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审“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命题的内部秩序

来源 :名作欣赏·评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agyux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这一命题的提出,冲击了此前以政治事件划分文学史分界的文学史观,黄子平、陈平原、钱理群三人提出的打通近、现、当代文学的研究思路激起了学界的热烈讨论,肯定与质疑声随之而至。本文在理解“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内核的基础上,以现代文学的主心骨——鲁迅——为原点,以鲁迅研究脉络(1913—1989)为主线,以学界质疑的政治背景和世界性为切口,探究“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内部建构的合理性。
  关键词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 文学史观 鲁迅研究 内部建构
  前言
  1985年,黄子平、陈平原、钱理群三人在《文学评论》第五期上发表《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一文,其后,《读书》杂志连载有关“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命题的酝酿、阐发过程,一个新的文学史观念由此产生:“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三位学者提出要“把目前存在着的‘近代文学’‘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这样的研究格局加以打通”,“要把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来把握”a。该文学史论述所颠覆的是以往文学史追随政治史——以鸦片战争到民国初年、“五四”到新中国成立、共产党建立政权到当下——的文学切割模式,建构以现代化进程为背景、以近代为开端的中国文学的发展模式。
  基于新文学史命题的提出和基本构想的具体论述,学界在为之振奋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质疑声音,主要分为以下三类。一是质疑该文学史论述的时间划分,并认为该命题内部存在新的隔膜。王富仁先生就曾对此表示过疑义,他指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理论将新文化与新文学起点前移大大降低了“五四”文化革命与“五四”文學革命的独立意义和独立价值,因而也模糊了新文化与旧文化、新文学与旧文学的本质差别。b以戊戌变法为起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地位凸显程度由中国现代文学的开端变为20世纪中国文学里的一座高峰。有学者指出,在20世纪中国文学的打通体系里,“五四”和“新时期”作为两座高峰,将“十七年文学”乃至“文革文学”的地位挤压,在文化内部形成了新的隔膜。c二是质疑该命题回避或虚化政治背景。日本学者丸山升质疑提出者为何回避社会主义 ,d王瑶先生认为此命题忽视殖民帝国的瓦解、第三世界的兴起、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运动等政治形势的影响。e三是质疑该命题存在的保守或泛化倾向。谭桂林指出“对百年文学发展的各种力量的横向关联注意不够”、逐渐向保守方向发展,f刘俊归纳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这一概念由于历史局限所包含的三个“中心主义”—— “大陆文学中心主义”“精英(雅)文学中心主义”和“新文学中心主义”g,王瑶先生提出此观念有“世界主义”倾向 。h
  本文将鲁迅的前期求学和文学贡献、鲁迅研究(20世纪初至80年代)的发展趋势和起伏状态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起始与延伸进行比对,在确认该参照样本——鲁迅及鲁迅研究——具有合理性的基础上,以“政治-文学”背景下迂回曲折的鲁迅研究为参照,探析该命题是否存在政治性缺漏以及文学是否构成自足本体,再以鲁迅及其研究史所涵盖的民族性和世界性为视点,重审该命题中是否存在保守或泛化趋势。
  一、 文学坐标和回环救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中的鲁迅节奏
