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稻资源现状调查及保护对策研究

来源 :广西农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i9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为保护野生稻资源,保持物种多样性,水稻育种提供基础参考。【方法】通过调查贺州市野生稻资源现状及保护情况,分析野生稻保护存在的问题和部分野生稻资源及原生境消失的原因。【结果】发现贺州市有普通野生稻和药用野生稻2种野生稻资源,普通野生稻由1978年23个分布点减少到201年的1个分布点,分布面积仅存1%;药用野生稻由16个分布点减少到个。野生稻原生境保护点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管理机制不到位,土地权属不确定,缺乏后续资金保障,有害生物危害加剧及保护与经济发展不协调。【建议】加大对野生稻资源保护知识的宣传与普及力度,加大资金投入,以及建立长效激励机制和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等相应措施。
  关键词:野生稻;资源;调查;保护;对策
  中图分类号:S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374(2017)02-0023-04
  Abstract:【Objective】o provide basic reference for conservation of wild rice resource,preservation of species diversity and for breeding of rice.【Method】hrough survey of wild rice and its conservation situation in ezhou City,analysis ismade on the existing issues of wild rice conservationand the reasonsforpart of the wild riceresource and itsoriginal growing environment disappear.【Results】It is found that in ezhou City there are two kinds of wild rice resources, ordinarywild rice and medical wild rice.he distribution blocks of ordinary wild rice paddy field reduces from 23 nos.In 1978 to 1nosin 201, only 1% of the distribution area exists.For medical wild rice, the distributionblocksreduces from 16 nos.to nos.he main existing issues of the conservation blocksfor thewild rice original growingenvironmentare as follows:management mechanism has not beput in place;ownership of the paddy land is not clear;lack of sustainable fund;intensifyingharmfulbio-damage;incongruityof conserv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Suggestion】Countermeasures such as to strengthenpopularization andpropaganda ofconservation knowledgeforwild rice resource,more funding contribution,to establish long-termeffective and incentive mechanism, to enhancepunishment on behaviorof violation of law and regulations, etc.
  Key words:Wild rice;resource;survey;conservation;countermeasure
