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课的教学逻辑

来源 :中学语文(学生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xlat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对小说课教学逻辑的基本认识
  有研究者认为,教学的有效性在于逻辑性。所谓教学逻辑,是指教师基于对学科教学与学生发展关系认知基础形成的关于教学内容与教学活动序列安排的构想。综合现有的研究成果,教学逻辑包含三个要素:学科逻辑、学的逻辑、教的逻辑。学科逻辑关注学科本质,既包括学科知识体系,又包括学科认知方式,即“学什么”。学的逻辑关注学生认知主体性,是学生认知事物的基本过程和合理顺序,即“怎么学”。“教的逻辑”关注学生如何认识学科的本质,即“怎么教”。“学科逻辑”与“学的逻辑”是“教的逻辑”的依据,“教的逻辑”是教师化的“学科逻辑”,是“学的逻辑”在课堂上的实然表现。教的逻辑的合理与高效来源于教师对学科逻辑、学的逻辑的分析与设计优化,是促进学科逻辑向学生学的逻辑转化的中介和动力。
  具体到语文小说课,学科逻辑主要包括对小说本质的理解和对小说特征的把握,这是教学小说的前提;学的逻辑包括遵循学生阅读认知活动的共性要求与学习小说文本的个性规律;教的逻辑主要包括教师的小说课教学理念、文本解读、教师对学生能力培养等。从教学逻辑角度探讨小说课教学,可以让我们更好地聚焦优秀教师在教学小说文本时的先进理念、解读方式等方面的宝贵经验,发现我们在小说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进。
  为什么读小说?怎样(教)读小说?邓彤老师执教的《老人与海》,在教学小说尤其是长篇小说方面提供了很好的范例。本文以此课例为例,探讨小说课的教学逻辑,力图从个案中找出普遍性的阅读、教学方法。限于篇幅,本文仅能呈现极少量的课例内容,课例详细内容可参阅《小说教学教什么》2015年版《长篇小说教学中的教局部与教全篇——邓彤〈老人与海〉课堂教学研讨》。
  二、对小说课学科逻辑的探讨
  小说课的学科逻辑主要回答小说的本质和特征及其教学要求。
  小说的文本体式决定了小说的教学内容,决定了小说的“不同的教法”。小说教学,就是要教给学生阅读与赏析小说的方法,使学生能能快速、准确地理解文本,并将学到的阅读与赏析方法运用到其他小说的阅读中,提高阅读能力。邓彤老师所教的是《老人与海》的节选片段,篇幅较长,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教会学生阅读小说的方法并能延展到对小说其他部分的阅读与赏析,需要从小说本质特征出发,教给学生行之有效的办法。
  小说的本质特征是叙述、虚构。叙述是小说的灵魂,而虚构的真正目的,在于能够更好地表现出生活的真相。因此邓彤老师强调:读小说一定要从叙述、虚构的角度去读。基于对小说本质的理解和对特征的准确把握,邓彤老师设计了适合本课的教学目标:利用通讯与小说的对比,理解海明威是如何把简单的故事变成伟大的作品的,学习掌握小说创作的技巧和艺术,进而掌握阅读鉴赏小说的方法。在具体的文本分析中,邓彤老师引领学生将“小说的叙述技巧与艺术”这一小说叙事知识运用到对文本内容的分析、人物性格的把握与文本主旨的理解上,将陈述性知识转化为程序性知识,将知识转化为学生的能力。
  概言之,小说课(尤其是长课文)的学科逻辑要求按照小说的本质特征确立其教学目标与相应的解读方法。
  三、对小说课学的逻辑的探讨
  小说课学的逻辑主要解决的是“小说文体如何学”的问题。
  一般情况下,学生对故事情节不够曲折紧张、有大量描写的小说兴趣不是很大,尤其是经典翻译小说,时代距离、文化距离、因翻译而产生的语言距离等更是让学生兴趣平平,相信很多人在读这类小说时都有类似的感觉;即使通过老师的引导,学生阅读兴趣被激发起来,但面对如此大段的长课文,因不知从何入手展开分析思考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这应该是《老人与海》这类小说教学时所面临的共同问题。在教授学生学习小说文体的具体方法的过程中,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遵循学生认知接受规律,是小说课学的逻辑的基本内涵。
  在《老人与海》教学过程中,邓彤老师依据学生的阅读认知接受规律推进教学,体现在课程导入部分和课程推进发展中,可以从激发学生兴趣、破除学生畏难心理两个层面讨论。
  一是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邓彤老师在课堂导入部分,灵活运用作者简介和写作背景简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师: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在座的哪几个人看过?
