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教学策略探究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lanm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言文文本的解读与教学,在高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然而在现今的语文课堂中,尤其在涉及到文言文课堂教学这一块,教师在将文本的阅读和教学中落实到学习的过程中时,仍旧存在着一些教学方案和策略上的问题尚未解决。
  教师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首先会从最基本的字、词、句的解读入手,通过分析文章语句的含义、表达、修辞手法,解剖语言的内在组织结构,从而让学生能以一种现代语言的思维去解读它。教师往往会把课堂主导权把握在自己的手中,忽视了学生对于学习的主观需求,使课堂教学氛围陷入到一种沉闷的境地。以下是我结合自己近几年在文言文教学课堂上的经验,对文言文文本教学的策略进行的探究。
  一、转换课堂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文言文文本
  (一)采取多样化的讲解方式,激发学生兴趣
  文言文因为其语言结构和现代汉语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往往会容易产生乏味、枯燥的阅读感受,尤其是对于高一的学生来说,他们还没有完全进入到文言文阅读的思维模式中来,在对文本的理解上还存在一定的障碍,这就限制了他们对文章进行更深层次的感悟。教师在课堂上,应当合理引导学生对文章的片段或者知识点,进行讨论和探究,结合文章的主题,多角度、多层次地分析文章的语言运用,从而在消除他们疑惑的基础上,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
  例如,我在教学高一语文教材中的《赤壁赋》时,除了对文章的语言、结构进行基本的讲解,我还在课堂上结合苏轼的生平以及他个人文章的风格,和学生对于其中的某些段落和句子进行更加深层次的解读。必要时,我会在课堂上采用多媒体方式进行教学,给学生播放一段关于赤壁赋的讲解视频。
  (二)采取分组学习,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在如今的高中语文教学课堂中,小组讨论的教学方法是应用比较广泛、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师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通过在课堂上布置相关的课堂任务,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去完成对任务的讨论和探究。例如我在教学高二语文教材中的《兰亭集序》时,就是采用的这种教学模式。我给每个小组布置和课程内容相关的一些思考题,让他们在限定的时间里进行讨论。讨论完以后,每组派出一个代表进行解答。在课堂上,同学们的想法各异,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教学活动的进行十分顺利。这种方式不仅调动了学生文本阅读的积极性,也让他们自己在这个过程中锻炼了自己的思维理解能力。
  另外,教师在这个活动中要担当一个引导者的作用,让他们在文本阅读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认知能力。因此教师要给学生独立思考文本的机会,将文本的教学中心放在学生的思维能力锻炼上。在运用新鲜的教学模式下,不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鼓励他们去探究文本的更深层次的含义。
  二、整体感知文本内容,理解文本的主导价值
  高中文言文教学,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对文言文主体的意义价值有基本的掌握和了解,这也是让学生能够整体的感知文本内容的方式之一。教师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创设一种有效的问答方式,从文言文的内容进行分析,让学生去主动地探索文字背后更深层次的含义。同时,学生要学会自主地利用辅助性的教材,自主理清文章的基本大意和脉络。从自己的角度,对文章进行感知发问,进而在回答中进行思考感悟,最后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将文本的整体内容呈现出来,从而真正地实现文章的整体感知。
  例如,我在教学《逍遥游》时,在对课文内容进行了基本的讲解后,我让学生阅读一些辅助性的材料,让学生写下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感悟,并且有条理地将自己对于文章的结构进行详细的划分。这样以便于我了解学生们的想法和意见,并且及时地给予纠正和完善,从而和学生产生一个适当的交流和沟通,把握他们具体的学习状态。
  三、打开学生想象的空间,赏析文言文的艺术特色
  任何课程的教学,教师都要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是良好教学氛围创设的基础。在高中文言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用传统的文本思维模式去限定学生的思维,要运用合适的教学手段打开学生想象的空间,尤其是在文章中没有呈现的那一部分,教师要合理地引导学生去进行想象,甚至可以借助文章中的意象。文言文中的语言使用、修辞手法、语句细节往往是体现整个艺术特色的地方。教师在讲解文本的过程中可以准备一个多媒体课件,将课本的内容、结构、层次清晰地放上去,同时配以和文本相关的艺术设计,再介绍文章写作时的背景,加深学生对文本的印象。