  野生稻原生境保护点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管理机制不到位,土地权属不确定,缺乏后续资金保障,有害生物危害加剧及保护与经济发展不协调。野生稻是栽培稻的祖先,是我国二级保护植物[1]。野生稻种质资源是稻种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栽培稻现代育种与进化过程中许多重要优异基因[2~4]。因此,保护野生稻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不但是对我国粮食生产的巨大贡献,也将为全人类可持续利用现有稻种资源和解决世界贫困人口做出巨大贡献。本文采用实地调查和文献查阅方法,调查了解贺州市野生稻资源现状及保护情况,分析野生稻保护存在的问题和部分野生稻资源及原生境消失的原因,并對野生稻资源保护提出对策与建议,以期为保护野生稻资源,保持物种多样性,水稻育种提供基础参考。
  1贺州市野生稻资源分布情况
  贺州市位于广西东北部,地处湘、粤、桂三省(区)结合部,野生稻分布范围广、资源丰富,根据1978~1980年广西野生稻普查资料显示,贺州市境内发现有普通野生稻和药用野生稻2种野生稻资源,其分布情况如下:
  1.1普通野生稻
  据20世纪70年代对贺州市的野生稻资源普查资料,普通野生稻在八步区、钟山县、富川县6个乡镇10个自然村都有分布,现在,普通野生稻的栖息地和种群数量已经明显减少,经201年的调查,除八步区1个分布点还生长有普通野生稻外,其它分布点已消失,其中:富川、钟山县消失率达到100%,八步区消失率达80%,野生稻分布面积由1978年的3.33hm2减少到现在的0.033hm2左右,仅存1%。0.033hm2的普通野生稻分布点能保存下来,主要得益于野生稻繁殖能力强,病虫害少。普通野生稻原生地消失比率如表1。   1.2药用野生稻
  据1978年对贺州市野生稻资源分布情况的调查,药用野生稻主要分布在贺州市八步区、昭平县4个乡镇8个自然村共16个分布点,经过30多年的变迁,贺州市药用野生稻资源只有个分布点,野生稻分布点消失率达到68.7%,目前,能保存下来的药用野生稻,主要分布在昭平县边远山区的山冲里。贺州市药用野生稻原生地消失比率见表2。
  1.3贺州市野生稻资源及原生境消失的原因分析
  从贺州市野生稻资源分布及原生境现状的调查情况看,野生稻资源及原生境的减少乃至消失,主要是农民群众的生产活动造成的。一是保护意识淡薄。荒地、废地等湿地是野生稻最理想的生长环境,多分布在边远山区,当地群众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对野生稻资源保护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盲目开垦、占用湿地现象时有发生,有意或无意破坏现象普遍。二是湿地用途变更。由于野生稻生长环境的特殊性,野生稻栖息的农业湿地很容易改为农田、鱼塘、藕塘、或修建房屋、道路、沟渠等,如钟山县某农场的野生稻原生地因建房屋而消失,八步区因农民把生长有野生稻的湿地改变为农田由原来的2hm2减少到现在的0.033hm2。三是农民的生产活动。野生稻主要生长在水塘、沟渠边,农民对野生稻的认识不足,在农业生产中视野生稻为杂草而除掉。清理水沟、兴修水利、修建鱼塘等工程使野生稻资源失去栖息地而绝灭,八步区、钟山县、昭平县某些村的野生稻原生境就是由于农民清理水沟、建设鱼塘而把沟边野生稻挖掉。四是环境破坏尚未得到有效控制。化肥、农药、除草剂的大量使用、农村生活污染破坏了生态平衡,加上乱砍滥伐、水土流失导致旱涝灾害频繁发生,对野生稻原生境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昭平县某分布点因山上水源林被破坏造成原来潮湿的山涧成为干旱地,茅草与芭芒成为优势种群,药用野生稻在竞争中消失。
  2.1野生稻原生境保护点的保护情况
  贺州市野生稻资源及其分布点的迅速减少,主要是野生稻生长环境被人为破坏,导致野生稻的生物多样性遭受损失,伴随而来的是水稻有益基因和稻种起源、演变分类的基础物质的丢失。为防止野生稻宝贵种质资源的丢失,“十五以来,贺州市积极开展野生稻资源原生境的保护工作,主要针对药用野生稻原生境的保护,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昭平县建设了2个药用野生稻原生境的原位保护点。
  2.1.1贺州市昭平县药用野生稻原生境保护点
  该保护点建于200年,昭平县属南亚热带气候特征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保护点的药用野生稻零星分布于方圆1.4万m2的小山冲沟边、山傍,面积约0.3hm2。小山冲两边为灌木林地,沟边杂草丛生,水分充足,是野生稻的优良天然栖生地。保护点属于原位封闭式保护点,建设面积30hm2,其中核心区13.33hm2,缓冲区16.67hm2。该保护点将水源地纳入保护点范围,避免了因水源短缺而给药用野生稻遭受破坏,农用地以租赁的形式加以保护,减少农业生产活动对野生稻原生境的破坏。
  2.1.2作物野生近缘植物保护与可持续利用项目
  该项目是国际合作项目,2008年开始组织实施,从缓解保护区土地的开垦压力、保护周边环境、提高保护区农民的自我发展能力出发,通过采取建立激励机制、改善保护点周边农户的交通水利条件、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建立农村小额贷款基金等一系列措施,以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减轻农民对保护区土地的依赖,使野生稻原生境不受破坏。该项目实施以来,经过8年的监测,保护点1个相同基线面积的药用野生稻平均株数(兜数)明显增加。野生稻资源种群密度基线面积监测情况如表3。
