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显数学课堂魅力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vion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数学教学实质是数学思维过程的教学。为此,作为数学教师应针对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把发展和培养学生的思维贯穿教学的全过程,这是数学学科教学特点所在,也是数学教学的重中之重。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应注重如下“七性”的培养。
  1.加强对比训练——正确性
  思维的正确性,是指学生的思维活动符合逻辑,形成的概念正确,判断推理准确。在数学教学中,有些学生由于对题目中的某些“字眼”的片面理解,往往导致思维错误。例如,(1)果树林里,苹果树有30颗,梨树比苹果树多4顆,梨树有多少颗?(2)果树林里,苹果树有30颗,比梨树多4颗,梨树有多少颗?有些同学看到题目里的“比……多”,就用加法计算,得出:①30+4=34(只),②34+4=38(只)。很明显,第(2)题解法是错误的,应该用减法计算。为什么同样是“比……多”,一道题用加法,另一道题用减法呢?教师引导学生比较(1)(2)题,可以看出,虽然看起来都是“比……多”,但两道题中两种量比较的角度不一样,第(1)题中是“梨树比苹果树”,第(2)题是“苹果树比梨树”。通过对比训练,可以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概念,準确地进行推理判断。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正确性。
  2.注重过程推理——逻辑性
  思维的逻辑性,是指学生思维以概念、判断、推理的形式来反映客观事物的运动规律,达到对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的认识。数学知识最大的特点是逻辑性强。在数学教学中,对学生的要求不仅仅只满足于求得问题的正确答案,还应注意在教学过程中教会学生领悟知识的来龙去脉。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
  3.鼓励与众不同——创新性
  思维的灵活性,是指学生思维的出发点、方向和方法多种多样,想象广阔。它是在适应多变的情境中形成的。培养思维的灵活性,要注意引导学生借助已有知识,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通过思维发散,激发求异心理,寻找多种解题方法,从中发现最佳解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教师应努力创设学生独立探索、发散求异的教学情境,形成鼓励学生自由发表独特见解、热烈讨论的课堂气氛,启发学生独立地谋求解决问题的多种途径和方法,促使学生异中求新,深化学生的思维。如“湖滨公园原来有20只游船,每天收入920元。照这样计算,现在增加10只游船。每天一共可以收入多少元?”这道题通过教师启发,学生得出以下三种解法:①920÷20×(20+10)=1380(元);②920÷20×10+920=1380(元);③920×[(20+10)÷20]=1380(元)。在此基础上有位学生却很快说出920÷20×30=1380(元)。他将储存在大脑中的信息迅速地重新组合,采用捷径的跳跃式的思维方法:先求出lO只游船每天收入多少元,再求出30只游船每天收入多少元。这种解法打破常规思路,又快又新颖,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
  4.引导妙思巧解——独创性
  思维的独创性,是指学生思维具有创见。它不仅能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部规律,而且能产生新颖的、从未有过的思维效果,但它仍应以一般解法为基础。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迁移变通,引导学生大胆设疑,拓宽思维空间,寻找多种有效解题方法。如有这样一道试题:某工厂加工一批服装,原来每天加工45件,需要4天完工;现在要想提前一天完工,平均每天比原来多加工多少件?多数同学的解法是:45×4÷(4-1)-45=15(件)。而有两位同学的解法却与众不同,他们的解法是45÷3=15(件)。他们的理由是:原来需要4天完丁的服装现在要3天完工,那么提前一天的任务平均分到3天,就是每天要比原来多加工的服装件数。多么简洁的解法,多么巧妙的思路。这两位同学就是能突破习惯的解题方法的界限,从数学关系中找到问题的实质,产生新颖的、有独创性的方法。
  5.设置题组情境——变通性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教学中要善于设疑,诱导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根据教学内容实际。有时可以通过题组的形式,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具体情境中,发现这一题组所蕴含的规律——变与不变,从而掌握一类问题的解决方法,同时也训练学生思维的变通性。例如,教学分数工程问题时,为了使学生理解把工作总量看作单位1’,设计了如下问题,让学生列式计算:(1)一批零件共120件,10小时加工完,每小时完成总数的几分之几?
  (2)一批零件共400件,10小时加工完,每小时完成总数的几分之几?
