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伊利亚特》的最大魅力在于人与神的共在、互渗和纠缠,而人神共在、互渗和纠缠又是紧紧围绕战争的,因此史诗主角自然是战场上最勇猛无敌、最有权力的英雄。阿伽门农、赫克托尔、阿喀琉斯等这些英雄形象鲜明、个性突出。比如阿伽门农的自私霸道,赫克托尔的责任感与悲壮性,阿喀琉斯的勇猛无敌、重情和残忍,引起战争却没有担当的帕里斯,勇敢且足智多谋的奥德修斯,力大无比的猛将大小埃阿斯等。除此之外,《伊利亚特》还有大量影响战争或直接参战的男神如宙斯、阿波罗、赫淮斯托斯等。与男性形象一样,《伊利亚特》中的女性形象也有两类:一类是女人,一类是女神。
《伊利亚特》中,男性以战争著称,而女性以美闻名。海伦美到挑起战争。美也是《伊利亚特》出场女性的共同特点,“我美固我在”。
一、《伊利亚特》中女人的形象分析
(一)克鲁塞伊丝和布里塞伊丝
史诗一开篇,特洛亚地区克律塞城的阿波罗祭司克鲁塞斯,到希腊人那里想赎回被掳走的女儿:“请你们接受赎礼,交还我的女儿,我的宝贝,以示对宙斯之子、远射手阿波罗的崇爱。”这位父亲的宝贝女儿,就是希腊军人称之“那位眼睛闪亮的姑娘”,也是已被阿伽门农挑中的“美貌的克鲁塞伊丝”,“我确实想把她放在家里”,“我喜欢她胜过我的妻子,因为无论是身段或体形,还是内秀或手工,她都毫不差逊。”
阿伽门农因此惹怒了太阳神,太阳神在希腊军中降下瘟疫,阿伽门农不得不送还祭司的女儿克鲁塞伊丝,但继而又抢走了阿基琉斯的情人布里塞伊丝,阿基琉斯愤而拒战导致希腊联军节节败退。
克鲁塞伊丝和布里塞伊丝并没有正面出场。“美貌的克鲁塞伊丝”没有自己的名字,克鲁塞伊斯(Chryseis)意为“克鲁塞斯的女儿”。布里塞伊丝(Briseis)意为“布里塞斯的女儿”。在《伊利亚特》中,两人都是以某某的女儿身份出场的。虽然她们是冲突的导火线,但是却是被替代和交换的存在。
(二)安德洛马克
安德洛马克,是《伊利亚特》中除海伦外另一个有名字的美女。她出场的次数、所占的篇幅比海伦要多。她是赫克托尔的妻子,作为与英雄利益和情感关系最为密切的妻子的身份出场,是对英雄死亡预兆最好的感受者和见证者,这也是安德洛马克在《伊利亚特》出场的意义与价值所在。
赫克托尔是特洛伊极为强大、英勇的英雄,命运安排他将死在更强悍、勇猛的阿基琉斯手上。为了烘托这位英雄极具责任心的“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悲剧性,荷马先扬后抑,赫克托尔在战场上获得巨大荣誉,并预示了赫克托尔辞别安德洛马克时的不祥之兆,展示了一个忧郁、提心吊胆、担心失去丈夫的女性形象。赫克托尔死后,安德洛马克再次登场,也只是渲染英雄死亡的悲剧性。她为儿子失去父亲后的悲惨命运痛哭,丈夫的死也使她失去了城邦的庇佑,即将为奴。安德洛马克的喜怒、生存、命运等全部依赖于丈夫。
(三)海伦
如上所述,《伊利亚特》中的女人毫无主体性,必须依附于父亲、丈夫才能生存。她们离开父亲丈夫后能使之获得生存的是与生俱来的美貌,例如,克鲁塞伊丝和布里塞伊丝,其结局是作为战利品成为英雄的附属;特洛伊城被攻陷后,安德洛马克被阿喀琉斯之子皮罗斯掳走。
海伦没有以某某的女儿或妻子的身份出场,却是以美的“恶行”和“耻辱”出场。海伦以美著称,当她在城楼上出现时,所有看到她的人都感叹十年的战争与死亡是值得的。古希腊人极力推崇并追求美,海伦是美的标志和象征,也成为了战争争夺的对象。
这个“女人中闪光的佼佼者”,首次出场看到前夫与故人时,便在哀叹自己并自责自己的失德:“但愿我在那个倒霉的时刻痛苦地死去”“我真恨之不得,在我母亲生我的那天,一股凶邪的强风把我卷入深山峡谷,或投入奔腾呼啸的大海,让峰波吞噬我的身躯,从而使这一切的一切,都不致在我们眼前发生。”
