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努阿·阿契贝《神箭》的后殖民解读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jung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尼日利亚文豪钦努阿·阿契贝创作的长篇小说体现了非洲不同时期的缩影。《神箭》的创作基于其著名小说《瓦解》,描写了乌姆阿若村的大祭司伊祖鲁在面临文化冲击时的抉择与行动。小说利用上帝视角讲述了西方殖民者侵入非洲本土后发生的种种事件,深刻揭露了文化殖民的荼毒。本文从东方主义以及殖民消解角度对小说进行了分析,旨在挖掘阿契贝创作的意图,以期从中获得启示。
  尼日利亚英语文学已有较长历史,但直至沃尔·索因卡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后,其文学发展才渐渐显现在大众视野里。享有非洲现代文学小说之父的钦努阿·阿契贝便是其中成就最高的小说家。他的作品是“尼日利亚甚至是非洲人民生活变迁史的生动记录,具有文化人类学和历史学的价值”。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与强烈本土意识的阿契贝在小说创作中极尽描述尼日利亚的历史,通过“四部曲”即《瓦解》《崩溃》《神箭》《人民公仆》为世人揭开非洲的神秘面纱,呈现真实的非洲。《神箭》这部小说被理解为《瓦解》的升华,描述了基督教对尼日利亚部落文明的蚕食。小说中的多对冲突显示了阿契贝自身的矛盾心理,展现了其在文化洪流中寻求出路的心理。
  一、后殖民主义的概念
  “后殖民”一词产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并非殖民的终结,而是殖民之后的殖民。后殖民与殖民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是一种文化侵略,而并非军事占领。后殖民主义带有鲜明的政治性和文化批评色彩,“他者”术语常出现于后殖民理论中,西方人被称为“自我”,殖民地人民被称为“他者”,“自我”与“他者”是一对相对的概念,“他者”的概念实际上潜含着西方中心主义的意识形态。
  后殖民主义是一种影响广泛而深远的学术思潮,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全盛时期为20世纪80年代中期和90年代初期。后殖民主义沿袭后现代主义、后结构主义以及解构主义,是西方理论家对殖民地话语的研究。后殖民地文学内容极其复杂,因而文学研究角度趋向多样性。后殖民主义“三剑客”即爱德华·赛义德、佳亚特里·斯皮瓦克、霍米·巴巴,三者分别从不同的视角对东西方话语进行研究。爱德华·赛义德所著的《东方主义》剖析了文化帝国主义现象,揭示欧洲中心论的话语。佳亚特里·斯皮瓦克则主要突出女性主义视角,揭露殖民主义以及男权中心对第三世界女性的歪曲,为女权主义文学开拓空间,也使后殖民主义得以丰富和发展。霍米·巴巴在前者研究的基础上继续对后殖民主义进行升华,在20世纪中后叶发表了诸多著作如《表征与殖民文化》《民族与叙事》和论文集《文化的定位》,由此奠定了在后殖民主义理论中的学术声望。他强调了差异性、边缘性和少数话语的文化研究方式,重视文本、文化身份的“含混”性,对当代文艺理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二、东方主义的展现
  爱德华·赛义德在其著作中揭示了权力话语及运作机制,阐述了许多有关东方文学的作品中并未展示的一个客观存在的真实的东方,“东方总是作为‘野蛮、落后、专制、腐败’的‘他者’形象出现,在东方‘他者’形象的陪衬下,欧洲西方‘自我’的正面形象得以建立和突显”,这种自我他者化现象在《神箭》中尤为凸显。主人公伊祖鲁是乌姆阿若村子里的大祭司,守护着传统的文化,拥有极高的地位和权力。而随着英国殖民侵入,传统的框架逐渐土崩瓦解。在白人温特波特姆上尉眼中,土埋到脖子、头顶一块烤木薯引来秃鹫的人便是非洲人确凿的形象。在上尉和在乌姆阿若修建公路和排水系统的监理发生冲突后,上尉心中只有一个解释,那便是这种冲突或者残忍为非洲本土制造,他认为非洲人的心理机制中存在这种本性的残忍。在白人眼中,非洲土著居民是野蛮的、落后的、愚蠢的,因而白人长官想尽办法对殖民地进行间接统治,即在尊重土著制度的基础上聘用当地人来管理殖民地,这样一来稳定双方的情绪,二来稳定自身的统治并且也节省了人力和财力。
