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初中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的衔接点

来源 :语文世界(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aiz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与现代教学思路相契合,是语文教学的基本取向。有很多语文老师都认同这一观点,不少同行在语文教学实践过程中,尝试将传统文化渗透进学生的学习过程。但是很多时候看到的现象又不完全令人满意,无论是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比较生硬地塞入“传统文化”,还是试图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观点進行整合,都存在一些共性的问题,比如说文化教学的痕迹太过明显,以至于让学生认为文化是一种须记忆、得默写的对象。显然这样的教学不是真正的文化渗透。真正有效的文化渗透应当是没有痕迹的,应当是润物无声的,只有达到用文化引导学生的言行时,这样的文化渗透才是有效的。而这一切需要一个前提,那就是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的衔接点的寻找。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切入需要寻找关键点


  之所以强调要寻找这样一个衔接点,是因为根据笔者的教学经验,有效的传统文化渗透取决于教学契机的把握,教学契机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往往就表现为一个点,很显然这个点是关键的。
  那么怎样的点才是关键点呢?根据笔者所总结的教学经验,这个点应当具有这样的两个特征。
  一是能够由学习内容向传统文化转换。转换功能是语文教学向传统文化切入的关键点的基本特征,只有具有了这个转换功能,学生的学习频道才能顺利地向传统文化切换。在《窃读记》这一课的教学中,学生初读课文时,往往感受到的是一个朴实的故事情节。文章一开始的“转过街角,看见三阳春的冲天招牌,闻见炒菜的香味,听见锅勺敲打的声音”,学生感受到的就是一个街边的情形。即使明确了“紧邻它的一家书店”,又或者是后面的“我趁着漫步给脑子一个思索的机会:‘昨天读到什么地方了?那女孩不知最后嫁给谁?那本书放在哪里?左角第三排,不错’”……其实都不能让学生感觉到文化的气息。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想生硬地切换,那教师提供的文化因素很难起到熏陶的作用。相反,如果去发掘文本中文字的微言大义,则可以寻找到这样一个关键点。比如说文中有这么一句“自此以后,我得到了一条不费一文读书的门径”,在笔者看来,其中的韵味值得咀嚼,可以看作是教学内容向传统文化渗透切换的关键点,具体下面阐述。
  二是能够向传统文化的各个组成部分发散。如果说寻找到了这个关键点,意味着打开了传统文化渗透的大门,那传统文化渗透的过程就是学生进入这大门之后,既自由想象又瞄准文化的过程。“不费一文读书的门径”有着显著的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古人读书是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古人无论是著书还是读书都不容易,因此才有了“书非借不能读也”的经典名句。而在鲁迅的笔下,孔乙己的“读书人窃书不算偷”,所道出的是一个心酸的故事,偷书来读在此既是反讽,又是写实。到了当下初中生的读书生活,书是可借可买的,已经没有了不费一文的纠结。“读书”却成为一个永恒主题。因此可以认为这句话贯穿了古今,可以引导学生去思考读书的价值,从而完成文化的熏陶。

