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醇清芬白茶祖

来源 :海峡茶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scu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我曾前往浙江湖州寻访顾渚紫笋及茶圣陆羽的踪迹,居住于湖州的大茶兄给了我很多帮助。在他的茶室里,我们一同品饮安吉白茶祖的茶。此茶鲜美异常,清甜温润,回甘良久,如玉色般的芽叶浸于越窑青瓷碗内,极美!怀念至今。
  每一年,我们都会交换自己喜欢的茶品。每每收到他的茶,先一眼看到纸袋上那一手漂亮而俊逸的字体,心中已然喜悦,便觉自己寄与的茶品,未免粗砺。每年这样的分享,没有间断。
  成都的夏夜,取出大茶兄千辛万苦得来的一泡“白茶祖”母树的白茶,惟一一泡,估计是他一直珍藏舍不得品饮的珍品,今番却特地厚缄,心中感激之情油然而生。
  长方形的牛皮纸封袋上写着:白茶王母树,可谓细心之至。多余的考证皆不做,茶树之龄或多或少俱不伤及赠茶之厚谊。安吉白茶者,有“玉蕊茶”之称,色腻如脂滑如玉。其茶在冲泡之后更显特别,其脂滑之状尤令人赞叹而怜惜,是于天目山北麓,树竹交荫处的珍品。也只有在夜晚,不再眷念俗事之刻,时隔五年后,再行冲瀹这款珍品。
  取好友从青域山带回的山泉,软甜润活,以求茶味。
  以小剪开封,一丝细密的清香瞬即从茶袋中飘逸而出,丝缕入鼻,未饮便有些醉人。
  以青瓷盖碗冲泡,铁壶烧水,并将水温降至约90℃。
  白茶产自老树者,与普通茶树有区别。外形上看,或因长途邮寄,导致叶片略有碎片外,其茶条索略长,微黄绿,莹润可爱,亦带白化痕迹。深嗅而觉鲜甜微辛入鼻而上。我也曾访过安吉白茶的母树,母树生长于大山之内,生态极好。夏天此地仍旧要盖被子,山泉清涧,人烟罕至。白茶祖的子孙业已繁衍全国各地,而母树的每年产量极为稀少,得来皆不易。
  温碗烫盏,以求至洁至热,置茶入瓯,只想闻着不忍喝了。
  盖碗中的白茶祖,似是老翠玉一般,芬香而有灵气。
  这个世界静了。
  公道杯的沸水渐行降温,以一细注热水轻缓冲注,徐徐与白茶祖交汇。
  茶叶未及全部浸没,也不急着去搅动它,观察它在热水中沉浮舒展,如天上白云。
  约20秒出汤。
  不用滤网,在白色的晓芳汝窑公道杯中,茶汤浅绿而碧透,而些微的茶末似新叶游浮于清潭。
  细细品饮,似有兰花之清幽,入口细柔若无物,滋味甘冽,甚觉有鲜爽之美,又不止于此鲜美之味,更透出温厚清芬之性。
  二道再饮,盖香幽细而长。轻啜一口,甘甜且清,似清雾覆于其上。此茶应细品,这是与时间的交流,让口腔留住那一缕甜韵。
  三四道更显香柔,特有丰富的茶氨酸,让茶入口香润鲜纯,全部占据了口腔的味觉。而舌底的清甜却越来越明显了。
  五道仍旧极鲜美而甘醇,似茶人的情谊,无俗味杂染,无论深交或浅尝,亦无伤而有悟。
  六道后略觉清淡,茶汤鹅黄,却见淡而弥真的本味。
  仍冲至七道,叶底已然舒展,绿翠之中见玉白风清。忆及大茶兄君子之风,其淡雅谦逊,却又厚德重谊。
  同饮茶友称叹,些年前一次饮安吉白茶,印象深刻,以为再也遇不到这样的好茶,此番饮后才又惊叹,已胜过那道记忆中的茶味,觉茶缘极佳。
  直到八道之后,完全舒展的叶底似河田玉一般的温润莹澈,茶味仍然甘甜清芬,苏东坡曾语建茶,“天与君子性,森然可爱不可慢”。此茶亦如是。
  清代袁枚亦曾赞武夷岩茶曰:“岩茶享天下之名实乃不忝矣。龙井虽清而味薄矣,阳羡虽佳而韵逊矣,颇有玉与水晶,品格不同之感”,我饮此茶,更觉此茶类玉,实不输矣,可相抵岩茶之厚醇温润,更兼清芬而美。
  记文于此,更忆大茶兄。
其他文献
认识一位满怀热情学习制作青瓷茶器的年轻陶艺师,也见过他的一些作品,离喝茶人所需要的理想茶器还有不小的差距。我对他说,要想做出好的茶器,必须了解喝茶人需要什么,知道泡茶的意义是什么。我泡好一道茶,将一杯茶汤递与他,问:这杯茶和你自己泡的茶有什么区别?他沉默不语一口一口喝茶,想努力确定茶的味道;我再次将水注入盖碗中,打开杯盖将盖碗递给他,让他看浸泡在水中的茶芽,问:你看到了什么?他仍然沉默,愈加迷惑;
期刊
央视的这枚重磅炸弹威力可不小啊!许多茶商们看完报道,整个人都不好了。这茶价下跌的速度都快赶得上火箭发射的速度了,一跌就跌回解放前呐,让人不禁悲催地回想起2007年那部惊心动魄的“史诗级灾难片”——普洱茶市“大地震”。  暴跌50%!这分明是买一送一的节奏啊!然而,这并不是商家无节操地在做促销,而是刀刀见血的“割肉”啊,割走的都是白花花的银子哇。在风云变幻的茶市,普洱茶应该是最有明星范儿的,一不小心
