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020年,在全民共同参与抗疫战争的过程中,女性在网络媒体中的“污名化”现象得到明显改善。抗疫剧《在一起》通过慢直播的方式展现了疫情背景下女性医护工作者的勇担重任、沉着冷静、同感共情等媒介形象特点。本文从社会变迁、剧作内容、剧作创新三个角度进行思考,分析该媒介形象呈现的原因,包括社会进步,性别观念增强;性别问题谈论较少,专业素养涉及较多;改变了传统媒体中的女性刻板印象。思考女性形象究竟如何在网络媒体中传播,改变当下慢直播中所呈现的“卖惨”“夸张”“搞笑”等“不良”形象。
关键词:网络媒体;女性群像;疫情;《在一起》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06-00-02
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突然爆发的背景下,慢直播的方式成为大众的“耳目喉舌”,女性医护工作者在抗疫战争中发挥的作用是广大人民有目共睹的,区别于往常网络媒体中呈现出的“污名化”女性形象,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女性因所展现出正面积极的形象而倍受赞扬[1]。本文以电视剧《在一起》为研究范本,通过研究其中的女性群像,以小见大,来分析疫情背景下慢直播中女性医护工作者的媒介形象。
1 研究综述
1.1 个案概述
以抗击疫情为背景,以各行各业中挺身而出的平凡人物为原型,抗疫题材电视剧《在一起》以纪实的风格,细腻地描绘了抗疫前线的医护工作者、社会工作者,乃至普通群众的抗疫全景图[2]。该剧一经播出,#在一起女性群像#的话题就登上了微博热搜榜,阅读量达9950.7万,《在一起》剧中的女性群像作为“女医”这一媒介形象具有其代表性。
1.2 媒介形象的定义
媒介形象既可以指在传播媒体作用下形成的对外公开形象,也可以指媒介组织个人或整体的形象。现代社会信息呈爆炸式增长和传播,人类需要通过借助媒介以获取更多的资源了解世界,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及时化、多元化的信息使人类对现实与网络的边界感到模糊,更多地相信网络媒体呈现出来的世界就是真实的社会[3]。疫情期间,普通群众对医护人员所进行的工作其了解几乎都来自网络媒介[4]。医护人员塑造良好的公众形象,既可以获得身份认同和职业崇拜,也可以获得更多的医护资源和社会关注[5]。因此,女性医护人员作为抗疫战争的主力军,其形象被重点刻画和宣扬[6],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关注。
1.3 慢直播的定义
慢直播的含义是对某件事情全过程的完整直播记录,具有时间长、节奏慢等特点。慢直播可以不受外界因素干扰,全程客观地、写实式地展现事物现场的发展进程,因此被称为实景界的“马拉松记录者”。此外,慢直播较慢电视的优点在于其依靠互联网传播,受众除了可以观看,还可以与网络平台上的其他观众进行实时交流,丰富了现代化互动传播的图景。疫情期间,牵动全国人民心弦的火神山与雷神山的慢直播,是中国媒体第一次将“慢直播”技术运用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在媒介融合方面为主流传播媒体提供了新思路。
2 《在一起》中“女医”媒介形象的特点
随着网络媒体的崛起,新浪微博作为“第四媒介”的代表事物,以互动性、及时性的特点受到广大用户青睐,“微博热搜”成为网民了解国内外热点问题的第一块镜子[7]。登上微博热搜榜的#在一起女性群像#这一话题,其涉及女性医护工作者的讨论以正面的鼓励话语居多[8]。《在一起》中共有19位女性角色,通过电视剧中的情节设置和人物描绘,以及对剧中女性医护者的充分分析,可以发现她们具有三个重要特质。
2.1 勇担重任
以荣意、周周为代表的女性医护工作者,展现出了女性的强大抗压能力与身为医生的使命感,敢于承担重任。荣意是一位社区卫生院的医生,疫情刚爆发时,她已返程回乡,听到卫生所陷入困境的消息后,她不顾一切地返回工作岗位,加入抗击疫情的行列。周周是援鄂医疗队的一名队员,面对病人接连不断地去世、医护资源匮乏的情况,她有过不知所措,有过惊慌,但当她看到身边的人都没有放弃,勇敢地面对困难,她也逐渐坚强起来,承担起了作为白衣天使的责任[9]。
