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还是拒绝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

来源 :新闻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wx3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高人民法院于2009年12月下发了《关于人民法院接受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若干规定》①,借以规范人民法院接受新闻媒体舆论监督工作,保障公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要求人民法院应当主动接受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为什么政府(含法院)要接受新闻媒体的监督?众所周知,统治我们的政府不是天使,“如果是天使统治人,就不需要对政府有任何外来的或内在的控制了”。②正因为政府不是天使,因此需要来自各方面的监督。同时任何政府权力都是一把双刃剑,它一方面可以给民众带来福祉,另一方面它也可能被恣意滥用,侵犯民众利益,“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到遇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③“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④。同时还必须动用公民权加强对政府权力行使的过程进行监督。一般而言,对政府及政府权力(含司法权)的监督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来自国家监督,另一方面来自社会监督。本文谈论的是社会监督中最有分量的、最有影响力的新闻媒体舆论对人民法院的监督。由于这种监督效率高、力度大和监督效果良好等特点,因此在西方国家被称为“无冕之王”。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本质是公众通过新闻媒体对政府管理和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监督,是党和人民赋予新闻媒体的权利和应有职责,也是党和国家政府发现问题、改进工作、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正确开展舆论监督,对于反映公众的意见和呼声,维护社会安定团结,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司法权是从国家主权中分离出来的一项权力,它同立法权、行政权一样都有滥用的可能,因此必须加强对它们的制约和监督,尤其是加强新闻媒体舆论的监督。为此,最高人民法院制定了该《规定》,用以规范人民法院接受新闻媒体舆论监督工作,保障公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然而从《规定》的内容来看,人民法院不是应当接受新闻媒体舆论的监督,而是可以接受新闻媒体舆论的监督;人民法院不但可以拒绝新闻媒体舆论监督,而且可以反监督新闻媒体。因此这一《规定》存在许多问题,值得我们拷问:
  第一,《规定》的制定主体违背了自然正义原则的要求。自然正义原则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任何人都不能做自己案件的法官”。自然正义原则主要就是排除偏私、排除一己之见。《规定》是想妥善处理法院与媒体之间的关系,规范司法权和新闻媒体舆论监督权的合理行使。但《规定》却是由最高人民法院单方作出的,这使得最高人民法院既是规则的制定者,同时又是《规定》所规制的双方当事人中的一方当事人,也就是说,最高人民法院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这样的双重角色有违上述自然正义原则的要求。新闻媒体在多大范围和程度上对司法权进行监督、司法部门的哪些行为应该接受新闻媒体监督不是由新闻媒体说了算,当然更不能让人民法院自己说了算。最终要由立法机关说了算、法律说了算。
  第二,《规定》的性质尚难以准确定位。从法理上讲,最高人民法院的《规定》本身既不是法律,也不是司法解释。众所周知,法律的制定主体是有特定要求的,只能是立法机关,而最高人民法院是司法机关,不是立法机关,因此最高人民法院制定的此《规定》不是法律。根据我国《人民法院组织法》第33条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对于在审判过程中如何具体应用法律、法令的问题,进行解释。”可见最高人民法院是具有司法解释的权力的,但是司法解释只能是最高人民法院对具体应用法律问题进行解释,而不能对非应用法律问题进行解释。最高人民法院的《规定》主要是协调和处理司法机关独立审判和新闻媒体舆论监督之间关系的一个文件规定,这个问题不是法院在具体审判案件过程中具体应用法律的问题,而是人民法院就审判工作如何接受新闻媒体监督的问题,本身不牵涉具体应用法律问题,况且我国目前尚无《新闻法》、《监督法》等法律,最高人民法院没有进行司法解释的前提和基础。因此最高人民法院的这个《规定》也不是司法解释。从《规定》的立法本意来看,最高人民法院似乎是想制定一个内部性的規定来约束自己,让自己主动接受新闻媒体的监督,作为一个内部性规定,《规定》理所当然能对我国人民法院系统产生约束力。但从《规定》的具体内容来看,它不仅规定了人民法院系统接受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义务,同时也对新闻媒体的违法、不当监督设定了相应义务和责任,这使得该《规定》又具有了外部性因素。如果《规定》是一个外部性规定,那么它本身既不是法律,又不是司法解释,它能否约束新闻媒体?假如能,那么其约束新闻媒体的理论依据何在?这些问题使得我们很难说清楚该《规定》是内部性规定还是外部性规定。