  鲁迅,1881年生,1898年考入江南水师学堂,后入江南矿路学堂,开始了“走异路,逃异地,去寻求别样的人们” i的人生路程,这恰恰是近代中国被列强欺凌后,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开启戊戌变法的历史帷幕、选择“变”的一大时间节点,也是“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提出的新开端的时间点。其后,鲁迅赴日本留学(1902—1909),注意到国人精神麻木状况,果断弃医从文,其间他介绍欧洲新文艺思潮,致力于翻译域外小说,许寿裳誉其为“介绍和翻译欧洲新文艺的第一个人”! 0。因此,20世纪中国文学在伊始之际,便被打上了浓厚的鲁迅印记和文化借鉴标识。回国后辗转杭州绍兴教书(1909—1911),后经许寿裳介绍,受蔡元培青睐,鲁迅赴北平工作(1912—1926)。钱理群先生将1908年至1918年称为鲁迅的十年沉默期,他在思考国民性和社会变革的关系时,产生了“历史中间物”的新的自我定位,鲁迅的思想积淀期也正是国内思想和政治革命力量快速发展和重新组合的时期。
  鲁迅之与北京文学界,恰如新鲜血液之于20世纪中国文学。1918年,鲁迅的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发表在《新青年》杂志上,以“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留下了开端即巅峰的小说印记。此后,鲁迅作文自命为“听将令”,为《新青年》的旗手们摇旗呐喊,为新文学的发展鞠躬尽瘁。在北京大学等学校教书时,鲁迅根据自己整理的中国小说史传授知识,学生慕名而来;在北师大女子学潮和“三一八”惨案中,鲁迅更是以人道的立场坚决维护学生的诉求。可以说,鲁迅的文学功绩擢升了“五四”文学的高度,其精神操守和“幼者本位”思想积淀了“五四”文学的人文情怀。
  自近代至“五四”时期,鲁迅的求学道路和文学生涯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命脉相伴相生。作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巅峰之一的“五四”文学,鲁迅堪称是主心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鲁迅第一次拯救了中国文学。鲁迅在政治变革的混乱时代中保持独立清醒的思考,他也始终立于反抗权威的立场上,为各种受压抑的思想争取着表达的空间! 1,作为研究主体的鲁迅并不是政治的附庸,他所拥有的独立精神和怀疑特性使他成为文学最纯粹的符号。因此鲁迅研究可看作是对思考人生的文学的解读,符合“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文学性指向。
  自“五四”时期至20世纪80年代,鲁迅研究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兴盛衰落同气连枝,王富仁先生更是肯定了“文化大革命”时期鲁迅研究的价值——鲁迅第二次拯救了中国文化。由此看来,鲁迅及其精神的后世影响与“五四”文化的错综繁荣同出一脉,鲁迅地位和被解读的空间是随着20世纪政治话语的收缩程度而不断变化,以鲁迅及鲁迅研究来观摩“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既可以基于鲁迅这个“五四”文化坐标,寻觅“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精神源头,理解新文化运动以来的“五四精神”和现代文人种种文化坚守的“五四气象”,又避免了学界担心的“20世纪中国文学”中“去政治化”现象的存在——鲁迅在20世纪已经数次被规划为政治旗帜出现。因此,以鲁迅研究的兴盛衰弱来诊断20世纪中国文学的脉搏具有合理性和契合性。   对于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鲁迅在《拿来主义》(《且介亭杂文》)一文中予以详细的思考和指导,基于近代中国被西洋炮火轰开国门的史实和20世纪初文化对话的现状,鲁迅先生不卑不亢地直面中国固有的“闭关主义”“送去主义”和“送来主义”,在文化沟通不对等的情况下,鲁迅先生更是直呼“拿来主义”——“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 4从他国文化中汲取有营养、有助益的成分,保持清醒地吸收运用,这是鲁迅所希望看到的,同样也是他所身体力行的。为了更好地了解和学习他国的长处,鲁迅不因中国文学处于弱势民族地位而徘徊,以蹈死不顾的精神闯开文学的壁垒,自身先予以分析和实践,以累累的文学创作成就向铁屋子里面的人展示“拿来”的可行性和必要性,鲁迅自己在总结创作经验时也曾说:“此后如要创作,第一须观察,第二是要看别人的作品,但不可专看一个人的作品,以防被他束缚住,必须博采众家,取其所长,这才后来能够独立。我所取法的,大抵是外国的作家。”! 5他以父亲的使命“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 6,不仅在文学创作的教导上如此,育人和立人上亦如此。鲁迅在《青年必读书》中提出:“我看中国书时,总觉得就沉静下去,与实人生离开;读外国书——但除了印度——时,往往就与人生接触,想做点事。”! 7鲁迅提倡青年多读外国书,并不是全盘否认传统文化的价值,而是一方面想让当时一头扎进“整理国故”、两耳不闻窗外事的青年关注现实,远离腐朽的思想,另一方面想开启民智,从青年身上看到行动的朝气。
