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的巅峰来自革新

来源 :教育前沿·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sdfsafdsfd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春江花月夜》是初唐七言歌行体抒情诗的佳作,作者沿用了我国古典抒情诗的风格,汲取南朝民歌的健康的内容,融古今于一体,与时俱进加以革新,使高尚的诗情回归于诗的圣坛,同时诗歌的思想内容和境界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为初唐诗坛增添了一件艺术珍品,也对后世抒情诗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革新 诗情 意境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20-099-02
  
  一
  
  张若虚生活在初唐之际,与贺知章、张旭、包融,时称“吴中四杰”,《春江花月夜》是他代表作品。作为抒情诗革新家的张若虚,他不满宫体诗的浮艳、淫荡、颓废,同时又不满足于卢照邻、骆宾王和刘希夷诸家的表现(因为他们跨步太小)他成功地沿用了我国古典抒情诗的风格,大胆地汲取南朝民歌的健康内容,同时又成功地发挥了齐梁以来讲求形式美的成就,创造出了充满活力的独特艺术形象,使他的《春江花月夜》名垂千古。
  首先,张若虚沿用了我国古典抒情诗的风格,汲取南朝民歌的健康内容,融古今于一体加以革新,致使《春江花月夜》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最终在诗的王国里大放异彩、千年不衰。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为宫体诗赎了罪,①这是固然的,就思想内容实质它是对艳情诗地彻底清算,是对古典抒情诗的大盘点,可以说它是融百家之长,聚千年之情于一身,把我国的优秀的诗歌传统从艳情诗的泥淖中勇敢的自拔出来,洗尽邪恶地魔障,是男女纯真的爱情重新回到圣洁的境界中来。我们可以从《诗三百》中民歌《蒹葭》、《君子于役》等,《楚辞》中的《九歌》再到汉魏六朝民间乐府,《古诗十九首》里的诸多篇什,再到江淹的《恨赋》、《别赋》,直到今天的诸多民歌或流行歌曲。歌唱男欢女爱的情诗数不胜数,其中最广泛的题材和普遍的抒情主人公应是以游子思妇为典型,然而自从宫体诗的出现,爱情为主题的作品便堕落成为低级下流的色情描写。如:“众中俱不笑,座上莫想撩”(邓鉴《奉和夜听妓声》)又如:“春风别无意,密处也无香”(李义府《堂词》)无怪乎闻一多先生认为这是一种“裸裎狂”。它的存在和发展正是有它存在和发展的温床——宫廷和一些趋炎附势的御用文人的推波助澜,这实际上是文学史上一段诗的发展的倒退,是一种罪孽。张若虚的功劳就是运用了《西洲》格调,继承了古典抒情诗的传统,让鲜活的、高尚的诗情回到的诗的圣坛中来。正因为此他的贡献足以同韩愈的“文起八代之衰”相提并论。同时也可以说唐以后的诗词曲小说,在思想内容上都或多或少从中获得启示。
  此外张若虚创作能站在一些前人的肩膀上取长补短、与时俱进,“使人们麻痹了白余年的心灵复活。”②在这之前的卢、骆、刘的一些诗也已经让人舒心的听到了真正属于人的痴情话,让人愉悦地欣赏到健康情歌如:“仅次于卢照邻的《长安古意》”③的骆宾王的《代女道士卫灵妃赠道士李荣》:
  “梅花如雪柳如丝,年去年来不相持。初言别去寒偏在,何物春来春更思。”
  刘希夷的《代白头翁》:
  “洛阳儿女好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
  这些诗写得动心动情,情理已升华到一个崭新的境界。然而他们的诗仍没有完全摆脱和消除宫体诗艳情诗的影响。张若虚正视抓住这个极佳的契机,顺应时代的潮流和需要,彻底地摒恶扬善,完成了诗歌的革新。在我国文学史上能以一首诗歌成为大家的,真是罕见,这正说明了《春江花月夜》力挽狂澜、彪炳史册。
  
