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悄悄地改,实打实地做

来源 :七彩语文·中学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uthberthirsc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说起语文,我们会兴奋也会困惑,兴奋是我们前行的动力,而困惑又让我们不断思考和探索。尽管有些思考并不成熟,有些行动未见成果,但我们始终在探寻中前行。下面呈上的,都是我在教学中的点滴想法,与同道分享。
  在喧嚣中学会冷思考,才能有自己的认识。
  语文无疑是讨论最热烈也是被外界说道最多的学科。课程理论方面诸多问题争论不休,硝烟不绝;教学操作层面新主张、新做法、新模式层出不穷,“门派”林立。这一切,让许多一线教师无所适从,不知该信哪种理论、哪位“专家”,于是不知自己该如何教学。看到不少教师追随“专家”如追星一般,我常常为此焦心。其实,争论或者是提出某种模式都有其合理性,但做教师的不能盲目跟风,我们当然是教学的操作者,但首先应该是一个思考者,在一片热闹喧嚣之中,更应该有自己的冷思考。
  比如工具与人文“两性”之争,关乎语文课程的性质,讨论是必要的,可将两者对立则是走入了歧途。提出两者“统一”,可能在一开始就存在危机,使一些人用二元对立的习惯思维将问题推向极端,走向了无谓的喧嚣。在长期的阵阵喧闹中,我始终保持自己的思考,形成了自己的认识:工具、人文统一作为对语文课程性质特征的描述,是正确的又是不够到位的,工具、人文是语文课程的特征,两者关系应该是“融合”的,是一体而分不开的。因此今天强调“人文”,明天突出“工具”是可笑的,我们的教学操作应该依照语文的规律去做,我们教的是语文,工具、人文必然融入其中。
  这些年,“语文”二字被加上了许多限制修饰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语文”,我称之为“语文冠名热”。应该说,其中有不少是源于一线教师积极而有益的实践探索,是对语文教学中一些错误做法的矫正:比如“绿色语文”“本色语文”等,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必要性。我非常敬佩这些老师探索的勇气,赞同他们的思考。他们提出的许多见解,我很有同感。但是,当这些见解被看作是某个“门派”的标志,又有人纷纷拉起旗帜“各立门派”的时候,当一些很有效的操作方式方法要提升到理论高度并形成某种体系的时候,就出问题了。我的想法是:效法别人打出什么旗号是可笑荒谬的,我们要做的,是归于原点,本着语文课程最本质的核心特征即“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去认认真真地做语文,才是正道。
  语文课程的目标是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2017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了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将育人目标更具体化了,我们就该将研究语文素养及具体能力的形成规律、据此规律而进行的教学设计与操作等等,作为语文教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一切教学方式方法的研究都应该围绕这一点展开。落实到语文教学中,其实就是围绕具体的学生语文能力发展来进行。更需要在操作层面研究的,恐怕是如何设计、组织真正让学习发生的语文活动。
  要有自己的行动准则,闻道践行,先做起来。
  古人云:“朝闻道,夕死可矣。”说的是闻道之重要。其实,仅仅是在书斋里闻道还是不够的。理论与实际结合才有切实的意义,理想化成现实才不是空想。在这一点上,我更相信陶行知的观点,“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坐而论道不能解决问题,闻道而践行,才是我们对待真理、对待理想应有的态度。课程改革让我们看到了教育教学的希望曙光,先进理念让我们胸怀理想的教育教学。那我们就应该主动地承担责任,闻道践行,突破目前教育的瓶颈,解决实际操作层面的问题。我认为,“闻道践行”是一线教师的天职,应该作为我们行动的准则。
  闻道践行,绝不是随大流,而是要思考如何践行先进的理念,如何让教育教学的理想状态在课堂里呈现。依循先进理念实施教学,根据教学的需要研究教学策略,在思考中行动,在行动中反思。这里没有模板范本,需要自己探索。一个有理念、在思考、会研究、敢探索的语文教师,就要坚持多读书,了解各类信息,结合自己的实践做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坚持自己的道路,在不断实践探索中实现美好的教育理想。因为,实事求是乃避免极端的良方。