2.2 沉着冷静
以陆曼琪、陈如为代表的女性医护工作者,在疫情面前表现出了优秀的专业素质,在各种危急的情况下能够以沉着冷静的态度开展抢救工作。陆曼琪作为汉江医院ICU的主任,在医院超负荷运转的状态下,她依旧想办法收治更多的新冠肺炎患者,并且以丰富的经验与超强的专业能力,冷静地对每一位病患进行救治。陈如是海军军医大学援汉医疗队的护士长,有抗击“非典”的经验,她为解决医院内部交叉感染的问题,提出了分区管理的方法,并在具体工作中展现出明显的成效。
2.3 同感共情
以蔡雨萱、鹿捷为代表的女性医护工作者,不仅关注病人的治疗工作,也关注着病人的娱乐生活,是有情有义、具有真情实感的“白衣天使”。蔡雨萱是成都援鄂医疗队的一名护士,在面对方舱医院里的各项工作时,她以实际行动感染身边的人,驱散了笼罩在医院里的阴霾,让患者的脸上重新露出了笑容。鹿捷同样也是援鄂医疗队的一名护士,她乐观有耐心,为了解决患者的心理问题,她与医疗队的队员一起,组织了许多娱乐活动,带领大家放松身心,使医患之间的感情更为深厚。
3 慢直播中“女医”媒介形象的呈现原因
3.1 社会进步,性別意识增强
近年来,女性的社会地位不断提高,越来越多展现女性主义的影视作品进入市场[10]。《甄嬛传》等热播“大女主”电视剧瞄准女性市场,从人物设定入手,围绕女性人物关系进行故事背景的构建,成功塑造了一批有勇有谋的女性角色[11]。此外,互联网作为“第四媒介”,对女性主义的宣传和影响范围的扩大具有重要作用,生活在网络媒体时代的女性其性别观念正逐渐增强。《在一起》这部电视剧首先唤醒了网络媒体从业人员的性别观念[12],他们作为信息传播的“把关人”,作为连接受众与作品的桥梁,敏锐感知到了女性的力量,并将此作为网络媒体运作的一大热点,引导受众关注女性群像。受众有其性别观念,当《在一起》的女性群像在网络媒体中大面积地呈现出正面积极的形象,女性群体会有意识地推广这一电视剧,借此实现女性社会地位的进一步提升。至此,疫情背景下,依靠慢直播,《在一起》电视剧中的女性医护工作者群像完成了一轮成功的推广宣传,让更多女性明确了性别观念,实现了社会对女性群体的进一步价值肯定与尊重。 3.2 性别问题谈论较少,专业素养涉及较多
男权社会下,女性相关的议题在网络传播中因议程设置被放大,突出性别差异,淡化女性医护工作者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追溯这一现象的原因,会发现其在于社会长期受男权统治,人们受固化思维影响对不同性别的群体抱有不同的期望值,这一现象可以称之为“性别偏见”。这种社会现象十分普遍,由偏见的持有者、偏见的受害者,以及偏见的旁观者共同作用,并非是单一方面产生作用。男性话语权下的网络媒体与相关网络报道,影响着女性医护工作者在网络媒体中的媒介形象。即使女性在抗击疫情的工作中运用专业知识,沉着冷静、理性地思考,做出重大贡献,但网络媒体受社会文化的影响,不能拜托传统的对女性进行“社会角色定位”的观念,以某人的“妻子”或“母亲”作为标题吸引眼球[13]。
《在一起》作为一部广电总局组织拍摄的电视剧,受国家高度重视[14],将男女之间的性别问题进行了很好的处理,努力淡化性别争议,强调专业素养[15]。武汉汉江医院的ICU主任陆曼琪被刻画为一名沉着冷静、经验丰富的医护工作者;武汉社区卫生院的医生荣意被刻画为一位穿起白大褂,一路逆行返乡救援的医护工作者……各位女性医护工作者不再以妻子、母亲的形象出现在网络媒体中,而是专业素养高、敢于承担责任的医护工作者[16]。《在一起》让社会大众看到了女性的魅力,在社会中形成了女性医护工作者的新媒介形象。
3.3 改变了传统媒体中的女性刻板印象
李普曼曾提出“刻板成见”一词,该词的含义主要是人们在不了解某人、某事、某物的情况下,对一些符号的感知源于外界评价,唯有亲身经历后,对于符号的认识才能从先入为主的想法转变为真实的自我认知。近年来,网络媒体对女性的刻板印象可以概括为懦弱的、情绪化的弱者形象,无论是“重庆公交坠江女司机”还是“女子因不孕女遭婆家虐待致死”的新闻[17],受男权社会的影响,关于女性刻板印象的新闻愈演愈烈[18]。在新冠肺炎疫情中,女性的媒介形象出现重大改变,在网络媒介中受到了许多正面评价与宣传,与以往的负面印象完全不同[19]。