  世界主义之于文学的意义在于,它为作家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一些带有永恒的普遍意义的主题、为文学创作提供超越特定的民族/国别的美学形式,提供广阔视野,使批评家得以在一个广阔的世界文学背景下来评价特定的文学现象以及作家和作品。! 8鲁迅作品中的世界性因素引起过鲁迅研究界的关注。鲁迅作为翻译和引进外国文艺的先驱,从俄罗斯、德国、日本文学中获益良多。鲁迅在借鉴果戈理的艺术手法之余,基于中国传统文化“吃人”的现状,采用日记体和第一人称的手法,创作出《狂人日记》这部振聋发聩之作。与鲁迅创作的世界经验相应的,世界主义为研究者提供了广阔的研究视野。20世纪50年代时,冯雪峰就以比较文学的视角研究鲁迅与俄罗斯文学的关系,写作了《鲁迅和俄罗斯文学的关系及鲁迅创作的独立特色》,1981年王富仁的《鲁迅前期小说与俄罗斯文学》一文作为鲁迅诞生100周年学术讨论会唯一挑选出的非出席代表的文章,在学术界一鸣惊人。20世纪80代的文化还原期里,国外诸多理论引进中国,产生了从心理学、信息学、叙事学等角度研究鲁迅的热潮。
  可以说,鲁迅的自身创作、“拿来主义”的倡导以及鲁迅研究理论的外部引入,在走向上是中国文学世界化的进程,相对应的,也就是“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提出时质疑者所说的世界主义倾向。值得注意的是,鲁迅不是一个单一的平面,他在接受外国文艺理论时,拥有深厚的传统文化根基,且不说他编写的《中国小说史略》,就是在公认受俄罗斯文学影响下创作的《狂人日记》中,也存在《儒林外史》等传统讽刺艺术的影响。鲁迅在倡导青年学生少读中国书时,并不是要他们全都不读,鲁迅也以戒酒来阐释自己的指引倾向。从另一个角度来说,鲁迅作为兼具中国文学和西方艺术的伟大文学符号,在当下文艺相互贯通的时代,中国学者可以研究中国文学中包含的世界性,他国学者也可以研究世界文化中蕴含的中国性,所以鲁迅文化不仅是外国文艺在中國有所影响的标志,也是中国文学走向世界文学的深厚载体。以此类推,“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以世纪的眼光存在于世界文学的背景下,那世界文学也可以通过新提出的文学史概念认识中国文化从封建体制走向现代文明的开天辟地的发展经过。
  四、 结语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这一概念的提出距今已有二十余年,在20世纪80年代学术自由、学科开放的时代氛围中,黄子平、陈平原、钱理群三位先生提出了这个石破天惊的文学史构想,随后涌起的学界讨论更是此起彼伏,赞同与质疑的声音在一定程度上检阅并丰富了此概念的内涵。“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是个包罗近、现、当代时期一切文化现象和文学存在的概念,提出者的宏大文学视野和解读者的具体指认分析的环节存在空间不对等。在此情况下,鲁迅研究既存在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类似的一面——内在结构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又具备具体探讨和逻辑思考优势,以此来解读“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命题的内部秩序是更加具体明晰的。
  疾风骤雨下的20世纪80年代,三位学者提出如此宏大的文学命题,难免出现疏漏之处。钱理群先生在《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笔谈时,表示这个概念的“基本精神是站得住的,并且已经事实上为学术界普遍接受,当然还有不同的意见,这也是正常的”! 9,但在90年代复杂的世界形势下,思想的复杂程度超乎意料,这令提出者也陷入沉思。陈平原先生在后来的访谈中也提到,“在80年代,我们确实没有能力很好地处理这些问题。现在不一样,应该认真反省当初将婴儿和洗澡水一起泼出去的毛病 ”@ 0。
  值得强调的是,三位先生提出该文学史的立足点在于打通近代、现代和当代文学,《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一文中提出的构想框架是三位学者站在80年代这一特定时间背景下更为具体的阐释和尝试性的总结,随着时间推移,更多文学新质势必产生,复杂多变的90年代更是孕育文学的特殊时期。因此,研究者不应拘泥于八十年代的拟行方案而逐字考量,结合具体的时期背景,从最初文学整体的构想精神上来解读“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也就会有更为深刻的理解了。
  a 黄子平、陈平原、钱理群:《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文学评论》1985年第5期。
  b 王富仁:《当前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的若干问题》,《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6年第2期。
