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说宋荣子“犹未有树”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rmLov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庄子·逍遥游》里,庄子讲到了四种不同的人生境界。
  “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是第一种,这些人都是有权有势、有德有能的“人上人”,属于社会的精英。他们凭借个人的才能和德行,春风得意,因而自视甚高,自认为很“逍遥”。然而,在庄子看来,这也不过是学鸠、斥鷃之类罢了,他们目光短浅,功利世俗,只看到眼前和表面的自在、风光,属于“小知”。
  宋荣子属于第二类人,这类人能“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对社会对现实有着清醒的认识,有着自己独特的个性,独到的见解,独立的思想,不追求世俗的名利,“虽然,犹有未树也”,庄子认为他还没有达到“逍遥”。
  列子属于第三类人,他能“御风而行”,仿佛完全脱离世俗,几近成仙,这确实很了不起了,“逍遥”了,但是庄子并不这样认为,因为他还要有所凭借——风,即“有所待”,因而没能真正达到“逍遥”。
  第四类人就是“至人”、“神人”、“圣人”,他们能够“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外无所凭;他们“无己”、“无功”、“无名”,内已“无我”,所以他们真正达到了“逍遥”的境界。
  以上四种人生,只有第四种人达到了“逍遥”的最高境地,同时它也是一个标准,衡量着一个人是否真正达到“逍遥”的境界。在前三类人中,第一类人和第三类人没有能达到“逍遥”的境界,比较好理解,而第二类人宋荣子的不“逍遥”该作何认识?
  要认识这个问题,先要弄清“逍遥”的真正内涵。通观《逍遥游》,我们发现庄子是从内外两方面在阐述这个问题——“内”即精神上的完全超脱、自由,“外”即身体上完全摆脱羁绊和依凭,只有这样,才算达到“逍遥”的境界了。文章也阐述了如何达到“逍遥游”的问题——要“厚积”,要修炼。举列子的例子是从 “外”的角度在谈,举宋荣子的例子是从“内”的角度在谈。当然,“内”和“外”是紧密联系、相伴相生、统一于一体的。
  再来看看宋荣子是何许人。史料中没有更多的记载,有材料说他与庄子是同时代的人,又叫宋钘,宋国贤士。他曾与尹文合创“宋尹学派”,主张破除成见,认识真理,以及“均平寡欲”,反对诸侯间的战争。庄子在有限文字中给予了他较高的评价:“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 “定乎内外之分”,是说他在“物”与“我”之间有着准确的定位,分清了“物”与“我”的界限,自己的内在需求和价值不被外物左右;“辩乎荣辱之境”,是说他对于人世间什么叫做真正的荣耀,什么叫做真正的耻辱,能够冷静区分,淡定看待,不因现实的影响而有所改变。咋一看,他可算是“无功”“无名”的人了,这种境界已远超第一类人,可庄子为什么还说他“犹未有树”呢?
  尽管宋荣子有着特立独行的修养,其思想不受任何现实与环境等外物影响,但其精神上并没有完全超脱于现实。因为他虽然认清了“自我”与“外物”的分际,却没有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虽然辨明了荣辱的境界,但还没有真正做到荣辱俱无地步。
  何以见得?首先,看他对第一类人的态度,是“犹然笑之”。犹然,“犹,笑貌。”(陆德明《释文》)宋荣子的“犹然笑”,应该带有轻蔑的含意,是对那些汲汲追求功名之人的嘲笑。在他那轻蔑一笑的背后,似乎隐含着这样的画外音:“这些人太世俗了,太热衷于功名利禄成败了。哪有我淡泊名利而真正洒脱呢?”他对那些人是不屑一顾的。其实,这正恰恰说明宋荣子犹没有真正地超脱这个现实的社会。“名利”二字,虽然他没有孜孜以求,但他心目中依然还有着“名利”的痕迹,心灵没有达到完全的空灵,还没有彻底从自己的心灵中删除这个概念,还是心有挂碍的,所以他并没真正彻底地做到“无名”、“无功”。所以庄子认为他“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不能达到逍遥的境界。
  由此看来,宋荣子还只是囿于自己一片天地的人,他看透了世事,超越了世俗,但远没物我两忘,离庄子所说的“至人”、“神人”和“圣人”还有相当大的距离,所以庄子自然会说他“犹有未树也”。当然,宋荣子也好,列子也好,真人也好,虚构的也罢,在庄子笔下,他们都只是带有某种寓意的人物,甚至是一种符号,其目的还是为了形象地阐释自己的思想主张。
  侯新会,樊延青,教师,现居广东珠海。
其他文献
在初中阶段实施有效的古诗教学,应该重点抓住三个环节。  第一环节:让学生看得懂。古人读诗没有大的语言障碍,近人读诗障碍不大,而对于今天在快餐文化浸染下成长起来、缺乏古代汉语和古代文化基本积累的初中生,读诗障碍就很大了。这种障碍,包括古诗所反映的社会生活离当代学生太遥远,古诗语言在表达习惯、字词意义、句法结构等方面与今天大相径庭。要当代学生像古代学子那样主要通过诵读涵咏来学诗,恐怕会让人误入歧途。现