期刊
水是湖州的灵魂。无处不在的水,不仅诗意地命名、定义了这座城市,也慷慨地赋予了它灵性。于是,柔软的水便以各种可能的形态参与到人们的生活中来,除了如叶脉般纵横交错的水网之外,还在于稻田、渔船、丝坊、茶碗,当然,还有文人笔下的翰墨丹青诗文。  精茗蕴香,借水而发。茶是水最蕴藉唯美的表达。陆羽就像一枚茶叶,在湖城浸泡出了芳馥隽永的传奇人生,也为后世筑起了一座伟丽的精神殿堂。湖州成就了陆羽,陆羽也成就了湖州
期刊
她是一名作家,第五届茅盾文学奖得主,一部《茶人三部曲》展示了杭州一个茶叶世家三代茶人的命运悲欢,透视出中国人对茶的人文精神与民族精神。  她是一名茶文化学者,20年前曾受邀担任央视第一部茶文化专题片《话说茶文化》的总撰稿人;这一次,她又受邀成为最新一部央视纪录片《茶,一片树叶的故事》的总撰稿人。  她是一名茶文化教育工作者,2008年她自主原创的大型舞台剧《中国茶谣》,成功登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舞台
期刊
“书藏古今记茶事,港通天下飘茶香。”这是宁波籍著名音乐家周大风新近创作的茶歌《明州仙茗》中的歌词,道出了以海上茶路为代表的宁波茶文化丰厚的底蕴。  宁波作为“海上茶路”启航地,自史籍最早记载的公元805年中国向日本输出茶叶、茶籽以后,历时1200余年,一直为中国茶叶、茶具出口主要港口,时间之早、历史之长、数量之多、影响之大,均为中国之最。甬为茶港、中国茶港名副其实。  海上茶路起航地  宁波自古以
期刊
茉莉花,素洁、清雅,象征着爱情和友谊。茉莉谐音“莫离”,“送君茉莉,请君莫离”讲述的就是依依不舍的情愫。  本期“老茶师记忆”为茶友们讲述的就是一位与茉莉花茶打了半辈子交道的长者,他用48年的坚持,将“莫离”两个字诠释得淋漓尽致。别人眼中一杯普通的茉莉花茶,却是他兢兢业业为之付出半生的事业。  父辈的传承  七月的福州,暑热难耐,却也正是茉莉花满城飘香的季节。“每年的7月中旬到9月中旬的花才最好。
期刊
在陆羽诞辰纪念活动期间,湖州茶企在活动中的表现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许多茶企、当地的茶协会等都有以义工的身份参与其中,默默为茶会提供茶品、茶席等物资乃至行车的接待。一系列的大型活动,必然关联一系列的变数,而浙江的茶企则充分体现了“茶人是一家”的理念,向世界茶人展示了不一样的精神面貌。记者遇到安吉第一滴水茶馆的馆主钱群英,两个月前在湖州长兴举办的第八届世界禅茶文化交流大会上,她也是以义工的身份负责
期刊
“中国茶史上有三次的历史高峰:第一次是唐代,以陆羽和大唐贡茶为标志,是在浙江;第二次,以北苑贡茶,蔡襄为标志,在福建;第三次,以西湖龙井为代表的明清茶高峰,也是在浙江。当代茶文化的高峰在茶都杭州,也是牢牢地被浙江‘抓’在手里。”  1993年,“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经国务院、民政部正式批准成立,并成功举办了浙江杭州、湖南常德、云南昆明、韩国汉城、浙江杭州、广东广州的六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把中国茶
期刊
在中国,茶有着多重属性,它是饮品、是商品、也是一种文化产品。千年来,茶在中国人的生活中从未缺席过,每一个细微的时间刻度上,都有茶的参与,相伴而生的茶文化也如矿质般在历史的原野中累聚,并因各茶产区自然与历史条件的差异,而形成一座座“品位”不一的“矿藏”。  作为中国重点产茶大省之一的浙江,无疑坐拥一座茶文化的“富矿”:国际上,西湖龙井几乎是中国绿茶的代名词;湖州是《茶经》问世之地,也是大唐贡茶的主产
期刊
初夏的宁波,梅雨才刚刚开始。  雨点轻轻敲打车窗,一路随我们前往宁波市区70多公里外的宁海香山广德禅寺。抵达时,已是华灯初上。  这座始建于明初的古刹,经过重新整修,焕然一新。在灯光的映照下,更显雄伟庄严。庭前摆放着几盆枝干虬曲的柏树,给禅院平添了许多禅意,亦使人联想到著名的禅门公案“庭前柏子树”。  春茶香,禅意浓。佛教文化苑里,十余方茶席次第摆开。席上,一件插花,一幅字画,一碟茶点,皆是布席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