除了相关部门在疫情期间注重加强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与传统女性刻板印象具有巨大反差是《在一起》电视剧在网络上引起众多关注的另一重要原因[20]。《在一起》中的女性角色有着沉着冷静、有情有义、勇担责任的特点,与以往的冲动、情绪化、胆小的弱势形象形成鲜明的对比与反差,放大了积极参与抗疫战争的女性工作者的职场形象,与刻板印象中那些被锁在家庭、厨房的女性形象形成反差……因此,《在一起》中那些女性医护工作者的媒介形象必然在网络媒体中掀起波澜,推动女性医护工作者的新的媒介形象诞生。
4 结语
《在一起》这部电视剧以小见大地刻画了抗疫战争中的女性战士们,洗去以往沉淀在大众脑海里“污名化”的女性形象,电视剧中的女性医护工作者具有勇担重任、沉着冷静、同感共情三个特点,究其形象塑造的根本原因,从社会变迁的角度来看,时代进步,性别观念增强;从剧作内容来看,性别问题讨论较少,专业素养涉及较多;从剧作创新的层面思考,改变了传统媒体中的女性刻板印象。这种种因素对改善女性的媒介形象,提升女性社会地位,增加女性话语权有不可磨灭的积极作用。互联网时代,网络媒体中的女性媒介形象,许多以“卖惨”“搞笑”“夸张”“底层”等特点出现在大众视野里,尤其是在短视频平台中,这样的特点更为明显。《在一起》电视剧在引导女性正视自身价值、鼓励女性打破刻板印象、树立优秀女性榜样等方面起到了非常好的带头作用,然而今后的女性媒介形象会发展成什么样子,需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想要破除人们心中根深蒂固的刻板女性印象,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 陈相雨,丁柏铨.自媒体时代网民诉求方式新变化研究[J].传媒观察,2018(09):5-12,2.
[2] 吴启越,刘雯.从《芳华》看电影商业差异化营销策略[J].艺海,2019(04):57-59.
[3] 蔡雅雯.环保认同与社会责任:绿色广告话语的形成逻辑分析[J].新闻知识,2019(10):78-81.
[4] 吴静怡.自媒体平台新冠疫情題材戏谑话语的批判分析——基于艺术生产视角[J].艺海,2020(4):5-6.
[5] 吴静怡.自媒体时代公共卫生题材文化产品生产创作理路研究[J].汉字文化,2020(10):181-183.
[6] 陈相雨,潘镜羽.接受美学视域下的领导人媒介形象塑造[J].传媒观察,2018(06):12-17.
[7] 戴心怡.绿色广告:大众传媒的接纳、生产及推广[J].戏剧之家,2019(36):208-209.
[8] 邵悦.绿色广告的社会价值:理念、话语及内生矛盾[J].戏剧之家,2019(21):212-213.
[9] 黄慧敏,吴成晨.浅谈话剧《早餐之前》中罗兰太太的角色塑造[J].大众文艺,2018(15):119-120.
[10] 曹青云.绿色广告生成的经济社会逻辑分析[J].戏剧之家,2019(24):215-216.
[11] 陈家悦.“她题材”影视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塑造——以《三十而已》为例[J].艺海,2020(12):69-71.
[12] 蔡雅雯.绿色广告的情感生产及演变趋向研究[J].新闻知识,2019(07):62-65.
[13] 蔡雅雯.情感消费主义下的绿色广告情感消费研究[J].艺术科技,2019,32(08):41,83.
[14] 陈相雨.新时代我国广电体制变革的现实动因和框架要求[J].今传媒,2018,26(03):12-14.
[15] 张银柱.对韩国历史题材电影《逆鳞》的评析[J].大众文艺,2018(14):140-141.
[16] 吴静怡.环保传播中的民粹主义风险及规避[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20(5):105-113.
[17] 曹青云.环境抗争中网络视频动员的基层治理[J].新闻知识,2019(04):36-39.
[18] 张北辰,杨静怡,陈柏仁,等.智能传播的潜在风险及其管控——基于环境灾难预防和救援视角[J].艺术科技,2020,33(4):5-9.
[19] 张晓蕊.绿色广告的受众逻辑研究[J].大众文艺,2019(08):139-140.
