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经济学的产生\发展和成就

来源 :鄱阳湖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eng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态经济学是生态学和经济学两大学科高度融合的一门新型学科。探索生态经济学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轨迹,必须首先了解生态学是如何产生的,然后进一步探索生态学是如何与经济学相融合的。
  
  一、生态学的产生和发展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生活环境以及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生态学”一词是德国生物学家E·海克尔于1869年在其研究动物学的著作中提出的学科概念,他将“生态学”定义为“研究动物与其有机及无机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特别是动物与其他生物之间有益和有害的关系”。后来又把生物与环境条件所构成的整体称为“生态系统”,把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归纳为物质流动及能量的交换关系。20世纪70年代以后,现代生态学则进一步概括为物质流、能量流及信息流。
  《中国大百科全书》把生态学的发展分为三个时期即萌芽期、形成期和发展期①。
  (一)古代萌芽期
  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古代思想家、哲学家在《易经》、《吕氏春秋》等著作中,就提出了“天人合一”的思想,认为天地人是相互联系的。辩证唯物论认为:理论来源于实践。古代人类要生存就必须从自然界中取得食物,他们从事捕鱼、打猎,后来栽培农作物和饲养动物,从事农业和畜牧业生产,在实践中增长了对动植物习性和分布的认识,《管子·地员篇》就记载了许多植物的区域和垂直分布,描述了这些植物所处的土壤种类和水源状况,可以认为是我国最早的植物地理生态学著作。《淮南子》一书提出“山处者木、谷处者牧、陆处者农、水处者渔”,讲的是农业生产要因地制宜,根据地形、土壤和气候条件发展林业、牧业、种植业和渔业。出于对人类食用和医学发展的需要,古代对食用和药用植物的生活环境,记载和描述比较深入,如东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北魏时期贾思勰著的《齐民要术》,直到明代李时珍所著的《本草纲目》,都对食用和药用植物生活习性和物候学作了较详细的描述,这些描述符合现在的生态学和经济学规律。古代学者对生物界中的食物链关系也有一些描述,如《庄子·卷五》中,描述了螳螂捕蝉、鸟食螳螂、人捕食鸟的食物链关系,认为万物是相互联系的,也是对食物链最早的描述,奠定了生态农业的理论基础,为现在的生物防治害虫提供了借鉴。
  在国外,古希腊学者亚利斯多德在公元前4世纪所著的《自然史》一书中,描述不同动物的生活习性和自然环境的关系,他把动物分为水生和陆栖两大类,按捕食性质分为草食动物、肉食动物和杂食性动物。亚利斯多德的学生赛奥夫拉斯图斯最早提出了植物群落的概念,把植物分为水生植物群落和陆生植物群落两大类,被认为是最早的生态学著作。这些朴素的生态学观点,为后来生态学成为一门新的学科奠定了理论基础,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二)近代生态学形成期
  1.近代生态学的形成
  15世纪到20世纪40年代的500年间,是生态学成为一门有特定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理论体系的独立学科的时期。
  从15世纪的“文艺复兴”到18世纪,是近代自然科学形成和发展时期,这个时期,不变论在自然科学中仍然占统治地位。但是大量事实表明,变化和发展的规律是客观存在的,并且积累了大量的生物物种和性状变化的资料,瑞典植物学家林奈把物候学、生态学和地理学结合起来,综合描述了外界环境条件对动物和植物的影响,法国生物学家布丰更是强调生物变异是基于环境的影响。18世纪末,法国生物学家,物种进化论者拉马克认为:物种是可以变化的,这种变化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变化;环境的变化会引起生物的变化,环境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化的根本原因;环境的变化会引起动物习性的改变,习性的改变会使某些器官经常使用而得到发展,另一些器官不使用而退化。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利用环球考察所收集的资料,经过20多年的研究,于1859出版了《物种起源》,进一步发展了拉马克的进化论,他提出的“生存竞争”和“自然选择”的概念,大意如下:“生物都有繁殖过剩的倾向,而生存空间和食物是有限的,所以生物必须为生存而斗争。在同一种群中的个体存在变异,那些具有能适应环境的有利变异的个体将存活下来,并繁殖后代,不具有利变异的个体就被淘汰。……并由此导致亚种和新种的形成。”①
  受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和启示,《物种起源》出版后的第十年即1869年,海克尔便首次提出“生态学”概念,生态学的提出,开创了一门新的生物学科分支即生态学。在此之前人们对生物学的研究只限于生物体本身,着重从解剖学、生理学、分类学等的角度研究,不包括生活环境,而生物与生活环境是不可分割的,因此,生态学把环境因素引入生物学,为生物学研究开创了一个新领域,有的生物学家认为是一场生物学革命。生态学家进一步认识到:物种的兴衰将取决于对环境的适应性,这种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适应者才能生存,例如仙人掌为了适应沙漠的环境,叶子是针状的,以使水份的消耗减少到最低限度;水生植物的叶面积大,是因为它生活在水中,有充分的水源供给,生物器官的这种性状,是为了保持水分的生态平衡;肉食性动物为了捕捉其他动物,具有凶狠的攻击性格;反之草食性动物具有温顺的性格,容易成为家庭饲养的牲畜;经过人工驯养的凶猛肉食性动物,再放回大自然,将失去生存能力。
  19世纪末期到20世纪初期,一批系统论述生态学的经典专著相继出版,例如丹麦植物学家瓦尔明著《植物生态学》,进一步阐述了“植物群落”的概念。英国动物学家埃尔顿著《动物生态学》,提出“食物链”和“生态位”概念。英国生态学家坦斯勒于1935年在《植物生态学导论》中提出生态系统的概念,他认为:这个生态系统包括生物系统以及生物所处的生活环境系统。生物系统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分别扮演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角色。生活环境系统是非生物系统,包括光、热、水份、土壤、气候等因素,构成生物生存的环境系统,这两大系统是一个整体,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在成熟的生态系统中通常处于平衡状态,使这个系统得以维持。1942年美国生态学家林德曼在分析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转移规律中,提出了一个“量”的概念。他在研究中发现:通常情况下,各级有机体中会消耗大部分能量,只有1/10的能量从上一级食物链转移到下一级食物链。林德曼的发现确立了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规律,对建立现代生态学理论作出了重要贡献。
  从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出:在近代数百年中,生态学、生态位、食物链传递规律和生态系统理论,是这一期间生态科学的最重要成就,使生态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理论体系更加完善,并使之成为一门新的独立的学科。
  2.近代生态学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
  由于农业是直接以动植物资源作为生产资料的,所以农业生产是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的有机结合,生态学的许多理论首先在农业中得到应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实施农、林、牧结合的生产经营模式。根据生态系统中食物链关系,在我国传统农业中,就十分重视农业、林业、牧业、渔业的有机结合,有的专家概括为农林牧三位一体模式,在我国漫长的传统农业社会中,农业生产基本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一般情况下,每户农民都会种植几亩至几十亩的农作物,此外还饲养牲畜、家禽,有条件的地方会在池塘中养殖鱼虾等淡水产品,或在山坡上种植林木、果树。这样的农业生产结构,便组成了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食物链关系。那时机器和农业化学品还没有出现,农业生产的动力也是靠农户饲养的大牲畜提供动力,农业向畜牧业提供饲料,畜牧业向农业提供肥料,它们之间的物质和能量循环,还主要局限于农业生态系统内部的循环。在欧美经营规模较大的农场中,农林牧结合多种经营也相当普遍。
  (2)建立符合生态平衡的耕作制度。应用植物之间的共生互补关系和土壤肥力的平衡关系,广泛采用农作物的轮作、套作、间作等方式,建立科学合理的耕作制度,我国传统农业采用的轮作、套作、间作的耕作制度,直到今天仍广泛应用。在土地资源丰富的情况下,为了恢复土壤肥力,还广泛应用休闲和轮作制度,即在一块地上连续种植几年农作物后,土壤肥力已经消耗很大,为了恢复土壤肥力,将这一块土地休闲,或栽培能恢复地力的豆科牧草,一二年后又种植需要消耗大量营养的粮食作物或经济作物。在前苏联20世纪二、三十年代,就大规模推广土壤学家威廉斯创立的“草田轮作制”,对恢复肥力、平衡生态系统内的营养,使农作物获得较高的稳定的产量,起了很大作用。土地休闲和轮作是符合生态规律的,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土地资源丰富的国家至今仍大规模采用,不过现在除考虑恢复土壤肥力外,还根据市场需求和价格变动,进行市场调节。