这是美如女神的海伦的自我认知:低人一等的,耻辱的,在人前抬不起头。只有在阿芙洛狄忒和柏里斯面前,海伦才敢理直气壮地说话,责怪爱神的欺骗,让她陷入脸面全无、被人奚笑嘲骂的境地。然而她虽然不情愿却又无可奈何地听从爱神的安排和柏里斯的要求。
二、女人的物化存在
在崇尚武力和战争的时代,英雄才是主角,那些没有条件成为英雄的男人也是被奴役和歧视的对象,女人更是权力物化和被奴役的集中体现。
《伊利亚特》中的女人没有英雄,女人只是起着陪衬、烘托和背景的作用。这些女人的形象是单调、苍白、模糊的,被物化是其主要的特征。所谓物化女性就是单一化、工具化女性的行为,以外在评判女性,忽略女性的内在价值和真实自我,使之成为附属物。在以身体、生理、力量为权力基础的男性世界里,女性是被把玩的对象,只有外形上的差别,没有内在上的不同。
克鲁塞伊丝和布里塞伊丝,她们全部的出场没说过一句话,没有一个表情,也没有一个动作,更没有自己好恶情感的表达。阿伽门农美貌的克鲁塞伊丝与阿基琉斯美貌的布里塞伊丝,在《伊利亚特》中是可以互换的奖品和礼物,《伊利亚特》中,女人只是一件美丽的“物品”。
为人妻、为人母的安德洛马克同样如此,《伊利亚特》中,女人只有被父亲、丈夫所庇护才有良好生存的可能,没有主体性,失去父亲或丈夫的女人就是奴隶,是可以交换、买卖的“物品”。
海伦是美的标志、符号和象征,她出场是“美”出场, “美”不是她的,只是世界争夺的物。美带给她的是被动、欺騙、漂泊、苦恼、无奈、悔恨与自我否定。个人选择与自由意志可以说是人生存的基本要求,而《伊利亚特》中的女人没有这样的权利。被带走的布里塞伊丝,“尽管不愿离去,也只得曲意跟随”,这个“不情愿”是被物化的女人们留下的仅有的生命意志的表现。
法国哲学家、作家、女性主义者西蒙娜·波伏娃说:“我绝不让我的生命屈从于他人的意志 。” 西蒙娜·波伏娃认为,除了天生的生理性别差异外,女性的很多“女性特征”是社会造成的,男性亦然。《伊利亚特》中被物化的不仅仅只是女性,社会地位低或不具有英雄特质的男人同样被物化。马克思说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人会有不同的异化状态。人,尤其是女人,被异化为物,体现了《伊利亚特》这部作品对人的理解:非英雄的人不是人,而是物。
三、女神的人性色彩
《伊利亚特》中女人形象几乎看不到人的光彩,但女神形象因为其有能力影响或参与战争而显现出人性的色彩。女神们弥补了女性特质的单薄、苍白、模糊。《伊利亚特》中的女神都强大而充满活力。
天后赫拉是权力女性的象征,她反抗宙斯的权力,不懈地用心计与宙斯或其他神对抗,争夺权利。爱与美之神阿芙洛狄忒体现出感性的魅力。
雅典娜是知性与理性的典范。她不仅是智慧之神,还是女战神,男战神阿瑞斯也是她的手下败将。她既不像赫拉因与宙斯针锋相对而狼狈落败,也不像阿芙洛狄忒抵抗不了暴力或武力的伤害。她受人敬重,连众神之王的宙斯也会让她三分。
女神们的爱恨情仇、贪嗔痴癫在《伊利亚特》中展现得淋漓尽致。她们参与战争,推波助澜,影响着故事的发展。她们帮助自己宠爱的人,为残酷血腥的战争增添了瑰丽之色。她们和强大的男神较量,体现了人性自主的光辉。
四、结语
《伊利亚特》中的女性形象有人和神两类。女人是被权力所物化的集中体现,女神则充满了人性的光辉。女人必须依附父亲或丈夫才能生存,她们离开父亲或丈夫后使之获得生存的是与生俱来的美貌,但自我没有主体性,美貌只是被交换、买卖、争抢、掠夺的存在。而女神能和强大的男神较量,展现了女性的心计、才能、媚惑、理智、欲念、爱憎,体现了能动与自主的人性光辉。