  第三,《规定》缺乏对人民法院及其司法工作人员的责任追究条款。从《规定》的制定目的来看,《规定》是想让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接受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以保证公正司法。但如果人民法院拒不接受新闻媒体舆论的监督,或者按规定应该接受新闻媒体监督的案件而人民法院拒绝接受监督,或者新闻媒体发现人民法院及其工作人员有违法乱纪行为,人民法院及其工作人员应承担何种责任,如何承担责任,该《规定》没有作出相应规定,《规定》只在第8条对法院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审判人员的违法行为作了笼统的规定:“对于新闻媒体报道中反映的人民法院审判工作和其他各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反映审判人员和其他工作人员的违法违纪行为,人民法院应当及时调查、核实。查证属实的,应当依法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并及时反馈处理结果。”从该《规定》中看不出人民法院及其工作人员在接受新闻媒体的监督过程中对自己的违法行为承担何种法律责任。
  第四,《规定》缺乏对新闻媒体救济权的规定。《规定》没有规定新闻媒体的新闻采访权和监督权受阻时的救济渠道和措施。如《规定》第4条规定:“对于不适宜接受采访的,人民法院可以决定不接受采访并说明理由。”假如新闻媒体认为人民法院决定不接受采访的理由是不成立的,应该如何进行救济,该《规定》没有作出规定,这使得新闻媒体的监督权无法落到实处。
  第五,《规定》本末倒置,监督者成了被监督者,被监督者倒成了监督者。《规定》第9条规定:“人民法院发现新闻媒体在采访报道法院工作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向新闻主管部门、新闻记者自律组织或者新闻单位等通报情况并提出建议。违反法律规定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1)损害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泄露国家秘密、商业秘密的;(2)对正在审理的案件报道严重失实或者恶意进行倾向性报道,损害司法权威、影响公正审判的;(3)以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法官名誉,或者损害当事人名誉权等人格权,侵犯诉讼参与人的隐私和安全的;(4)接受一方当事人请托,歪曲事实,恶意炒作,干扰人民法院审判、执行活动,造成严重不良影响的;(5)其他严重损害司法权威、影响司法公正的。”从第9条的规定可以看出,新闻媒体成了被监督者,新闻媒体有上述5种情形之一的,原先的被监督者人民法院摇身一变马上成了监督者,仆人变成了主人,奴仆变成了上帝,并且可以向新闻主管部门、新闻记者自律组织或者新闻单位等通报情况并提出建议,面对公权力机关强有力的建议,新闻媒体当然不敢造次,只有规规矩矩地接受。而且上述行为违反法律,还要被追究法律责任,如若追究法律责任,最终还不是要由法院来进行审判?此外,《规定》第9条所列的严重损害司法权威,影响司法公正的5种情形弹性较大,标准模糊,使人民法院拥有无可限制的自由裁量权。因此从《规定》的本意来看,《规定》是新闻媒体对人民法院进行监督的一把“利器”,而现在《规定》的第9条却使得《规定》成了人民法院监督新闻媒体的一把“利器”。
  第六,《规定》制定者的理念不是“人民主权至上”观,而是“国家权力至上”观。在人民主权观念支配下,公民权利高于一切,一切国家权力(包括司法权)的运行都是为了保障公民权利而存在,公民有权利监督国家权力的运行。然而在“权力至上”思想观念的支配下,一切活动的出发点都是为了保障国家权力的顺畅运行,只要有利于国家权力运行,就可以肆意限制、克扣公民的基本权利。《规定》就是国家权力至上观理念指导下的产物,制定《规定》的初衷有可能就是最近几年实践中经常出现的“媒体审判”严重干扰了司法机关独立审判案件,由于公众和新闻媒体的不当监督妨碍了司法机关独立审判案件,为了保障人民法院依法行使审判权,最高人民法院才制定了该《规定》,以致该规定的内容到处是限制新闻媒体舆论监督权的行使。
  《规定》名义上是让人民法院接受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实际上却通过各种手段和措施排除、拒绝新闻媒体对人民法院审判活动的监督。《规定》现已公布实施,其能在实践中走多远,我们拭目以待。
  
  注 释:
  ①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接受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若干规定》于2009年12月23日对外公布施行,《规定》共10条,文中如无特别说明,所用的《规定》均指该文件。
  ②汉密尔顿[美]等著,程逢如等译:《联邦党人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264页。