  爱德华·赛义德还说道:“东方无法表述自己,是一个缺席而沉默的‘他者’,只能被西方的‘某些支配性的框架所控制和表述’。”白人想要在当地修建公路,征集了众多当地人参与劳动,他们干着劳累的工作,最后却被粗暴对待。在白人长官看来,他们像宠物狗一样忠诚,而且他们即兴演唱的本领令人不可想象,劳作多少天就唱多少天的歌。非洲当地人在白人殖民者眼中是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生物。爱德华·赛义德强据此强调:“一种文化总是趋于对另一种文化加以改头换面的虚饰,而不是真实地接纳这种文化,即总是为了接收者的利益而接受被篡改的内容。”当西方文化与当地传统文化产生冲突时,当地居民的态度模棱两可,没有明确的目标和态度,以至最终丢失掉了自身的文化身份。更有甚者正中殖民者下怀,例如,小说中的木匠摩西·乌那楚克乌熟悉英语,于是他自愿当劳动者们的组织者和白人的翻译官,村民们崇拜他,他的名誉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顶点。这正是白人所要的间接统治。在文化融合中,一种文化趋向于或者说为了利益而屈从于另一种文化,那么最后的结果便可想而知。
  三、殖民主义的消解
  殖民主义不仅剥夺殖民地的物质财富,而且也给当地人民造成了精神伤害。白人在当地修建公路,建造领事馆,要求当地居民主动投入项目建设中,白人长官克拉克认为这是一种恩惠,是施恩于当地人,还将他们的报酬从三便士降到二便士左右。除了物质上的压迫以外,基督教的渗入也给当地的宗教带来了极大的影响。白人建立了基督教会学堂,收入当地的孩子让其学习基督教。大祭司伊祖鲁也将他的孩子奥比卡送去基督教堂,这一举动便隐含着异变的因素。村民们听闻这件事之后,便开始质疑伊祖鲁,甚至在公众集会时也开始反对大祭司的提议。但在伊祖鲁看来,他将自己的孩子送去基督教会学习是为了“以毒攻毒”。他交代他的孩子学懂西方文化,从而用本族文化来对抗异质文化。“殖民话语存在典型的‘模拟’特点,人们在描述殖民及殖民地情况时,受到了自身潜意识的影响,掺杂了一致的成分,表现出‘含混矛盾’的现象。”伊祖鲁让孩子去学习基督教文化的行为实则是一种模拟抵抗,利用这种含混性,找到两种不同质文化中的裂缝,从而实现推翻宗主话语的目的。
  伊祖鲁由于拒绝成为白人的傀儡而被关进监狱,在这一段时间里,伊祖鲁面临着艰难的抉择,即坚守自己大祭司的职位还是接受白人授予的长官职位,向异质文化屈服还是传承传统文化,向流言蜚语低头还是继续自己的选择。他在监狱中拒绝白人送来的食物,這实际上就表明了他保守住自己尊严的决心。他被释放出狱之后,村里遭遇饥荒,于是伊祖鲁召集村民举办一场仪式,但部族的头领之间争端不断,加上伊祖鲁的儿子在祭祀的过程中不幸离世,伊祖鲁最后的防线也崩塌了。他不再固执地坚守传统,他是牺牲品,用自己的痛苦来献祭。最后,村民们带着贡品去找基督教的神,带着自己的儿子转投基督教。两种文化的融合导致了错乱,这一时期的非洲正如疯癫的伊祖鲁一样,迷失在文化融合中。
  四、结语
  《神箭》中的主人公伊祖鲁在追寻自身文化身份的过程中逐渐迷茫,终而将自己献祭给最高的仪式,而造成这场悲剧的原因便是殖民文化与本土文化交融的失衡。阿契贝通过自己的笔触描绘出了尼日利亚从被西方殖民主义者侵占到独立之后的矛盾重重的历史,带来了非洲沧桑命运的写照。他希冀世人能从他的作品中品味出深层次的意义,更希望尼日利亚乃至非洲等国找寻到自身的文化身份,坚定文化自信。
  (长沙理工大学)
其他文献
《我正在参加自己的葬礼》是施秀娟创作的一首现代诗:  我正在参加自己的葬礼/泥泞的道路通向坟地/两个朋友把我推进墓坑/她们把我杀死/用最原始也是最有效的武器——诽谤/三月的南方/绵绵细雨中一切都那么不真实/我想起了古罗马的恺撒//  倒在美丽的月光下/被我的最亲密的朋友杀害/她们戴着正义神的面具/拎着蛇发女妖美杜莎的头颅/不知她们为何行凶/只听见她们杀我的时候咬牙切齿/诅咒我衣裙太多/件件美丽/必
期刊
《论语》作为儒家学派最重要的代表著作,从古至今,无数的古圣先贤都对它做过阐释。儒家思想影响中国社会二千多年,直至今日仍在发挥着重要作用。说到中国人的思想和思维,人们就会提及儒、道、佛三家,而事实上今日国人的思维早已是三家合一的产物,很难区分说某一观念只遵从某一家的思想。但又因历史的原因和文化氛围的影响,中国人的骨子里实则更多是受儒家思想的支配,佛道两家作为完善人格的调和和补充。在“六经注我,我注六
期刊