(吉首大学张家界学院)
作者简介:蒋虹(1970—),女,湖北天门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文艺美学。
《伊利亚特》中,男性以战争著称,而女性以美闻名。海伦美到挑起战争。美也是《伊利亚特》出场女性的共同特点,“我美固我在”。
一、《伊利亚特》中女人的形象分析
(一)克鲁塞伊丝和布里塞伊丝
史诗一开篇,特洛亚地区克律塞城的阿波罗祭司克鲁塞斯,到希腊人那里想赎回被掳走的女儿:“请你们接受赎礼,交还我的女儿,我的宝贝,以示对宙斯之子、远射手阿波罗的崇爱。”这位父亲的宝贝女儿,就是希腊军人称之“那位眼睛闪亮的姑娘”,也是已被阿伽门农挑中的“美貌的克鲁塞伊丝”,“我确实想把她放在家里”,“我喜欢她胜过我的妻子,因为无论是身段或体形,还是内秀或手工,她都毫不差逊。”
阿伽门农因此惹怒了太阳神,太阳神在希腊军中降下瘟疫,阿伽门农不得不送还祭司的女儿克鲁塞伊丝,但继而又抢走了阿基琉斯的情人布里塞伊丝,阿基琉斯愤而拒战导致希腊联军节节败退。
克鲁塞伊丝和布里塞伊丝并没有正面出场。“美貌的克鲁塞伊丝”没有自己的名字,克鲁塞伊斯(Chryseis)意为“克鲁塞斯的女儿”。布里塞伊丝(Briseis)意为“布里塞斯的女儿”。在《伊利亚特》中,两人都是以某某的女儿身份出场的。虽然她们是冲突的导火线,但是却是被替代和交换的存在。
(二)安德洛马克
安德洛马克,是《伊利亚特》中除海伦外另一个有名字的美女。她出场的次数、所占的篇幅比海伦要多。她是赫克托尔的妻子,作为与英雄利益和情感关系最为密切的妻子的身份出场,是对英雄死亡预兆最好的感受者和见证者,这也是安德洛马克在《伊利亚特》出场的意义与价值所在。
赫克托尔是特洛伊极为强大、英勇的英雄,命运安排他将死在更强悍、勇猛的阿基琉斯手上。为了烘托这位英雄极具责任心的“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悲剧性,荷马先扬后抑,赫克托尔在战场上获得巨大荣誉,并预示了赫克托尔辞别安德洛马克时的不祥之兆,展示了一个忧郁、提心吊胆、担心失去丈夫的女性形象。赫克托尔死后,安德洛马克再次登场,也只是渲染英雄死亡的悲剧性。她为儿子失去父亲后的悲惨命运痛哭,丈夫的死也使她失去了城邦的庇佑,即将为奴。安德洛马克的喜怒、生存、命运等全部依赖于丈夫。
(三)海伦
如上所述,《伊利亚特》中的女人毫无主体性,必须依附于父亲、丈夫才能生存。她们离开父亲丈夫后能使之获得生存的是与生俱来的美貌,例如,克鲁塞伊丝和布里塞伊丝,其结局是作为战利品成为英雄的附属;特洛伊城被攻陷后,安德洛马克被阿喀琉斯之子皮罗斯掳走。
海伦没有以某某的女儿或妻子的身份出场,却是以美的“恶行”和“耻辱”出场。海伦以美著称,当她在城楼上出现时,所有看到她的人都感叹十年的战争与死亡是值得的。古希腊人极力推崇并追求美,海伦是美的标志和象征,也成为了战争争夺的对象。
这个“女人中闪光的佼佼者”,首次出场看到前夫与故人时,便在哀叹自己并自责自己的失德:“但愿我在那个倒霉的时刻痛苦地死去”“我真恨之不得,在我母亲生我的那天,一股凶邪的强风把我卷入深山峡谷,或投入奔腾呼啸的大海,让峰波吞噬我的身躯,从而使这一切的一切,都不致在我们眼前发生。”
这是美如女神的海伦的自我认知:低人一等的,耻辱的,在人前抬不起头。只有在阿芙洛狄忒和柏里斯面前,海伦才敢理直气壮地说话,责怪爱神的欺骗,让她陷入脸面全无、被人奚笑嘲骂的境地。然而她虽然不情愿却又无可奈何地听从爱神的安排和柏里斯的要求。
