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临床疗效分析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ll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分析前列腺增生行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诊治并接受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的5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对手术与随访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实施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和留置尿管时间。所选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在IPSS、QOL、Qmax、PRV等方面对比均明显由于治疗前,施治前后差异显著,P<0.05。结论:前列腺增生行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治疗的效果颇为理想且安全性高、并发症少。
  【关键词】等离子双极电;经尿道;前列腺增生
  【中图分类号】R45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9)10-0158-01
  前列腺增生症常见于老年男性,好发部位为前列腺内层,若未及时干预,可导致患者尿路梗阻,从而出现尿失禁、排尿困难等症状。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在治疗前列腺增生患者时,创伤较小,且术后恢复时间较短。所以,该方法在前列腺增生临床治疗中得到了广泛运用,逐渐成为治疗前列腺增生临床中首选的手术方式。但是,有研究资料认为,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的优点和临床效果更显著。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在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前列腺增生的治疗,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这种手术方式中的工作电极能够产生足够的射频能量,然后将靶组织系细化分解成小分子,以起到电凝止血的效应。本文分析了前列腺增生行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治疗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5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均为男性,年龄52-78岁,平均年龄为67.6岁,病程2月-2年,平均病程6个月。增生分级:III度增生15例,II度增生20例,I度增生15例。临床表现:尿失禁现象25例,渐进性排尿困难15例,夜尿增多25例。所有患者均符合前列腺增生诊断标准,并且排除合并神经系统疾病、内分泌疾病、膀胱肿瘤、前列腺癌患者,所有患者均同意手术治疗方案。
  1.2方法 本组患者均行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治疗方法如下:手术在电视系统的辅助下进行,电气系统为GyrusMedica公司所制造的等离子双极电切设备,予以持续硬膜外麻醉,效果满意后协助患者处于截石位,若证实其存在尿道狭窄应先扩张尿道处理,将电切镜由患者的尿道置入,先对其膀胱壁、输尿管口(双)进行观察,随后将电切镜退至膀胱颈处,对前列腺具体情况、大小及精阜位置、增生局部状况进观察,明确膀胱颈部及精阜间的范围,若患者合并膀胱结石,先将结石用碎石钳进行夹碎操作并取出后再实施电切术。将电切系统的参数调节适宜,采用生理盐水做为冲洗液,对术野施术持续冲洗,若患者属明显的中叶增生,可先切除中叶再将对前叶、两侧叶与尖部进行处理;若患者增生主要存在与两侧叶,可先于6点位置行切割操作,做一处到达被膜且相对宽大的沟槽,随后在12点位置行一处沟槽,之后于7点位置对左侧叶以逆时针方向进行处理,并将右侧叶以同样方法进行切除。最后对全部创面及尖部进行予以统一的修理平整处理,切出一处光滑、宽大的腔隙,将包膜显露,将切下的组织抽吸并送至实验室进行病理检查。
  2 结果
  患者实施实施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后手术时间为(54.1±2.5)min、术中出血量为(95.7±5.9)ml、留置尿管时间为(2.7±0.8)d、住院时间为(5.7±2.5)d。随访结果提示,本组患者接受治疗后在IPSS、QOL、Qmax、PRV等方面均优于治疗前,治疗前后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1。
  3 讨论
  前列腺增生属于临床常见疾病,具有发病率高及易反复发作等特点。中老年男性是前列腺增生的高发人群和多发人群,随着我国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我国老龄化的不断加重,前列腺增生的发病率呈逐渐增加的趋势。目前,临床医学对于该病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主要与患者長期饮酒、抽烟以及遗传等因素密切相关。临床上对该病的传统疗法是运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然而该手术方式会对患者的尿道产生较大损伤,并且极易出现尿道口灼伤、膀胱痉挛等并发症,从而增加患者痛苦。前列腺增生的施治原则,应当是及早确诊、及时处理。关于前列腺增生的施治方法,可选性比较多,总的来说可以用保守及手术区分。传统用药形式的保守治疗,虽然能够帮助患者促进部分症状缓解,但所谓治标不治本,固远期疗效并不乐观[2]。手术方案中,常用的为开放性手术、激光手术、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经膀胱前列腺切除术等,通过多项研究证实,发现以经膀胱前列腺切除术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效果最为显著,但两类微创手术相比,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相对而言治疗效果更为确切[3]。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在治疗前列腺增生患者时,创伤较小,且术后恢复时间较短。所以,该方法在前列腺增生临床治疗中得到了广泛运用,逐渐成为治疗前列腺增生临床中首选的手术方式。但是,有研究资料认为,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的优点和临床效果更显著。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在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前列腺增生的治疗,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这种手术方式中的工作电极能够产生足够的射频能量,然后将靶组织系细化分解成小分子,以起到電凝止血的效应。本研究证明,前列腺增生行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治疗的效果理想且安全性高、并发症少。
  综上所述,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在前列腺增生疾病的治疗中能有效改善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大大减轻患者痛苦,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杜依青,米白冰,王珏,等. 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术与传统单极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比较的Meta 分析.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2014,19(7):456-461.
