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思想品德课在我国学校德育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是学校对未成年人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阵地。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思想品德课对学生的道德教育缺乏实效性,主要表现就是学生的道德知识不能外化为道德实践,不能内化为为人、处事理念。这与目前中学德育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分不开的。因此,需要进一步找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充分、有效地发挥初中思想品德课在我国德育建设中的作用。
关键词:德育; 思想品德课;现实路径
一、初中思想品德课在德育建设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初中思想品德课与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从根本上说是一致的,它们之间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可以说,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是初中思想品德课的灵魂。
(一)初中思想品德课课程设置的目的和要求源于德育。《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五条明确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充分体现了我国的现代教育方针。由此可以看出,“在培养目标和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个问题上,国家都把思想道德素质的教育放在了首位,即坚持德育首位。初中思想品德课课程的设置,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较为系统地学习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法制教育、社会公德教育、劳动教育、健康心理品质教育的基本知识,以及有关的社会科学基础知识,来树立坚定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初中思想品德课课程的这一教学目的决定了学校和教师必须重视和加强思想道德素质教育。
(二)开展德育建设是中学思想政治课的主要任务之一。《中学德育大纲》规定:思想政治课“以课堂教学为主要形式,用以马列主义为指导的理论观点和科学基础知识武装学生的头脑,逐步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和认识能力,培养他们的社会主义道德品质。”因此,大力加强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努力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是中学思想政治课的主要任务之一。初中思想品德课作为中学政治课的基础学习阶段,应该担负起学生德育建设的重任,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和形成良好心理素质等方面的教学当中。
二、目前我国中学德育建设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德育建设在国家、社会、学校的努力下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现代化建设。然而在很多中学,德育建设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中学德育建设处于“德育首位”与“德育无位”的矛盾中。一方面,国家政策对中学德育建设极为重视。《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几点意见》中强调“必须坚持把学校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树立育人为本的思想,将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的要求落实到教育工作中的各个环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把“德育首位”的精神一以贯之,毫无动摇。然而,另一方面在教育实践中,德育却处于“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尴尬地位。主要原因还在于考试制度与社会评价偏重于学习成绩与升学率,而且这种现象短时期内还难以根本改变。在我国目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内,考试还是一种相对公平的选拔方式,大多数学校为了自身的利益不得不重智轻德。“德育首位”与“德育无位”的矛盾仍然是需要深入探讨的重大理论问题。
(二)思想品德课教学模式亟待创新。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往往过分强调教学的社会价值,而忽视学生个人发展的价值,没有把学生的实际思想状况作为思想品德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传授的理论知识与学生成长实践和需要相脱节。很多教师还延续着以前的传统教学模式,对于新课标中的很多问题不愿意展开,比如关于青春期的一些话题:生理发育、青春期情感等问题,认为过于敏感,不愿意详细展开来论述。而这些问题却又往往是青少年最为关注的话题。另外,给学生传授了一些道德知识,但却没有动之以情,导之以行。导致学生不能用所学的道德、法律、心理健康的知识来分析和解决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产生怀疑,就会感到思想品德课的无趣、无利和无用,从而大大削弱了思想品德课的德育功效。
三、加强初中思想品德课德育功能的现实路径
提高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培育新时代与时俱进的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最关键的是要充分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品德教育,充分发挥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德育功能。
(一)教师加强自身修养,为学生树立行为楷模。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身教重于言教”,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是无穷的。政治教师只有用自己正确的政治觉悟、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高尚的人格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去影响、感染学生,才能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信度和实效。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者的一个规则就是:要把自己在广泛的意义上培养好,那时你就必然能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教育者,当你致力于教育别人时,不论是在教育活动的范围以内,或是在它的范围以外。同时要努力于自我教育。”政治教师所从事的是塑造学生“灵魂”的工程,在塑造学生心灵的同时,也必须努力完善自己的“灵魂”,只有“身正”才能“为范”。教师要为人师表,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觉悟水平。正人必先正己,教师必须以高尚的师德成为学生的楷模,用得体的言行带动学生修心立品。总的来说,要实现思想品德课的德育功能,政治教师首先要热心善事,光明磊落,通过学生的自我改善,让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从校园扩展到社会。
(二)坚持启发式教学,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努力提高政治课教学的质量。课堂教学是思想道德教育的主阵地,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关键所在。而实施课堂教学,必须坚持启发式。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教学目的和学生的具体情况,采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例如创设问题情景、采用多媒体教学、运用对比、图表、选取典型事例等,启发学生积极思考,让学生主动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自觉融汇贯通地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在教学中,要努力改变一般化、概念化和程式化的教学方法,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根据教育对象的特点,有的放矢地针对学生普遍关心的问题,特别是“热点”、“难点”问题,联系实际展开教学。如当前存在的食品安全、生产安全、交通安全以及其他的一些社会不良现象等,同时结合学生最为关注的话题和日常生活当中最为常见的现象,在教学中及时地讲解和引导。
(三)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者相结合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体系。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是塑造学生灵魂的核心工程,是一项十分复杂而又艰巨的伟大任务,仅靠学校和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它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三者共同努力,共同构建教育体系。例如:办好“家长学校”,定期开好家长会,做好家访工作;努力寻求社会各界支持,建设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基地。在社区、工厂、农村建立劳动教育基地,定期组织学生参加社工义务劳动和学工、学农劳动,培养学生关注弱势群体,同情弱者的精神,以及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在法院、公安局、监狱等单位建立法制教育基地,组织学生旁听法院审案,听取犯人现身说法,增强学生学法、知法、守法的觀念。