二、由点到线再及面是传统文化之花绽放的基本思路


  根据上述分析,可以发现在寻找到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的衔接点之后,文化渗透的思路应当是基于这个衔接点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经历一个由点到线的过程,这样一个过程中学生可以寻找到文化的脉络。然后再让学生经历一个由线到面的过程,这样一个过程中学生可以基于文化脉络的认识,通过文化事例、文化理解,去建立一个关于传统文化的面。如此建立这样一个过程,那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文化渗透就可以实现了。
  在《窃读记》这一课的教学中,寻找到了“自此以后,我得到了一条不费一文读书的门径”这样一个关键点,笔者就引导学生去思考:在你的阅读范围内,或者在你的经验范围内,你知道哪些“读书”与“钱”相关的事例?应当说初中生的阅读还是比较广泛的,他们能够举出相关的例子,比如说上面笔者所举到的例子。当然也有部分学生由于阅读量不够,但是他们会产生一个疑问——阅读真的曾经如此困难吗?
  无论什么情况,教师可以做的一个引导是:课文中作者林海音所说的“不费一文读书的门径”,其实是一个想读书但是没有足够经济支撑的人,寻找到了读书途径之后的心情。老师想强调的是,无论古今,读书都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一个国家文化的传承,靠的是书籍,更是这个国家国民的阅读。中华民族的文脉之所以千年不断,正是因为著书与读书成为了我们这个民族的习惯。诚然很多社会群体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在阅读的时候会遇到困难,但是这并没有阻挡人们的阅读热情,正因为这个原因,我们才看到了林海音的《窃读记》,才能够真正领略课文中的那些话……
  这样的一个引导,既是对学生已有探究的总结,同时更是引导学生思维的发散。由“不费一文的读书门径”这个点,到对中华民族古今读书的相关认识,这样的一个过程,使得学生对读书的认识更加丰满。比如有学生说“看到课文中作者有时候一本书要到几家书店去读完,而我自己有时候阅读却漫不经心,这似乎是对古人的亵渎”。还有学生说“我从课文中的‘窃读’两个字,看到的是作者面对读物如饥似渴的心情,我觉得我们当代的学生应当延续这种热爱阅读的习惯”……在笔者看来,学生形成的这种认识,以及认识日益的丰满过程,就意味着关于读书的传统文化在学生的心中得到了传承。

