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余秋雨的自传性作品《借我一生》出版后,文学界对“记忆文学”这一概念是否成立进行了广泛的探讨。本文以文学的艺术本性和写作方式为出发点,以《借我一生》为中心,从结构设置、艺术手法等方面分析“记忆文学”的文体特征,讨论该写作模式的重要文学价值和美学意义。
关键词:记忆文学 跨文体写作 文体结构实验
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识码:A
2004年8月,著名艺术理论家余秋雨先生的自传性文学作品《借我一生》正式出版。随着这部作品的出版,“记忆文学”这个概念在文坛和读者中引起了广泛而持久的争论。从《借我一生》的文学表现力和现实影响力来看,该书可被称为记忆文学中具有典型意义的范本作品。
记忆文学目前仍是一种实践较少的文学样式,它首先是一部文学作品,其次在保证史实的前提下,并不完全以纪实为目的。余秋雨本人也曾表示过,这种文学模式的主要特征“不是虚构而是结构”。他调整了记忆的重心,把个人生活中具有文学价值的重要经历提炼出来形成故事,希望以此将读者的真正记忆唤醒,并从中发现国人在20世纪后半期普遍的生存与文化状态。
有学者提出,记忆是历史的,而文学是虚构的,两者本质上的差异决定了“记忆文学”这个概念无法成立。其实自古以来,中国文学一直同时兼有艺术性和纪实性的特征,如司马迁的《史记》,早就打破了文学和历史的人为界限,从而成为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再如报告文学、写实文学等文体,同样侧重于作品的真实性,可见虚构并不是文学的唯一特征。在记忆文学中,余秋雨以学贯中西的学识、独特的人文视角和宝贵的亲身经历,使自己的记忆与时代挂钩,以当今的目光去审视过去,将记忆做了文学化的选择。“记忆文学”并不是作者为矫饰历史和真相所做的障眼法,并不是借助文体的特殊性意欲掩饰和改变什么,每一种文体都不仅是单纯意义上的文体,它还意味着作者一旦选择了这种文体,就必须同时承担起与这种文体相匹配的人格道义与文化责任。
记忆文学并非对过去的镜像重现,而是对历史作了另一番个人阐述。没有任何一种手段能够百分之百地还原历史,即便是具有照相特性的影像手段都无法原模原样地记录这个世界,文学也不例外。记忆本质上是主观的,是记忆主体对往事的看法,必然会经过筛选,这已是众所周知的事实。“真实历史”近年来甚至在史学界都已成了一个富有争议的概念,更无必要以此为借口来非难“记忆文学”。历史和记忆一旦走进文学,就大大地增加了自身的影响范围与涵盖深度,这种写作模式在记忆、历史、文学三者之间找到了完美的契合点,在读者与作者的记忆之间搭建了一座桥梁,使记忆中的历史具有了丰富的表现空间和感染力。
记忆文学既不同于一般的自传或回忆录,又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小说。它的体式灵活,表达方式多样,颇有“跨文体写作”的意味。其实早在二十世纪末,我国文学界就已进行过试图打破小说、戏剧、散文、诗歌等文体界限的实验,但由于各种原因,这股潮流并未产生丰硕的文学成果。
实际上,跨文体写作的优势到目前为止并未被完全表现出来。这种文体模式的界定可涵盖更宽泛的写作,它使用不同的文体来表现与各自相适的内容,从而达到完整体现作者多层意图的目的。从大量创作经验上来看,某些思考性的复杂感触如不挣脱单一文体便可能无法完整表述。记忆文学在描写过程中,综合地运用了描写、叙事、议论、抒情等表现方式,在描写和叙述中可以采用小说笔法、散文笔法和镜头特写。除此之外,《借我一生》的作者此前一直从事戏剧理论研究,所以作品中的结构设置和对话描写又蕴含着强烈的戏剧效果和剧场效果,增加了阅读过程中的张力。