  生:以前看过的。
  师:……。1951年,海明威的这篇《老人与海》发表后立刻得到了大家的好评,于1954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人们对它的评价非常高,当时一个瑞典的文学院的院士评价说:海明威精通现代的叙事艺术,《老人与海》是一部异常有力、无比简洁的作品,具有一种无可抗拒的美。这是国外学者对它的评价。
  我们再看看国内对海明威的评价。叶兆言这么评价海明威:一个海明威教给我的东西超过大学里所有老师教给我的学问。很多的作家都从海明威那里学到了很多的东西。……
  这篇小说最早来自于一篇通讯报道。1937年美国有一家杂志叫作《乡绅》,杂志上发表了一则通讯,这则通讯是谁写的呢?对,是海明威。
  海明威听到了一件事情写了一则通讯然后发表了。事情很简单。
  (通讯略)
  ……十几年以后,这个故事一直盘旋在他的头脑里面,慢慢地发酵,慢慢地酝酿,最后终于成为一部世界级的文学作品。
  ……这样一个比较简单的故事,海明威是怎样把它变成一部伟大的作品的?他究竟在里面增加了一些什么呢?……
  ……大家来看通讯中的一句话——“鲨鱼游过来袭击那条鱼”。小说中用了两大段来写这句话,我们看看小说是怎么写的。哪位同学把课文前两段读一读?(请一位同学)请你来读。
  (生读前两段)
  在这一环节中,邓彤老师借用学生较为熟悉的著名人士对作品和作者的高度评价,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胃口刚被吊起,邓彤老师又使用生动的语言讲述写作背景, “一篇通讯如何变成一部世界级的文学作品”,这是一个非常吸引力的问题,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并直接引发出本课重要的教学要点,即小说叙事技巧和艺术。这样的课程导入设计,既包含作品评价、写作背景等知识性要点,又符合学生的心理需要。更重要的是,邓彤老师将教学目标“一则简单的通讯如何变成一部伟大的作品”蕴藏在导入阶段并贯穿于整个课堂的学习中。他的导入不仅是课堂的引子,更是贯穿整個教学的起点、过程与终点,这一点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二是有效破除学生畏难心理。针对学生对长课文畏难的实际情况,邓老师采取聚焦与分层的策略,让学生体会、领会、学会阅读长课文的方法。首先邓老师将《老人与海》的节选部分分为两节课,第一节课“品读海中之鱼”,第二节课“探讨人物形象”。“品读海中之鱼”聚焦重点段落,品读了鲭鲨与星鲨,在品读鲨鱼时,依次从鲨鱼外形、给人的感受、鲨鱼的品质、鲨鱼的象征性等几方面分层引领,品读时引导学生从动词、形容词、关联词以及表现手法关注鲨鱼的特征,让学生理解“鱼性约等于人性”。“探讨人物形象”聚焦重点段落,一是“品读老人大战鲭鲨”,二是“品读老人的心理活动”。“大战鲭鲨”部分,邓老师引导学生用生活中的经验去品味小说,使学生理解“老人”身上所具有的特质:“沉着、镇定;经验丰富;意志坚决,心肠硬”。“心理活动”部分则让学生领略意识流的写作手法的妙处,表现人物内心的乱,对人物形象的理解进而由外到内,更进一层,老人杀死鲨鱼之后外部活动结束,但内心活动没有结束,“意识流”让学生感受更多更深的人性。两节课不是简单的时间罗列,第一节课是基础,第二节课是对第一节课的升华。邓彤老师有效运用聚焦与分层策略,紧紧抓住小说语言,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并引导学生用生活中的经验去品味小说,让学生阅读时有焦点、有抓手,从而打破学生面对长篇幅文学作品时的畏难心理,帮助学生扎实有效地理解文本,提升了学生阅读小说的能力。
  四、对小说课教的逻辑的探讨
  前文所述小说课的学科逻辑与学的逻辑决定了小说课的教的逻辑,小说的文体特点、学生学习小说的方法及认知接受规律,决定了小说课的主要教学内容与教学流程。接下来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小说课的教的逻辑的内涵。
  一是教师的小说课教学理念。教师的教学理念是实施具体教学行为的原则和基础,语文教师要用科学明确的小说教学理念指导自己确定科学的教学内容及采取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老人与海》一课,体现了邓彤老师在小说价值和主旨归纳角度上的教学理念。
  邓彤老师认为小说的价值在于“用虚构创造出一个虚拟的世界,然后让读者通过这个虚拟的世界去感受一种别样的人生”,所以“读小说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理解成它延长了我们人类有限的生命,它丰富了我们人生单一的生命”。如果小说教学只是就故事论故事,实际上就已经失去了小说的价值。基于这样的理念,邓彤老师认为小说阅读教学就是“让学生从一个不高明的读者、比较低级的读者向成熟的读者、高级的读者进发”。那么如何让学生向成熟、高级进发?邓彤老师采用的方法就是引领学生用生活中的经验去品味小说中所蕴含的丰富意义。