  在高中文言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文言文的内容进行深入细致的阅读和探究,通过分析文言文语句所具备的艺术特色和文化内涵,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它们学习的主动性。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地引导学生进行联想和想象,从而帮助学生全面准确地理解文章。学生在文言文的学习过程中,光了解文章的含意是不够的,还要能在阅读整篇文章以后,得到自己的见解和感悟。
其他文献
高中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十分重要的一个板块。从人教版必修一到必修五,再到三本选修教材,每一本书都涉及到文言文教学。可以说,文言文教学占据了高中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
一、教材分析  人教版必修一表达交流部分的第二章节,题目是《园丁赞歌——记叙要选好角度》,就写作角度而言通过写自己的老师来表达对师长的尊敬,也就奠定了本次作文的情感基调——尊师重教,学会感恩。借此可以形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维度的教学目标。  教材可以分为三个部分:话题探讨,写法借鉴和写作练习。完成和实施教学目标的重点是通过反复阅读获得写作经验,选取合理的记叙角度作文。其中获得写作经验是难点,必须加以引
从最初的看图说话到现在的作文教学,这一直是让老师和学生很困惑的一个问题。当前的作文教学正在朝着模式化的方向转变,导致学生的作文死气沉沉,缺乏灵气。下面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就怎样促进高中学生的写作能力,谈一谈浅显的教学感悟。  一、“深刻”的作文怎样炼成  1.感悟生活,记录生活,留心生活,热爱生活  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重视引导学生对社会存在的问题拥有一个敏锐的观察力,增强思考问题的心智。并
语文教学一直有个“重难点”——作文教学,用句俗语来说,那就是“撼语基易,撼作文难!”作文教学的现状是,学生大多被封闭在一个狭窄的范围内,闭门造车。作文教学的模式基本上没有关注写作的过程,只是关注写作的“终端产品”——范文,引导学生模仿,没有激发学生写作热情和兴趣,忽视了引导学生对自己鲜活生活的审视。很显然,这种教学模式是不符合新课改背景下的写作要求的。新课标指出:学生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对自
古代诗歌,讲究意境优美、意蕴丰富,含蓄委婉地表达感情。诗人在表情达意时,往往不直接抒发感情,而是用意象、意境等作烘托渲染,使感情具体化、形象化,以达到使诗歌意境悠远、耐人寻味的目的。  许多诗人除了采用一些传统的写法外,还善于运用曲笔,这样就更进一步拓宽了诗歌意境,使情感的表现更加婉曲,更有韵味。  在诗歌创作中,曲笔是指不直接写自己的情感,而是通过他人对自己的情感来表现自己的情感;或者故意离开诗
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注重个性化的阅读,使自己的生活经验以及知识积累得到充分利用,以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获得独特的体验与感受”,从根本上说明了阅读的核心。新课改中提出,要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从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对文章亲自感受,以获得个性化的理解。在推行的新课改中,就已明确了实施个性化阅读是其重要的部分,其打破了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师生关系给予重新定
目的 探讨肿瘤切除一期吻合治疗梗阻性左半结肠癌的可行性和安全性,以期进一步降低手术并发症率和死亡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近18a来用肿瘤切除一期吻合治疗梗阻性左半结
目的 评价医用生物蛋白胶(FG)经自行设计的导管系统注入封堵消化道外瘘的效果。方法 对18例消化道外瘘的患者,11例采用FG经自行设计的导管系统注入瘘管进行封堵,7例未用FG作
常常听到同事抱怨班上学生作文质量差,优秀作文凤毛麟角;常常看到学生习作上“立意平庸、语言干瘪、事例陈旧”之类的评语。不禁深思,我们的学生怎么了?写了十几年作文为何没有长进?还是我们的作文教学存在问题?  其实,个中原因我们一直知晓。现代语言大师吕叔湘先生曾说:“回忆自己的学习过程,得之于老师课堂讲的多少,得之于自己课外阅读的多少。我回想自己大概是三七开吧;也就是说,百分之七十得之于课外阅读。”  
在教学中,我们对《边城》中对翠翠人物形象的分析,往往从沈从文的自然人性角度出发,发掘作者在翠翠身上表现出的善良、淳朴、纯洁、自然的人性美。在沈从文的创作历程中,伴随着湘西的美丽风景、淳朴的人性关系以及城市生活的虚假和伪善,《边城》就是在这种矛盾对立的生活环境下创作的作品,他利用自己对两种世界的认知,描绘出自己心中的一个与现代文明完全不同的理想世界。  《边城》里的湘西,青山绿水,淳朴自然,“水”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