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育成首个饲料苎麻新品种
中国农科院麻类研究所(邮编:410006,电话:0731-8835562)喻春明副研究员前不久选育成功饲料麻“中苎2号”新品种,并通过了湖南省种子管理站组织的专家现场评议,这也是我国育成的首个饲料苎麻新品种。
该品种粗蛋白质含量22%,粗纤维含量16.74%,赖氨酸含量高达1.02%,适于奶牛、羊等草食动物食用。每年从3月到11月可割8次以上,667平方米(1亩)产鲜料7500公斤以上。(湖南 袁万茂)
福建育出世界首个杂交龙眼品种
福建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邮编:350013,电话:0591-87572409)郑少泉研究员主持选育的晚熟杂交龙眼新品系———冬宝9号,前不久通过了福建省科技厅组织的现场验收,这标志着世界首个杂交龙眼品种已经问世。
该品种果大,可食率72.7% ~ 75.8%,具有肉质爽脆、不流汁、离核易、化渣、味甜、风味佳等特点。(福建 黄献光)
油菜新品种通过审定
河南省农科院棉花油料作物研究所(邮编:450002,电话:0371-5729554)选育的油菜新品种“杂双1号”,前不久通过了河南省品种审定。
该品种芥酸含量0.15%,每克饼硫甙含量18.55微摩尔,含油量40.46%,抗菌核病、病毒病,抗寒性、抗倒性强,平均667平方米(1亩)产量达176.44公斤。(河南 黄昆)
黑皮冬瓜新品种问世
湖南省蔬菜研究所(邮编:410125,电话:0731-4693039)选育的黑皮冬瓜新品种“兴蔬黑冠”,前不久通过了湖南省品种审定。
该品种棱沟少,空腔极小,表皮光滑,肉质致密,品质优,食用风味好,加工出品率高,适合储藏和长途贩运,平均667平方米(1亩)产量达10000公斤左右。(湖南 周火强)
早熟猕猴桃选育成功
浙江省江山市果业办公室(邮编:324100,电话:0570-4110476)承担的“早熟优质猕猴桃江山90-1选育技术研究”,前不久通过省级评审。
该品种成熟早,一般在8月下旬可采收,比其他品种提早10天以上,大小适中,风味好,性状稳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2.3% ~ 15%,维生素C含量高达每百克223 ~ 308毫克,栽培后第二年结果,第五年每667平方米(1亩)产量达800公斤以上,第六年进入盛果期,667平方米产量达1000公斤以上。(浙江 祝日耀)
“皖麦50号”通过审定
安徽省宿州市农科所(邮编:234000,电话:0557-3907462)选育的半冬性中筋小麦新品种“皖麦50号”,前不久通过了安徽省品种审定。
该品种生育期235天,分蘖力强,成穗率较高,抗寒性较强,抗倒性强,中抗纹枯病,中感白粉病,高感赤霉病,一般667平方米(1亩)产量达450公斤。(安徽 安欣)
中国农科院麻类研究所(邮编:410006,电话:0731-8835562)喻春明副研究员前不久选育成功饲料麻“中苎2号”新品种,并通过了湖南省种子管理站组织的专家现场评议,这也是我国育成的首个饲料苎麻新品种。
该品种粗蛋白质含量22%,粗纤维含量16.74%,赖氨酸含量高达1.02%,适于奶牛、羊等草食动物食用。每年从3月到11月可割8次以上,667平方米(1亩)产鲜料7500公斤以上。(湖南 袁万茂)
福建育出世界首个杂交龙眼品种
福建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邮编:350013,电话:0591-87572409)郑少泉研究员主持选育的晚熟杂交龙眼新品系———冬宝9号,前不久通过了福建省科技厅组织的现场验收,这标志着世界首个杂交龙眼品种已经问世。
该品种果大,可食率72.7% ~ 75.8%,具有肉质爽脆、不流汁、离核易、化渣、味甜、风味佳等特点。(福建 黄献光)
油菜新品种通过审定
河南省农科院棉花油料作物研究所(邮编:450002,电话:0371-5729554)选育的油菜新品种“杂双1号”,前不久通过了河南省品种审定。
该品种芥酸含量0.15%,每克饼硫甙含量18.55微摩尔,含油量40.46%,抗菌核病、病毒病,抗寒性、抗倒性强,平均667平方米(1亩)产量达176.44公斤。(河南 黄昆)
黑皮冬瓜新品种问世
湖南省蔬菜研究所(邮编:410125,电话:0731-4693039)选育的黑皮冬瓜新品种“兴蔬黑冠”,前不久通过了湖南省品种审定。
该品种棱沟少,空腔极小,表皮光滑,肉质致密,品质优,食用风味好,加工出品率高,适合储藏和长途贩运,平均667平方米(1亩)产量达10000公斤左右。(湖南 周火强)
早熟猕猴桃选育成功
浙江省江山市果业办公室(邮编:324100,电话:0570-4110476)承担的“早熟优质猕猴桃江山90-1选育技术研究”,前不久通过省级评审。
该品种成熟早,一般在8月下旬可采收,比其他品种提早10天以上,大小适中,风味好,性状稳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2.3% ~ 15%,维生素C含量高达每百克223 ~ 308毫克,栽培后第二年结果,第五年每667平方米(1亩)产量达800公斤以上,第六年进入盛果期,667平方米产量达1000公斤以上。(浙江 祝日耀)
“皖麦50号”通过审定
安徽省宿州市农科所(邮编:234000,电话:0557-3907462)选育的半冬性中筋小麦新品种“皖麦50号”,前不久通过了安徽省品种审定。
该品种生育期235天,分蘖力强,成穗率较高,抗寒性较强,抗倒性强,中抗纹枯病,中感白粉病,高感赤霉病,一般667平方米(1亩)产量达450公斤。(安徽 安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