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最富有,但我可以最有情趣

来源 :时代报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gmiann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晓民的家在嵩县田湖镇樊店村。
  这是一处颇有年头的老瓦房,墙体斑驳,门前挂着两个红灯笼,大门两侧贴着红底黑字书写的毛笔字“洛阳牡丹藏报馆”。
  院子不大,整个院子里唯一显得体面的地方是大门左侧裱起来的一张批复,这是1998年嵩县文化旅游局批复的文件,其内容为“同意王晓民成立‘河洛晓民文博藏报馆’”(洛阳牡丹藏报馆前身)。走进屋里,记者眼前简直就是一个报纸的世界,不足20平方米的房间内摆满了报纸。8个大型的藏报柜,几乎占据了屋内大部分空间,还有几摞堆积起来,高约2米的报纸,整齐地放在桌子上。里屋角落里的一张单人床,是王晓民的栖身之处。
  坐在屋檐下,王晓民向记者娓娓道来他这二十几年的集报之路。
  结缘
  王晓民出生在一个贫寒的农民家庭,兄弟六人,他最小。青少年时期,酷爱文学和写作的王晓民,在学校组织的作文比赛中,几乎次次都拿第一。
  “从1987年开始一直收藏到现在,20多年了,我一共收藏六千多种古今中外的报纸,大约有六万多份。”王晓民颇为自豪地向记者介绍。他说自己喜欢集报是出于当地文化的熏陶,诗经有云“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而王晓民就生活在九皋山畔,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他从小酷爱文学和写作。
  上世纪80年代,王晓民参加高考,以3分之差与梦寐以求的大学失之交臂。没过多久,他的父母又相继离世,遭受双重打击的王晓民远赴外地打工。
  1987年,时年20岁的王晓民,在外地做建筑工时,就想拜报刊为“师”。他利用打工的微薄收入,订阅了《中国报刊报》(现名《中国新闻出版报》)《科普田园》《中国青年报》和《祝你成才》等报刊。“这些报刊,不仅给我带来心灵上的慰藉,也让我与报纸产生了不解之缘。”
  1988年,王晓民在一份《集报爱好者》的刊物上了解到,全国有很多像他一样的集报爱好者。于是,他开始用信件与他们交流,相互交换各自收藏的报纸,从此走上了漫长而坎坷的集报之路。
  为了收集到全国各地更多的报纸,王晓民经常到各地打工,如山东、北京、黑龙江等地。“别人发了工资都是买酒、买菜改善生活,我的钱全都买了报纸。”王晓民说。
  在北京打工期间,王晓民每月必请两天假。“月初的首个星期六,北京一个集邮市场有集报人集会,集会上可以展览报纸,也可以拍卖或交流互换。”王晓民说,每次参加,他都会带上一些家乡的报纸与报友互换。
  痴迷
  由于对读报的热爱,他开始骑着自行车到处跑,搜集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的报纸。《洛阳日报》《河南日报》《河南计划生育报》等,只要可能他都一一搜集。最让他自豪的是,他收集到了一份年代很早的报纸——出版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十一月初八的《政治官报》。该报在报界素有“中国近代史上第一家由中央政府创办的官方报纸”的说法,被誉为“大清第一报”。
  然而他常常由于囊中羞涩而痛失买到珍稀报纸的机会,这成了他最大的痛苦。有一次在北京的一个古玩市场,他发现了一张洛阳刚解放时的报纸《新洛阳报》(《洛阳日报》的前身),大概是1948年的刊号。卖主当时要30元钱,王晓民心想20元就能买到,犹豫间,该报被一位北京的集报爱好者买走了,为此他遗憾地掉了泪。那时,他还看到了一份中国早期大报——《申报》,500元的叫价居高不下,他只能望洋兴叹。他说,总有一天,他要买下那些报纸。
  为了收集到全国各地更多的报纸,他常常走南闯北地打工,山东、北京,最远时到过青海。一路上,他干的都是又苦又累的力气活,下海捞海带,搬砖头和水泥等。
  在艰苦的人生历程中,报纸已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成了他的寄托,支撑着他面对一切。他说,在山东威海打工时,每天凌晨两点就起床下海捞海带,工资很低还很危险。就是在如此艰苦繁重的劳动后,他仍拖着疲惫的身体,走街串巷地搜集报纸。
  他每到一地,首先要去的往往是废品收购站,因为在那里往往能淘来最便宜的报纸,可以论斤买。他不厌其烦地在脏兮兮的废品中扒拉旧报纸,引起了收购站老板的注意,他不但经常受到呵斥,报纸价格也被抬高了。
  这一切都没能让他放弃,在几十年远离家乡的旅途中,王晓民用自己瘦弱的脊梁,扛着大大的行李编织袋,走在农民工人群中。有谁会想到他的行李编织袋中塞的都是皱巴巴的报纸呢?
