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有效性初探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bo11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几年的教学生涯中,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短短的四十五分钟,我似乎讲了很多知识,可学生到底吸收了多少?为什么每次测试还是有做得不理想的孩子,难道他们真的没有听懂吗?还是听懂了理解了就是做题能力不行?可是总有另一个声音在告诉我,中国人学习自己的母语怎么能学不好呢?思索着,前进着……我还是坚信:中国人学习自己的母语,他/她一定可以学得更好!只要老师做到以下几点:合理的教学模式,丰富的知识储备,活跃的课堂气氛……
  
  合理的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教学思想,教与学理论的集中体现。改变教学模式必将导致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教与学理论的根本变革,甚至引起教育体制的根本变化。在人类历史上,出现过三次媒介的飞跃。第一次是从语言到文字,第二次是从手写到印刷。如今,媒介正处于第三次飞跃的转折点,即从印刷媒介向电子媒介的飞跃。由于电子媒介的形式不同,使用的工具和方法不同,必将带来教学模式的变化。为此,许多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提出许多理论和没想,什么“建构主义学习论”“教师中心论”“学生中心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论”等纷纷出台,尽管那些没想都有自己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意义,但能真正走出实验室应用于教学还有一段漫长的路要走。我国幅员工阔,人口众多,经济文化教育相对落后,几千年的传统教育模式不能眨眼间就改变,必然有一个过渡阶段。我认为,教师应由传统的关注“教”彻底向关注学生的“学”转变,转变学生传统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得到发展,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老师要把以“教”为主变为以“导”为主。教师是“组织者”“指导者”“引导者”,应做到《礼记·学记》所说的:“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能自学,积极指导学生自学。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导读单、导学方案、问题训练单,提供必备的参考资料,学生必须准备一定的学习辅助工具,如字舆、词典等。教师也要有一套指导学生自学的方法。例如教给孩子质疑问难的能力,教给孩子整理知识积累知识的能力,同时要善用表扬和鼓励。
  
  丰富的知识储备
  
  唐代韩愈在《师说》中说:“占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这似乎给教师这个职业F了个定义。的确,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说过“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话,可见,丰富的知识对老师是多么重要!当然,能够站在中学讲台的老帅都经过了长时间的专业学习,学过的甚至储存的知识已经很丰富了,但是,知识的海洋浩瀚无边,并且新知识源源不断地涌来,所以为了跟上时代步伐,更是为了不误人子弟,老师要做到活到老学到老,不仅学习本专业知识,还要广泛涉猎别的领域……只有这样,你才能拥有十桶水,也才能分给孩子一桶水。所以,我平时最大的爱好,就是关注新书的出版,关注国内国外发生的大事,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关注备讲政辅等环节的效果,关注学生的考试情况……其实只要心中想要做一个好老师,上对得起天,下刈得起地,中间对得起自己的良心,那么爱心和激情将永远是自己职业前进的动力!
  
  活跃的课堂气氛
  
  虽然我们的课堂教学不断地在进行改革,《语文课程标准》中的新里理念、新方法在广大教师中积极的推广着,但课堂教学这个传统教育的基座仍然十分顽固,“教师为中心”的观念仍根深蒂固,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不高。我们的教师也并没有真正摆好师生的位置,“师道尊严”使学生对我们敬而远之。我们的学生,或许因为在认知水平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或许是因为长大了害羞,不敢在同伴面前轻易回答老师的提问,害怕出丑。这样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他们的语言交际能力仍得不到应有的提高。因此必须充分调动语文课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积极主动地学习语文,师生交流融洽了,师生双方才能进入最佳的状态,才能取得最好的教学和学习效果。那么,如何活跃课堂气氛,下面我就谈谈自己在教学当中实施的一些比较有效的方法:
  
  1.师生互动缓和课堂气氛
  在很多时候,学生在课堂上扮演的还是“群众演员”的角色,任凭教师“摆布”。事实上,处于不同状态的老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有着不断变化的需求和能力,师生的共同活动能使机械、沉闷的课堂呈现一派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景象,同时也会改变学生厌学、老师厌教的现象。这就要我们教师多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把课堂教学过程灵活地组织成全班性的活动,并且能让自己也参与其中,这样做我相信会取得很好的效果。例如在教《雷雨》这一课时,我要求学生先预习,然后在课堂上叫学生找伙伴分角色朗读人物对话,这时我走到一位平时不爱举手的男同学旁边,请他和我一起朗读,之后我对他说:“我们俩合作真愉快!”经我这么一说,学生纷纷举手要和我一起合作朗读,使课堂气氛达到了一个小高潮。
  
  2.情感是维持良好课堂气氛的重要条件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不仪是传授知识的过程,更是师生在理性、情感方面的互动过程。学生是否乐于接受教师所传授的信息,关键在于这信息能否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倾注积极的情感和真诚的爱心,用情感和爱心去感染和打动学生,让他们伴随着丰富而快乐的情感体验参与教学过程。许多优秀教师的经验说明,教师的积极情感有助于良好课堂气氛的形成。它还要求教师能够深入到学生内心,体验学生的情感,把自己的情感倾注到学生身上,重视与学生的情感交流,缩短因教师的权威、地位、角色而产生的与学生间的心理距离(课外多和学生交流,关心他们的生活学习,缩短师生距离等),增强与学生在心理上的合作,以让学生能够“亲其师,信其道”,教师的师爱是调控课堂气氛的长久动力源泉。
  
  3.兴趣是调节课堂气氛的内在动力。
  兴趣是人积极认识事物的心理倾向,是人学习活动的动力。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学生兴趣的培养、开发和利用。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欧洲教育家德可乐利认为“兴趣是个水闸门,借助它,注意的水闸被打开,并规定了流向。”赫尔巴特学派甚至将兴趣视为教育过程必须借助的“保险丝”,杜威则把兴趣作为儿童成长的“指示器”。可见,把兴趣作为学生学习过程中重要的运行机制,是符合教育规律的。在课堂上,诱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的前提。这就需要教师以“趣”引路,以“情”导航,把僵化呆板的课堂教学变为充满活力的学习乐园。如我在讲《窦娥冤》时,专门让大家推荐朗读能力强的同学来朗读窦娥的台词,那声情并茂的朗读似乎把大家带到了故事当中,真有“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的效果!
  