  ③④孟德斯鸠[法]著,张雁深译:《论法的精神》(上册),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54页。
  (作者单位:西京学院人文科学系)编校:施 宇
其他文献
新闻追求真实、客观、准确,这不仅对采访过程有严格的要求,对新闻写作的措辞用语也有较大的限制,强调使用客观写实性的词汇。另外,新闻媒介为了吸引更多的受众,也强调新闻报道的形象性,运用了较多的隐喻表述,例如仍带有较强隐喻色彩的惯常表达方式“金融风暴”,还有新义正在凝固状态中的“回炉”,它们的新颖与凝固程度各异,但实际使用含有某种隐蔽程度各异的主观性倾向,却来源于相似的生成机制。  正常情况下,一个隐喻
期刊
涉外英语广告创作及品牌命名    所谓涉外英语广告主要是指通过传播媒体,对进口国或地区所进行的有关产品、服务的信息传播活动。要将中国产品打出自己的品牌,在质量保证的前提下,英语广告创作是非常重要的。  品牌是一类特殊的专有名词,它代表了商品和服务,是商标中可以发出声来的文字部分。在今天激烈的竞争领域给品牌合适地命名,有时比技术都重要,因为科技可以模仿,而已经确立的品牌名称却不容易模仿。    涉外
期刊
国庆60周年是中国的盛典,是2009年中国媒体报道的重中之重,从跨入2009年开始,按照“隆重、喜庆、节俭、祥和”的主基调。各媒体精心策划,陆续推出一系列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报道,展示新中国成立60年来的辉煌成就,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各族人民好的时代主旋律。尤为重要的是:新闻报道随着网络、数字等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发生了多层面的变化,如新华网、人民网、新浪网、凤凰网等网络
期刊
中唐是唐诗发展的第二个高峰,在此阶段。诗人们着力于新途径的开辟、新技法的探寻以及诗歌理论的阐发,创作出大量极富创新意味的各体诗歌,展示了唐诗大变于中唐的蓬勃景观。在这极富创新意味的各体诗歌中,以《宫词》为题的诗歌成了当时的一道独特风景。宫词的代表作家当首推王建。王建为中唐人,据说他曾创作《宫词》百首,虽然后人如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赵与时《宾退录》、明杨慎《升庵诗话》、朱承爵《存馀堂诗话》均提出
期刊
摘要:博客文化表现出知识共享、交流与互动、平民化与个性化等特点。现象学理论、建构主义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是博客辅助教学的文化基础。博客运用于教育中可以提供丰富的学习情境、进行自我知识的管理、记录学习过程、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推动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等。释放博客在教学中的潜力,体现了当代教育的发展方向,必将推动我国教育教学改革。  关键词:博客文化 文化基础 教育教学应用    历史
期刊
商品社会中劳动的异化导致了劳动产品对人的异化,异化成了商品社会中人最常见的一种体验方式,在这种体验中,个人感到自身在分裂,他不再是自身的主宰者,只有他的行动及其结果才能证明自身的存在,他对此除了服从和崇拜之外,别无选择。“异化的事实就是,人没有把自己看做是自身力量及其丰富性的积极承担者,而是觉得自己变成了依赖自身以外力量的无能之‘物’,他把自己的生活意义投射到这个‘物’上”。①商业社会中异化的现实
期刊
在2009年世界媒体峰会上,国家主席胡锦涛发表了重要讲话,强调媒体责任,支持舆论监督,鼓励和支持中国媒体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在2008年度的中国新闻奖摄影作品初评结果中,大河报摄影记者分别获得不同类别的金、银、铜三项大奖。这三幅照片从形式到内容都是反映当代民生的,所以我认为:都市报新闻摄影,关注民生是根本。    都市报新闻摄影内容是民生新闻、百姓新闻    为了应对全球性金融危机带来的
期刊
摘要:从2004年公共新闻的概念引入国内以来,学界和业界对公共新闻的理论探讨和实践探索就没有停止过。到目前为止,国内大多数人都把公共新闻当成民生新闻的发展来对待。近两年来,国内主要媒体尤其是地市报纸都把社区当成民生新闻最重要的新闻来源地来对待。社区新闻是民生新闻的重要内容,在一定程度上践行了公共新闻的理念,同时也是地市报纸在同上一级媒体竞争时的法宝。  关键词:公共新闻 地市报 社区新闻    公
期刊
《大宅门》是以同仁堂的生活为原型的,它体现的是一种独特的宅门文化。主人公白景琦俗称白七爷,性格豪放与粗野,坦荡磊落和不成体统,与宅门弟子应有的知书达理、温文尔雅、温良恭俭让构成了鲜明的对比。瑞德是美国《飘》中的男主人公,是一个常人捉摸不透、贵族中的无赖、时代交替中的叛逆者、爱情中的痴情汉。正是由于他的出现与存在才使得斯佳丽的人物形象变得更加丰满,才使得《飘》这个世界文学史上的璀璨明珠更具魅力。本文
期刊
自上世纪80年代里根与撒切尔上台后,新自由主义思潮开始在欧美抬头,弗里德曼、哈耶克等新自由主义旗手的思想成为美英等国制定公共政策的依据。在傳媒领域,以美国1996年《电信法》的通过为标志,一场席卷全球的媒体兼并、收购浪潮风起云涌,大型上市公司通过强有力的经济实力重组传媒市场。在这一过程中,许多传统的家族报业难以和市值达数百亿美元的企业巨头抗衡,不得不改换门庭。而那些仍然为家族掌握的报纸也出现了一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