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阅读体悟情感

来源 :作文周刊·中考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anka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诗言志”,“诗缘情”。古诗词或低回婉转,或豪气冲天,令人荡气回肠,陶醉在诗意的芬芳里,驻足在历史的烽烟中。对古诗词的考查,往往也离不开对诗人情感的体味和分析。
  综合分析近年中考古诗词阅读试题,对诗歌情感的考查形式大致有以下几种。有直接发问的,如:“这首(句)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这句诗有什么作用”“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生活情趣(心情或人生态度)”等;也有结合诗歌意象间接考查的,比如:描述某句诗歌画面,分析诗人感情,结合诗句体会某个意象的深意等。对诗歌感情的考查形式比较灵活,不限于这些。常见的题型有:填空题、简答题、选择题。
  (2019·营口)
  从军行
  〔唐〕李 白
  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
  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人感情的理解与掌握,要结合写作背景分析情感。盛唐时期,国力强盛,君主锐意进取、卫边拓土,人们渴望在这个时代崭露头角、有所作为。武将把一腔热血洒向沙场,建功立业,诗人则为伟大的时代精神所感染,用他沉雄悲壮的豪情谱写了一曲曲雄浑磅礴、瑰丽壮美而又哀婉动人的诗篇。本诗以疏简传神的笔墨,叙写了唐军被困突围的英勇事迹,热情洋溢地歌颂了边塞将士浴血奋战、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全诗从侧面反映了诗人欲报效国家、建功立业的愿望。
  参考答案
  歌颂了边塞将士浴血奋战、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反映了诗人报效国家、建功立业的愿望。
  把握诗人的思想感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结合背景,把握诗词的情感。这里的背景一指诗词反映的广阔社会现实,二指诗人的人生经历。
  2.分析题目,题目往往交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或选材类型,根据内容或者题材作出判断。
  3.分析诗眼,透视诗词的感情。诗眼是解读诗词主旨的一把钥匙,阅读诗词,如果能抓住诗眼,就容易体会诗人的情感。
  4.解读意象,挖掘诗词的情感。诗人总是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寄托在自然山川、风花雪月等意象中。
  5.借助典故,探寻诗词的情感。
  (一)满江红
  ◎秋 瑾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將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1.请对“四面歌残终破楚”一句作简要赏析。
  
  
  2.“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月夜忆舍弟
  〔唐〕杜 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3.“月是故乡明”是千古名句。请从景与情关系的角度简要赏析。
  