《借我一生》表现出了鲜明的历史意识和反思色彩,充满了浑厚的人文情怀和难得的理性。“记忆文学”可以看做余秋雨创作上的又一次突破,他早在80年代出版的《艺术创造论》、《观众心理学》、《中国戏剧史》等学术著作就已经表现出与众不同的风格,著作中随处可见对枯燥理论的诗意叙述;到了90年代初期,余秋雨又以《文化苦旅》、《山居笔记》等散文集开创了被称为“文化大散文”或“学者散文”的文学新体式。“记忆文学”是他一贯创作风格的延续和拓展,他以记忆为蓝本,用行云流水般的文学语言对沉重严肃、充满疑问和迷雾的历史进行了解读,揉进了真实的苦涩与苍凉,使作品的可读性达到了新的高度。
记忆文学虽少见“文化大散文”中雍容典雅、精深灵动的文学描写,也未大量运用对偶、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但其中不乏激情与诗意。这种激情与诗意以一种略显平淡的方式渗透出来,增添了作品背后所隐藏的无穷韵味。精深不易,平淡更难,这种平淡并不是淡而无味,而是通过含蓄浑厚的语言表现出丰富深刻的人文情怀,这样就以另一种方式点亮了语言的色调,同样使人感觉作品声情并茂,富有质感和弹性。
《借我一生》以小说的笔调和散文的笔法构成了一部浓缩的中国当代人文生态史和一位当代文化学者的成长史。余秋雨所实践的“记忆文学”成功地将澎湃的激情和冷静的反思、宏观鸟瞰和微观探究等诸多对立性因素结合在一起,是一场描述人性在历史漩涡中沉浮的语言盛宴,呈现出了当今文坛少有的、既独特又全面的表现模式。它以生动坚实的记忆内容组建成了新型的文学作品,打破了既定的文学体裁疆域,尝试多种艺术样式的融合,是一次具有重要意义的文体改良和实验,也催生出了崭新的美学风格。
参考文献:
[1] 张耐东:《〈借我一生〉:记忆文学的概念装修》,《全国新书目》,2004年第10期。
[2] 王志尧:《口中狠反假 笔端常失真——余秋雨记忆文学〈借我一生〉质疑》,《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作者简介:许宁,女,1979—,河北承德人,在读硕士研究生,教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工作单位:河北大学工商学院。
关键词:记忆文学 跨文体写作 文体结构实验
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识码:A
2004年8月,著名艺术理论家余秋雨先生的自传性文学作品《借我一生》正式出版。随着这部作品的出版,“记忆文学”这个概念在文坛和读者中引起了广泛而持久的争论。从《借我一生》的文学表现力和现实影响力来看,该书可被称为记忆文学中具有典型意义的范本作品。
记忆文学目前仍是一种实践较少的文学样式,它首先是一部文学作品,其次在保证史实的前提下,并不完全以纪实为目的。余秋雨本人也曾表示过,这种文学模式的主要特征“不是虚构而是结构”。他调整了记忆的重心,把个人生活中具有文学价值的重要经历提炼出来形成故事,希望以此将读者的真正记忆唤醒,并从中发现国人在20世纪后半期普遍的生存与文化状态。
有学者提出,记忆是历史的,而文学是虚构的,两者本质上的差异决定了“记忆文学”这个概念无法成立。其实自古以来,中国文学一直同时兼有艺术性和纪实性的特征,如司马迁的《史记》,早就打破了文学和历史的人为界限,从而成为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再如报告文学、写实文学等文体,同样侧重于作品的真实性,可见虚构并不是文学的唯一特征。在记忆文学中,余秋雨以学贯中西的学识、独特的人文视角和宝贵的亲身经历,使自己的记忆与时代挂钩,以当今的目光去审视过去,将记忆做了文学化的选择。“记忆文学”并不是作者为矫饰历史和真相所做的障眼法,并不是借助文体的特殊性意欲掩饰和改变什么,每一种文体都不仅是单纯意义上的文体,它还意味着作者一旦选择了这种文体,就必须同时承担起与这种文体相匹配的人格道义与文化责任。