  他至今还遗憾,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没能到北京搜集报纸,因为他没有更多的钱去支付北京昂贵的房租,他只能到山东打工赚钱,邮购奥运官方大全会刊及全国各地报纸号外、特刊等,其中尤为珍贵的是中国申奥成功时的一份《人民日报》号外珍藏版。他还特意通过报友,得到了前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先生的亲笔签名。
  在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他从微薄的收入中挤出100元捐给了灾区,这是一位集报人的朴素胸怀。
  情路
  人到中年的王晓民,仍单身一人,不是他不食人间烟火,不谈婚嫁。也曾有人给他提亲,可女方看他一心痴迷报纸,“中毒”太深,家境清贫,就没了结果,所以婚事至今未成。
  但让他难忘的是一个回族文学女青年,她欣赏他的文学才华执意要嫁他,却被父母阻拦。在爱情与亲情的抉择中,姑娘不得已选择了亲情。王晓民说,他完全理解这位姑娘。
  没有家的温暖,没有富足的生活,一个坚强执著的男人,在孤独的集报路途中,仅凭着对“报纸情人”永远不变的爱,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人生和缤纷灿烂的报纸春秋。
  他把收集报纸当做生活的全部内容,报纸也给他带来了无尽的乐趣,他通过集报、研报、评报、剪报、展报等一系列活动,来求知、求富、求美、求乐。
  他也曾渴望成名,不断在重大节庆搞出诸如“百米中国牡丹文化长卷”“百米中国报头艺术长卷”“百米5A嵩县长卷”等来借机炒作。他也渴望交流,他看似封闭的、少人问津的、破旧的土屋(藏报馆)里,也扯上了宽带,上网聊天成为他生活的一部分。   国庆60周年的时候,他在中国国花园通过展览国庆报纸,引来了大批市民和外地游客。他说,以后有条件了还准备在更大的场合展览他的藏报,向人们普及藏报知识。
  从读报到集报,王晓民终于开始尝试办报。早在2001年,他自费创办了中国幅面最小的民间内部刊物《中国名片报》,并邀请到人民日报社前高级编辑、中国集报界名流罗同松题书了报头。在2009年中国洛阳世界邮展中,该报还推出了特刊。
  在当地收藏界,无论种类还是数量,王晓民的个人集报都是最多的。集报路上,寒来暑往已有二十七载,从毛头青年到如今的不惑之年,王晓民47岁了,集报之路成为他漫漫人生中上下求索的“情路”,这条路是清苦和孤独的。当他的行为不被人们理解时,他总是坦然一笑。他说:“在生活上,我不是最富有的,但是,我可以最有情趣。”
  他在孤独中坚守,他在坚守中孤独。
  梦想
  “现在我有8个大型藏报柜,共58个分类,涉及古今中外6000余种报纸,共6万多份。”王晓民说,他通过网络结识了数百位全国各地的藏友,通过交换、购买,他还收藏了30多个国家的100多种外国报纸。
  “不久前,我还当官了,成为中国报业协会集报分会常务理事。”王晓民说。
  除此之外,他还收藏了奇特报纸300余份,包括世界上最小的报纸《达人秀画报》,这份报纸只有指甲盖大小,看的时候要用放大镜才能看清;世界上最长的报纸,《阜新日报》出的“梦幻葛根苏木”号外,“这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报纸,全长12.4米,宽0.54米,采用无缝印刷技术32连版彩印。”
  早在1992年,王晓民参加了嵩县的新闻培训班之后,萌生了创立藏报馆的念头。于是,他倾尽所有,把整整两大缸报纸搬进了一米多高的藏报柜,创立了“九都嵩州第一集报收藏室”。
  现在他的集报收藏室已在洛阳市小有名气,成了当地群众求知识、学科学的一个阵地。只要藏报馆开门,这里就会人来人往。这些报纸,帮助乡亲们学到了知识,有的还走上了致富道路。这也是他最有成就感,最值得骄傲的事。王晓民最大的梦想是成立洛阳市首家报纸博物馆,向市民展示自己收藏的各类报纸,并向人们普及藏报知识。