二、女人的物化存在
在崇尚武力和战争的时代,英雄才是主角,那些没有条件成为英雄的男人也是被奴役和歧视的对象,女人更是权力物化和被奴役的集中体现。
《伊利亚特》中的女人没有英雄,女人只是起着陪衬、烘托和背景的作用。这些女人的形象是单调、苍白、模糊的,被物化是其主要的特征。所谓物化女性就是单一化、工具化女性的行为,以外在评判女性,忽略女性的内在价值和真实自我,使之成为附属物。在以身体、生理、力量为权力基础的男性世界里,女性是被把玩的对象,只有外形上的差别,没有内在上的不同。
克鲁塞伊丝和布里塞伊丝,她们全部的出场没说过一句话,没有一个表情,也没有一个动作,更没有自己好恶情感的表达。阿伽门农美貌的克鲁塞伊丝与阿基琉斯美貌的布里塞伊丝,在《伊利亚特》中是可以互换的奖品和礼物,《伊利亚特》中,女人只是一件美丽的“物品”。
为人妻、为人母的安德洛马克同样如此,《伊利亚特》中,女人只有被父亲、丈夫所庇护才有良好生存的可能,没有主体性,失去父亲或丈夫的女人就是奴隶,是可以交换、买卖的“物品”。
海伦是美的标志、符号和象征,她出场是“美”出场, “美”不是她的,只是世界争夺的物。美带给她的是被动、欺騙、漂泊、苦恼、无奈、悔恨与自我否定。个人选择与自由意志可以说是人生存的基本要求,而《伊利亚特》中的女人没有这样的权利。被带走的布里塞伊丝,“尽管不愿离去,也只得曲意跟随”,这个“不情愿”是被物化的女人们留下的仅有的生命意志的表现。
法国哲学家、作家、女性主义者西蒙娜·波伏娃说:“我绝不让我的生命屈从于他人的意志 。” 西蒙娜·波伏娃认为,除了天生的生理性别差异外,女性的很多“女性特征”是社会造成的,男性亦然。《伊利亚特》中被物化的不仅仅只是女性,社会地位低或不具有英雄特质的男人同样被物化。马克思说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人会有不同的异化状态。人,尤其是女人,被异化为物,体现了《伊利亚特》这部作品对人的理解:非英雄的人不是人,而是物。
三、女神的人性色彩
《伊利亚特》中女人形象几乎看不到人的光彩,但女神形象因为其有能力影响或参与战争而显现出人性的色彩。女神们弥补了女性特质的单薄、苍白、模糊。《伊利亚特》中的女神都强大而充满活力。
天后赫拉是权力女性的象征,她反抗宙斯的权力,不懈地用心计与宙斯或其他神对抗,争夺权利。爱与美之神阿芙洛狄忒体现出感性的魅力。
雅典娜是知性与理性的典范。她不仅是智慧之神,还是女战神,男战神阿瑞斯也是她的手下败将。她既不像赫拉因与宙斯针锋相对而狼狈落败,也不像阿芙洛狄忒抵抗不了暴力或武力的伤害。她受人敬重,连众神之王的宙斯也会让她三分。
女神们的爱恨情仇、贪嗔痴癫在《伊利亚特》中展现得淋漓尽致。她们参与战争,推波助澜,影响着故事的发展。她们帮助自己宠爱的人,为残酷血腥的战争增添了瑰丽之色。她们和强大的男神较量,体现了人性自主的光辉。
四、结语
《伊利亚特》中的女性形象有人和神两类。女人是被权力所物化的集中体现,女神则充满了人性的光辉。女人必须依附父亲或丈夫才能生存,她们离开父亲或丈夫后使之获得生存的是与生俱来的美貌,但自我没有主体性,美貌只是被交换、买卖、争抢、掠夺的存在。而女神能和强大的男神较量,展现了女性的心计、才能、媚惑、理智、欲念、爱憎,体现了能动与自主的人性光辉。
(吉首大学张家界学院)
作者简介:蒋虹(1970—),女,湖北天门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文艺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