  (3)对动植物进行定向培育。在达尔文的进化论中,还包括了人工选择的作用,他利用改变动物的生活条件、营养条件,在家庭驯养条件下,发现有利的变异,通过人工选择进行定向培育,使变异向有利于人类需要的方向发展。定向培育在前苏联生物学家米丘林的工作中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他根据自已提出的生物体与生活环境是统一体的理论,利用改变生活环境和营养条件的方法,培育农作物的抗寒性、抗逆性,使一些农作物特别是果蔬作物的栽培区域向北推移,他的工作得到列宁和苏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评价,是生态学理论的实践者。
  (三)现代生态学发展期
  20世纪50年代以来,生态学进入了现代发展期,由于其他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生态学吸收了其他学科的发展现代成果,进入了现代生态学发展时期,主要发展趋势是:
  1.由定性研究向定量研究、由静态描述向动态分析发展
  生态学吸收了数学、物理、化学和工程技术科学的研究成果,开展定量研究,由于精密仪器和电子计算机的应用,生态学在探索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中进行了定量分析,利用软件系统对生态价值进行了市场模拟,得出生态效益的定量评估,如对某一区域的森林生态和湖泊湿地生态进行定量计算,并且从动态变化的角度,对未来的生态价值进行了动态评价,这方面的成果在国内外都已经有了许多案例。
  2.由单个系统、单一层次向多系统多层次的综合研究发展
  生态规律既表现在个体,也表现在更高的种群、群落生态系统,乃至整个生物圈的宏观层次,还表现在动植物的器官、细胞、分子结构等微观领域,而且它们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因此生态学研究具有多系统多层次的综合研究性质。
  3.生态科学与其他学科交叉日益明显,并发展成为许多生态学分支学科
  进入20世纪中叶以后,由于社会对生态问题的关注,同时各个学科也将研究的范围向生态学延伸,加深了生态学向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渗透,并产生出许多生态学的分支学科。①
  (1)按所研究的生物类分,有微生物生态学、植物生态学、动物生态学、人类生态学等,还可细分如昆虫生态学、鱼类生态学等。
  (2)按生物系统的结构层次分,有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等。
  (3)按生物栖居的环境分,有陆地生态学和水域生态学,前者又分森林生态学、草原生态学、农田生态学、荒漠生态学等,后者可分为海洋生态学、湖沼生态学、河流生态学等,还有更细的划分。
  (4)生态学与非生命科学相结合的,有数学生态学、化学生态学、物理生态学、地理生态学、经济生态学等。
  (5)生态学与生命科学中的其他分支相结合的,有生理生态学、行为生态学、遗传生态学、进化生态学、古生态学等。
  (6)生态学与应用学科相结合的有农业生态学、工业生态学、医学生态学、资源生态学、环境保护生态学、城市生态学、农村生态学等。
  在这些分支学科中,对生态经济产生和发展有深远影响的是人类生态学的产生,人类生态学是研究人、社会和自然相互作用的科学,哲学家们认为,人类生态学表示生态学向哲学领域扩展,为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提供了基本的哲学框架。所谓新的世界观是对传统世界观的批判和转变,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传统科学依据二元论强调主——客对立,为人统治自然提供论证和途径;人类生态学超越人与自然的主——客对立,走向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这样生态学就成了一种新的世界观”。①所谓新的方法论,就是把人、社会、自然看成是一个复合生态系统,运用生态系统整体性观点来认识现实事物,提示各种现实事物相互联系和发展的规律,从而找到解决现实问题的新的思维方法。这是生态学走向现代化发展的主要标志。
  
  二、生态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
  
  (一)时代背景
  近代生态学形成的时候,世界经历过三次产业革命,生产力得到空前的提高,早在第一次产业革命完成后,《共产党宣言》就指出:“资产阶级在他们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纪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在此后的又一个百年中,完成了第二次、第三次产业革命,生产力更是空前提高。特别是进入20世纪的一百年中,全世界的经济总量增加30多倍,20世纪末,全世界国民生产总值达到30万亿美元,其中工业生产增加100多倍,联合国资料显示,2000年一年的经济增长,超过了整个19世纪。城市化快速推进,世界城市化率达到50%以上,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率达到70%以上。
  传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迅速发展,是以消耗大量的资源和污染环境为代价的,打破了漫长的传统农业社会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和平衡。首先遭到严重破坏的是土地上的植被——维护陆地生态平衡主体的森林和草原,导致了严重的水土流失和土地沙漠化,据联合国粮农组织20世纪80年代初期发布的数字称:全世界有20%的陆地面积,约30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处在沙漠化的威胁之中,每年失去1400万公顷的森林。土地沙漠化会影响到农田和湿地的生态平衡,影响到粮食安全,严重时影响到一个民族的兴衰。如现今伊拉克境内的美索不达美亚平原,曾经哺育了历史上繁荣的巴比伦文明,由于历经长期的植被破坏和水土流失,终于导致了巴比伦文明的衰落,形成了65万平方公里的大沙漠,盲目的征服自然会遭到自然界的报复。进入20世纪,首先在工业化城市化高度发达的国家中引发震动世界的环境事件,如美国在大规模开发中西部地区时,由于森林砍伐和草原开垦过度,忽视生态环境的保护,酿成了1934年席卷美国中部的黑风暴事件。1952年英国伦敦因工业废气污染严重超标,发生震惊世界的伦敦烟雾事件。从50年代到70年代,在日本因工业废气和废水排放超标而发生有影响的环境事件达十多起。
  工业和城市化的迅速发展,使地球气候发生明显的变化,据资料分析:①在18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开始时,世界来自石化燃料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是微不足道的,到20世纪初才6亿吨,但到20世纪50年代增加到16亿吨,而到20世纪末达到63亿吨,100年中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了10倍,其中前50年的增量占18%,后50年的增量占82%,是导致全球近50年气候变暖的根本原因,资料显示,工业革命以来的200多年中,地球表面的平均气温升高了1℃以上,而在20世纪的最后30年中,地球表面的平均温度增加了0.44℃,增温的速率随世界工业化水平的提高而提高,由此引发了许多极端的气候灾害。如果在21世纪不能达到减排目标,则全球气温上升更快,将导致更多的极端气候灾害,世界将可能有更多的人处在饥饿与环境灾害中。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为了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现实问题,迫切需要有一种新的理论——生态经济理论,来指导发展方式的转变,也使生态经济学的产生成为现实需要。
  (二)理论先导
  如前所说,20世纪上半叶,由于人类生态学分支的产生,吸引了生态学家、社会学家、哲学家的积极参与,打破了生态学作为纯自然科学的性质,美国生态学家奥德姆在《生态学基础》一书中加了一个副标题,把生态学称为“联系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纽带”,美国社会学家帕克和麦肯齐于1924年发表《人类社会研究的生态学方向》,1926年又发表《人类生态学范畴》,主张把生态学的概念和原则应用于人类社会发展的研究。
  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马克思辩证地指出:人是自然界的产物,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界又是人的无机的身体。马克思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可持续性,指出私有制是社会经济危机和生态危机的根源。因为私人资本运动的规律,使资本家必然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并通过恶化劳工的工作条件,损害劳工的身体健康等手段,实现利润最大化。马克思进一步指出,只有到共产主义社会,实行自然和财富共同所有、经济计划统筹、社会民主治理,才能达到人道主义和自然主义的统一、人的解放与自然解放的统一,才能真正解决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但是,马克思本人和后来的马克思主义者,主要注重对资本主义产生经济危机的研究,没有对产生生态危机的问题进一步研究下去。西方生态马克思主义正是对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产生生态危机的思想加以进一步发挥,主张用生态学观点分析资本主义危机。英国学者戴维·佩珀指出:资本主义生产的逐利性驱使它把自然资源仅仅作为获利的对象,必然带来“负外部性”和“成本外在化”,把治理环境污染的费用转嫁给社会,而不愿纳入生产成本。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正在通过“生态殖民主义”把生态危机和治污成本转嫁给发展中国家,以缓和本国的生态危机和改善本国的生态环境。加拿大学者威廉·莱易斯和本·阿格尔认为:人们的过度消费和奢侈消费,造成了对生态环境的掠夺和对资源能源的过度开采,引发了生态危机。法国学者安德烈·高兹认为:资本主义的经济理论,必然把降低生产成本看得比保护生态环境更为重要,这便使生态危机的出现不可避免,而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限制消费,并使用可再生资源和分散技术,打破过度生产和过度消费。西方生态马克思主义的这些观点,为后来的生态经济理论和可持续发展观的形成起了重要的理论先导作用。