  作为牡丹花都洛阳人,他还想用报纸剪辑一份百米“中国牡丹文化长卷”,“已经完成了30米,目前仍在筹备剪辑中。”条件允许的话,可能会超过百米。
  王晓民自夸像
  王晓民是一位古玩收藏家,各种收藏珍品也是美不胜收。
  王晓民是一位视收藏品为情人的奇特男子汉,年届不惑,竟然未婚。
  王晓民是一位记者,仅2009年就在《洛阳藏宝》报发表作品几十篇,有的一张报纸就刊登他的作品三五篇,让读者感到惊讶;在全国报刊杂志发表作品600多篇,在农村不多见。
  王晓民是一位编辑,2009年在《洛阳藏宝》编辑了很多精美版面,受到读者欢迎。
  王晓民是一位花痴,对牡丹情有独钟,收藏牡丹系列品种,种植牡丹,设计牡丹门票,在中国牡丹博物馆当导游,创建洛阳牡丹藏报馆,享誉全国。
  王晓民是一位农民,以善良、真诚、热情,感动了洛阳,感动了中国。
  王晓民是一位打工仔,走南闯北,足迹遍布北京、青海、山东等地。
  王晓民是一位乡土诗人,创作了上千首诗歌,有的作品被《中华诗词宝典》录入,把更多作品奉献给认识的朋友。
  王晓民是一位乡土画家,他把自己的上千幅作品,奉献给山村的孩子。
  王晓民是一位摄影家,他把镜头对准了乡村,拍摄了上万张艺术照片。
  王晓民是一位博客家,他的新浪博客名叫“洛阳集报”,兼收并蓄,图文并茂,赢得30000人士点击率。
  王晓民是一位版主,他管理的“无名集报论坛”党政报目录,没有工资,也乐此不疲。
  王晓民是一位群主,他创建的“党报收藏群”,吸引全国知音加盟,必将为党报收藏以及迎接建党节100周年,做出不可估量的贡献。
  洛阳王晓民是一位奇人,一位没有名利,没有地位,没有金钱,没有房产,没有随波逐流,没有情人的奇人。
  洛阳王晓民是一位奇人,一位拥有收藏万千,拥有朋友上千,拥有众多爱好的奇人。
  洛阳王晓民是一位奇人,一位不甘平庸,与众不同,独树一帜的奇人。
  洛阳王晓民是一位奇人,一位有着传奇经历,曲折人生,坎坷经历的奇人。
  洛阳王晓民是一位奇人,一位正在书写着精彩人生,正在创造奇迹的奇人。
其他文献
2014年8月19日,顺丰速运证实已与元禾控股、招商局集团、中信资本等三家国资机构签署相关协议,前三家机构投资者总体投资不超过顺丰25%的股份,成为顺丰的新股东。这是顺丰20年来的首次融资。融资有了,股权结构多元化也实现了,何时上市成了顺丰抛给外界的最大悬念。对于引资与上市的关系,顺丰方面一再强调,此次引资与上市无关,顺丰在短期之内尚无上市打算。  分析人士表示,顺丰的一举一动无不令快递行业关注,
期刊
“二战”之后,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为国际金融体系的主导力量,这一格局已经延续了70年。随着新兴市场的崛起,欧美发达国家的相对衰落,国际金融体系的传统格局也正在受到冲击,金砖银行的成立,或许会成为国际金融秩序转换的分水岭。  按照《福塔莱萨宣言》的安排,金砖国家开发银行法定资本1000亿美元,初始认缴资本500亿美元,由创始成员国平等出资。银行总部设于上海,同时在南非设立非洲区域中心,银行首
期刊
很少有作家像严歌苓那样,因丰富而多变的创作,连同创作的极其高产,都成了被热议的话题。根据其小说《陆犯焉识》改编的电影《归来》所引发的关注还未散尽,她又推出长篇新作《老师好美》。事实上,仅在半年之前,她刚出版了长篇 《妈阁是座城》。严歌苓的创作速度之快令人惊叹,迄今24部长篇小说的产量,也使她成了当今华语文学圈里最高产的作家之一。  而潜隐在其创作高产背面,另一个让人惊叹的事实,或许还在于她的作品多
期刊