  第一課时,邓老师引导学生将“鱼性”与“人性”联系,展示了如何将小说文本与个人经验结合的例子。比如在品读“鲭鲨之死”部分,邓彤老师这样引导学生:“我忽然想到了我们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人物,你们猜我想到的是谁?”,学生马上想到了“项羽”或“关羽”,因为“鲭鲨”与“项羽”或“关羽”的共同点是“死得不服气,顽强,壮烈”;通过对鲭鲨垂死挣扎时所用的“关联词”“动词”等的品味,老师引导学生认识到“鲭鲨死得轰轰烈烈,像一条汉子”。在“品读老人形象”时,有学生不理解“为什么说他有狠毒无比的心肠”,邓老师用“两军对阵,慈不掌军,要是没有狠毒无比的心肠就没有办法战胜对手”的生活经验让学生明白,这里的“狠毒无比的心肠”不是贬义,而是一个人在生死搏斗时必须绝不手软才能取胜的唯一选择,让学生对老人形象的认识更全面深入。
  第二课时,在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意义解读时,邓老师明确提出了“象征”这个概念,告诉学生“我们可以把这个故事作为一个象征性的寓言来看,可以从中得到很多启示”。在这样的启发下,学生调动个人情感、经历、想象进行阅读,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表达出个人感悟,邓老师给予肯定或中肯的评价,并鼓励学生阅读《老人与海》的全文,读出更多的思路与收获。
  再来说关于“主旨的归纳”。
  小说教学最后是否一定要归纳一个所谓的“主题”才算完满?邓彤老师对《老人与海》的解读,并没有归纳“主题”,而是说“作为一部世界级的名著,它肯定有一些东西让我们感到震撼,让我们得到启迪。这个渔夫花了这么大的力气最后什么也没有了,这个故事究竟给我们什么认识”。因为邓彤老师认为“把主题归结为一种思想认识,实际上是窄化了、简化了,或者说是庸俗化了一个美好的艺术作品”,所以,在邓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讲了这部作品给自己的启发,有“身份决定面对的事物”说,有“制度”说,有“诱惑与欲望”说,等等。邓老师在肯定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又补充了一些别的解读,最后用海明威的一句话“我的文笔说率直不如说含蓄。读者必须经常运用他的想象,否则就会忽略我思想中最精妙的部分”,鼓励学生读出更多的思路。试想一下,如果我们大谈特谈所谓的“硬汉精神”,分析“一个人生来不是被打败的”等语言,就是在“庸俗化”“简化”一部伟大的作品,其实就是在“说教”,因为“硬汉精神”等离学生生活太过遥远,无法与学生生活发生碰撞,不会在学生心里荡起涟漪。“说教”的内容在学生心里几乎是留不下什么痕迹的,《老人与海》给每个人带来的震撼就会大大削减,成为教学的“败笔”。“启示”的说法体现了一名特级教师对小说价值的高屋建瓴的深刻见解,启发我们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新理念,这才是对学生负责的不二选择。邓彤老师对所谓小说“主题归纳”的教学理念,也给了我们很多启发。
  二是教师作用的发挥。长课文如何教?如何将节选课文与整篇小说有机结合,邓彤老师的适时点拨架起了沟通二者的桥梁。邓彤老师通过聚焦、分层,品读了重点段落之后,就把这个例子引领到对课文其他句段的细读上,如“太多了,我们同学细细地朗读,很多地方都很有意思的”;品读完老人形象后,邓老师说“通过这些内心里面的想法,我们可以看出很多东西。老师今天只是把这一小段拿出来,大家好好看看,实际上很多句子都可以仔细品一品,包括刚才那个同学说的,人生来不是被打败的,包括这个老人自己”,再次把学生引领到教学中没有教到的地方;当课堂结束时,邓老师还不忘引导学生阅读全文,如“海明威还有一句话可以给我们一个借鉴,他说‘我的文笔说率直不如说含蓄。读者必须经常运用他的想象,否则就会忽略我思想中最精妙的部分’,按照海明威的忠告和大家的一些启示,我们如果回去再读《老人与海》的全文,一定会读出很多的思路,也会有很多的收获”。不仅把教学引到课外,而且把学生思想引导到全文甚至更广阔之处。邓彤老师选取重要段落教会学生阅读方法,引导学生自学其他内容,而教学重要段落的本意是引导学生阅读全文,这应该成为小说教学的共识。因为课时有限,不能什么都教,所以邓老师的做法是非常必要的,但更多时候,问题不在于课时,而在于老师的思想认识、学识见解,所以我们应该不断学习、研究、思考,真正发挥老师的引领、启迪作用。
  [作者通联: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上海闵行田园高中]
其他文献
猛獸,是令人望而生畏的形象,人们常常将其和洪水相提并论。美洲狮硕大无比的身躯、东北虎震动山谷的低啸、草原狼寒光闪烁的獠牙、印度森蚺吃人不吐骨头的大口,已成了力量和恐惧的象征。那些训练有素的战马,能从容地驰骋于枪林箭雨之中,可一看到猛兽的模样,便立刻一个个两股哆嗦,浑身战栗,转身就逃。可是最近,却有一位神智正常的男子为逃130元的动物园门票,翻墙进入虎园,最终被老虎咬死。对于这一令人惊骇的事件,我们
期刊
审视自我是自我修炼的一门功课,它要求我们不仅要看清自己的仪表,还要觉察自己的心灵,其目的是要了解自己。在尘世里,我们的身体会沾染一些灰尘,我们的心灵有时也会迷茫。学会审视自己,就是把自己放在旁观者的角度,打量自己,反思自己,修整自已,校正自己。人们常说: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做人应明如镜,清似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人只有充分地了解自己,才能把握自己,做到扬长避短,取长补短,有的放矢,不