  由此可见,西方生态马克思主义对生态经济学的产生,提供了认识问题的方法,即把经济增长、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问题结合起来研究。总之,生态经济学的产生,是生态学家、哲学家、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共同参与,并将其学术思想和方法相互融合的结果。
  (三)生态经济学的建立和发展观的转变
  1.罗马俱乐部报告的重要影响
  据资料考察,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斯·鲍尔丁虽然在1966年的一篇讲话稿中首先使用“生态经济学”的概念①,但对生态经济学的学科体系,并没有提出系统的理论框架。几乎与生态经济学概念提出差不多的时间,1968年,由意大利一些知名科学家、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参加的《罗马俱乐部》成立,1972年3月,在丹尼斯·梅多斯教授指导下的研究小组,向罗马俱乐部提交了一个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该报告认为:工业化的结果必然造成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极度破坏。他们把经济增长所带来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归结为相互影响的五种因素,即人口增长、农业生产、资源消耗、工业投资和环境污染。并编制了全球模型进行模拟计算,其结果是这五种因素都是指数增长,是难以为继的,只有当人口和工业投资都停止增长(即零增长)时,才能在世界范围内实现真正的经济均衡。显然,零增长的结论是一种错误的“悲观论”的代表作,它忽视了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零增长”既不可能从根本上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更不能使社会继续前进,使穷人摆脱贫困。如果抛开它错误的结论,看它认识问题的思路和论证方法,以及对世界的影响,特别是对生态经济学科体系建立的影响,有极其重要的和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
  (1)是历史上第一个把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有机结合起来进行系统论证和定量模拟计算的著作,不管其计算结论如何,单是这种论证方法,对生态经济学的学科建设就有重要意义。
  (2)《增长的极限》报告发表以后,人们开始反思工业革命以来所走过的发展道路,总结其经验教训。由于报告指出了经济增长必须受资源和环境承载力的制约,世界资源供给和环境承载力是有限的,经济增长也是有限的,必然在其承载力范围之内,世界生态经济系统才能保持均衡。
  (3)报告指出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5个决定性因素,既是生态环境问题,也是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直到现在,仍然是现代生态经济学研究的重要领域和应当破解的难题。
  (4)报告对世界发展前景引起了大讨论,如当时就引发了十年的悲观派和乐观派的大争论。在大争论中,推动了联合国和国际社会对生态环境问题的极大关注,如1972年6月5日,联合国在瑞典首都召开了举世瞩目的人类环境会议,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并把每年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1973年联合国成立了环境规划署(QNEP),专门规划和协调世界环境保护问题;1974年召开国际人口与发展会议;197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建立了世界生物圈保护网络;1979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召开了世界粮食安全会议,确定每年10月16日为“世界粮食日”。促进了若干环境公约的生效,如“湿地公约”、“海洋公约”、“保护地中海免受污染公约”等。
  2.可持续发展观的确立,生态经济学科体系框架基本形成
  从现有资料分析,“可持续发展”一词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使用的,1983年联合国成立了“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由当时的挪威首相格罗·哈勒姆·布伦特兰等主持的专家组,经过考察和研究后,起草了一个著名报告,即《我们共同的未来》,并于1987年在联合国会议上通过,1989年联合国环境署又通过了《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声明》,把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而美国著名生态经济学家赫尔曼·E·戴利在其后出版的《超越增长——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一书中,给可持续发展的定义为:“经济规模增长没有超越生态环境承载力的发展”。戴利还首次提出了“经济是环境的子系统”的命题,经济子系统不能超越它置身于其中的母系统的规模而发展,这是可持续发展观的核心理念。被西方学术界认为戴利是对传统经济学发起哥白尼式革命最卓越的倡导者。1992年6月,有世界各国政府首脑参加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UNCED)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通过了《里约环境发展宣言》和《21世纪议程》两个纲领性文件,要求各国按大会文件要求,结合本国情况,研究制定自己的21世纪议程行动计划,这是生态经济由理论走向实践行动的标志。
  为了使可持续发展成为可操作的行动纲领和考核体系,各国专家学者都提出过许多版本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尽管这方面的指标体系多种多样,指标数量也极其复杂和庞大,但总体上大致可分为三大系统:即生态环境发展系统、经济发展系统和社会发展系统。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分为生存支持系统、发展支持系统、环境支持系统、社会支持系统、智力支持系统五大系统。广义生态经济系统也是上述三大系统或五大系统组成的复合系统,广义生态经济学是研究上述三个或五个子系统内部以及相互之间关系的科学。而狭义生态经济学只是研究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当今的社会是人类社会,人既有自然属性,也有社会属性,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人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是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统一,因此社会系统是围绕人的上述两个统一,社会系统的内容包括:一是人类自身的生产和再生产;二是作为人,要满足人类消费的物质需要,必须进行物质生产;三是作为人,又要满足精神产品的需要,必须进行精神产品的生产。物质生产可以包括在经济系统中。精神产品的生产又可以称为非物质生产,既可作为经济系统,也可作为社会系统的内容,但许多研究者都把教育、科技、卫生、文化等作为社会发展的内容进行研究,所以这里指的社会发展系统,主要是人类的自身发展所需要的精神文化产品。
  由生态系统、经济、社会三个子系统组成的生态经济复合系统,最终都表现为人与自然关系的矛盾统一,基本矛盾表现为人类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的无限需求与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有限供给的矛盾,当这个矛盾在允许范围以内时,生态经济系统可以保持相对稳定并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使这个系统向前发展,在这种情况下生态经济系统表现为顺向演进,不但达到了生态产品的价值增值,还使生态经济系统的功能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反之,当这个矛盾超越了允许范围,而又不能得到及时的恢复,这个系统就表现为逆向演化,生态经济系统的功能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会进一步退化和削弱。因此研究生态经济系统的合理利用、保持和恢复(当生态系统功能退化时),便成为生态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
  3.生态经济学的分类研究