总之,在德育建设不断强化的今天,中学德育工作也必须不断调整步伐,紧跟时代发展所提出的新要求。重新认识初中思想品德课在中学德育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提高政治教师的个人素质和教学方法,不断增强学校、社会和家庭对思想品德课的重视力度。
关键词:德育; 思想品德课;现实路径
一、初中思想品德课在德育建设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初中思想品德课与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从根本上说是一致的,它们之间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可以说,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是初中思想品德课的灵魂。
(一)初中思想品德课课程设置的目的和要求源于德育。《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五条明确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充分体现了我国的现代教育方针。由此可以看出,“在培养目标和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个问题上,国家都把思想道德素质的教育放在了首位,即坚持德育首位。初中思想品德课课程的设置,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较为系统地学习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法制教育、社会公德教育、劳动教育、健康心理品质教育的基本知识,以及有关的社会科学基础知识,来树立坚定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初中思想品德课课程的这一教学目的决定了学校和教师必须重视和加强思想道德素质教育。
(二)开展德育建设是中学思想政治课的主要任务之一。《中学德育大纲》规定:思想政治课“以课堂教学为主要形式,用以马列主义为指导的理论观点和科学基础知识武装学生的头脑,逐步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和认识能力,培养他们的社会主义道德品质。”因此,大力加强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努力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是中学思想政治课的主要任务之一。初中思想品德课作为中学政治课的基础学习阶段,应该担负起学生德育建设的重任,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和形成良好心理素质等方面的教学当中。
二、目前我国中学德育建设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德育建设在国家、社会、学校的努力下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现代化建设。然而在很多中学,德育建设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中学德育建设处于“德育首位”与“德育无位”的矛盾中。一方面,国家政策对中学德育建设极为重视。《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几点意见》中强调“必须坚持把学校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树立育人为本的思想,将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的要求落实到教育工作中的各个环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把“德育首位”的精神一以贯之,毫无动摇。然而,另一方面在教育实践中,德育却处于“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尴尬地位。主要原因还在于考试制度与社会评价偏重于学习成绩与升学率,而且这种现象短时期内还难以根本改变。在我国目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内,考试还是一种相对公平的选拔方式,大多数学校为了自身的利益不得不重智轻德。“德育首位”与“德育无位”的矛盾仍然是需要深入探讨的重大理论问题。
(二)思想品德课教学模式亟待创新。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往往过分强调教学的社会价值,而忽视学生个人发展的价值,没有把学生的实际思想状况作为思想品德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传授的理论知识与学生成长实践和需要相脱节。很多教师还延续着以前的传统教学模式,对于新课标中的很多问题不愿意展开,比如关于青春期的一些话题:生理发育、青春期情感等问题,认为过于敏感,不愿意详细展开来论述。而这些问题却又往往是青少年最为关注的话题。另外,给学生传授了一些道德知识,但却没有动之以情,导之以行。导致学生不能用所学的道德、法律、心理健康的知识来分析和解决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产生怀疑,就会感到思想品德课的无趣、无利和无用,从而大大削弱了思想品德课的德育功效。
三、加强初中思想品德课德育功能的现实路径
提高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培育新时代与时俱进的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最关键的是要充分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品德教育,充分发挥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德育功能。
(一)教师加强自身修养,为学生树立行为楷模。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身教重于言教”,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是无穷的。政治教师只有用自己正确的政治觉悟、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高尚的人格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去影响、感染学生,才能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信度和实效。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者的一个规则就是:要把自己在广泛的意义上培养好,那时你就必然能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教育者,当你致力于教育别人时,不论是在教育活动的范围以内,或是在它的范围以外。同时要努力于自我教育。”政治教师所从事的是塑造学生“灵魂”的工程,在塑造学生心灵的同时,也必须努力完善自己的“灵魂”,只有“身正”才能“为范”。教师要为人师表,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觉悟水平。正人必先正己,教师必须以高尚的师德成为学生的楷模,用得体的言行带动学生修心立品。总的来说,要实现思想品德课的德育功能,政治教师首先要热心善事,光明磊落,通过学生的自我改善,让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从校园扩展到社会。
(二)坚持启发式教学,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努力提高政治课教学的质量。课堂教学是思想道德教育的主阵地,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关键所在。而实施课堂教学,必须坚持启发式。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教学目的和学生的具体情况,采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例如创设问题情景、采用多媒体教学、运用对比、图表、选取典型事例等,启发学生积极思考,让学生主动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自觉融汇贯通地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在教学中,要努力改变一般化、概念化和程式化的教学方法,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根据教育对象的特点,有的放矢地针对学生普遍关心的问题,特别是“热点”、“难点”问题,联系实际展开教学。如当前存在的食品安全、生产安全、交通安全以及其他的一些社会不良现象等,同时结合学生最为关注的话题和日常生活当中最为常见的现象,在教学中及时地讲解和引导。
(三)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者相结合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体系。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是塑造学生灵魂的核心工程,是一项十分复杂而又艰巨的伟大任务,仅靠学校和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它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三者共同努力,共同构建教育体系。例如:办好“家长学校”,定期开好家长会,做好家访工作;努力寻求社会各界支持,建设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基地。在社区、工厂、农村建立劳动教育基地,定期组织学生参加社工义务劳动和学工、学农劳动,培养学生关注弱势群体,同情弱者的精神,以及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在法院、公安局、监狱等单位建立法制教育基地,组织学生旁听法院审案,听取犯人现身说法,增强学生学法、知法、守法的觀念。
总之,在德育建设不断强化的今天,中学德育工作也必须不断调整步伐,紧跟时代发展所提出的新要求。重新认识初中思想品德课在中学德育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提高政治教师的个人素质和教学方法,不断增强学校、社会和家庭对思想品德课的重视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