  2.2野生稻原生境保護点存在的问题
  2.2.1管理机制不到位
  野生稻原生境保护点的保护一般是在行政指令下建立的,缺乏当地农村群众的主动参与,与当地经济发展的矛盾难以协调。虽然聘请了人员在保护点开展日常保护管理工作,但聘用人员缺乏专业知识以及实际工作经验,在技术、人力和组织管理方面没有达到要求
  2.2.2土地权属不确定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让农民拥有了土地、山林的使用权,农民群众依靠承包的土地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维持生计,而野生稻资源分散分布在农民所承包的农用湿地、沟渠边上,保护野生稻资源需要进行土地调整,实行土地整体管理有较大困难。
  2.2.3缺乏后续资金保障
  野生稻原生境保护点的资金投入大,经济回报率低。当地政府和主管部门建设和管理资金短缺,投入严重不足,已成为野生稻保护点管理与发展的最大障碍。保护点的维护管理经费没有纳入财政预算,农业部门对保护点的投入能力相当有限,缺少保护设施,有的群众为了生计,人为地破坏保护设施或保护点的生态环境。
  2.2.4有害生物危害加剧
  野生稻保护点实施了围栏隔离保护后,由于缺乏管理,保护点内杂草丛生,各种有害生物迅速繁殖生长,抢占了野生稻的自然生长空间,直接威胁到野生稻生长生存。
  2.2.保护与经济发展不协调
  保护点只注重生态环境影响,而忽视建立保护点的同时给当地农村带来社会经济效益,在对当地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方式实行限制或禁止时,忽视为其找出一条可持续的替代发展途径,群众利益没有保障,保护的实际成效不大。
  3对野生稻资源保护的对策与建议
  3.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切实把野生稻资源保护工作列入各级农业部门的重要议事日程,把经济社会发展和资源保护密切结合起来,从而形成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野生稻资源保护工作机制。
  3.2加大对野生稻资源保护知识的宣传与普及力度
  为了提高全社会的野生稻资源保护意识,各级政府部门应加强对植物新品种保护知识的宣传与普及力度,采取多种形式深入宣传农业野生资源保护的重要作用和相关知识,针对不同的对象,以普及教育、专业培训、业务交流等多种形式,扎实开展宣传工作,转变广大农民群众的观念,让保护野生稻资源的意识变为自觉行动。
  3.3加大资金投入
  为了加大对野生稻的保护力度,应在资金上增加财政投入,做好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对现有的野生稻资源保护点及未设立保护区的野生稻资源逐年逐项进行保护,对现存野生稻资源少而零星分布、原生境保护难度大的野生稻转移到已建好的原生境保护点,进行移位保存,并建立农业野生保护植物物种及其近源种的基因库。
  3.4建立长效激励机制
  对野生稻及生长环境造成威胁的主要因素是耕地的过度开垦利用,最根本因素是当地经济发展低下。为此,在野生稻分布点周边农村制定一系列政策激励措施,通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改善农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条件、为农户扩大生产提供小额贴息贷款等一系列激励机制,帮助农民提高自我发展能力,促进保护与生产共同发展。
  3.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
  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野生稻资源的违法采集、经营等活动及原生境的破坏行为进行严格的监督检查及打击,对围垦占用、改变湿地用途,滥垦、滥牧或随意向湿地排放污水的违法行为依法严肃查处,坚决制止随意侵占和破坏湿地的行为。
  参考文献:
  [1]傅立国.中国植物红皮书(第一册)[M].北京:北京科学出版社,1991:314-316.
  [2]庞汉华.陈成斌.中国野生稻资源[M].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2-1.
  [3]陈成斌.广西野生稻资源研究[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80-82.
  [4]陈成斌,李杨瑞,黄一波,等.广西野生稻种质资源原位保护示范区资源现状调查研究.广西农业科学,200,36(3):269-272.