作为文革后第一届大学毕业生,秦旺兴踏上了国家为他设定好的职业路线,进入了一家橡胶厂当化验员。他本以为能在这个老国企里安然度过一生,却没想到自己的体制内身份在20年后将不复存在。在时代的洪流中,个人命运会经历怎样的浮沉?秦旺兴37年的人生经历或许能让今天的我们获得一点启示。  文革后第一次高考  1977年,我17岁,在安阳林县的农村老家务农。  那年的9月份,我和许多高中毕业的年轻人一样得到了国家
期刊
苍茫岁月,几度风雨。蓦然回首,农村信用社已走过了63年的壮阔历程。作为第二代信合人,我也有幸亲身经历了农村信用社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坎坷、曲折、成长、壮大的道路。在纪念农村信用社成立63周年之际,我以父亲为题,抒发一下两代信合人对农信社忠诚不渝的情怀,与当代信合人共勉。  父亲是1951年参加信用社工作的,也是当时建社的组织者和参与者。那时,信用社条件很艰苦,在我懵懵懂懂时,父亲时常会在值班时带我
期刊
2014年8月3日16时30分在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北纬27.1度,东经103.3度)发生6.5级地震,震源深度达12千米 ,灾情严重。阿迪力·买买提吐热说,他在电视里看到救灾军人和灾民,都在用灾区浑水泡面、做粥吃,他非常心疼,也非常感动,他决定用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为灾区的人民带来些帮助。8月5日,维吾尔族“切糕王子”阿迪力·买买提吐热和他的另两位合伙人蒋金亚、蒋春杨一起,以他们注册的公司的名义向
期刊
“……为革命钻研技术,分明是又红又专,被他们攻击为白专道路”。  ——一九七八年两报一刊元旦社论《光明的中国》  作品  Works  一  命Px(1,2)为适合下列条件的素数p的个数:  x-p=p1或x-p=p2 p3  其中p1, p2 , p3都是素数。(这是不好懂的;读不懂时,可以跳过这几行。)  用x表一充分大的偶数。  命Cx=∏(p-1)/(p-2)∏(1-1/(p-1)2 ) 
期刊
七月十七日,是你十八岁生日,去旧迎新,咱们家又有一个大人了。贾家在乡里是大户,父辈手里兄弟四人,传到咱们这代,兄弟十个,姊妹七个;我是男儿老八,你是女儿最小,分家后,众兄众姐都英英武武有用于社会,只是可怜了咱俩。我那时体单力孱,面又丑陋,十三岁看去老气犹如二十,村人笑为痴傻。你又三岁不能言语,哇哇只会啼哭。父母年纪已老,恨无人接力,常怨咱们这一门人丁不达。从那时起,我就羞于在人前走动,背着你在角落
期刊
他们,是古应国故地的一群渔民;他们,住在城市小区内靠放鹰捕鱼维持生计;他们,仍在延续着先辈千年流传下来的古老生存技能。  古老与文明,城市与乡村,传承与迷失,取缔与保护,父与子,人与鹰,会产生出什么样的矛盾?又会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  记者赶赴平顶山,入住渔民家中,与渔民一起驾鹰划船,撒网撵鹰,驱车市区,卖鱼分钱,体验他们古老而又现代、自在而又艰辛的生活。  驾鹰出湖  2013年11月21日清晨
期刊
刚刚落马的广东省省委常委、广州市委书记万庆良,曾被看做前途远大的新星,不料在一瞬间就因为违纪违法被组织调查。  回望万庆良的人生轨迹,我们或许能从中得到些什么启示。  少年时的万庆良,是一个勤奋好学的学生,他参加高考,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因为填报志愿失误,他没有进入想上的大学而上了嘉应师专,但他没有因此沉沦,而是以出众的才华在毕业生时留校任教。  如果万庆良继续自己的教学生涯,或许今天的他是一位优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