崔杼弑君和骊姬之乱是《左传》文本中卜筮模式贯穿时间段较长且具有卜筮解说典型性的两个事件。本文从《左传》叙事片段“崔杼弑君”和“骊姬之乱”出发,从卜筮当事人、被卜筮之事、卜筮者等诸多角度分别剖析两个事件的发生过程,并且比较卜筮因素在两个事件叙事模式上的相似性,以此呈现卜筮这一形式化工具在《左传》历史叙事中的性质和作用,审视中国早期史学秩序井然的叙事传统。  《左传》中存在大量的卜筮环节,是早期史学叙
期刊
《冈仁波齐》是一部纪录片式的电影,无配乐,无第三人称描述,以写实的手法拍摄。本文分为三个部分,论述电影中环境、事件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作用,分析影片中的群像性描写和人物主线选择。  电影《冈仁波齐》表现了朝圣者的灵魂洗礼之旅。无数朝圣者一步一拜地走向拉萨,走向冈仁波齐,其中有无数的人、无数的事。电影中,十一人患难与共,心中只有朝圣、念经、跪拜,也带着观众一起走过春夏秋冬,趟过河水,爬过泥泞,走向心灵的
期刊
魏晋士人的形色之美是以内在精神为基础的,人的内在精神气度成为了魏晋人物评价的最高标准和原则。本文主要从精神方面来分析魏晋士人的审美价值取向。  李泽厚《美的历程》讲魏晋风度时提到:“人在这里不再如两汉那样以外的功业、节操、学问,而主要以其内在的思辨风神和精神状态,受到了尊敬和顶礼。”  一、精神之美的审美表现  魏晋时期士人多谈论老庄之学,清谈成为当时的时尚活动,他们谈玄讲道,参悟生命。正是基于这
期刊
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由上海市歌舞团演出,在周莉亚、韩真两位80后导演编排打磨下,深受好评,最终荣获“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文华大奖”。其用舞剧的形式讲述谍战故事,选题长达2年,经20余次的研讨论证,100个日夜的精雕细琢,反复排练,向观众讲述了上海的红色革命事迹。这部舞剧人物关系错综复杂,两位新锐编导在创作过程中运用“视线关系”这一技术让舞剧的叙事性与逻辑性更强。本文就舞剧中双人舞(夫妻回忆)、群舞
期刊
近年来,青春怀旧片曾一度掀起观影狂潮,成为市场宠儿,但后续发展动力不足,沦于平庸。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印记,青春怀旧片从创造银幕神话到资本纵欲下的僵化发展,这一巨大转变值得深思。本文研究发现,青春怀旧片采用多重视听策略重圆观众的青春梦,以“80后”“90后”为主的观影群体在现实的沉重打压下,将自我精神疗伤寄托于青春怀旧片,然而囿于叙事方式、空间话语、自身局限性等问题,同质化严重的青春怀旧片泛滥成灾,
期刊
老子没有频繁的传播行为,但《老子》中蕴含着传播的哲学,对传播主体与对象,传播的中介如传播原则、传播技巧、传播谋略等都有深入的思考,对现代的新闻传播具有启迪意义。  老子自幼勤奋好学,其毕生追求穷天下之理,成《老子》五千言。不过,究其一生,老子传播自己思想的活动并不频繁,他只在家乡河南鹿邑的明道宫内和西去秦地时的函谷关进行过讲学。  一、关于老子思想的传播  (一)老子关于传播的认识  据记载,老子
期刊
二人转是中国东北地区的走场类曲艺,它具有开放性、兼容性的特点,有着鲜明的民间风格。二人转不断地吸收各种艺术精华,转化成自己的东西。二人转吸取了二母争子故事的叙事文本,在此基础上把二母争子故事改成另类的艺术脚本,二母争子的故事得以以东北二人转的形式保存下来,记载于《吉林二人转集成·剧本卷5》中,名为《张飞醉审》。《张飞醉审》采用了角色叙事和第三者叙事两种不同的叙事角度,整篇叙事情节紧凑,逻辑清晰,并
期刊
在中国画的创作中,终极目的就是创造意境。意境也是审视作品优劣的标准之一。意境表现为情景交融、物我贯通,让观赏者能够超越物象,进入另一个宽广的艺术化境。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以儒家思想为核心,以尊崇社会道德为根本。前期儒学的人道主义精神、博爱精神与人格修养的倡导成为知识分子立身处事的准则,并广泛而深入地渗透到了人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风俗等各个方面,成为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心理基础,影响了中国文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