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开展合作学习

来源 :语文周报·高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1_sheng2_wo3_c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高中语文必修教材每册安排三个“梳理探究”专题,有的侧重对以前所学的语言、文学、文化等方面的知识进行梳理和整合;有的则通过自主思考或合作研讨,培养探究能力;以此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探究合作习惯,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与欣赏水平。
   然而,现在的合作学习往往流于形式。学生不能真正地参与到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探究精神得不到真正的锻炼和培养。
   那么,语文教学如何才能真正地有效地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呢?下面笔者结合自己多年教学实践就此问题谈几点自己的理解体会及做法:
   一、彻底转变教学观念
   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以人为本,关注人的发展,促进人的发展”。这是呼唤人性、回归人性的教育。为此作为教师应彻底更新观念,要能真正地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有真正的发言权,有实实在在的动手动脑的机会。哪怕所得的结论是肤浅的,是不成熟的。也只有转变观念,教师才会有信心开展好合作学习。
   二、充分了解学生,科学组合小组
   合作学习强调教学各动态因素之间的多向合作性互动,特别是生生之间的互动合作更是亟待开发的宝贵人力资源。它会给语文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实现生生互动的首要前提是科学地把学生分成若干合作学习小组。所谓“科学地”就是把成绩、阅读能力,甚至是性别、性格不同的学生分在一个合作小组内(最少2人最多8人一组)。每组由组员推选有责任心、有能力的组长。其他成员都应有各自不同的分工,如专门记录的,代表小组交流的……当然这些角色还可以随时调换,以达到全体成员都得到相应锻炼,基本素质都能得到质的提高的目的。由于小组成员之间成绩不同,能力有异,这就便于学生之间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便于在合作中共同进步。
   学习小组各组员还必须明确个人责任,以实现小组成员之间的良性互动和合作。要使学生明白,他们不仅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而且还要为其他组员的学习负责,他们必须是互相依赖,荣辱与共的关系。
   三、立足教学实际,科学处理文本
   语文教材只是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一个探究的平台,往往牵涉的方面很多,这就需要我们教师潜心钻研教材,科学地创造性地处理文本。备课时教师可根据年级目标、学期目标、单元要求以及学生实际对教材进行大胆的取舍,做到深入浅出,使学生合作起来目标明确、任务单一、容易操作。且不可面面俱到,落个得不偿失的结果。
   四、授之以渔、终身受益
   许多老师认为合作小组分了,讨论题也精心设计了,合作学习的结果如何那是学生的事。这样认为就错啦!教师在合作学习中绝不是旁观者,而是应该扮好帮助者、引路人的角色,应置身于学生中间做学生的合作伙伴。交流中应教给学生一些实用的探究方法。比如探究人物时,教师可讲解有关人物的几种描写手法及作用。探究景物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回顾景物描写的种类和作用。再引导学生思考文本中的景物描写是属于哪一类,有何作用。交给学生一些正确的思考方法,引导学生总结内在规律,可以使学生少走或不走弯路,有一个明确的思维方向。训练久了就会形成一种触类旁通的解题能力。真可谓是“教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
   五、巩固合作成果,做好延伸测评
   合作学习的最后一个环节就是课堂的延伸或测评。课堂延伸和测评还应该以小组为单位来完成。拓展延伸应立足于文本,巧设话题。比如学了周国平的《家》就可以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在你心中人生是什么呢?能否选用一个恰当的比喻形象地描述你心中的家?……具体操作可根据拓展题型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合作方式。既可以在本组内讨论、交流达成本组共识,也可先独立完成,再互相交流,最后形成本组意见。但测试是每个成员必须独立完成的,教师要综合每个成员的成绩来评价小组活动。组员的成绩不仅是他本人的,也是本组的。使他们认识到自己是本合作小组不可或缺的一员,从而增强他们的集体意识,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
   近几年来,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只要立足学生,只要我们语文老师彻底更新观念,科学筹划小组,精心设计方案,把一切工作落到实处,让学生实实在在地参与到教学中去,在语文教学中真正地动起来,我们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就会得到实质性的提高。
其他文献
新课标关于综合性学科的设立,研究性学习、综合性学习和合作学习方式的提出,极大地刺激了当前各科的教学,促使了广大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迅速改革,可以说,综合性学习已经引发了当前教育领域的一次大变革。其实,语文学科的综合性学习不是现在才有,而是现在才引起我们的关注。那么,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如何落实综合性学习呢?  一、找准契合点,大胆整合  典型新颖的成语故事、详实科学的有关史料、历练情操