  闻道践行,重要的是“行”是“做”。谈到改革,总会有人说,理想美好,现实骨感,太困难了。但理想不会从天而降,必须有人用行动去实现。我们不是现成的享受者,而是艰苦的建设者。大局面改变难,我们就从身边做起;基础教育问题多,我们就先改变自己。一颗小石子儿无法铺成大路,但能够为后来者做铺垫;一抔泥土不能形成山丘,但不断积累就能堆成大山。能做的先做起来,是我多年来所奉行的,因此我有动力从教学方式方法到教材建设以至语文课程建设,做出自己的探索,并乐此不疲。
  形成教学的主张,依学而教,静悄悄地改变。
  以往的教学研究多强调如何“教”,研究的是如何将教材内容讲得正确、清晰、生动,所谓有重点,有难度,有节奏,有张力,有亲和力、感染力和启发性,所谓简洁明了、深入浅出、打动人心,讨论的其实都是如何“讲”课。至于“学”,那是学生的事,往往不在关注范围,至多是了解一下学生的基础,以确定“讲”的起点;对学生的要求往往是预习,而预习的目的是为听老师“讲”做准备,甚至在一些老师眼里,预习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配合老师。教师面对学生往往是居高临下,我讲你听,我教你学,占有话语霸权。
  新课改以后,当学生的“学”受到广泛重视时,如何处理教与学的关系成为讨论热点。有许多人提出了关于教与学的新主张,比如“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等等。强调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和学生自主学习的理念,我非常认同,但这些主张在表述上却未说明如何“教”(过程与方式),总让人觉得有不明确之处。
  在我看来,首先要明确教与学的关系。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那么,教是为学服务的,学是教的依据。这个“学”,包括知识能力的发展需求、形成模型、学习途径、方法和规律,还包括学习的态度、环境和条件等等。教师要了解、研究并依据这些确定教学内容、策略和方法,从而实施教学。所以我主张“依学而教”,依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状况、学科学习的规律而教,点拨引导而非单向讲授。
  了解知识能力发展的需求,就要研究学生作为一个心智健全的人,在运用语言文字表达自身思想情感方面有怎样的需要,这应该成为我们教学最基本的出发点。比如培养阅读理解和评价鉴赏、感受自然和体味艺术、独立思考并恰当表达的能力,培养阅读、倾听、交流的习惯等等。研究学习规律,就要研究人类语言知识和能力形成的规律。这对语文教师甚至对语言研究者来说都是一个难题,至今没有具體清晰的描述。但有一点是清楚的,就是人的语言能力主要是习得而非学得的,“习得”是目前为止对学生语言能力发展最恰当的描述。这是学习语文必须把握的学科本质特征,只有依据这个特征,才能找到正确的途径和方式方法,而这一点恰恰是被许多学语文、教语文的人所忽视的。   所谓“习得”,就是说,学生的语言能力是在不断的运用中发展的,那么,语文课上的“学”就应该是学生运用语言的实践,“依学而教”就要以此为主体。我们就要以学生语言运用作为教学活动的主要内容,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提供“习得”的机会,让学生有运用语言自主阅读写作、交流表达的体验,在运用中不断“习得”从而发展能力。而教师要做的,重点在引导、点拨而非讲解、教授,不懂才教,不会才讲,在似懂非懂之处点破那层窗户纸,在认识肤浅之时引导深入和升华。这样去教学,我认为是最接近语文能力发展规律的,十多年来,探索如何“依学而教”成为我的主要工作。我希望用这样的静悄悄的革命,去寻觅语文教育的奥秘。
  行走在传承与创新中,“拿来”是合适的。
  传统和新潮,在许多人眼里是对立的,当两者存在于一体时,往往会遭受讶异的目光。比如像我这样年纪的人电脑用得不错,还要做网页、用微博、玩微信,人们就说,这是个“潮老太”。2001年我上了一堂网络阅读课,外地的朋友听到消息说,你也太赶时髦了。为了让学生有更多自行阅读和运用语言的机会,我坚持十多年将讨论式作为阅读课的主体方式,有人说,你又趕时髦。可是我要求徒弟们读《学记》写笔记,又有人说,怎么这么老古董。
  其实,将传统与新潮对立起来,是用二元对立的思想方法看问题,往往绝对、片面,无法得出正确的结论。其次,说话的人没有认真研究课改理念,也并不了解传统教育,脱离实际想当然,结论自然就背离了真实。我总觉得,我们应该重新审视“传统”,有必要问一下什么才是中国教育的传统,我们如何传承传统教育文化中的精华。因为一些在许多人眼中太过新潮、太理想化的东西,其实就是我们祖先早就提出来的教育者必知的常识,只是我们的教育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远离了这些传统,现在反倒觉得新鲜了。比如强调教学以学生为本,要引导启发而非单向授受或强拉硬扯;强调学习者要多读书、善学善问、切磋琢磨,强调涵泳、运用等等,古人的言论中还少吗?这些是传统还是新潮呢?还是我们背离了传统,又错将传统当作新潮?给课改扣上“反传统”的帽子,似乎是不懂传统的表现。