  在国内外的学术讨论中,由于在论述经济是生态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或生态是经济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时存在不同意见,使得生态经济学的地位尚不明确。但生态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丰富的学术研究成果,已经在事实上成为一门具有特定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理论体系的独立学科。
  沈满洪主编的《生态经济学》认为:生态经济学可以分为理论生态经济学和应用生态经济学。应用生态经济学又可分为专门性生态经济学、部门性生态经济学、区域性生态经济学。专门性生态经济学又可分为人口生态经济学、资源生态经济学、环境生态经济学等。部门性生态经济学又可分为农业生态经济学、工业生态经济学、服务业生态经济学等,农业、工业、服务业又可以进一步细分。区域生态经济学又可分为城市生态经济学、农村生态经济学、海洋生态经济学、流域生态经济学等。上述分类法基本能够反映客观实际,特别是能够反映迄今为止的研究成果集中反映的若干侧面和分支,说明生态经济学已经成为一个学科群体比较庞大的体系。
  理论生态经济学的进一步细分,目前比较困难,这也说明,现在的研究成果多侧重于实际应用研究,理论研究一直是个薄弱的环节。理论研究应该重点研究生态经济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内容以及三个子系统内部及相互之间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的内部规律(包括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和调控机制。斗胆地说,是否可以把理论经济学中的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两个分支延伸到理论生态经济学的分类中。由此理论生态经济学可以分为宏观生态经济学和微观生态经济学。宏观生态经济学是研究全球和跨国界范围的生态经济规律,研究全球经济增长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供给相适应的生态平衡规律,基于生态环境、气候变化、灾害等具有全球和跨国性质,研究协调全球和国际社会的行动,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跨国性生态经济可以包括发达(国家)生态经济学和发展(中国家)生态经济学,因为这两类国家在经济发展阶段、生态资源禀赋、社会文化背景和发展目标等都有很大差别。微观生态经济学是研究生产者(指企业)和消费者(指个体居民)关于生态产品的生产、交换(流通)、分配和消费有关的理论,包括生态产品的成本、价格、流通、消费服务理论。
  尽管在目前生态经济学界还没有宏观和微观概念的使用,但在实际行动中早已有之,如在20世纪80年代,国际社会就注意到气候变化对全球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严重影响,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及世界气象组织对全球气候变暖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世界粮食减产、土地、森林、草原退化,灾害频发、极地冰雪融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使沿海低地和岛国被海水侵蚀或淹没等现象,都与气候变暖有关,国际社会呼吁制定一个有约束性的气候变化公约,以约束各国对生态环境系统的有害干预,直到2009年11月举行的哥本哈根会议,仍为此作出了很大的努力。至于针对企业和个人消费行为的理论研究、设计和行动就更加走向成熟并得到良好的贯彻实行,如对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审核、和ISO9000、ISO14000质量和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使用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标志的申报和审批管理以及对国民进行生态文明的宣传教育,倡导绿色消费理念活动,都已经进行了多年的努力,取得明显的效果。有宏观和微观的生态经济实践,就必然要有相应的理论做指导。
  与宏观生态经济学和微观生态经济学并列的还可以设立生态文明史、产业生态经济学、制度生态经济学等。
  生态文明史是研究从原始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到后工业化社会的生态文明发展、演变过程及其规律性,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为预见未来现代化生态文明的前景提供依据。
  产业生态经济学是研究生态产业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生态产业、产品的效益和效率以及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的发展规律。它类似于以生产力为研究对象的生产力经济学,但这里的生产力是指生态产业不仅包括新型的生态产业,还包括把传统产业改造为生态产业。
  制度生态经济学是研究发展生态经济,建设生态文明的体制、机制、规则(包括法律法规政策)和道德、思想、行为规则。是和生态现代化水平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类似于制度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四)世界发达国家发展方式转变的实践,进一步丰富了生态经济的理论内涵
  在生态环境面临巨大压力和挑战的情况下,西方生态经济学家发出了“拯救地球延续文明”的呼吁,美国生态经济学家莱斯特·R·布朗在总结发达国家走过的传统工业化城市化发展道路后指出:“一切照旧的A模式会导致环境不断衰退,最终导致经济衰退。透支地球自然资产的形成的环境泡沫经济终将破灭,除非我们赶在这种结局发生前将泡沫消除”。“A模式难以为继,……采用一种新方法——B模式——的时候已经来临”①。布朗B模式的基本构想就是生态经济模式,他认为“只有重新架构我们的全球经济,使之成为一种能维系永续不衰的经济,除此之外别无他途”。②
  在生态经济理论指导下,发达国家在转变发展方式,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切入点及其理论意义有以下几个方面:
  1.实行有效的人口控制,实现人口规模的基本稳定
  20世纪中叶,当我们在批判马尔萨斯《人口论》的时期,这个理论却在西方产生了广泛深刻的影响,他们确信人口激增会带来一系列的严重后果,确信要保持人类一定的生活水平,就必须有一个合理“人口容量”的科学概念。从生态经济的视角来看待人类,人类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人口的指数增长性质,使地球上有限的资源人均数量越来越少,当达到极限以后,发展就不可持续。同时人类对消费质量的追求,又要求有越来越多的资源投入,而现实是人均资源越来越少,这个矛盾虽然依靠科技进步会得到缓解,但不能从根本上消除。为了克服这个矛盾,发达国家实施了有效的人口控制并取得成效。许多发达国家的人口几乎接近零增长,保持人口规模基本稳定。
  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在1999年的《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中指出:人口零增长是中国进入可持续发展的第一个台阶。
  2.推进循环经济,减少废弃物排放,降低资源消耗
  环境污染和资源大量消耗是当今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发展循环经济可以起到一石两鸟的作用,既可以减少废弃物排放,又可以降低资源消耗。在发达国家,发展循环经济是从废物再利用开始的。资料显示:全世界钢铁产量的45%、铜产量的62%、铅产量的40%、锌产量的30%、纸制品的35%都是利用废旧资源生产的,所以又称“废物经济”、“垃圾经济”,并且一般从企业做起,如杜邦化学公司采取的3R制造法,即Reduce(减量化)、Reuse(再使用)、Recycle(再循环),使该公司在生产过程中的塑料废物排放减少25%,废氯排放减少70%。循环经济生产方式也推行到企业之间,利用工业产品的循环利用关系,建立了生态工业园区,典型的是丹麦卡伦堡生态工业园,各企业的产品和废弃物都可以通过贸易形式实行相互利用,所有的废物都得到利用,在这里实际上是一种无废物生产方式,提高了物质循环利用率,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由于实施循环经济,物质利用效率大幅度提高,使生产单位GDP的物质投入量明显下降,如1975年到2000年,日本生产一美元GDP(按可比价计算),物质投入量由0.7公斤下降到0.4公斤,同样,美国由1公斤下降到0.75公斤,法国从1.4公斤下降到1公斤,德国从1.35公斤下降到1.15公斤,英国从1.05公斤下降到0.78公斤。发达国家的金属物(包括钢铁有色金属)和水泥、建筑材料等物质生产量,从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是不断增加的,而在80年代以后就出现拐点,产量由增加转为下降。①
  发达国家在二战后不断调整产业结构,物质经济(第一、二产业)的比重不断下降,非物质经济(第三产业)比重不断上升,形成以非物质经济为增长主体的格局,工业“三废”排放总量下降,环境质量明显好转。目前,主要发达国家经济的环境损失占GDP比重已控制在0.8%以下,其中英、法、德控制在0.5%以下。
  3.消除农产品污染,重视食品安全