[20] 黄慧敏.情感传播视角下电影创作的魔幻呈现策略浅析——以《七号房的礼物》为例[J].今传媒,2018,26(06):109-110.
作者简介:赵宜杨(1998—),女,江苏南京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新闻与传播、广告与新媒体、广播电视编导。
关键词:网络媒体;女性群像;疫情;《在一起》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06-00-02
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突然爆发的背景下,慢直播的方式成为大众的“耳目喉舌”,女性医护工作者在抗疫战争中发挥的作用是广大人民有目共睹的,区别于往常网络媒体中呈现出的“污名化”女性形象,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女性因所展现出正面积极的形象而倍受赞扬[1]。本文以电视剧《在一起》为研究范本,通过研究其中的女性群像,以小见大,来分析疫情背景下慢直播中女性医护工作者的媒介形象。
1 研究综述
1.1 个案概述
以抗击疫情为背景,以各行各业中挺身而出的平凡人物为原型,抗疫题材电视剧《在一起》以纪实的风格,细腻地描绘了抗疫前线的医护工作者、社会工作者,乃至普通群众的抗疫全景图[2]。该剧一经播出,#在一起女性群像#的话题就登上了微博热搜榜,阅读量达9950.7万,《在一起》剧中的女性群像作为“女医”这一媒介形象具有其代表性。
1.2 媒介形象的定义
媒介形象既可以指在传播媒体作用下形成的对外公开形象,也可以指媒介组织个人或整体的形象。现代社会信息呈爆炸式增长和传播,人类需要通过借助媒介以获取更多的资源了解世界,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及时化、多元化的信息使人类对现实与网络的边界感到模糊,更多地相信网络媒体呈现出来的世界就是真实的社会[3]。疫情期间,普通群众对医护人员所进行的工作其了解几乎都来自网络媒介[4]。医护人员塑造良好的公众形象,既可以获得身份认同和职业崇拜,也可以获得更多的医护资源和社会关注[5]。因此,女性医护人员作为抗疫战争的主力军,其形象被重点刻画和宣扬[6],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关注。
1.3 慢直播的定义
慢直播的含义是对某件事情全过程的完整直播记录,具有时间长、节奏慢等特点。慢直播可以不受外界因素干扰,全程客观地、写实式地展现事物现场的发展进程,因此被称为实景界的“马拉松记录者”。此外,慢直播较慢电视的优点在于其依靠互联网传播,受众除了可以观看,还可以与网络平台上的其他观众进行实时交流,丰富了现代化互动传播的图景。疫情期间,牵动全国人民心弦的火神山与雷神山的慢直播,是中国媒体第一次将“慢直播”技术运用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在媒介融合方面为主流传播媒体提供了新思路。
2 《在一起》中“女医”媒介形象的特点
随着网络媒体的崛起,新浪微博作为“第四媒介”的代表事物,以互动性、及时性的特点受到广大用户青睐,“微博热搜”成为网民了解国内外热点问题的第一块镜子[7]。登上微博热搜榜的#在一起女性群像#这一话题,其涉及女性医护工作者的讨论以正面的鼓励话语居多[8]。《在一起》中共有19位女性角色,通过电视剧中的情节设置和人物描绘,以及对剧中女性医护者的充分分析,可以发现她们具有三个重要特质。
2.1 勇担重任
以荣意、周周为代表的女性医护工作者,展现出了女性的强大抗压能力与身为医生的使命感,敢于承担重任。荣意是一位社区卫生院的医生,疫情刚爆发时,她已返程回乡,听到卫生所陷入困境的消息后,她不顾一切地返回工作岗位,加入抗击疫情的行列。周周是援鄂医疗队的一名队员,面对病人接连不断地去世、医护资源匮乏的情况,她有过不知所措,有过惊慌,但当她看到身边的人都没有放弃,勇敢地面对困难,她也逐渐坚强起来,承担起了作为白衣天使的责任[9]。
2.2 沉着冷静