期刊
古代诗歌的鉴赏历来是学生高考的一块“鸡肋”。考试说明中对诗歌鉴赏作了明确的考查方向:无非就是对诗歌形式和内容的考查,即对诗歌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进行初步的考查;对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进行综合评价。那么如何去征服高考鉴赏诗歌的这座高峰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作了深入的探究,从四个方面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一、培养学生对题意的理解能力  高考试题指向明确,要求简明,解答前一定
期刊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该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维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2008年河南省开始高中新课程改革,阅读教学成了语文教学改革的重点,为此,我们要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教学。  一、新课标背景下的语文阅读教学  首先,要明确学生在阅读教学中
期刊
作为一个从教不到六年的语文教师,在即将送走我的第二届高三学生之时,我深深感受到了高三语文教学工作任务的艰巨。新课结束,全部是复习课,趣味性大大降低,课堂效果受到极大的挑战。但是高三这一年又是极其重要的一年,不仅仅要掌握极繁琐而又无任何窍门可寻的基础知识,如字音、字形、名句等等,还要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如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分析问题能力等等。更关键的一点是面临高考,学生们复习任务
期刊
假如我们删除《荷塘月色》中关于引用《西洲曲》的句子(从“于是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到“是不行的”),结果发现:由上文的“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到“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竟然衔接得十分紧凑、自然,是完全可以读得通的。据此,有人认为这还减轻了本文过于雕琢的成分。如此一来,引用的《西洲曲》岂不成了《荷塘月色》的骈拇枝指了?难怪多年以来,在诸多奉《荷塘月色》为经典散文的赏析文章中,要么将两处引
期刊
新课标强调:“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纵观当下的高中语文教学现状,不少教师仍在有意无意地压抑学生的主体情感,束缚学生的个性张扬,限制学生的独立思考。以下谈谈新课标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弊端及应对策略。  一、必须打破以老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
期刊
对联俗称对子。有关其起源的说法不一,但很多资料以后蜀孟昶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为天下第一联。经1000余年的发展,对联早已成为家喻户晓的一种文化表达形式,它凝聚起中华民族的思想传统和文明智慧,人人喜闻乐见。就连和尚出身的皇帝朱元璋也喜欢在对联上露两手,他曾经给一个屠户家写了一副对联,道:“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斩断是非根。”生动形象,大气磅礴,也不能不说是一副好对联。  对联,可以说是汉语言文
期刊
教育家布鲁纳指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该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新课程下主体参与是指学生作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众所周知,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古诗鉴赏教学最不容易把握和操作,这是由诗歌语言精练、讲求韵律和节奏、感情抒发含蓄所决定的。传统教法是教师逐字逐句地讲解,虽然记录了许多知识点,但并不利于学生鉴赏能
期刊
庄子的哲学美学,一直以来为中国的文人心向往之,他一方面洞察了人生的有限性、悲剧性,另一方面又为人们树立了自由、超越的人生态度。对于现实人生来说,这两种精神本来是相互抵触的,甚至是产生人格分裂的潜在因素;但是对于艺术体验来讲,这两种精神又恰恰是蓬勃的沃土。生活的庄子是不幸的,因为他的天才注定了脱离常人的孤独。但作为精神传承中的庄子,则是幸运的,因为他在五千年的文明史中永久地占有了一席之地。庄子的这两
期刊
家庭教育家长学校教材以“养成教育”为核心,集科学性、实用性、操作性为一体,开创了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同时,教材在编排上遵循了孩子身心发展规律以及成人教育的特点,家长、教师可以依此逐步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加强孩子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目前,一些孩子思想行为习惯较差,特别是感恩之心缺乏,出现了令人遗憾和痛心的现状,那么,如何增强学生的感恩意识?我定位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与学生心与心的交流  生活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