  4.激励是活跃课堂气氛的引发剂
  在学生兴趣被激发的基础上,为了使学生能以更饱满的热情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以“乐学”取代“苦学”,教师应该精心设计一些题目,在讲课中穿插,或者在讲课结束后出示,让学生积极去思考、回答。倘若学生答错了,教师应注意提示点拨,让其明白所以然;倘若学生答对了,教师应当众予以表扬。这一过程中,学生在民主的氛围里,思维相当地活跃。例如,我在讲小说或戏剧分析人物形象时,很喜欢让学生自己根据文中人物的语言、动作行为、心理活动等去挖掘人物的性格特点,这样,通过几十个同学的挖掘,人物形象比教参上的答案丰富多了,同学们也在老师的鼓励引导下学会了怎样正确地评价一个人。
  
  5.激疑是营造良好课堂气氛的关键
  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巧妙设疑,可制造悬念,使学生疑惑丛生,兴趣倍增,进入“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愤悱”状态,从而把学生引入学习的佳境。如我在讲《哈姆莱特》时,我问学生:哈姆莱特在知道杀父真相后为什么不偷偷地提刀去把仇人杀掉,反而装疯卖傻甚至有意无意间伤害了自己深爱的情人?同学们一听,纷纷讨论起来……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应用多种手段,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
  每节课教师都要留出时间,让学生大胆质疑,对教师的授课、教材提出自己的见解。
  总之,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是一个值得重视和探究的话题,对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效益,培养积极健康的学生心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其他文献
在生活中,错误、失败、灾难、不幸等负性的东西总是以这样或那样的面目出现,对待它们的方式不同,造成的结果也有天壤之别.  2002年,日本一位既不是科学界泰斗、也非学术界精英的小职员荣获了当年诺贝尔化学奖.消息传开,世人瞩目:小职员居然也能获得如此殊荣?!  他叫田中耕一,是日本一家生命科学研究所的员工.他是那样地普通,获奖前,他曾因面试未通过而被索尼公司拒之门外,后经老师的极力推荐才有机会走进现在
一、错用同底数幂的乘法性质  例1 计算a5(-a3)(-a)3.  错解:原式=(-a)5+3+3=(-a)11=-a11.  错因分析:本题错在把不同的底数当成同底数来计算了.应先把底数分别是a、-a的幂化成同底数的幂,才能应用同底数的幂的乘法性质.  正解:原式= a5(-a3)(-a3)= a5a3a3=a11.  点拨:在计算同底数的幂的运算问题时,要注意幂的运算性质的成立条件,否则会出
应把教孩子理解自然作为其人生中的一件大事对待。——托马斯·伯里爱孩子就带他去林间如果你真的爱孩子,就去做让他受益终生的事:带他去亲近大自然。作为孩子最亲密最相关的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有比较才能有鉴别,有鉴别才能有提高。通过比较阅读、比较理解、比较分析使学生能准确迅速地提取信息,找出课文中人物描写、景物描写、写作特色、表现手法、语言特点及思想内容等的异同,在阅读中比较,在比较中分析,这样才能使学生的理解、分析、概括、评价等综合能力得以提高,从而也提高学习效率。    1.养成比较的习惯    教育学生养成比较阅读的习惯非常重要。只有持之以恒地进行比较,方能收到良好的阅读效果。学
(接上期)在古代中国,宫廷内部的明争暗斗屡见不鲜,形形色色的阴谋诡计层出不穷,有流血的,有不流血的,有的甚至引起国家大乱,政权覆亡。上期皇帝造反的故事是不是还算过瘾?咱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了“语文学科开展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探究精神、创新精神的优势和突出特点。”然而受时间、空间、资源的限制,语文“探究性学习”在教学实践中经常受到制约,效果不够理想。现在,随着通讯、网络、多媒体等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网络的普及,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方式出现了新的变革。网络教学以其强大的技术支持突破了教学时空的限制,丰富了教学的资源,具有传统课堂教学无法媲美的优势,大大优化了语文学科的
在日常生活中,人类感知与认识最多最鲜明的物体是植物。植物和人类的生活环境休戚相关,因此世界各民族语言中都有用植物喻人的表现手法,英汉两种语言也不例外。如在汉语中,我们经常见到人们用“眉如细柳”“面似桃花”“口若樱桃”等词语来描写美人。又如可用“小辣椒”比喻性格泼辣的人;用“榆木疙瘩”比喻脑瓜不灵活的人。由于人们生活环境、思维方式等的不同,英语中用来喻人的植物与汉语也就不尽相同,这就须要我们在阅读时
为自己争一口气,就要甩开别人的搀扶,不生别人的闲气,自己的路自己去走,靠别人安身立命是没有出息的。清代书画家、文学家郑板桥,52岁时才得一子,虽对他万分宠爱,但从不溺爱,
美育是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英语教学中美育的主要任务就是通过形象和情感去熏陶感染学生,丰富净化学生的感情,塑造学生美的心灵。从目前中学生的现状来看,学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