以陆曼琪、陈如为代表的女性医护工作者,在疫情面前表现出了优秀的专业素质,在各种危急的情况下能够以沉着冷静的态度开展抢救工作。陆曼琪作为汉江医院ICU的主任,在医院超负荷运转的状态下,她依旧想办法收治更多的新冠肺炎患者,并且以丰富的经验与超强的专业能力,冷静地对每一位病患进行救治。陈如是海军军医大学援汉医疗队的护士长,有抗击“非典”的经验,她为解决医院内部交叉感染的问题,提出了分区管理的方法,并在具体工作中展现出明显的成效。
2.3 同感共情
以蔡雨萱、鹿捷为代表的女性医护工作者,不仅关注病人的治疗工作,也关注着病人的娱乐生活,是有情有义、具有真情实感的“白衣天使”。蔡雨萱是成都援鄂医疗队的一名护士,在面对方舱医院里的各项工作时,她以实际行动感染身边的人,驱散了笼罩在医院里的阴霾,让患者的脸上重新露出了笑容。鹿捷同样也是援鄂医疗队的一名护士,她乐观有耐心,为了解决患者的心理问题,她与医疗队的队员一起,组织了许多娱乐活动,带领大家放松身心,使医患之间的感情更为深厚。
3 慢直播中“女医”媒介形象的呈现原因
3.1 社会进步,性別意识增强
近年来,女性的社会地位不断提高,越来越多展现女性主义的影视作品进入市场[10]。《甄嬛传》等热播“大女主”电视剧瞄准女性市场,从人物设定入手,围绕女性人物关系进行故事背景的构建,成功塑造了一批有勇有谋的女性角色[11]。此外,互联网作为“第四媒介”,对女性主义的宣传和影响范围的扩大具有重要作用,生活在网络媒体时代的女性其性别观念正逐渐增强。《在一起》这部电视剧首先唤醒了网络媒体从业人员的性别观念[12],他们作为信息传播的“把关人”,作为连接受众与作品的桥梁,敏锐感知到了女性的力量,并将此作为网络媒体运作的一大热点,引导受众关注女性群像。受众有其性别观念,当《在一起》的女性群像在网络媒体中大面积地呈现出正面积极的形象,女性群体会有意识地推广这一电视剧,借此实现女性社会地位的进一步提升。至此,疫情背景下,依靠慢直播,《在一起》电视剧中的女性医护工作者群像完成了一轮成功的推广宣传,让更多女性明确了性别观念,实现了社会对女性群体的进一步价值肯定与尊重。 3.2 性别问题谈论较少,专业素养涉及较多
男权社会下,女性相关的议题在网络传播中因议程设置被放大,突出性别差异,淡化女性医护工作者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追溯这一现象的原因,会发现其在于社会长期受男权统治,人们受固化思维影响对不同性别的群体抱有不同的期望值,这一现象可以称之为“性别偏见”。这种社会现象十分普遍,由偏见的持有者、偏见的受害者,以及偏见的旁观者共同作用,并非是单一方面产生作用。男性话语权下的网络媒体与相关网络报道,影响着女性医护工作者在网络媒体中的媒介形象。即使女性在抗击疫情的工作中运用专业知识,沉着冷静、理性地思考,做出重大贡献,但网络媒体受社会文化的影响,不能拜托传统的对女性进行“社会角色定位”的观念,以某人的“妻子”或“母亲”作为标题吸引眼球[13]。
《在一起》作为一部广电总局组织拍摄的电视剧,受国家高度重视[14],将男女之间的性别问题进行了很好的处理,努力淡化性别争议,强调专业素养[15]。武汉汉江医院的ICU主任陆曼琪被刻画为一名沉着冷静、经验丰富的医护工作者;武汉社区卫生院的医生荣意被刻画为一位穿起白大褂,一路逆行返乡救援的医护工作者……各位女性医护工作者不再以妻子、母亲的形象出现在网络媒体中,而是专业素养高、敢于承担责任的医护工作者[16]。《在一起》让社会大众看到了女性的魅力,在社会中形成了女性医护工作者的新媒介形象。
3.3 改变了传统媒体中的女性刻板印象
李普曼曾提出“刻板成见”一词,该词的含义主要是人们在不了解某人、某事、某物的情况下,对一些符号的感知源于外界评价,唯有亲身经历后,对于符号的认识才能从先入为主的想法转变为真实的自我认知。近年来,网络媒体对女性的刻板印象可以概括为懦弱的、情绪化的弱者形象,无论是“重庆公交坠江女司机”还是“女子因不孕女遭婆家虐待致死”的新闻[17],受男权社会的影响,关于女性刻板印象的新闻愈演愈烈[18]。在新冠肺炎疫情中,女性的媒介形象出现重大改变,在网络媒介中受到了许多正面评价与宣传,与以往的负面印象完全不同[19]。
除了相关部门在疫情期间注重加强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与传统女性刻板印象具有巨大反差是《在一起》电视剧在网络上引起众多关注的另一重要原因[20]。《在一起》中的女性角色有着沉着冷静、有情有义、勇担责任的特点,与以往的冲动、情绪化、胆小的弱势形象形成鲜明的对比与反差,放大了积极参与抗疫战争的女性工作者的职场形象,与刻板印象中那些被锁在家庭、厨房的女性形象形成反差……因此,《在一起》中那些女性医护工作者的媒介形象必然在网络媒体中掀起波澜,推动女性医护工作者的新的媒介形象诞生。