  西方发达国家为了解决工业化进程中对农产品不断增长的需要,20世纪30、40年代就兴起了化学农业,发展了以化肥、农药、机械化为主要内容的现代农业,增产目标虽然达到了,但工业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造成了对农产品的严重污染,对食物安全构成威胁,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发展生态农业、绿色农业、有机农业成了世界各国农业现代化的唯一正确选择。1991年4月,联合国粮食组织在荷兰的丹博斯召开“农业与农村发展国际研讨会”,发表了丹博斯宣言和行动纲领,把发展生态农业、可持续农业和食品安全作为主要目标,对绿色农业和有机农业制定了严格的生产标准,成立了专门的认定机构、检测机构和颁证机构。限制或禁止使用有毒农药和污染严重的化肥。近30年来,发达国家化肥农药使用强度呈下降趋势。目前发达国家有机农产品、食品的消费量年增长20%以上,消费额达到数千亿美元以上,成为有机食品的消费主体市场,进口有机食品的份额不断加大,其中水果、蔬菜、油料中的有机食品份额达90%以上,有机食品国际贸易中的技术壁垒将会长期存在。
  4.调整能源结构,以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逐步替代传统能源,是世界新一轮产业革命的主要特征
  要使社会生产实行清洁生产,首先必须使用清洁能源,只有能源是清洁的,整个国民经济才能实现真正的清洁生产。发达国家在基本完成工业化后,实现了两次重大的结构调整:一是经济结构或产业结构调整,使第三产业的非物质生产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主体,科技进步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而不是主要依靠物质和人力资源的投入,这个调整已经基本完成并达到预期目标。二是能源结构调整,现在世界上所有国家,仍主要依靠不可再生的矿物能源,由于矿物能源贮量的有限性以及对环境的污染,继续大量消耗矿物能源,将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障碍。调整能源结构发展可再生能能源已经成为各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目前这个调整正在进行中,并取得初步的成效。世界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已进入快速发展期,年均增速20%以上,有的年份达30%以上。传统能源,特别是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物能源,处于缓慢发展期,年增速3%以下,发达国家继续处于发展新型能源的前列,有关专家预测,发达国家中的中小国家如丹麦、荷兰、瑞典等有可能在本世纪中叶完成能源结构的转换,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将成为本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主体。
  5.运用法律和政策引导,促进生产和消费方式转变
  当今世界,许多国家已进入法治社会,由于经济快速发展,带来了资源过度消耗和生态环境的破坏,通过法律法规这一强制约束性手段与灵活的市场调节机制的有机结合,达到保护资源、保护环境与经济发展双赢目标,已成为人类的共识。综观国际社会有关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法制和政策建设情况,大体有下面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全球性的国际性公约。由于自然环境要素(例如大气和水)的流动性,往往不受国界的限制,使环境问题具有国际化全球化的特征,如气候变化所引起的自然灾害(海啸、地震、水旱灾害、地质灾害等)是不受国界限制的,抵抗这些跨国性自然灾害仅仅依靠某几个国家是不行的,需要全世界各国共同协调和应对,为此必须在发挥联合国主导作用的基础上,通过签署相关的国际公约、条约,并使之具有法律效力,以约束和协调各国的相关行动,防止某些国家对环境的不合理干预。几十年来,由于人类生态意识的不断提高,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和联合国有效的工作,若干全球性的环境公约签署和生效,如海洋公约、重要湿地保护公约、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生物多样性保护公约、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等,对保护全球生态环境起了重要作用。
  制定国际规则最关键的一点是要体现各国间的平等和公正,尊重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利,使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能持续发展。而发达国家在早期工业化中,已经污染了环境并占有较多的资源,必须承担更多的责任。最终使各国能共同发展。
  第二层次是国家层面上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一般是针对经济和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行为规范进行立法,对本国有较强的约束力。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保护生态环境的立法一般多从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管理入手,其目的是通过加强废弃物管理,使废物成为再生资源。
  第三个层面是地方性法律法规。在国家法律的框架下,地方必须制定实施国家法律的细则和办法。同时地方可以根据本地特点和实际需要,有权制定地方性法律,对特定资源进行保护。
  在国家法律法规的引导下,政府还必须出台相关政策,以配合法律的贯彻实施,如生态补偿和财政转移支持政策、对生态产业投入和税收优惠政策、政府对生态产品优先采购政策等,与相关的法律起到相互补充的作用。除法律和政策的约束作用外,许多国家还重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特别是对国际排污权贸易、增加碳汇交易和清洁发展机制(CDM)方面作了许多有益的探索。
  
  三、中国生态经济学的发展和应用
  
  中国生态经济学以著名经济学家许涤新于1980年8月在青海召开的全国第二次畜牧业经济理论研讨会倡导建立我国的生态经济学的时间计算,比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斯·鲍尔丁首先使用“生态经济学”概念的时间虽然晚14年,但与外国相比,中国生态经济学发展更快、更好,取得的学术研究成果更多,在实践中应用更广泛,在国际上产生更大的影响。
  (一)中国生态经济学的发展
  中国生态经济学从概念的提出到现在已经历了30年的历史,关于发展历史的分期。沈满洪主编的《生态经济学》划分为三个时期:即生态经济学的创建阶段(1980-1992年);生态经济学的发展阶段(1992-2003年);生态经济学的深化阶段(2003年以后)。我们认为这个划分基本符合实际情况,也有一些专家认为由于难以找到相关的生态经济学发展的标志性事件,对发展阶段没有提出具体的时间划分,但划分这三个阶段,至少是多数专家的共识,因为这三个时期的历史条件和学科研究的重点都有明显的区别。
  1.生态经济学的创建阶段
  这个时期的历史条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要求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举国上下都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思考和探索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问题。在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政治思想路线指引下,大批科学工作者通过调查研究发现,由于发展观念的陈旧和改革上的失误,我国人口增长过快,资源和环境压力不断加大,自然资源遭受到严重破坏,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因此这一阶段的生态经济学研究带有明显警示性特点,生态经济学工作者向社会发出呼吁和警言,大声疾呼,其中“长江有变成第二黄河的危险”、“救救鄱阳湖”、“拯救东北原始森林”等呼喊,都在社会上产生巨大影响。
  在警示性研究过程中,促进了生态经济学组织的建立和学科队伍的不断扩大,1984年中国生态经济学会成立,比国际生态经济学会成立的时间早5年。1987年由中国生态经济学会与云南省生态经济学会联合创办、公开发行的《生态经济》杂志,比国际生态经济学会创办的《生态经济》杂志早2年,而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早在1983年就创办了内刊《生态经济研究》。此外每年举办全国性或省级、市级区域性和专业性生态经济学研讨会,更是不计其数。通过杂志、研讨会、出版物这些平台,集结了众多学科的高层次、老中青相结合的学科队伍,同时,又推动了许多省市成立了区域性和专业性的生态经济学会,大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积极参与形成了生态经济学空前繁荣的局面。其参与的学科之广、人数之多、层次之高、政府部门介入之深,没有任何一个学会组织能与之相比。这期间出版的冠名“生态经济学”的专著就有10多部,对生态经济学的概念、内涵、性质、研究对象和相关的范畴、基本规律等作了通俗的阐述。同时在民众生态经济观念淡薄,生态知识了解甚少的情况下,这些专著和各种研讨会的论文、调研报告、专题案例分析,对普及宣传生态经济学知识,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促进我国当前生态知识的大普及,生态社会建设和生态时代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2.生态经济学的发展阶段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由于1992年联合国在巴西召开的里约会议的推动,我国率先在1994年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明确了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决心,为服务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服务于日益展开的大规模生态建设,这个时期,生态经济学研究的重点领域有以下几个特点:
  (1)生态经济与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相结合,产生了可持续发展经济学
  生态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指导,可持续发展又是生态经济服务于发展现实的切入点。这期间由于现实发展的需要和资料的进一步积累,我国出版了一批高质量高水平的可持续发展的专著。其中的代表作有:以牛文元、王毅为首席专家的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编著的《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和刘思华教授主编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等。前者在1999年的开篇报告中,以大量的资料和数据,在总结发达国家发展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中国真正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必须实现三个零增长,相应有序跨越三个台阶,即人口零增长、能源资源消耗零增长、生态环境退化零增长。在人口基本稳定的基础上,实现经济增长与能源资源消耗增长脱钩,与生态环境退化脱钩。后者在书中概括的“三类可持续性”、“三类资本”、“三种创新”、“三项文明建设”①是可持续发展经济的主要法则,是这一时期的经典理论,其中的“生态资本”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具有原创性。因为在传统的经济学中,只强调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忽视生态资本,生态资本理论的确立,必然会推动我国实施保护生态就是保护生产力,建设生态就是发展生态资本的实际行动。中共十七大吸取了专家学者的意见,作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决策。
  (2)生态经济与政府相关的资源管理部门相结合,产生了资源生态经济学
  自然资源是人类的共同财富,也是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世界各国政府要发展社会经济,就必须重视自然资源的管理。但长期以来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使得一些可再生资源越来越少,资源质量越来越差,土地、森林、草原、水、湿地的生态功能不断退化,难以可持续利用。生态经济与资源管理相结合,产生了相关的资源生态经济学,并且出版了许多相关的专著和研究报告,如森林生态经济学、草原生态经济学、海洋和江河、湖泊生态经济学等。对战略性资源,如能源、矿产资源等也以生态经济理论为指导,进行了相关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开发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对确保我国经济安全和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了科学决策依据。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又产生了保护生态经济学;对业已退化的生态功能进行技术性修复,又产生了恢复生态经济学等学科分支。
  (3)生态经济与国民经济产业部门相结合,产生了产业生态经济学
  生态经济是覆盖全社会的,社会中的所有产业部门都与生态经济密切相关,生态经济与产业部门相结合,推动了产业生态经济学的蓬勃发展,经济生态化与生态经济产业化已经成生态经济学的核心内容。在上世纪80年代,研究的重点产业主要是农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生态经济,到90年代逐步延伸到工业、建筑业、物流商贸等二、三产业。我国目前的产业,主要是传统产业,生态产业所占比例不大,整个国民经济的生态化程度不高,因此对传统产业有一个漫长的生态化改造问题,才能完成国民经济的生态化进程。生态产业化意味着生态价值观的回归,加大对生态保护、生态恢复的投入,意味着生态资本的增值和积累。
  (4)生态经济与区域发展战略相结合,产生区域生态经济学
  自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要求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以后,党中央国务院制定了全国发展战略,相应的各省和各级地方党委、政府都有自己的区域性发展战略。值得高兴的是随着生态经济知识和理论的普及,许多区域发展战略都体现了生态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理念。为适应区域发展战略的需要,这期间,许多专家对城市生态、农村生态、流域生态、山区生态,省、市、县、乡、村不同区域层次的生态经济建设进行深入研究,不断有体现区域特色的相关的实证研究、案例研究报告发表。产生了城市生态经济学、农村生态经济学、流域生态经济学等,对丰富和发展区域生态经济学作出了重要贡献。
  由上所述可以看出,这个时期是生态经济学科群体空前繁荣的大发展时期,生态经济学已经是枝叶茂盛的参天大树。
  3.生态经济学的深化阶段
  进入21世纪以后,党中央在2003年提出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2007年党的十七大又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为生态经济学研究和理论创新,拓展了新的空间,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为建立一个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的长效机制,生态经济学研究的重点领域,转入构建一个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高效、规范的生态经济制度,出版了一批相关的专著,如王松沛主编的大型工具书《中国环境保护市场化》,对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绿色产品经营、环境服务市场的运作管理进行了规范,对有关问题进行了探索。此外廖卫东著《生态领域产权市场制度研究》、沈满洪等著《绿色制度创新论》、戴星翼等著《生态服务的价值实现》、王全南等编的《生态补偿机制的政策设计》等。这些论著和大量相关的论文、研究报告等,涉及到生态经济的决策机制、运行机制、评价机制、考核机制、问责机制、参与机制。这些体制机制的创新意义:一是保证了生态经济决策的科学性,批判了唯GDP论,揭露了一些地方政府以实施可持续发展为名,搞的仍然是以追求GDP增长为唯一目标,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二是使生态资源的价值观在实践中得到体现,生态资源价值的核算、补偿,促进了那些生态功能退化、生态脆弱的区域得到有效保护和恢复,生态资本进一步增值和扩大;三是生态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确保了群众对生态环境信息的知情权,畅通了民众广泛参与规划、实施、监督的渠道,对造成重大生态环境事故进行公开问责,使生态经济的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能得到真正的贯彻执行。
  在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经过30年实施生态经济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践,积累了丰富的资料和经验,对生态经济的基本理论和原理,又有新的认识。一批阐明生态经济学基本原理的理论著作出版,如刘思华著的《生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经济学说的进一步研究,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生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比西方生态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生态学说的解读,更加科学和完整。此外,聂华林等编著的《发展生态经济学》,是专门论述发展中国家实施生态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著作,对发展中国家更有针对性。
  (二)主要学术成就的基本概括
  综观我国30年生态经济学研究的主要成就和贡献,概括起来有“三大贡献”、“三个创新”、“一个突破”。
  1.三大贡献
  (1)基本上建立了我国生态经济学科理论体系。中国生态经济学会会长滕藤认为:“最近几十年,生态经济研究取得了骄人的成就……具体表现为:这个体系越来越完善,逻辑越来越严密,分析方法越来越完善,求解工具越来越精巧,资料数据越来越充分,解释能力越来越全面,定量计算工具越来越发达”①。目前,对生态经济学的科学定义、基本内容、研究对象的表述虽然多种多样,但共同点仍然是主要的,特别是党中央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以后,关于研究生态经济学的相关概念、范畴和指导思想就更趋向一致。其中最基本的认识是“生态与经济协调”理论是生态经济学的核心理论。
  应当强调的是,我国生态经济学的学科理论体系,体现了发展中国家的特点,符合中国的国情,是发展中国家的生态经济学。与发达国家的生态经济学虽然基本理论是一致的,但却有明显的差别,主要差别在于:在论述生态与经济的关系时,我国主流生态经济学家仍然强调以发展为中心,可以称之为发展主导型生态经济学。发达国家生态经济学家所阐述的基本观点和理论,主要是从发达国家的实际情况出发,由于他们实现了经济现代化,自然地将生态保护置于主导地位,可以称之为生态主导型的生态经济学。