  二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闻一多先生认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我想这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它在意境上已不是着眼于家庭或宫廷的小圈子里,而是推广到关注普天下的游子思妇的情感,把游子思妇的离愁扩展到全社会、全人类,从而在更为关阔和深远时空深化了诗的主题,加重了诗的份量,最终使它上升为一种朴素的宇宙意识,这正显示出诗的时代特色和精神。
  诗人站在那潮水猛涨的春江之滨,而对茫茫大海和寥廓宇宙,浮想联翩:在一个寂静、美妙如神仙世界般的春江花月夜中,真叫人心胸坦荡,豁然开朗,思绪万千,也正是在这高远、开阔的境界里,才会自然而然启迪作者思考人生,探索宇宙。面对如此境界,自古有多少哲人都苦苦思索过,比张若虚早几百年的曹植,在《送应氏》之三中写道:“天地无终极,人命若朝露”;又如《赠白马王彪》并序中:“人生处一世,去若朝露晞”。稍后的阮籍在他的《咏怀》之三十二中写到“人生若晨露,天道邈悠悠”。在他们这里有太多的灰色和悲哀的成分。在张若虚之前的卢照邻在他的《长安古意》中有:“节物风光不相待,桑田沧海须臾改。昔时金阶白玉堂,即令唯见青松在。”刘希夷在《代白头翁》中有:“年年色色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在他这里又充斥着冷酷、高傲和哀伤。而到了张若虚的笔下,感叹有之,而悲哀的成分已不大看出来了。这正如闻一多先生所说:“只张若虚态度不亢不卑,冲融平易才是最纯正的。”④诗曰:“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不知江月待何人,只见长江送流水。”作者面对深远、关阔的境界因思索而感慨惊叹,同时更使诗的主题得以升华,加重了诗情的份量,真可谓:“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⑤的确让人感慨万端。此外作者抒情脉络也有创新之处: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怨月)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爱月)
  “此时向往不想见,愿逐月华照流君。”(托月)
  “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感慨)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慰藉)
  怨月——爱月——托月——感慨——慰藉抒情脉络,蕴涵着作者对远方的离人的想象,对于美好生活的祝愿,以及对天下的游子思妇衷心的劝慰,充分地体现了作者的胸襟和境界如江海之辽阔,特别是让那些沉湎于灯红酒绿的艳情诗人们感到羞愧,感到自己的鄙俗和渺小。《春江花月夜》的境界广阔、高远,正如诗中所写:“何处春江无月明”一样,隐藏着无穷的奥秘待人探寻和开掘,也正是如此,他如奇迹般出现在初唐诗坛,为后代诗词的创作打下了鲜明的时代烙印,特别是宇宙永恒的探索起到了继续发扬光大的推动作用,不愧为抒情诗的丰碑。
  
   三
  
  《春江花月夜》在艺术构思上也有独创之处。自隋炀帝创此调以来,格条总是流于轻艳,诗风比较萎靡缓弱,构思比较平常。到了张若虚这首就有了翻天地覆地变化,诗人将短短的一夜放在激起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将细微的生活景象置于广袤的宇宙空间的大背景前,让真挚的感情与深沉的哲理在此结合;此外作者从现实生活中撷取了一系列富有形象和质感的典型事物,将他们自然和谐地糅合在一起,掩映如画、摇曳多姿。
  “春江花月夜这五种事物,作者并没有平行用笔;春夜为背景,春江为烘托,春夜为线索,春花为点缀,表现着人生的实感。”⑥作者一开头把春江放在一个更为寥廓的浩渺的背景——大海前,用大海来衬托江海,视野就更加广阔。就这一点很像豪放风格,气势磅礴一扫宫体诗的余风遗韵,当然这首诗整体上并没有脱离婉约纤丽的习尚,但诗人的目光和胸襟毕竟与六朝人和隋炀帝始创词调的初衷已大不一样了,可见诗人想用纤丽之笔来写磅礴气象,最终尽量把两者有机结合为一个整体,由此体现了作者构思之巧妙。此外在这浩瀚无际、纯净空灵的世界里,如没有人的出现,那么这个世界就缺少了灵气,正如: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雄壮而又富有动感。人生世代无穷,江月也古今长存。人是有情的,而且是多情的,“江月不止待何人”中的“待”字至少说明了它也是有情的,至于何人,作者用“但见长江送流水”一句收结。起始这正描写了那种永恒的境界,人和月都是有情的,正如“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作者在这里把人的无穷和月的永恒结合在一起,使诗歌在意境上的巧妙的构思得到充分的体现。
  本诗后八句“昨夜闲谈落梦花……落月摇情满江树。”远近结合:近写时光之易逝,远写人生之短促,时不我待,青春易逝,而相爱之人终不能朝夕相处,正说明游子思妇之处境堪悲,而人生不可能尽如人意,从而翻转过来见江与月竟万古不灭,实在是可欣可羡也。从月的“共潮生”到月的“藏海雾”,整整一夜,这正是时间的顺序;从北方的碣石到南方的潇湘,由江到海,路遥人远,这是空间的脉络。最后以惆怅与同情结尾。可能正因为此,才有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才有了秦观的“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真是一脉相承,实在有异曲同工之妙。诗的最后余情袅袅,使人伤离别而相思,视流光而如梦;同时也使人顿生柔情,浮想联翩。面对如此明月星辉,怎能不让人深深感悟到此情绵绵无绝期,情到深处意更浓的境界呢?
  
