎么接触甚至从未接触过线上教学平台,现在要完全线上授课,这要怎么进行?没有现成的课程资源,所有教学内容都要直播完成吗?怎么进行课堂管理?怎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监督?等等。在外部壓力和内部的困惑共同推动下,教师将产生强烈的信息意识,主动学习和探索信息技术的应用。
(二)建设网络课程,提高信息能力
为协助教师解决上述遇到的问题,真正建设一门网络课程,学校提供了诸多教学平台的培训资源,这使教师快速具备了信息技术的理论知识。教师学习之后,便尝试真正用到课程建设中。在教师切实的行动以及线上技术答疑过程中,教师进一步具备了一定的信息技术实践能力。由于很多学生在家中,除了手机和电脑,没有教材等其他学习资料。教师可操作给学生提供一个丰富完整的学习资料库。对于线上教学初期很多平台崩溃的问题,教师需要具备一定的应变能力,学会使用多个技术平台。面对学生自律性不强,自主学习能力较弱的问题,教师要善于使用教学平台的各项功能,巧妙设计教学方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监督。
(三)交流和反思,提升信息素养
每周开展教研活动,各教师分享自身的教学经验,探讨在线上教学中遇到的问题,督促使教师不断运用信息技术完善教学。每一次的线上教学实践都是教师信息素养的积累过程。随着线上教学经验的积累,教师对教学问题的态度、看法,解决问题的角度和方式都会有所改变。所以,线上教学过程中,运用信息技术解决教学中的问题,潜移默化地提升了教师信息素养;而教师较高的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又进一步促进了教育教学,二者形成了良好的循环。
四、结语
教育信息化一直是教育部关注的重要话题。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是每位教师适应教师信息化时代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教育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内在要求。疫情下的线上教学推动教师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促进了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这对疫情结束后的线下教学也将产生一定的积极作用。要真正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应从外部和内部两方面共同着手,在国家政策引领和各项保障措施下,注重挖掘教师自身对信息技术认识兴趣和运用意识,使教师感受到教育信息化带来的良好体验和较好的教学效果,真正具备扎实的信息知识和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的通知》[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16/s3342/201606/t20160622_269367.html,2016-06-07.
[2]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通知[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16/s3342/201804/t20180425_334188.html,2018-04-18.
[3]教育部.中国慕课行动宣.[EB/OL]http://www.moe.gov.cn/s78/A08/A08_ztzl/ztzl_zxkf/201904/t20190418_378663.html.
[4]张雪丽.教育云平台下的职业教育教师信息素养及培养模式研究[J].教育研究与实践,2013(5):61-63.
(责任编辑:王义祥)
[关键词] 信息技术;教学融合;教师信息素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21) 03-0094-02
近年来,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飞速发展,影响了国民经济和教育等各个方面。为了让教师更快适应信息时代,教育部下发了《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等多个文件[1-2],这些文件对提高教师信息素养,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提出了更高要求。“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情境中的心理现象和与规律,它是师范生必修的一门教师教育类课程。如何在信息时代,进行“教育心理学”教学的变革与创新,将信息技术与其教学相融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是“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中亟须解决的问题。
当下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为实现“停课不停学”,保证疫情防控期间学生在家依然能够进行学习,全国各高校积极应用信息化手段,全面实施在线教学。这是提升教师信息素养的强大外在动力,也是一个契机,就像同济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张端鸿所说,在线教学工作不仅是应对疫情的短期行为,更是一场长期的教学革命。特殊时期,采用的线上教学手段将对未来的教学产生积极的、可持续的影响。笔者尝试对“教育心理学”信息化教学的实践进行探讨,并进一步探索提升教师信息素养的途径。
一、“教育心理学”信息化教学概说
(一)教学前信息化
教学前,教师通常要认真钻研教材,在深入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形成完整的教学设计方案。习惯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后,教师可能会通过反复查阅书籍,凭借经验等进行备课。而目前在诸多网络平台如中国大学MOOC、爱课程等已经有优秀的“教育心理学”课程资源,如华南师范大学何先友教授团队的慕课“教育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庞维国教授的精品课程“教育心理学”,教师备课时可以进行观看,加深对教材的全面理解。
另外,利用超星学习通,课前可以在讨论区发起讨论,针对将要教授的内容,先了解学生对某一问题的理解程度或看法。如,在讲授绪论前,先问同学们:“上课时有个学生(一年级)总是反复擅自离开座位,如果你是老师,你会怎么做?”“你觉得教育心理学是研究什么的?”等,通过学生的回答便大概能把握学生对教育心理学了解多少,激發学生的学习这门课程的好奇心和兴趣。
(二)教学中信息化
线上教学的效果既需要教师的直播讲授,增加真实感、互动感,也需要一定的自主学习空间,便于学生时时能学,处处能学,增强对知识的吸收。教师可以利用QQ群课堂等方式进行直播,这能够对学生的上一节课的学习情况进行集中反馈,也能对重难点知识进行讲解,实时互动。例如,在绪论中重点探讨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其学科性质,其他内容可由学生自主学习完成。直播过程中,学生可以随时提问,教师也可以随时点人回答问题,利于督促所有学生集中注意力。