三、初中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衔接考验语文教师智慧


  作为初中语文教学研究的重点话题之一,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的衔接,并不是一个新的命题,而是一个传统的、经典的命题。这个命题在不同的视角之下,会有着不同的诠释。这个诠释是由教师来完成的,而教师诠释的依据却是自己的教学实践,以及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经验,并由此生成的智慧。
  比如说,在学生寻找到了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的衔接点之后,在学生经由了由点至线再及面的过程之后,是不是说学生就经历了充分的传统文化熏陶呢?这个问题确实是有价值的,而根据笔者的实践,这个时候的熏陶可能还显得有些肤浅。比如在上面的例子中,当学生有了自己的认识,并且用语言将这些认识表达出来之后,相对于出发点而言,传统文化的渗透已经有了一定的深度了;但是相对于教学目标而言,此处应当还有一个层次。事实上如果教师在学生经过了传统文化的熏陶之后,还能够进一步汇聚学生的观点,提炼学生的观点,并让学生对提炼后的观点形成认同,那传统文化的熏陶就更加有效。比如笔者曾接着学生的发言,进一步概括:作者寻找到了一条不费一文而读书的门径,本质上是为书而高兴,为自己的学习而高兴,这才是本文的关键。从古人所说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又到“悬梁刺股”,再到今天我们的学习所面临的“痛苦”,如果同学们能够认识到学习的价值,才能真正读懂作者的“窃读”含义。
  这样的总结,学生听得认真,表情凝重,可以认为文化已经真正入心。
  作者简介:山东省邹平市孙镇初级中学语文教师。
其他文献
《小毛虫》是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的一篇状物说明文。文中的小毛虫不仅形神兼备,意趣盎然,还有一种托物言志、托物言情、托物言理的内在神韵。课文借助一些关键字词,让所状之物跃然纸上,撞击心灵。但是教学时,若简单地抓住几个典型的说明方法,围绕物的特点,按照课文的写作顺序按部就班地讲解,显然不能对物的立體形象和文字材料的质感进行深度挖掘。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教学呢?状物类文本,无论是客观描摹还是主观寄情,都会着力
期刊
一、什么是戏剧教学法  戏剧教学法是一种新颖的教学方法,具有即兴、全员参与的特点,教学过程中学生即兴表演,教师即兴回应。另外,戏剧教学法的展开并不以表演为教学目的,而是利用富有创造性的戏剧过程去促进学生认知水平、个性、能力等方面全面发展。  戏剧教学法以儿童为本位,注重儿童的学习与发展。它不是教授儿童专业表演技巧,而要求在教师有计划的引导下,以戏剧的各种表演元素如即兴表演、角色扮演等方法进行教学工
期刊
“书香校园”的氛围已悄然浓郁。初一教师该怎样“开锣鸣道”“敲响第一声”,引导学生欣欣然登入书籍的殿堂?“悦读”,培养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有了兴趣,具体方法的指导才能真正有效。一、初步设想  如何更好地激发初一学生的“悦读”兴趣呢?“开展一次阅读分享活动吧,既是初一年级‘书香校园’活动的启动仪式,又可以师生共读一本书,便于激发学生兴趣。”但阅读分享活动已有太多,如何出新?如何更好地彰显“培养学生阅读
期刊
小学低年段写话教学并不能凭空进行,不能为了写而写,而应该寻找联结点,把写话的内容和方法联系起来,组成一个整体。联结点可以是观察、仿照课文、看图、游戏等。通过联结点,由此及彼,形成一篇优秀的写话。下面我就说一说我对低年段开展写话教学的一些思考。一、以观察说话为联结点,为写话未雨绸缪  1.以观察为写话作积累  在语文综合性学习方面,《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结合课文学习,观
期刊
一、偶发事件催生的“校园小说”  一节班会课,我和学生一起讨论并修改班规细则。突然副班长小凡的一句“张老师,女生打人该不该扣分?”拉开了男女生唇枪舌剑的序幕。开局受制于人的女生为了打好翻身仗,七嘴八舌地数落男生的不是;而男生也不甘示弱,个个找到对阵的主角,争论不休。  看着他们不吐不快、欲罢不能的样子,一个念头闪过脑际:既然每个人都有强烈地向我“申诉”的愿望,那么就让他们写下来,一吐为快吧!要求一
期刊
儿童漫画作为漫画的一种表现形式,具备漫画艺术的所有特征,以儿童为中心,题材总是设置为和儿童感兴趣的幻想与动物等,通过巧合与异常的手法把自然和社会现象进行夸张描绘。童漫作文也是儿童漫画作文,把漫画引进语文作文教学中,可以进一步发展小学生奇异想象力,挖掘学生思维潜能,提高作文教学质量。一、小学语文作文中奇异想象力的培养  (一)便于提高学生写作积极性  小学生天性活泼,思维相对活跃,对一切的事物都充满
期刊
作文一直以来都是语文教学中的老大难问题,很多学生一听到“作文”两个字就心烦,作文仿佛成了洪水猛兽,人人趋而避之,究其根本原因在于缺乏好的教学方式引导。如今,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对学生的写作教学提出了新的目标要求:“重视和鼓励学生的自由表达,着重培养学生的写作创新精神,并为学生创造自由写作的空间,学会与他人分享写作感受。”在强调素质培养与提升的当下,初中语文的作文教学也需从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入手
期刊
语文的学习,主要就是让孩子有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它包括孩子学习中的听说读写活动以及文学活动。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方面许多项目都要经过不断练习,锲而不舍,养成习惯,才能变成他们自己的东西。”研究表明,家庭教育的优劣对于低年级学生语文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影响重大。其影响不仅包括家庭的教育方式和物质条件,还有教育环境。一年级新生,来自不同的家庭,虽说在同一起跑线,但是学习能力不同,因此,家长们培养孩子在
期刊
学生既是教的对象,也是课堂活动的主人,教学目标应针对学生而制订。在制订教学目标时怎样做到目中有人呢?笔者以苏教版第四册《台湾的蝴蝶谷》一文为例,谈谈从手中有本到目中有人。一、教学目标设计要符合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  确定教学目标时要考察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若教学目标确定过高,不仅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还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课堂进程陷于停顿。《台湾的蝴蝶谷》其中一个目标是“展开想象,迁移与运用‘有的
期刊
低年级写字教学生本化课堂中,教师应积极创设宽松的写字教学氛围,引导学生习得正确的写字姿势,端正写字态度,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从“写中学”,提升学生写字素养。下面就课堂写字教学问题及分析,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来反思写字教学。一、写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分析  1.写字姿势不正确。课堂上五花八门的写字姿势,有趴在桌子上的,有脚放在凳子上的,有脸和作业本“亲密无间”的……握笔姿势也是花样百出,有用左手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