  [2]邱启劲,王继业.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疗效观察[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3(10):134-135.
  [3]刘斐.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对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2,09(13):38-39.
其他文献
【摘 要】目的:对比微型种植体支抗与传统的正畸方法在口腔正畸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进行正畸治疗的64例患者作为本次分析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均分组法分成传统组(传统正畸支抗)和微支抗组(微型种植体支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微支抗组治疗后上中切牙凸距差,倾角差均明显大于传统组,P<0.05;磨牙位移明显小于传统组,P<0.05。微支抗组评分超过75分的有30例,正畸成功率为93.
期刊
【摘 要】目的:针对心脏黏液瘤患者,研究分析经胸心脏超声检查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2019年4月~2020年4月我院收录的总计59例患者为对象,皆实施经胸心脏超声检查与64排CT检查,同时以病理诊断结果作为该研究的参照标准,分析经胸心脏超声检查的诊断价值。结果:59例心脏黏液瘤患者经胸心脏超声检查出56例单发心脏粘液瘤(94.92%),2例误诊(3.39%),1例漏诊(1.69),经64排CT
期刊
【摘 要】 目的: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治疗胃溃疡,并对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对比,并观察患者胃粘膜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血清胃泌素。方法:对我院100例胃溃疡患者进行研究,按照平均分组的方式将这些患者进行随机分配,结合组50例患者,对照组50例患者,对结合组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疗,对结合组采用西药的方式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并且还要对治疗前后患者胃粘膜血管内生长和胃泌素的变化进
期刊
【摘 要】目的:为了提高耳鼻喉科护理管理的质量,各个医院的管理人员使用了多种方法对耳鼻喉科的管理模式进行了修订。本文主要针对人性化管理对提高耳鼻喉科护理管理质量的成效进行探讨。方法:在本次调研中,为了获取真实有效的数据信息,选取了我院2018年6月-2019年8月期间共收治的120例耳鼻喉科病患作为此次调研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为60例患者,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以及研究组实施人性化管理模
期刊
【摘 要】目的:分析乙肝患者临床乙肝五项检验结果,以期为临床研究诊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80例乙肝患者的一般资料,对上述乙肝患者乙肝五项(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进行检验。结果:五项检查指标显示阳性,但是阳性程度不同,其中HBsAg呈阳性率最高,抗HBc呈阳性率次之,抗HBe呈阳性率最低; 通过分析指标阳性与年龄两个因素发现,30~49岁之间的人群是乙肝的高发人
期刊
【摘 要】目的: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的治疗方法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对我院收治的38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治疗方法进行分析与总结。结果:经过积极有效的治疗后,38例患者病情得到有效的控制,所有患者均康复出院。结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一种常见且多发的内分泌疾病,细致全面的治疗能促使患者早日恢复。严格手术适应证,进行正规充分的术前评估,采用准确的手术操作,将提高治疗效果,并有效预防术后并
期刊
【摘 要】目的: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急性加重期抗生素合理应用效果。方法:抽取本院诊疗的50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划为参照组25例、合理组25例。即参照组使用常规抗菌救治,合理组使用抗生素救治,比较患者总有效率、肺功能指标。结果:合理组总有效率为100%,参照组则为84%,各数据比较有意义(P0.05,则证明数据相似,无研究意义。  2 结果  2.1 总有效率对比 合理组总有效率为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CT对肺小结节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肺小结节患者40例进行CT诊断,分析和总结诊断结果。结果:低剂量组患者的结节检出数是55个,常规剂量组检出数量是37个,两组的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结论:CT诊断能够精准甄别肺小结节的情况,进行更好的定性和诊断,值得推广。  【关键词】CT;肺小结节;诊断  【中图分类号】R459.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
期刊
【摘 要】目的:分析双排螺旋CT应用于患者的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临床诊断价值,探究其诊断效果。方法:抽取7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作为研究目标,按照检查方法不同予以分组处理,将常规MRI检查予以参照组患者,参照组共35例患者,将双排螺旋CT检查予以实验组患者,实验组共35例患者,对实验组以及参照组患者的临床诊断准确率数据予以观察计算。结果:实验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临床诊断准确率数据(97.1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在血液检验中产生误差的原因以及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以我院血液检验出现误差的60例标本为研究对象,从患者、采集、送检、检验整个血液检验流程可能产生误差的原因进行研究,同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减少血液标本检验结果出现误差的情况发生。结果:通过研究我们发现,血液检验标本出现误差的原因很多,存在于血液检验流程的各个方面,主要包括患者自身原因(如患者未禁食)、采集血液标本的量不准确、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