  我以为,我们应该有一点鲁迅的“拿来主义”,不管是传统的还是新潮的,秉承正确的理念,依据学生的需要,大胆去“拿”。当然这需要自己有追求,有见识。心中有理念,行动才会有方向,探索才会有创新。就像上面提到的一些做法,指引我去做的,是教学的需要、学生的需要,倒真的没想去赶什么时髦。
  主动探索,校本行动,课程是要有教师来建设的。
  “校本”的概念这些年来被广泛使用,老师们不会陌生。简单地说,就是以学校为本、以学校为基础。我所谓的“校本行动”是以改进学校实践,解决学校面临的问题为指向,由校长、教师、学生自己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案并在学校中实施的;是从学校实际出发,挖掘学校潜力,利用学校资源,释放学校活力的。内容包括校本研究、校本发展、校本管理、校本培训、校本课程等。校本的意义是不容忽视的,因为学校是相对独立的教育单位,学校有相对独立的育人目标、教育理念、教学方式、教学手段,能独立调动资源,设置课程,实施教育,这一切都会对学生产生直接的作用。
  校本行动当然主要是学校行为,但我们教师也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首先,教师要有课程的建设意识,包括使命责任、权利意识、自主动力。更重要的,要有积极探索的行动,在校本项目比如校本教学资源的开发、教材的编写、校本课程的设置与实施等等过程中,结合学校教育的需要实施校本研究,实现教师的校本发展,完成校本课程的建设,改善学校教育的质量,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比如这十多年来,我带领语文教师积极开发校本资源,编写出版了多本教材,并坚守教材必须用于教学的理念,坚持进行了十几年的教学实验。其中,《校园碑文选读》是依据本校的课程资源开发,是学校传统和精神的传播,更是引导学生从身边熟悉的事物中学习语文的教材。《文学苏州》是苏州文学史及作品选读,让学生了解居住地的传统文化和文学,在苏州文学的浸润中成长。《诗海巡览》则是全球视野中的古今诗歌史和中外诗歌选读,这是秉承学校“诗性教育”的理念,配合省级课程基地“诗歌教育课程基地”情景教室建设编写的,引导学生在梳理世界诗歌发展历史,品读中外古今诗歌作品的过程中,形成用历史眼光和国际视野看问题的思维方式,在诗歌美感的熏染中,培养诗意情怀,发展形象思维,积淀人文底蕴,养育独立精神,增强学习能力。
  而编写教材和教学实验的过程,也成为语文教师校本研究、校本发展的良好平台。赏析作品,我们研究文学作品内容和形式;注释解析古代作品,我们研究古代汉语的字词、语法;撰写文学史,我们研究世界诗歌和苏州文学发展的脉络和文学现象的评价;碑文的释文、注释、校勘,我们研究碑刻与文学和文化的关系,研究学生从身边学语文的途径和方式等等。年轻的教师们得到了锻炼,增长了知识,提升了分析综合的能力和教学水平,而后形成的一批论文,也让教师感受了自己的成长。而学生也非常欢迎这样的学习,在愉悦的气氛中学习知识,感受文学的魅力,精神伴着文学而成长。于是,在高考压力巨大的环境中,我们却坚守十年,常做常新。
  语文活动是我们的日常生活,语文的味道是我们最熟悉的,语文的精神已经渗透到我们的骨髓之中,但我们并未实现语文教育的理想状态。通向语文教育理想彼岸的路在哪里?需要我们去寻觅,而这种寻觅,可能会经历反复和曲折,可能需要好几代人的努力。我们不能因为艰难而却步,要像鲁迅所说的,“寻朋友,联合起来,同向着似乎可以生存的方向走”,因为我们“所多的是生力,遇见深林,可以辟成平地的,遇见旷野,可以栽种树木的,遇见沙漠,可以开掘井泉的”。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第十中学)
  (栏目编辑:金正平)
其他文献
1.插入相关历史故事,给文言老枝添上一丝文学的新绿,点缀魅力  在梳理课文内容的过程中,针对某些枝节做适当延伸,给文言老树添上几片新叶作为点缀,不但能给单调沉闷的文言文课堂教学带来一些鲜活的气息,而且能加深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诸葛亮《出师表》一文与《三国演义》及三国史有密切的联系,如果单就课文内容分析,不熟悉三国历史,不了解诸葛亮及刘禅为人的学生恐怕很难理解诸葛亮在文中表达的“报先帝,忠陛下
期刊