记忆文学并非对过去的镜像重现,而是对历史作了另一番个人阐述。没有任何一种手段能够百分之百地还原历史,即便是具有照相特性的影像手段都无法原模原样地记录这个世界,文学也不例外。记忆本质上是主观的,是记忆主体对往事的看法,必然会经过筛选,这已是众所周知的事实。“真实历史”近年来甚至在史学界都已成了一个富有争议的概念,更无必要以此为借口来非难“记忆文学”。历史和记忆一旦走进文学,就大大地增加了自身的影响范围与涵盖深度,这种写作模式在记忆、历史、文学三者之间找到了完美的契合点,在读者与作者的记忆之间搭建了一座桥梁,使记忆中的历史具有了丰富的表现空间和感染力。
记忆文学既不同于一般的自传或回忆录,又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小说。它的体式灵活,表达方式多样,颇有“跨文体写作”的意味。其实早在二十世纪末,我国文学界就已进行过试图打破小说、戏剧、散文、诗歌等文体界限的实验,但由于各种原因,这股潮流并未产生丰硕的文学成果。
实际上,跨文体写作的优势到目前为止并未被完全表现出来。这种文体模式的界定可涵盖更宽泛的写作,它使用不同的文体来表现与各自相适的内容,从而达到完整体现作者多层意图的目的。从大量创作经验上来看,某些思考性的复杂感触如不挣脱单一文体便可能无法完整表述。记忆文学在描写过程中,综合地运用了描写、叙事、议论、抒情等表现方式,在描写和叙述中可以采用小说笔法、散文笔法和镜头特写。除此之外,《借我一生》的作者此前一直从事戏剧理论研究,所以作品中的结构设置和对话描写又蕴含着强烈的戏剧效果和剧场效果,增加了阅读过程中的张力。
《借我一生》表现出了鲜明的历史意识和反思色彩,充满了浑厚的人文情怀和难得的理性。“记忆文学”可以看做余秋雨创作上的又一次突破,他早在80年代出版的《艺术创造论》、《观众心理学》、《中国戏剧史》等学术著作就已经表现出与众不同的风格,著作中随处可见对枯燥理论的诗意叙述;到了90年代初期,余秋雨又以《文化苦旅》、《山居笔记》等散文集开创了被称为“文化大散文”或“学者散文”的文学新体式。“记忆文学”是他一贯创作风格的延续和拓展,他以记忆为蓝本,用行云流水般的文学语言对沉重严肃、充满疑问和迷雾的历史进行了解读,揉进了真实的苦涩与苍凉,使作品的可读性达到了新的高度。
记忆文学虽少见“文化大散文”中雍容典雅、精深灵动的文学描写,也未大量运用对偶、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但其中不乏激情与诗意。这种激情与诗意以一种略显平淡的方式渗透出来,增添了作品背后所隐藏的无穷韵味。精深不易,平淡更难,这种平淡并不是淡而无味,而是通过含蓄浑厚的语言表现出丰富深刻的人文情怀,这样就以另一种方式点亮了语言的色调,同样使人感觉作品声情并茂,富有质感和弹性。
《借我一生》以小说的笔调和散文的笔法构成了一部浓缩的中国当代人文生态史和一位当代文化学者的成长史。余秋雨所实践的“记忆文学”成功地将澎湃的激情和冷静的反思、宏观鸟瞰和微观探究等诸多对立性因素结合在一起,是一场描述人性在历史漩涡中沉浮的语言盛宴,呈现出了当今文坛少有的、既独特又全面的表现模式。它以生动坚实的记忆内容组建成了新型的文学作品,打破了既定的文学体裁疆域,尝试多种艺术样式的融合,是一次具有重要意义的文体改良和实验,也催生出了崭新的美学风格。
参考文献:
[1] 张耐东:《〈借我一生〉:记忆文学的概念装修》,《全国新书目》,2004年第10期。
[2] 王志尧:《口中狠反假 笔端常失真——余秋雨记忆文学〈借我一生〉质疑》,《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作者简介:许宁,女,1979—,河北承德人,在读硕士研究生,教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工作单位:河北大学工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