  (2)基本形成了适应发展实践需要的生态经济学分支学科群体。这个学科群总体上可分为理论生态经济学和应用生态经济学两大分支学科。应用生态经济学紧密与经济社会发展相联系,更细的分支学科越来越多,越来越完善,是生态经济学研究日益走向深入和繁荣的标志。
  (3)把生态文明上升到比工业文明更高一级的社会形态。到目前为止,人们在论述社会文明史的时候,一般分为原始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生态社会。各种社会形态的区别主要是如何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原始社会人类是依赖自然、崇拜自然;农业社会人类是开发自然、适应自然;工业社会人类是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生态社会人类是保护自然、和谐相处。生态社会也有的称为知识社会。并且普遍认为21世纪是生态文明的世纪,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把工业化社会称为第一次现代化,生态化社会称为第二次现代化。并且对生态现代化的历史背景、基本原理、基本途径作了深入的定性和定量分析。认为生态现代化的基本要求是“三化一脱钩”,即非物化(轻量化)、绿色化、生态化、经济发展与环境退化脱钩。①
  2.三个创新
  (1)生态经济理论创新。我国在创建生态经济学过程中有许多理论创新亮点,如生态经济平衡论、生态与经济协调论、生态资本论等,生态经济平衡是保持社会稳定的基础;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是核心理论;生态资本的增值是我们发展的重要目标。生态资本与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并列为社会三大资本之一,促使人类为增强生态资本实力而进行的生态保护、生态建设的不懈努力,从而树立保护生态就是保护生产力,生态建设就是发展生态资本的理念。这里应当强调的是我国生态经济理论界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和讨论比中共十七大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早十年时间。
  (2)生态技术创新。针对我国土地、森林、草原、湿地、农田等生态系统功能退化的现实,各地创造了许多恢复生态功能的生态技术,收到良好的效果,我国大江大河源头地区、西北干旱地区、东北和西南天然林区、南方湖泊湿地地区和矿山开采区等生态脆弱地区的生态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通过生态技术创新,使人们认识到生态系统的功能和承载力具有可再生性、可修复性和可递增性。
  (3)生态制度创新。初步建立了一整套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我国具体国情的生态经济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完善了社会产品成本核算体系,使它能反映资源的稀缺性变化和环境成本,使生态经济管理和市场运作日益规范化法制化。尽管还存在不完善的问题,但已经建立并逐步完善的生态经济制度,对建设21世纪的生态社会具有长远重要意义。
  3.一个突破
  迄今为止,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仍然没有跳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困扰,环境污染与经济发展之间呈倒U形曲线关系,类似于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之间的关系。我国通过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实施生态经济与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工业化尚未完成,经济仍然欠发达的情况下,实现环境与经济发展双赢目标,把环境好转的拐点大大前移,突破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困扰,为世界发展中国家树立了榜样,为拯救地球延续文明作出了贡献。
  (三)生态经济学在实践中的应用
  科学理论来源于实践又高于实践,生态经济学所反映的生态规律和经济规律是客观存在的,一旦被人们认识并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后,又必须应用于实践指导实践,理论才能不断创新和发展,与时俱进。生态经济学从创建之日起,就广泛应用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实践,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主要从以下三个层面展开。
  1.从科技支持层面上,参与我国法律法规、政策制定、重大工程的决策咨询活动②
  鉴于我国改革开放前在生态环境和经济建设某些方面的失误,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经济损失严重,在吸取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国家开始重视生态环境建设。1983年,中国政府宣布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生态经济理论和实际工作者积极策应,进行了大量调查和研究工作,为国家制定环境政策提供咨询和科学依据。许涤新、马世骏、曲格平等30多位著名专家参与了1987年发布的《中国自然保护纲要》和1989年全国人大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起草和审定工作,使这一基本国策有法可依。随后,生态经济学会又受全国人大法制工作委员会的委托,对《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固体污染物防治法》等法律法规提出了具体修改意见。积极参与了《森林法》、《草原法》、《水法》、《土地法》、《矿产资源法》、《节约能源法》等资源保护和节约的法律法规的调研、咨询起草工作,为这些法律的制定出台倾注了精力和智慧。到90年代初期,学会成员参与了《中国21世纪议程》的起草工作,为1994年中国政府在世界上率先发布《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作出了宝贵的贡献。
  生态经济学会还组织专家积极参与我国重大工程的规划、论证咨询工作,主要有三峡工程、南水北调工程、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中国天然林保护工程等,为这些工程的科学决策和实施作出了重要贡献。
  生态经济学会的专业机构和地方学会组织,通过课题研究和学术交流为我国生态经济建设提供各种智力支持,承担国家和部委交办的重要课题,为解决我国生态经济建设中的实际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地方学会还围绕区域生态经济建设中的问题开展课题研究,参与当地有关生态经济决策咨询工作。
  围绕团结我国新型工业化,城市化和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学会组织有关学科专家进行学术交流,为解决这些问题建言献策,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2.从产业、企业层面上,发展生态产业,推进循环经济
  生态产业是按照生态经济理论组织起来的使物质、能量多次利用、高效产出的无废弃物或废弃物控制在生态系统自净能力阈值之内的产业体系。发展生态产业是为了提高国民经济的生态化、绿色化水平,是实施生态经济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中心任务。生态产业的范围很广,几乎覆盖所有的三次产业。
  (1)生态农业。我国的生态经济是从发展生态农业开始的,在漫长的古代传统农业中,就已经有封闭式的、以自然生产力水平为特征的初级生态农业。真正以生态经济理论为指导的现代生态农业,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大规模发展起来的,1981年马世骏把农业生态工程概括为“整体、协调、循环、再生”四大特征。在实践中,现代生态农业主要是围绕农业资源高效、可持续利用,农业综合生产力的提高和农产品、食品安全两个中心环节进行规划、设计、生产。生态农业的形式多种多样,每一个形式都有明显的经济、社会、生态综合效益。例如以沼气型生态农业为例,根据典型调查,每个农村户用沼气池每年提供的节能、节肥、饲料、环境卫生等直接的经济社会生态综合效益大体为2000元左右,全国农村户用沼气池为4000万户,创造的生态效益达到800亿元。而且对实现农村生活用能高效化、清洁化,保护生态环境,改善农村卫生条件,促进农村社会文明进步发挥重要的作用。
  由于生态农业的发展,为食品安全创造了条件,打下了基础,随着国际社会对食物安全的关注,我国绿色农产品、食品生产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是世界最大的绿色食品生产和出口国。
  (2)生态工业。生态工业是将生态经济规律应用于工业生产领域,使物质和能量多层次,多功能循环利用,实现由“资源——产品——废弃物”的开环型流程到“资源——产品——资源”的闭环型流程的转变。简言之,就是按照“3R”原则所建立起来的工业生产体系。在实践中,我国发展生态工业主要是从两个方面入手:
  一是对工业企业推行清洁生产,2002年我国就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明确规定企业要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以减少或避免产品生产、服务和使用过程的污染,以消除对人类健康的危害。根据清洁生产促进法,我国在所有省、市对20多个行业的万余家企业,开展了清洁生产审核。
