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素质教育下对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逐渐成为课堂教学中的目标。导学案在教学中的应用给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提供了一个可行的方案。本文以初中化学教学为例,探究如何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导学案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课堂质量。
关键词:导学案;初中化学;资源整合;应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导学案作为一种指导学生学习的工具,能够使学生了解具体章节知识包括哪些基本内容,还能使学生了解重难点与知识框架。由于教学资源整合能够改善教学状况,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使学生能够在接触课内知识的过程中将课内外知识相结合,教师应当通过对教学资源的整合,使学生有机会接触更多的内容,深化学生对具体知识的理解,并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完成知识的实际运用。将课内外资源通过导学案的形式展示出来,可以为学生的课前预习、课堂学习以及课后巩固复习提供有力的帮助。
一、设计导学案,把握教学内容
导学案设计能够体现出老师对于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也能展示老师的教学目的。科学合理的导学案设计,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快速地掌握课时重点,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设计导学案时,老师先 要确定课程的重难点、明确学习目标进行导学案的设计;同时,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设计能够吸引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索的环节。如在学习《氧气》这一课时内容时,老师可在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设计循序渐进的问题。如:“为什么木星、火星上没有生命?”“什么是生命存在最需要的物质?”“氧气具有什么样的物理性质?”“自然界的氧气是怎么样产生的?”上述问题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层层设置问题,从最能吸引学生探讨的话题出发,一步步调动学生讨论、思考的积极性,直到提到“自然界的氧气是怎么样产生的?”将学生的目光吸引到我们生存过程中离不开的氧气是如何产生,引发学生的思考。接着,再结合教材内容提出下一步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下一步的探究,如“带火星的木条分别放入氧气瓶内与瓶子外,会有什么不同的情况出现?”“硫、碳分别在空气中、氧气中的燃烧有什么不同的现象?”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并观察。接着,再提出“上述现象说明了什么?”引导学生对不同的燃烧条件情况下,氧气的性质进行分析、总结。此外,在设计的过程中问题要能适当地吸引学生的探究兴趣,同时能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化学认知。还可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提出问题,“当发生火灾时,结合氧气与燃烧的关系,我们该如何进行灭火?”理论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明白化学的重要性。提出问题后,学生会根据平时的生活经验以及影视剧中看到的灭火方式进行积极讨论,抒发己见。接着再提出问题“用灭火器灭火是对着火苗上端、中段,还是底部喷效果更佳?”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灭火方式;接着再提出问题,“火苗上端、中段、底部三个位置,哪个位置的温度更高?”再一次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从而得出火苗上端温度最高的结论。从教材内容联系到学生的生活实际,平时烧菜做饭时锅与火焰的位置,让学生明白生活处处皆化学,进而对化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 辅助学生理解重难点知识
重难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点,在设计导学案时,教师应当突出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使学生能够再利用导学案进行学习的过程中了解本节课的重点是什么,抓住核心,也可以使学生了解难点是哪一部分知识。由于导学案需要教师进行精心设计,在列明重难点知识后,教师还可以将课内外资源进行整合,辅助学生理解重难点。教学重点是本节课的核心,其他基础性内容都是围绕重点知识展开,对重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关键,也会直接影响学生对本节、本章知识的学习。教师应当对重点知识进行详细分析,难点知识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化学原理,树立化学思维,对难点知识的分析也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重点,在通过导学案的形式引导学生学习重难点时,资源整合的应用可以起到非常大的作用。例如,在教学“构成物质的微粒”这部分内容时,分子、原子是教学重点,但由于分子与原子都是非常小的单位,为了深化学生的认识,使学生在利用导学案进行学习时,对分子、原子有概念化的认识,借助具体的图像来进行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大多数学生会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出现对分子、原子概念等细节知识理解不正确的问题,教师在设计导学案时,应该考虑到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将对原子、分子的介绍不再局限于文字内容的分析,而是要借助具体的图像与课外资源,将有关分子原子的基础知识进行拓展,使学生对分子原子的了解不再局限于教材上的定义。作为本章内容学习的重点与难点,通过整合课内外资源来深化学生对分子与原子的认识,是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重要方式。
三、导学案导学,学生自主学习
在历史教学中,导学案能够给学生指导学生学习的思路,按照教学步骤开展学习活动,完成学习的目的。因此,设计导学案时要起到引导的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根据老师的引导培养自己自主学习的能力。这就要求在设计导学案的时候,要采取一定的策略,如留白式引导、素材链接式、实验探究式教学等,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引导方式,逐渐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如在《金属和金属材料》这一课时的,可提出问题“我们生活中有哪些金属材质的物品?”该问题回答的范围较宽泛,能够让学生踊跃回答的空间。接着再提出问题,“金属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如果没有金属,我们的生活会怎么样?”该问题的提出,让学生进一步思考金属在我们生活中重要性。同时,因为该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展开想象。留白式的问题能够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开动脑筋去想问题。在学习的过程中,老师参与的程度减少,学生能够占据课堂的主导作用,能够在整个课程学习中充分展示自己的学习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结论
大部分学生可以利用导学案完成预习任务,也可以在听讲完成之后,按照导学案的主要內容完成课后复习。为了使资源整合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质量与学习效率,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导学案的作用,在设计导学案时,既要考虑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与本节课教学的重难点,还要将课外资源与课内资源进行整合,使导学案系统、全面,能够带给学生深刻的学习体验。
参考文献
[1]王雪.初中化学教学导学案的设计与应用[D].重庆:西南大学,2020.