“儿童永远生活在游戏中”,作为低年级的语文教师,我深感游戏教学能深入学生的内心,在语文教学中渗入游戏,使学生在自然而愉悦的状态下学习,对于巩固所学的知识,提高学生兴趣大有裨益。  一.利用游戏教学激发学习兴趣,培养性格。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游戏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学生是教学中的主体,一堂好课,不仅需要教师的教学设计新颖、独特,更重要的是需要教师与学生双方面的互动。小学生注意力易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人的变态心理主要是指人的认知活动、情感活动、动机和意志行为活动、智力和人格特征等方面的异常表现。而文学作品中塑造的变态人物却是为了更好地表现作品主题、凸显人物形象与意义、揭露人物生存环境的本质,中学语文教材中选入的文学作品里就有这样的变态人物。    一.“杨二嫂”——社会经济破产下的无奈悲歌    鲁迅小说《故乡》中对杨二嫂的外貌描写有这么两个地方:一是“我”回到故乡时在我家里
写作水平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因而受到教育人士的广泛关注。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写作也要进行相应的变革,以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发展需要。作文一直以来都是教师和学生头疼的问题,学生的积极性得不到激发,灵感无法释放,写得痛苦;教师呕心沥血,却看不到学生的进步,改得疲惫。怎样才能改变这种现状呢?笔者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激发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学生就会把写作当做一件乐事来对待,写出的文章也就
古语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考场作文在文体构思方面,也可以借“他山之石”来“攻玉”,即借用某些特殊的文体来构思行文,以给阅卷老师新巧之感。例如运用日记式,便于倾吐深藏于心中的情感,可以给阅卷老师亲切自然的感觉;拟写讲稿式,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震撼力,能以“新”取胜,以“情”感人;妙用寓言式,巧借它物表心曲,比直接诉说、斥责更有效果,会让读者感到含蓄而有趣味;巧用访谈式,通过电视采访的形式推动情节
创新是作文的灵魂,就像企业没有创新就没有出路一样,作文不求创新,也就失去了活力,近几年的高考作文有一个共同的趋势,即作文的开放性,其实质就是鼓励创新。“文贵求新”《语文课程标准》里提出要“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力求有创意的表达”这就要求学生作文时必须有自己的独到之处,要“人无我有,人有我新”,坚决抛弃僵化和保守,推崇灵活和变化。但要写出有新意,有个性的作文,其中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要学会阅读,广泛
批改学生作文,常常被他们在作文中流露出来的浓浓的爱心、强烈的正义感和高度的责任心所感动,常常不免为有这些可爱的孩子而幸福、自豪。比如,有的学生认为近几年各地发生的水旱、地震灾害虽然可怕,但只要我们“人间有爱”,乐于奉献,万众一心抗击灾害,就一定会取得救灾重建的巨大胜利;有的学生的兄弟或姐妹为了供他们读书,年纪轻轻就出去打工,他们就在作文中深深祝福亲人在外面能一帆风顺、心想事成,并决心等自己以后有了
语文教学是一门美的艺术,语文学习更是追求美的过程,而“和谐产生美,美在和谐”中。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教师一定要从传统的角色中走出来,进一步明确自己在新课程背景下的角色定位,努力创设和谐的美的环境,让学生在和谐的、宽松的、美不胜收的课堂里遨游,欣赏学习语文之美。而和谐的语文课堂应该是师与生、人与文、导与放、思与悟等方面的平衡与统一,打造出一种自然开放、创新的语文课堂。    一、营造民主、平
朗读是一种眼、耳、口、脑同时并用的思维和语言的综合活动,它是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的一种阅读方法,也是用来表达情感、陶冶情操的一种艺术技巧。在诗歌教学中,正确地指导学生朗读,不仅有利于加深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感受和领悟,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思维能力和欣赏水平。  1、通过诵读训练,培养感知能力。朗读时要调动学生眼、耳、口等各种感觉器官参加,使之领略诗中之胜景。例如,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山居秋暝》以“空”字开头,按照人们对王维一贯的认识:王维信佛所以喜空,于是做出推断:王维喜欢寂寞或是寂静的生活。其实,这是对王维的一种误解,也是对中国古代士大夫生活情趣的一种误解。  “空”字由来已久,佛教中讲空,道教中讲无,两者虽所指不同,但也有不少相同之处。王维作为一个士大夫,他从小就浸染在中国的儒家和道家思想的生活环境之中,加之家庭信佛的缘故,他对佛家思想亦十分精通。像王维这样精通儒释道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