  c 崔宗超:《作为一种话语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山西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
  dh t查建英:《八十年代访谈录》,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131页,第131页,第132页。
其他文献
摘要: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蛙》是与《生死疲劳》交替完成写作的,通过两个文本的对读可以发现两部作品的联系与区别,深入探究作品《蛙》中“蛙”这一动物意象的使用。  关键词:《生死疲劳》 《蛙》 动物意象  有人说《蛙》是莫言作品中“口味较轻”的一部,但是即便如此还是有人贬斥《蛙》的语言过于“不节制”,如果那些人看看莫言之前的作品,可能会改变这种观点。比如《檀香刑》里面对种种酷刑极度直接的描述,
摘 要: 种族社会制度下存在着严格的等级权势结构,长期以来,白人群体以强势身份占据话语主导权,肆意制造话语冲突以构建非和谐话语体系,而不礼貌话语往往是诱发冲突的导火索:积极不礼貌中负面称谓的使用削弱弱势群体成员的个体特质,直接不礼貌策略中直白命令句的使用强化弱势群体的等级意识,消极不礼貌的话语的使用进行话语内强势身份的构建。这在美国黑人小说家拉尔夫·埃里森小说《看不见的人》中最具典型性。本文基于语
摘要:《公民凯恩》的叙事迷宫为电影文本及其潜文本分析提供了可行性。童年凯恩母子分离的长镜头,强调了母亲在家庭中的强势地位。精神分析揭示了小凯恩只认同母亲而否定父亲及替身父亲的心理动机。潜文本分析出,小凯恩的童年境遇有导演自我投射的影子。小木屋回应了“从平民到总统”美国神话的想象。影片寓言性地描绘了失落的欧洲文明世界。  关键词:奥逊.威尔斯 《公民凯恩》 潜文本 精神分析 政治寓言  《公民凯恩》
摘要:近代中国,由于华夏文明衰落、西方殖民者入侵等因素,使传统“华夷”观念发生了深刻嬗变。“夷”已经不再指称华夏族以外的国内各少数民族,而是转变成为—种对西方侵略者的界定概念。传统的“华夷”观逐渐走向淡化。魏秀仁历经两次鸦片战争的全过程,其作品充分地展现了其华夷观的变迁。魏秀仁对“外夷”的态度由—开始轻视、排斥逐步转变为客观、平等地列待。  摘要:魏秀仁 华夷观 鸦片战争 转变  一、引言  魏秀
摘 要:通过《四川好人》 中的主人公沈黛这一艺术形象,布莱希特让我们去思考人性的复杂、世界的复杂,沈黛(隋达) 通过作恶而扬善,恶的表象有着善的动机,善的动机需要恶的手段,沈黛在善恶之间纠结徘徊。可见,善与恶并不是界限分明的;相反,让人感到吊诡的是,善与恶在内部常常交织在一起,既然善在某种情况下可以展现为恶,那么表现为善的恶更加危险,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很难识别出它的真正目的,反而更容易被它可人的
这些年,我们听得最多的是“空巢老人”,如今“空巢青年”也成为了当下一个高频词。那么“空巢青年”是什么样的一群人?今天,我们把视角对准“空巢青年”。  “空巢青年”就是那些离开父母亲人,一个人在城市里打拼人生,一个人居住生活的年轻人。他们与父母亲人分离分居,过着茕茕孑立的生活,他们看似是城市里的孤岛,一个人也生活出了一群人的模样。他们踌躇满志、心怀理想地在城市里努力生活,有些信念揣在他們心中,或许他
摘 要:悲剧的本质是φοβοc(恐懼)。亚里士多德《诗学》中的φοβοc不仅是道德情感,还是审美情感,只有综合个人和集体两个层面才能重新认识φοβοc,理解它的政治学、社会学价值。集体层面的恐惧,是一种积极资源,唤醒集体意识,增强集体认同感,促进政治共同体的建立,激活集体无意识。  关键词: 亚里士多德 《诗学》 悲剧 恐惧
摘 要:在诗词中,“下”字由于形象性比较弱,很容易被忽略,但是其本身带有的速度感和力量感,使其常常在诗词意境构建方面达到独特的艺术效果。本文将通过举例分析和比较,具体展示“下”字在诗词中的活法妙用。  关键词:下 力量 速度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林庚先生在《说“木叶”》一文中,剖析了“木”字的语言暗示性在意境构建方面的特殊效果a,眼光是非常独到的,而且引起了众多学者对于“木叶”的关注
摘 要: 对回忆和时间的关注构成了张曙光诗歌的特质之一。面对已经消逝的时间和生命,诗人感到无助、忧郁甚至恐惧。他试图凭借诗歌的力量,让现实与过去产生双向的联系,但这种努力带来的效果似乎并不明朗,因此在一种确定的枯燥、死亡和不确定的时间、回忆中,诗歌被染上了无法驱除的忧郁气质。  关键词:追忆 时间 死亡 忧郁气质  张曙光的《日子或对一位死者的回忆》是对其《1965年》 《岁月的遗照》 《给女儿》
摘 要:李商隐诗歌中弥漫着浓重的感伤意绪,成为晚唐诗歌感伤意绪的代表。置身“悲涼之雾,遍被华林” 的晚唐,经历着那个时代对知识分子的摧残压迫,李商隐用一切无法常驻的眼光看待世事盛衰和人世荣落,伤逝不仅以具体人事的方式大量出现在诗中,更作为精神意绪感染物态人情,使义山诗的情调充满了感伤。伤逝是构成义山诗感伤意绪的一部分,但程度往往更甚于感伤。  关键词:李商隐 伤逝 伤春  引 言  美好或有价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