[2]王庆华.试论导学案的编制及其实施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才智,2016(26):128.
关键词:导学案;初中化学;资源整合;应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导学案作为一种指导学生学习的工具,能够使学生了解具体章节知识包括哪些基本内容,还能使学生了解重难点与知识框架。由于教学资源整合能够改善教学状况,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使学生能够在接触课内知识的过程中将课内外知识相结合,教师应当通过对教学资源的整合,使学生有机会接触更多的内容,深化学生对具体知识的理解,并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完成知识的实际运用。将课内外资源通过导学案的形式展示出来,可以为学生的课前预习、课堂学习以及课后巩固复习提供有力的帮助。
一、设计导学案,把握教学内容
导学案设计能够体现出老师对于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也能展示老师的教学目的。科学合理的导学案设计,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快速地掌握课时重点,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设计导学案时,老师先 要确定课程的重难点、明确学习目标进行导学案的设计;同时,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设计能够吸引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索的环节。如在学习《氧气》这一课时内容时,老师可在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设计循序渐进的问题。如:“为什么木星、火星上没有生命?”“什么是生命存在最需要的物质?”“氧气具有什么样的物理性质?”“自然界的氧气是怎么样产生的?”上述问题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层层设置问题,从最能吸引学生探讨的话题出发,一步步调动学生讨论、思考的积极性,直到提到“自然界的氧气是怎么样产生的?”将学生的目光吸引到我们生存过程中离不开的氧气是如何产生,引发学生的思考。接着,再结合教材内容提出下一步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下一步的探究,如“带火星的木条分别放入氧气瓶内与瓶子外,会有什么不同的情况出现?”“硫、碳分别在空气中、氧气中的燃烧有什么不同的现象?”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并观察。接着,再提出“上述现象说明了什么?”引导学生对不同的燃烧条件情况下,氧气的性质进行分析、总结。此外,在设计的过程中问题要能适当地吸引学生的探究兴趣,同时能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化学认知。还可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提出问题,“当发生火灾时,结合氧气与燃烧的关系,我们该如何进行灭火?”理论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明白化学的重要性。提出问题后,学生会根据平时的生活经验以及影视剧中看到的灭火方式进行积极讨论,抒发己见。接着再提出问题“用灭火器灭火是对着火苗上端、中段,还是底部喷效果更佳?”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灭火方式;接着再提出问题,“火苗上端、中段、底部三个位置,哪个位置的温度更高?”再一次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从而得出火苗上端温度最高的结论。从教材内容联系到学生的生活实际,平时烧菜做饭时锅与火焰的位置,让学生明白生活处处皆化学,进而对化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 辅助学生理解重难点知识
重难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点,在设计导学案时,教师应当突出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使学生能够再利用导学案进行学习的过程中了解本节课的重点是什么,抓住核心,也可以使学生了解难点是哪一部分知识。由于导学案需要教师进行精心设计,在列明重难点知识后,教师还可以将课内外资源进行整合,辅助学生理解重难点。教学重点是本节课的核心,其他基础性内容都是围绕重点知识展开,对重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关键,也会直接影响学生对本节、本章知识的学习。教师应当对重点知识进行详细分析,难点知识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化学原理,树立化学思维,对难点知识的分析也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重点,在通过导学案的形式引导学生学习重难点时,资源整合的应用可以起到非常大的作用。例如,在教学“构成物质的微粒”这部分内容时,分子、原子是教学重点,但由于分子与原子都是非常小的单位,为了深化学生的认识,使学生在利用导学案进行学习时,对分子、原子有概念化的认识,借助具体的图像来进行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大多数学生会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出现对分子、原子概念等细节知识理解不正确的问题,教师在设计导学案时,应该考虑到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将对原子、分子的介绍不再局限于文字内容的分析,而是要借助具体的图像与课外资源,将有关分子原子的基础知识进行拓展,使学生对分子原子的了解不再局限于教材上的定义。作为本章内容学习的重点与难点,通过整合课内外资源来深化学生对分子与原子的认识,是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重要方式。
三、导学案导学,学生自主学习
在历史教学中,导学案能够给学生指导学生学习的思路,按照教学步骤开展学习活动,完成学习的目的。因此,设计导学案时要起到引导的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根据老师的引导培养自己自主学习的能力。这就要求在设计导学案的时候,要采取一定的策略,如留白式引导、素材链接式、实验探究式教学等,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引导方式,逐渐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如在《金属和金属材料》这一课时的,可提出问题“我们生活中有哪些金属材质的物品?”该问题回答的范围较宽泛,能够让学生踊跃回答的空间。接着再提出问题,“金属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如果没有金属,我们的生活会怎么样?”该问题的提出,让学生进一步思考金属在我们生活中重要性。同时,因为该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展开想象。留白式的问题能够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开动脑筋去想问题。在学习的过程中,老师参与的程度减少,学生能够占据课堂的主导作用,能够在整个课程学习中充分展示自己的学习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结论
大部分学生可以利用导学案完成预习任务,也可以在听讲完成之后,按照导学案的主要內容完成课后复习。为了使资源整合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质量与学习效率,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导学案的作用,在设计导学案时,既要考虑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与本节课教学的重难点,还要将课外资源与课内资源进行整合,使导学案系统、全面,能够带给学生深刻的学习体验。
参考文献
[1]王雪.初中化学教学导学案的设计与应用[D].重庆:西南大学,2020.
[2]王庆华.试论导学案的编制及其实施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才智,2016(26):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