  注 释:
  ① ②③④出自闻一多:《宫体诗的自赎》
  ⑤出自陆机:《文赋》
  ⑥出自何可:《孤篇横绝——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载《南充师院学报》1985年第一期
  
  参考书目:
  ⑴闻一多:《宫体诗的自赎》
  ⑵何可:《孤篇横绝——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载《南充师院学报》1985年第一期
  ⑶吴万刚:《沁人心脾豁人耳目——<春江花月夜>试析》载《自修大学》1984年第一期
  ⑷李中华:《亦情亦景似幻似真——读<春江花月夜>的艺术构思》载《写作》1985年第二期
其他文献
摘 要:留守儿童已经成为倍受关注的重要课题,我国留守儿童存在学习差,性格缺陷,心理障碍等问题,笔者对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留守儿童 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20-044-01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变化,大量的农民外出务工。他们当中有相当一部分没有能力和条件将自己的子女安置在其所在的城市,只能将其留在家中,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20-061-01     作为一个初上讲台的教师,我对于班主任工作的复杂和烦琐真的是伤透了脑筋。正如有位思想家说的:“教育不是万能的。”但是既然走上了这个工作岗位,就要敢于接受挑战,要敢于用自己的个人魅力教育并征服学生,做好这份工作。就我任班主任工作这几年来的经历,我认为小学阶段的教师在处理学生问题时的主要特点就是
期刊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20-062-01     在职业学校中,面对品德、能力及学习成绩良莠不齐的学生群体,班主任靠什么管理班级?靠严密的组织系统、明确的规章制度、严明的纪律约束等行之有效的“有形”性措施,另一方面也要靠班主任的人格力量、积极向上的集体舆论、良好的班级人境氛围等“无形”性管理因素。只有“有形”措施和“无形”的因素的恰到好处地结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20-064-01     在历史教学中,存在着学生不愿学,教师不会教的现象。究其原因,其传统“填鸭式”教学方式已经使历史课堂变得枯燥无味,学生缺乏学习的激情,致使教育目标无法实现,而讨论式教学则能促使学生焕发学习的激情,增强历史教学的实效性。    一、讨论式教学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功效    讨论式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
期刊
摘 要:探究式教学是当今物理教学改革的一个新方向,对实现全面素质教育的意义非常重大。而有效地落实这一目标需要一批有改革创新意识的教师面向全体学生,立足教材,积极探索。本文对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加强探究式教学,做一些探讨。  关键词:初中物理 加强 探究式教学 尝试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20-069-01     在《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
期刊
摘 要:中学机器人教育在中美国两国都有十余年的开展历史。本文试图分析两国教育背景对机器人教育的影响,并进一步寻求一种对学生发展切实有益的机器人教育的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20-076-02     机器人教育的发展背景    机器人是一种通过程序控制,能自主完成某类任务的机器系统。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其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在工业、农业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20-084-01     【教学目标】  1. 内容标准:通过此次篮球课,促进学生自觉参与运动,并逐渐养成运动兴趣,全面发展体能,改善身体、心理健康状况,营造友好、和谐的课堂氛围。   2. 知识与能力: 学习领会准确投篮和运球上篮的理论依据和技术动作。  3. 过程与方法:运用分层次教学法等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20-087-01     【本课的地位】  第八课“一念之差”引出学生身边的多种诱惑和对青少年成长的危害,指导学生如何识别和自觉抵御不良诱惑,明白一念之差会铸成大错的道理。本课是对七年级下册“无序与有序”“我们的权益”等内容的深化。强调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要立足于教育和保护,从小抓起,对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及时进行预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20-088-0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再认和再现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基本史实,学习用历史唯物观和现代视角去分析研究历史,以历史的眼光去比照现实,领会宋朝“国富兵弱”的基本特征。  2、过程与能力:①通过相关的历史图片、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展示和再现,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资源的利用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33.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09)20-103-01     Abstract:  This article is about how to be a facilitator in teaching English in senior high school. It may bring students great changes during thr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