另外,在超星学习通上,教师可以上传学习资料、发布通知、发起讨论、布置习题等,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要平台。学习通的电脑端和手机端都可以很便捷地将课程的教案、课件和优质的课程视频等上传到学习通上,就像一本教材,资源集中,条理清晰,环环相扣,学生能够不受时空限制进行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中心,教师是学习活动的促进者,重视学习反馈和评价,致力于如何让学生学得更好,激发学习兴趣和潜能,突出结果导向和持续改进[3]。
(三)教学后信息化
如何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有效地对其进行反馈,这是教师在教学中一定会面临的问题,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必须解决的问题。这也可以通过信息化手段得到解决。如在学习通中,教师可以在每次授课后发起讨论:“自主学习完绪论后,还有哪些疑问?”教师利用碎片化时间及时回复,对于共性的问题,教师可以节省学生一个一个来问,教师一个一个回答所需要的大量时间。再如,学生做完教师布置的线上习题测试后,教师可以查看每道题的正确率。例如,“根据经典条件反射作用理论,食物可以诱发狗的唾液分泌反应,则唾液分泌是什么反应?”这道题只有40%的学生答对,那么教师可以了解到学生对经典条件反射理论的掌握不够,这为下一次的教学提高了更全面的学情。
二、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应注意的问题
信息技术是一把双刃剑,要使其与教育教学融合后产生预期的良好效果,应注意恰当地使用。首先,教师要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能力。目前存在雨课堂、超星学习通、钉钉等多个网络教学平台,应该来说每个平台都有其便利和不便利的地方,教师应根据自己的教学习惯和课程特点,针对性的取舍,选择合适的教学平台和教学功能。
其次,互联网中相关课程资源非常丰富,教师在选择的时候要根据所教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所教学生的视频资源,恰当地融入课程教学中,而不能将适合科班专业的学生学习的资源给普通专业的学生学习。
最后,教师要真正转变教学观念,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避免一味地直播讲授或观看已有的慕课,应发挥教师的组织者、引导者作用,利用信息技术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反馈并进行有效的引导,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促进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
教师的信息素养指教师检索、评价、传播、分析信息,以及理解和运用信息技术的素质与修养,主要包括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4]。在以往教学中,由于客观上教师的教学任务繁重,主观上教师意愿不强等因素,教师较少进行信息化教学探索,从而信息素养一时难以得到提升。目前在教育部的高位推动下,全民进行线上教学实践,教师真正产生了一定的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切实促进了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 (一)发现问题,增强信息意识
收到学校的线上教学通知后,大部分老师会产生一系列疑惑:以前没有怎么接触甚至从未接触过线上教学平台,现在要完全线上授课,这要怎么进行?没有现成的课程资源,所有教学内容都要直播完成吗?怎么进行课堂管理?怎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监督?等等。在外部壓力和内部的困惑共同推动下,教师将产生强烈的信息意识,主动学习和探索信息技术的应用。
(二)建设网络课程,提高信息能力
为协助教师解决上述遇到的问题,真正建设一门网络课程,学校提供了诸多教学平台的培训资源,这使教师快速具备了信息技术的理论知识。教师学习之后,便尝试真正用到课程建设中。在教师切实的行动以及线上技术答疑过程中,教师进一步具备了一定的信息技术实践能力。由于很多学生在家中,除了手机和电脑,没有教材等其他学习资料。教师可操作给学生提供一个丰富完整的学习资料库。对于线上教学初期很多平台崩溃的问题,教师需要具备一定的应变能力,学会使用多个技术平台。面对学生自律性不强,自主学习能力较弱的问题,教师要善于使用教学平台的各项功能,巧妙设计教学方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监督。
(三)交流和反思,提升信息素养
每周开展教研活动,各教师分享自身的教学经验,探讨在线上教学中遇到的问题,督促使教师不断运用信息技术完善教学。每一次的线上教学实践都是教师信息素养的积累过程。随着线上教学经验的积累,教师对教学问题的态度、看法,解决问题的角度和方式都会有所改变。所以,线上教学过程中,运用信息技术解决教学中的问题,潜移默化地提升了教师信息素养;而教师较高的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又进一步促进了教育教学,二者形成了良好的循环。
四、结语
教育信息化一直是教育部关注的重要话题。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是每位教师适应教师信息化时代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教育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内在要求。疫情下的线上教学推动教师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促进了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这对疫情结束后的线下教学也将产生一定的积极作用。要真正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应从外部和内部两方面共同着手,在国家政策引领和各项保障措施下,注重挖掘教师自身对信息技术认识兴趣和运用意识,使教师感受到教育信息化带来的良好体验和较好的教学效果,真正具备扎实的信息知识和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的通知》[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16/s3342/201606/t20160622_269367.html,2016-06-07.
[2]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通知[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16/s3342/201804/t20180425_334188.html,2018-04-18.
[3]教育部.中国慕课行动宣.[EB/OL]http://www.moe.gov.cn/s78/A08/A08_ztzl/ztzl_zxkf/201904/t20190418_378663.html.
[4]张雪丽.教育云平台下的职业教育教师信息素养及培养模式研究[J].教育研究与实践,2013(5):61-63.
(责任编辑:王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