柳宗元的《种树郭橐驼传》,有人认为体现了道家思想,如“橐驼所言为官之理在儒道之间更近于道家的无为而治。老子强调‘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 我无欲而民自朴’。”[1]“无为而治”源自老子的《道德经》,提倡统治者无欲无为,让百姓自发地生产生活。《种树郭橐驼传》中,橐驼种完树后“勿动勿虑,去不复顾”,确实“无为”。但种树的过程是不是“无为”?橐驼种树
期刊
《赵世家》被选入苏教版高中语文《〈史记〉选读》“善叙事理,其文疏荡”专题,是一段“极奇肆文字”,由“赵氏孤儿”与“胡服骑射”两则故事构成,这两则故事作为节选文字的中心情节,无疑应当成为课堂教学中师生共同关注的重点。但在关注中心情节的同时,笔者基于思辨性阅读的理念,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通过发现文本中有价值的问题,使他们能够进入理性思考的阅读状态。  一、于无疑处生疑问  发现问题,并不只是需要“细心”,
期刊
规范的中考试题有助于考查学生学科素养及知识应用能力,科学评估学生的学业水平。一些地区中考语文试题存在语用失范现象,不仅给考生答题带来一定干扰,影响对学生学业水平的客观评价,而且对语言文字规范化运用产生负面影响,需要一线语文教师予以重视。本文以2018—2019年部分地区中考语文试题为例,解析命题语用失范现象。  1.祈使语气错用问号  湖南省衡阳市2019年中考语文试题第7题为:“请同学们谈谈习近
期刊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最突出的两个创新点都聚焦在阅读上:一是构建了“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结构,课外阅读是课内名著阅读的补充和延伸,更是学生阅读积累和能力提升的保证;二是把课外名著阅读纳入教学,名著阅读是语文课程的一部分。由此可见,教材对学生文学名著阅读的重视程度大幅提升,倡导中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是语文教改的必然趋势。面对新要求,新任务,每一位语文老师必须做出智慧的选择。  一、名著阅
期刊
一、统编教材对说明文写作的课程化建设  统编教材对写作体系进行课程化建设,说明文写作也得到加强,这体现在许多方面。  一是写作专题单列,说明文写作任务更为清晰明确。笔者在下表具体梳理了两版教材所涉及的说明文写作内容。  统编教材两个说明文单元均单列写作专题:“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与“说明的顺序”。两相比较,统编教材对说明表达的任务更为明确、集中。  二是写作专题的任务丰富,训练层次分明。统编教材写
期刊
《孤独之旅》是统编教材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课文。文章节选自曹文轩的《草房子》,主要讲述主人公杜小康因家道中落不得不辍学跟着父亲去放鸭的故事。生活的艰难和精神的孤独压迫着杜小康,同时也锤炼着他的意志。一场暴风雨后,他觉得自己“突然地长大了,坚强了”。这篇文章的一大亮点就是环境描写,出色的环境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笔者认为赏析环境描写是教学这篇文章的重难点。  学习目标  1.
期刊
司马迁承父职任太史令,后为李陵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出狱后任中书令,为汉武帝近臣。友人任安被判极刑,写信给司马迁,求其援救,即所谓以“推贤进士为务”(语出司马迁《报任安书》,下同)。司马迁左右为难,许久没有回信。在任安受刑前,司马迁写就一封长信,即《报任安书》,以坦陈不能推贤进士的苦衷。司马迁为什么拒绝任安推贤进士的请求?他到底有什么苦衷呢?  一、对于世俗:唯伤心  遭遇世俗的歧视。司马迁本为太史令
期刊
《木假山记》是苏洵引物托喻的名作,前篇层析“木之升沉遇合”以类比人才“寿夭穷通”的遭遇,后篇形容三峰岌然不阿以寄寓三苏凛然自立的人格追求。对此,诸家多有一致的意见。但是,在分析“幸而至于任为栋梁则伐”的内涵和喻指时,又存在一定分歧。本文拟由此展开讨论,揭示埋藏在隐微的文字中的苏洵心态转变。  先引相关文段如下:  木之生,或蘖而殇,或拱而夭,幸而至于任为栋梁则伐。不幸而为风之所拔,水之所漂,或破折
期刊
《骆驼祥子》是老舍先生的经典之作,是七年级下册的必读书目,笔者从“祥子的四次眼泪中梳理情节,文本的三类比喻中分析人物,作者的几处议论中明确中心”,探究整本书的阅读路径,引导学生主动去体悟书中的深刻内涵,最终提升自主阅读能力。  一、四次眼泪理情节,串起一生坎坷  本书中祥子共流了四次眼泪,每次流泪都折射出不同的心理,这四次眼泪串起祥子一生的坎坷。细细品读四次眼泪,挖掘出人物的内心世界,探讨悲剧产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