期刊
一、学习目标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阅读古今中外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不同体裁的优秀文学作品,使学生在感受形象、品味语言、体验情感的过程中提升文学欣赏能力,并尝试文学写作,撰写文学评论,借以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新课标亦明确提出:“教师遵循语文教学规律,变革教学方式,在丰富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而高中
期刊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以下简称《从》)是鲁迅于1926年写的一篇童年妙趣生活的回忆性散文,此文被收入《朝花夕拾》。全文描述了色调不同、情韵各异的两大景片: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作者写百草园,以“乐”为中心,采用白描手法,以简约生动的文字,描绘了一个奇趣无穷的儿童乐园,其间穿插“美女蛇”的传说和冬天雪地捕鸟的故事,动静结合,详略得当,趣味无穷。三味书屋则是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作者逼真地写出了三味书屋的
期刊
紫禁城的台阶,层层既经百年风雪。故人的宫殿已成为一处寂寞的所在,只剩文物,一个一个地等待着交心之人,为他们揭开崭新的生命画卷。   【一·半世钟情】   古往今来,有太多太多的文字,在描写着各种各样的遇见。“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是撩动心弦的遇见;“这位妹妹我曾经见过的”,这是宝玉与黛玉见面时欢喜的遇见;“相逢一瞥,一眼一生”,这是文物修复师与文物决定一生的遇见。  
期刊
《背影》是作家朱自清于1925年所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自问世以来,朱自清的名字已经和《背影》成为了不可分割的一体。九十五年来引起了众多研究者不同角度的关注,对《背影》提出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精辟见解。  下面从主题、结构、艺术特色三个方面综述对《背影》的解读。  第一部分 文本解读综述  一、《背影》的主题  1.深切的舐犊之情  《背影》一文主要回忆了祖母去世后,失业的父亲为儿子送行,并攀爬月
期刊
“虚”本为心斋,人的心灵就是一所大房子;庄子说“虚者,心斋也”。一个真正的诗人,往往能够从务实的繁杂琐屑中挣脱出来,去务虚,经营心斋就成为无法回避的事实。李贺避父讳而不能参加进士考试,这就有了成就伟大诗人的前提——压抑,这符合弗洛伊德所讲的把被压抑的欲望变成高尚情绪而为他人共同欣赏的原理。李贺的勤奋又是出了名的,再加上他天资聪慧,于是他就成了诗歌的传奇。心斋所蓄,思考与想象难以避免;思考與想象的东
期刊
时下,高考作文的命题,虽然已经走向了考查具体情境与典型任务的路径,但是不管命题如何的呈现,对素材的选择、提炼及运用始终是制约考生进行宽度拓展与深度挖掘的一个瓶颈问题。《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对高考作文“发展等级”评分共计有四个标准,分别为“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新”,其中“丰富”所涵盖的“材料丰富”“论据充实”“形象丰满 ”“意境深远”以及“有创新”所包括的“材料新鲜
期刊
确定素材之后,选好视角,写活人物,溢出情思,是使写人记叙文引人一读的妙招。《山乡篾匠》就是一篇运用这些章法的佳作。  【名家示范】  山乡篾匠  李 汀  在秦巴山区深处,寥寥炊烟升起的时候,背着竹背篓,头上缠着青布巾的篾匠,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开始走村串户找活路。  “竹子生来不为强,荒山野岭都能长。篾匠师傅买了去,做成物件用途广。做把竹椅放门堂,夏日炎炎好乘凉。起青削黄做凉席,铺在床上四方方……
期刊
一、什么是传统文化?中华传统文化包含哪些内容?  近年来,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呼声日益高涨。何谓“传统文化”?据《现代汉语词典》,“传统”有“世代相传或相沿已久并具有特点”之意,而“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由此“传统文化”可大致理解为历史流传下来而有鲜明特色的,由某个国家或某类群体创造出来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结合我国古代社会历史的发展历程,中华传统文化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