  (3)一批零件共1000件,10小时加工完,每小时完成总数的几分之几?通过计算比较,同学们发出了疑问,纷纷提出,为什么零件总数不一样,但最后结果都是一样呢?思维处在探求原因和如何解决问题的状态中,这时老师又出了一道题:“一批零件,10小时加工完,每小时完成总数的几分之几?”通过讨论,学生理解了这批零件,不管有多少,也不管这批零件是用整数、小数,还是分数表示,都可以看作单位“1”,为以下的教学做好了铺垫。
  6.感受多项策略一开放性
  “开放题”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而对于同一问题,不同的思考角度得出相同的答案或者对同一问题不同的思考策略得出不同的答案正是创新能力的起点。所以,在开放题的设计中,要注重多向思维的培养。注重解题思路的多样性。如:学习了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后的练习:
  (1)判断下列各数能否被3整除:3568、938……
  (2)在□里填什么数字,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56□。
  (2)是在(1)的基础上经过改良后的开放性练习。学生可以通过不同的思考策略得到不同的答案。可以先确定千位上的数字再确定个位上的数字,也可以先确定个位上的数字再确定千位上的数字。不同的思路可得出不同的结果。同时可以组织学生讨论怎样很快地把所有答案小遗漏不重复地寻找出来,以训练学生思维的有序性。像这样的练习题的改编体现了知识和能力相结合、巩固和拓展相结合、新知识和旧知识相结合,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练习中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并体验到自身的价值,从而形成了一种积极的再学习的态度。通过这样的经常性的多向思维的训练,促进学生积极思维,奠定了学生创新的基础,创造了创新的空间。
其他文献
我园作为广东省贯彻《指南》的实验园,并承担两个省级课题研究项目,贯彻落实《指南》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历史重任,以下是我们在践行《指南》过程中的实践总结,希望能与大家共勉。  一、学习《指南》,深刻领会《指南》精神  (一)广泛宣传,达成共识  1.全园上下学《指南》  教师是贯彻落实《指南》的主力军。我园首先在全园教职工中开展学习宣传《指南》系列活动,通过学习、测试、竞赛、专家引领等多举措促进学习理解
期刊
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对于我们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教育理念、教学组织形式等的改变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代教育技术,不仅仅是一种手段,而是一个与学科在教学资源,呈现形式,意见反馈,相互融合的认知载体。在现代教育教学活动中,运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育技术,最大发挥出教育技术的优势作用,能改革以往的传统教学方法,最大程度的激活现代课堂教学。教师要把握好运用教育技术对于帮助学生化解难点、突出重点的优势作用,优
期刊
二十一世纪是以知识创新和应用为重要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已成为能否在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权的关键因素。江泽民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我就小学数学教学实践谈几点尝试。  一、联系生活实践,生活中掌握知识  法国学者卢梭认为儿童时期是理性睡眠时间,不宜于用理性的方法对他们进行训练,而应该让他们接受实际事物,实
期刊
我们都知道,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詹天佑在修筑京张铁路时勇于创新:八达岭隧道采用竖井开凿法;铁路经过青龙桥附近,坡度特别大,詹天佑顺着山势,设计了一种“人”字形线路。这样,京张铁路不满四年就全线竣工了,比原计划提早了两年。给了藐视中国的帝国主义者一个有力的回击。国家的兴旺靠创新,民族的昌盛靠创新,实现现代化离不开创新,加强创新教育,已成为当前教育研究的一个热点。小学语文,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门基础学科,
期刊
“好的语文课要能启迪学生的心智,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让学生智慧的潜能被开发,幽闭的心智被开启,创造的天性被唤醒!惟有情和智和谐共生,语文课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才能得到有效统一,语文课堂才能焕发出勃勃的生命活力,才能闪耀出动人的魅力!”  再次读到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老师的话,实在让人颇为感怀。之所以有这种共鸣,是来自于对事业的追求和美好的向往。多年的教育实践与管理,让我对思想政治工作似乎有一种特殊的情结
期刊
一、激活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1.找准突破口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必须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适应学生的心理需要,必须重视、考虑学生认识水平、接受能力、学习习惯等。因此,体育教师必须立足于实际,分层分类推进。  2.超越就是创新  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使他们明白书本、教师不是权威,要想获得更深的知识,还需要自己不断地开拓创新。不时地指导他们用逆向思维、分散思维,另辟蹊径的方式来挑战现
期刊
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曾做过一篇文章《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音乐、绘画、建筑之间的通感。文章阐明建筑和音乐、绘画一样既有千篇一律,又有千变万化。著名数学家在他的文章《数学与文化》中提到没有任何一门科学能像数学那样泽被天下,它是人类现代文化的核心和基石,给数学赋予了极高的学术地位。这对于从事数学工作的我来说无疑是极大的激励。数学不也和音乐绘画建筑一样既有重复,又有变化,既不显得单调枯燥,又不会陷于散漫
期刊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和深化改革,顺应高考改革的全面实施,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也亟待落实。小学语文教学,是创新教育实施的重点领域。加强语文创新教育,我们首先应从创新课堂教学入手,注重学生的听 说 读 写能力培养。为顺应信息时代的发展,必须培养学生分析 运用以及信息的综合能力。  一、鼓励学生有质疑的举动,让学生学会质疑敢于创新  新课改将保护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当做小学语文课堂上施行创新教育的重
期刊
摘 要:2013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探索全国统考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决定》一提出便引起社会各界的热烈讨论。本文以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文峰中学的地理教师和高三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访谈、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分析了现今文理分科教学模式下地理教学的不足及学生和教师对新改革方案的认可程度,总结探
期刊
当然,从解题质量角度来说,该题用椭圆的参数方程,并结合两点间的距离以及三角知识来求解会更简洁方便些。  通過上面几个题目的分析,可認识到,我们在学习过程中,要真正用心挖掘和体会以及深层内化课本中的基本知识,才能有效地正确理解题意,真正领会基础知识的内涵,才能深入理解、灵活运用基础知识,才能从深一层次去把握知识,只有这样提高对双基的认识与掌握,我们的学习能力才会得到有效地提高和加强,同时也能提高对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