  二是建立以循环经济为特征的生态工业园区。在贵阳市率先进行建设循环经济生态城市试点的基础上,国务院于2005年发布《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的文件,标志着我国实施循环经济进入全面试点的阶段,建立了广西贵港、内蒙古包头、山东鲁北、天津滨海新区等一批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生态工业园区。如今,国家级、省级、市级循环经济工业园区遍布全国各地。由于循环经济是以节能、降耗、减排为主要内容,并提出具体目标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十一五”规划。实施结果取得明显成效,我国单位GDP能耗平均每年下降4%,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逐年呈下降趋势,土地、水、森林、矿产资源利用率大大提高。
  (3)生态服务业。在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生态经济的理念不但要在物质生产部门中应用,还要进入非物质生产部门的第三产业,才能使整个国民经济实现生态化。实际上,仅仅有产品的生产过程实行生态管理是远远不够的,生产前和生产后的环节都有可能使产品污染。因此,必须从原料的开采选配开始,经过原材料的加工,产品制造、包装、运输、销售,再进入人们的消费使用,然后将废弃物回收进行无害化处理,使物质在全部流动过程都实行生态化管理,才能保障消费者的安全。20世纪末期,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了“三绿工程”,即开通绿色通道、培育绿色市场、提倡绿色消费。进入新世纪后向纵深发展,在商贸业开展“百城万店无假货”活动。在物流业开展以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环境不利影响的绿色物流。在消费环节,提倡环保消费,在旅游业,生态旅游已普遍兴起,绿色市场已经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传统经济向生态经济转型。
  3.从区域层面上,实施生态经济与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区域发展战略的共识和亮点
  经过30年生态意识的宣传和培育,生态知识和理念已深入人心,生态经济与可持续发展已成为省、市、县、乡(镇)各级区域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和重要内容,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农业部门在全国50个县开展生态农业县的试点,随后扩大到300个县进行生态县(市)的试点工作。20世纪末期到21世纪初,国家环保局先后批准海南、吉林、黑龙江、福建、浙江、山东、安徽、广东8省为生态省建设试点,江苏、陕西也开展了生态省建设工作。2009年经国务院批准,江西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级区域发展战略。各地生态县(市)生态省建设,坚持以人为本的宗旨,把保护生态环境、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发展生态产业、建设生态社区和谐社会、创新生态制度作为重点领域,促进区域内经济与生态协调可持续发展,逐步走向生态文明社会。
  当下世界正向生态文明时代迈进,生态经济在本世纪内能否成为主导型经济形态已引起人们极大的关注,笔者认为:发展方式的转型已成为世界性的大方向,主要表现在:一是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已成为许多国家的约束性指标;二是能源结构的调整步伐加快,在本世纪中期,可再生能源将替代大部分石化能源;三是绿色GDP核算已经提到议事日程,由于核算的复杂性,目前虽然尚在探索之中,但进入实施只是时间问题;四是由于政府的介入,生态经济发展战略已成为许多国家的发展战略;五是在全球范围内生态环境公平和正义的呼声日益高涨,生态受益者必须向生态受损者补偿,有可能成为国际性制度。当然,生态经济要向主导型经济形态转变,在理论和方法上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但生态文明社会建设将是未来世界发展的大趋势。
  
  责任编辑:龙迪勇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以福斯特小说《霍华德庄园》中巴斯特这一人物回归自然的尝试为切入点,从生态批评的视角考察他回归自然的原因及方式,并揭示这一尝试的失败及其原因。在对这一问题的探讨中,本文试图厘清小说中几种不同的“回归自然”的方式及其它们与生态思想中“回归自然”之间的差异,以此管窥福斯特的自然观,并对以往的研究作一个补充和修正。  [关键词]生态批评;《霍华德庄园》;巴斯特;回归自然  [中国分类号]I1
期刊
[摘 要]在地球生命史上,当今人类面临着生物学家所称的第六次物种大灭绝——首次由人类导致的物种灭绝之灾。本文第一部分讨论生物多样性减少的科普文献与自然濒危的环保故事传统之间的关联,第二部分论证哀挽悲情叙事模式如何将某个物种的灭绝演变成清算现代化进程的宏大批评工具,第三部分试图在进化论、偶然性和实验性的语境中探求一种解析物种灭绝的喜剧叙事模式。  [关键词]物种灭绝;现代性批判;喜剧叙事模式  [中
期刊
编者按:余谋昌先生是中国最为著名的生态哲学专家之一。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他用生态学方法研究环境的哲学问题,发表了生态哲学领域的首批论著,提出了这一领域的初步理论框架和基本观点,开拓了这个领域的研究工作。他著述颇丰,迄今为止已经发表论文三百多篇,出版专著《生态伦理学》(1999)、《生态哲学》(2000)、《生态文化论》(2001)、《自然价值论》(2003)、《生态文明论》(2010)、《地学
期刊
[摘要]城市往往被认为是与自然界分离的,但生态批评中新近的趋势是要求我们把城市作为整体环境的一部分。这篇访谈录创新地提出城市生态的社会诉求、社会责任和社会道义,提醒城市和乡村居住者在生态系统中的位置和责任,并强调理解城市生活和文化中城市与自然关系的重要性。安德鲁·罗斯和迈克尔·班尼特探讨了城市生态批评的多个方面,就城市自然主义写作、城市公园、城市“荒野”、生态女性主义和城市以及城市空间等一系列主题
期刊
[摘 要]斯科特·斯洛维克是美国生态批评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之一,也是当今国际生态批评界最具活力、最具影响力的生态批评学者之一。他不仅著书立说,阐明自己的生态批评理念,致力于生态批评学科的理论建构,而且还为推动生态批评学术的国际化、多元化作出了引人注目的贡献。总的来看,斯洛维克的生态批评学术之旅大体与西方生态批评的发展同步。本文试图将斯洛维克迄今为止的生态批评学术活动大致分为三个阶段抑或三个方面,即自
期刊
[摘要]在人类文明史上,人类对自然的认识经历了浪漫主义、机械主义、生态主义三个阶段。我们发现自然的重新出台,具有一个悄然变更的趋势:浪漫主义与生态主义的合流。浪漫主义自然观的“自然情结”与生态性被生态主义看好,而它自身的危机又期待生态主义来纠偏。生态主义自然观源于浪漫主义,其思想境界与浪漫主义截然不同,因而生态主义取代浪漫主义成为必然。于是,在生态时代,浪漫主义重新复活,并与生态主义一道携手形成的
期刊
时间:2010年5月26日 14:30—16:10  地点:香港国际会展中心S225会议室  主办:江西省人民政府  承办:江西省社会科学院、江西省商务厅  主持人:汪玉奇(江西省社科院院长、研究员)    【主持人】  在长江中下游南岸有一颗璀璨的明珠,这就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鄱阳湖是江西4400万人民的母亲湖。去年12月12日国务院批复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标志着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
期刊
初夏的香港,风光明媚,生机盎然。今天下午,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与江西大开放主战略发展”论坛,这对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全面提升赣港合作水平,促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必将产生重大推动作用。借此机会,受吴新雄省长委托,我谨代表江西省人民政府对论坛顺利举办表示热烈祝贺!向莅临论坛的各位嘉宾表示诚挚欢迎!对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江西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感谢!  鄱阳湖是中国最大的淡
期刊
[摘 要]阿恩·奈斯因创立深生态学理论体系,引领深生态学实践运动而被学界尊为“深生态学之父”。奈斯融东西方文化资源,特别是生态智慧于一体,自觉吸收现代生态学、系统科学和心理学等最新成果,积极扬弃斯宾诺莎和甘地的哲学思想,深度追溯环境危机的哲学根源,认为主流世界观假设单体与环境之间的人为区别,导致生态灾难,并由此证明这种形而上学的危险性。深生态学秉承并倡导“生物圈完全平等”的生态主义立场,拒斥人类中
期刊
杨钦欢先生是一位企业家,他掌舵的梅雁水电集团是一个以治水为主业的上市公司。在多年的治水事业中,他形成了许多关于水的思考。在他看来,“中国的历史就是一部治水史”。作为一个成功的企业家,杨钦欢先生比一般的企业家有更广阔的胸怀和战略的眼光,他认识到:“水电工程建设在对地区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的同时,对当地经济也可能产生负面影响”;“在所谓水电局开发的双赢决策中,较大的赢方是经济发达地区,而不是落后地区。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