  
  4.理解诗歌尾联的意思及表达的情感。
  
  
  参考答案
  (一)《满江红》
  1.运用“四面楚歌”的典故,写出国家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困境,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2.抒发了诗人决心比超男子,渴望投身革命,匡国济世的思想感情。
  (二)《月夜忆舍弟》
  3.这两句采用移情手法,在自然景物的描述中融入主观感受,以景生情,景随情变,是诗人深切思念家乡和亲人的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此外,今夜露白、故乡明月的词序稍作变化,化平凡为神奇,成为千古名句。
  4.①怀念家乡,思念亲人,夹杂着生离死别的焦虑;②忧国忧民,不满现状,渴望社会安定。
  情景一体,别具一格
  ◎孙俊强
  [双调]寿阳曲·潇湘夜雨
  〔元〕马致远
  渔灯暗,客梦回,一声声滴人心碎。
  孤舟五更家万里,是离人几行清泪。
  潇湘指湘水与潇水在湖南零陵汇合的地方,后用以指湖南。这首小令抒写了词人由江西至湖南的亲身感受。
  曲子的前三句紧扣曲题,写潇湘夜雨及词人触景生情。“渔灯暗,客梦回”描写词人在水上过夜的情景。潇湘自古为鱼米之乡,“渔灯”抓住了“潇湘夜”的特点,“暗”字奠定了全曲暗淡感伤的感情基调。“客梦回”的“客”系词人自指,表明词人此时身在羁旅中,为下文的思家作了铺垫。词人身在旅途,夜泊潇湘,从梦里醒来,但见船上渔灯暗淡,耳边传来雨打船篷的声音。梦到什么,词人没有明写,也许是“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也许是“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一声声滴人心碎”刻画了词人对深夜雨声的感受。那雨点滴在船篷上,一声声传来,像滴在人心上,让人肝肠寸断,让人心碎。
  “孤舟五更家万里,是离人几行清泪”写词人离家之远,孤身之苦,思家之痛。时至五更,夜已深,词人孤零零地躺在小船上,身边没有亲人,只有漫漫长夜、无尽的寂寞陪伴着自己。词人想,这江上的滴滴雨水不正是离人眼中伤心的眼泪吗?“五更”是说夜之深,“万里”是说词人离家之远,从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写出了远离家人的旅客在深夜的孤独寂寞之感,是为“心碎”的第一层烘托和具体内容的揭示。“清泪”是“心碎”的第二层烘托,直接揭示离人之情,采用比喻手法,把大自然的雨滴,比作离人眼中滴出的伤心之泪。夜雨无边,人泪如斯,则“离人”心碎之深,可以想见。
  闻雨伤心,离情顿生,本是古诗词中常用的手法。温庭筠《更漏子》中的“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便刻画了这样一种意境。马致远的这首曲子虽然也用了这种诗词中常用的意境和手法,但这首曲子将雨与泪联系起来,将情与景融为一体,自出机杼,语简意深,显示出其别具一格的过人之处。
其他文献
时光如诗。在时光的角落里,我们读懂了外婆的爱,明白了亲情的可贵;在时光的角落里,我们读懂了故乡的山水,感受着乡情的厚重;在时光的角落里,我们读懂了林清玄、杜甫,品味着文字背后的清香和力量……  请以“在时光的角落里读你”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全命题作文是中考作文题中最常见的题型。上海市“这事,真带劲”,山西省“谢谢你,使我成为更好的自己”,福建省“最好的作品”,重庆市“我的最高分,
期刊
■  请以“惩罚”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要求: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②条理清楚,文从字顺;③写出真情实感;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  “惩罚”是指惩戒、责罚、处罚,甚至施加鞭挞或体罚使某个对象服帖、受辱或以苦行赎罪。那么,从小到大,你受过惩罚吗?哪次惩罚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打开记忆的闸门,先锁定“惩罚事件”,再还原事件发生的起因、经过及主要场面等,写出自己的
期刊
我的老家在大山深处,记得小时候,去乡里要走三十多里路,这不是公路,是林间的山路,车不能行,只能步行。那时在我们那里,别说汽车、摩托车,就是自行车也是没有的。  路是对外的连接点,村民下山上山,来来往往,去乡里赶集,都得走这条小路。记得那时,母亲常跟我们说要是能把这条小路修宽点就好了。母亲在心里这么想,她也想方设法去将这个愿望变成现实:她挨家挨户地去发动去劝说,动员村里人一起来修路。在她和村民的努力
期刊
写作文要抒发感情,有一个怎样使用人称的问题。使用第一人称,可以把文内的事件写成好像是“我”的亲身经历,使人感到真切,便于直接抒发感情;使用第三人称,通过客观叙写,让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变化展示在读者面前,从中折射出作者的感情倾向,较为灵活自然;而有的文章,则在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的叙写中突然转换为第二人称(“你”或“您”),作者直接与所写的人或物进行对话,交流感情,这其实是一种抒情的特殊方式,从修辞角
期刊
2015年到2018年,知识付费用户规模增长率保持在100%上下,60%以上的人由此满足了专业需求,就在人们以为这个行业可以一路“高歌猛进”之时,《2018-2019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却显示,用户对知识付费产品选择更加理性,未来情感类热度将逐渐削弱,专业化、实用性强的内容将成为市场主流。   当年,“罗辑思维”等知识付费产品风头正劲的时候,忙于工作、充满“知识焦虑”的年轻人,似乎等来了一
期刊
吃过晚饭,大地折叠起白昼的光,夜的汁液愈加浓稠,顺着山峦,渐次在村庄的上空洇开。门前的苦楝树用黑缎子藏住身影,倚靠在围墙上。蝉伏在其中,不知疲倦地聒噪,试图抖落夜的神秘气息。  刚刚孵出的小鸡仔,没见过世面,显然被渐渐加深的夜色吓坏了,找不着回鸡窝的路,急得在院子里四处乱窜,并发出惊恐的叫声。晚饭前,母亲对我说,把鸡仔逮进窝,才可以出去野。我将母鸡先赶进窝里,可是小鸡仔实在太会跑了,累得我气喘吁吁
期刊
古诗文比较阅读,就是将两篇或两篇以上、内容和形式上有一定联系的古诗文,加以比较分析、对照鉴别地阅读。在同中求异和异中求同中达到提高学生迁移思维能力和深入分析问题能力的目的。  古诗文比较阅读文段(或诗歌)的选取一般遵循以下原则:一、几个文段之间存在着“联系点”,课外文段往往是对课内文段的补充或延伸,在文体、主题、题材、人物形象、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等要素中有一个或多个相同(相近)之处。二、比较阅读的
期刊
回到家乡的时候,已经是夏初了,树上的叶子摇摇晃晃地落下来。“为什么夏天还会有落叶?”我问同行的友人。他想了想,说:“这大概是冬天留到现在的落叶吧。”  当时我们刚走到城郊,将车丢在一旁,下车休息,美其名曰:品味家乡的风。微风习习,轻抚我的脸庞,突然想起读书时写的作文——《二十年后回故乡》。郊外满眼繁华与优美的景象,令我讶异于这居然是我的家乡,甚至比当时我在作文中所幻想的更美更好。像是带着面纱的妙龄
期刊
我们习惯于等待:等待集合、等待通知、等待早请示晚汇报、等待报告结束、等待典礼开始、等待误点的航班……“等待”是“贼”,窃走人们的光阴。如果统计人一生中用于等待的时间,结果必令人大吃一惊。然而不得不等待,中国人说“欲速则不达”“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法国谚语“需懂得等待”。等待中有歡乐,有焦虑,有无可奈何与迫不及待……包含人间百味。  请以“等待”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
期刊
导语  象征手法源于《诗经》中的“比”“兴”,一般用来赞颂美好的事物,体现作者所追求的理想境界,也可用来讽刺丑恶的事物,抨击不合理的现象。它是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借助某人、某物的具体形象,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情感的手法,可使文章立意高远,含蓄而深刻。恰当地运用象征手法,可将某些较抽象的精神品质转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赋予文章以深意,给读者留下咀嚼回味的余地。  ■  风!你咆哮吧!咆哮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