其他文献
《壮学丛书》自1999年在壮学首届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提出倡议,2000年开始实施,到今天在这里举行首批重点项目首发式,仅经历了4年多的时间,已经取得了重要的成果。这一成果是在自治区党委和自治区人民政府的支持下,广大社会科学工作者共同努力取得的,它体现了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对贯彻落实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和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推进三个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
期刊
【摘 要】本文通过对于人类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representation”的梳理,探讨了其在人类学不同阶段理论背景下的不同内涵以及在人类学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方面的意义,透过“representation”反映出人类学理论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的发展过程中,尤其是后现代主义思潮下人类学“表述危机”的理论论争的根源和问题的实质。  【关键词】人类学;representation;表述危机  【作
期刊
最近喜读了覃圣敏研究员主编的五卷本《壮泰民族传统文化比较研究》一书。这是一部共284万4千字,数十位中国学者和泰国学者经十几年合作完成的研究壮泰民族传统文化的划时代巨著。这部著作在广西和中国社会科学研究中创造了几个第一:是解放以后我国学者和友好邻邦学者合作研究出版的研究两个国家两个重要民族传统文化的第一部多卷本学术著作;是中国学者和东盟国家学者合作研究出版的第一部多卷本民族历史文化研究著作;是广西
期刊
[摘 要]石牌制在瑶族传统社会中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和作用。本调研报告从瑶族石牌这一传统社会组织在农村可持续生计中的作用和影响的角度,进行田野考察和研究,认为石牌在维持社区生产制度、维护社区安全、保护和延续瑶族传统文化等方面均发挥不同程度的作用。  [关键词]传统知识;石碑制;可持续生计  [作 者]邵志忠、俸代瑜、陈家柳、刘建平,广西民族研究所。南宁,530021  [中图分类号] C912.
期刊
[摘 要]本文对“涯密”及“密唧”二词的含义进行了重新考证,兼与《‘涯密’、‘密唧’与竹筒饭和啖鼠文化》一文的作者商榷,认为二词并非壮语音译词,“涯密”乃“崖蜜”之误,“密唧”乃“蜜唧”之误。丈章还浅述了壮侗语民族的啖鼠文化。  [关键词]崖蜜;蜜唧;啖鼠文化  [作 者]覃德亮,广西师范大学文化与旅游学院2003级中国少数民族史专业硕士研究生;韦兰琴,广西师范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学专业2003
期刊
[摘 要]古壮字于隋唐时期基本形成,宋元明清在民间广泛使用,主要用于记录和创作民间长诗、经诗,麽经《布洛陀》就是古壮字结出的硕果。收在《壮族麽经布洛陀影印译注》中的29种本子,全面反映了原始社会末期壮族先民的社会情状,是壮族古代社会的百科全书。本文仅就其中的创世神话、民间传统宗教、私有财产引发的家庭矛盾、奴隶制产生等十个方面作初步的分析。  [关键词]古壮字;《布洛陀》;壮族文化  [作 者]
期刊
范文艺/译    【摘 要】文章阐述了语境建构问题是社会文化人类学方法论体系中的一个关键的解释性概念,它用发展的眼光,展示了这个问题在不同的时期是如何被重新定义的。它采纳了“转换学科”的方法绘制出这个问题在不同的学科条件下的发展。文章力求从那些被构建的相关的或无关的现象的联系和断离中来阐明语境是和解释联系在一起的。文章也阐述了语境是社会性产物,它会有社会生活,这种生活容易受到人类学的分析的影响。 
期刊
[摘 要]世界各地的华侨华人经济联系建构了世界华商网络,并以此融入世界体系,形成了整个“中华经济圈”;而包括粤港澳台闽桂琼在内的“华南经济圈”则构筑了“中华经济圈”的圆心,并维系其经济增长(“圆周半径”)的动态平衡。“华南经济圈”由闽台经济区、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环北部湾沿岸经济区和环南中国海经济区所构成,它参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优势主要在于地缘经济优势、特区经济优势和会展经济优势。  [关
期刊
【摘 要】边境贸易的发展,促使了岳镇的城镇化历程,其中的社会性别随之发生变化,本文在边境贸易的背景之下,以婚姻为分析对象,探讨私人生活和社会性别建构的互动关系,以此说明社会性别是一个可以被建构的过程,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它的构建是以社会及其文化为基础,并随着社会的变迁而变化。经由婚姻中婚姻形式、择偶方式、通婚圈、婚礼等这些文化事项变化,新的社会性别得以建构。  【关键词】社会性别;边境贸易;城镇化
期刊
[摘 要]根据党中央和西藏地方政府提出的“推进跨越式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使西藏各族人民与全国人民一道进入现代化”宏伟目标,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及西藏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本文在索洛模型的基础上,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多元化,分析了16年各因素对西藏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并提出了实现经济增长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西藏经济;跨越式发展  [作 者]朱盛艳,中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