4 结语
《在一起》这部电视剧以小见大地刻画了抗疫战争中的女性战士们,洗去以往沉淀在大众脑海里“污名化”的女性形象,电视剧中的女性医护工作者具有勇担重任、沉着冷静、同感共情三个特点,究其形象塑造的根本原因,从社会变迁的角度来看,时代进步,性别观念增强;从剧作内容来看,性别问题讨论较少,专业素养涉及较多;从剧作创新的层面思考,改变了传统媒体中的女性刻板印象。这种种因素对改善女性的媒介形象,提升女性社会地位,增加女性话语权有不可磨灭的积极作用。互联网时代,网络媒体中的女性媒介形象,许多以“卖惨”“搞笑”“夸张”“底层”等特点出现在大众视野里,尤其是在短视频平台中,这样的特点更为明显。《在一起》电视剧在引导女性正视自身价值、鼓励女性打破刻板印象、树立优秀女性榜样等方面起到了非常好的带头作用,然而今后的女性媒介形象会发展成什么样子,需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想要破除人们心中根深蒂固的刻板女性印象,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 陈相雨,丁柏铨.自媒体时代网民诉求方式新变化研究[J].传媒观察,2018(09):5-12,2.
[2] 吴启越,刘雯.从《芳华》看电影商业差异化营销策略[J].艺海,2019(04):57-59.
[3] 蔡雅雯.环保认同与社会责任:绿色广告话语的形成逻辑分析[J].新闻知识,2019(10):78-81.
[4] 吴静怡.自媒体平台新冠疫情題材戏谑话语的批判分析——基于艺术生产视角[J].艺海,2020(4):5-6.
[5] 吴静怡.自媒体时代公共卫生题材文化产品生产创作理路研究[J].汉字文化,2020(10):181-183.
[6] 陈相雨,潘镜羽.接受美学视域下的领导人媒介形象塑造[J].传媒观察,2018(06):12-17.
[7] 戴心怡.绿色广告:大众传媒的接纳、生产及推广[J].戏剧之家,2019(36):208-209.
[8] 邵悦.绿色广告的社会价值:理念、话语及内生矛盾[J].戏剧之家,2019(21):212-213.
[9] 黄慧敏,吴成晨.浅谈话剧《早餐之前》中罗兰太太的角色塑造[J].大众文艺,2018(15):119-120.
[10] 曹青云.绿色广告生成的经济社会逻辑分析[J].戏剧之家,2019(24):215-216.
[11] 陈家悦.“她题材”影视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塑造——以《三十而已》为例[J].艺海,2020(12):69-71.
[12] 蔡雅雯.绿色广告的情感生产及演变趋向研究[J].新闻知识,2019(07):62-65.
[13] 蔡雅雯.情感消费主义下的绿色广告情感消费研究[J].艺术科技,2019,32(08):41,83.
[14] 陈相雨.新时代我国广电体制变革的现实动因和框架要求[J].今传媒,2018,26(03):12-14.
[15] 张银柱.对韩国历史题材电影《逆鳞》的评析[J].大众文艺,2018(14):140-141.
[16] 吴静怡.环保传播中的民粹主义风险及规避[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20(5):105-113.
[17] 曹青云.环境抗争中网络视频动员的基层治理[J].新闻知识,2019(04):36-39.
[18] 张北辰,杨静怡,陈柏仁,等.智能传播的潜在风险及其管控——基于环境灾难预防和救援视角[J].艺术科技,2020,33(4):5-9.
[19] 张晓蕊.绿色广告的受众逻辑研究[J].大众文艺,2019(08):139-140.
[20] 黄慧敏.情感传播视角下电影创作的魔幻呈现策略浅析——以《七号房的礼物》为例[J].今传媒,2018,26(06):109-110.
作者简介:赵宜杨(1998—),女,江苏南京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新闻与传播、广告与新媒体、广播电视编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