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学概念复习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上、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75395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围绕高三课堂中生物学概念复习展开,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问题为例,对如何提升学习的有效性和整体性,培养学生的生物学核心素养进行了实践和思考。教学过程以犀牛的生活情境展开讨论,从捕食食物链能量的来源和去向提问,层层剖析建构能量流动的模型。联系整合知识进一步理解抽象概念名词。结合生态恢复和物种保护等问题,发散思维,总结提升。最后由野生白犀牛灭绝的现实问题,引发学生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培养社会责任,形成正确的生命观念。
  关键词:核心素养;情境式教学;模型建构;单元复习;能量流动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02-075
  一、理论背景
  高中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包括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四个组成部分相互交叉,融合统一。如何在教学中形成生物学科的核心素养?如何在课堂上实践素养?高三复习课中重视生物核心素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笔者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为例,进行了以下思考和应用。
  1.情境式教学实践核心素养
  教学情境是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情境的设置具有生活性、形象性、学科性、问题性等特点,能促成学生学习的发生。学习发生在情境中,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是一个理论与实践共同参与的过程。在学科核心素养的指导下,结合教学的具体内容,设计恰当的教学情境,不仅可以降低教学难度,特别是难点知识的解决,更能够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学生思考,主动探究,发展学生智力,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通过一站式的情境设计,使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理性理解和判断社会中的热点问题,在真实的情境中感同身受,以造福人类的态度和价值观,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尝试解决现实生活中与生物学相关的问题,进而形成正确的生命观念,落实社会责任。
  2.概念模型建构整合知识
  在生物概念复习过程中通过概念模型建构,模型分析和模型应用,将若干节具有内在联系的课组成一个教学单位。整合知识有利于学生理解知识间的逻辑关系、促进知识体系的形成,能比较完整地体现单元知识所蕴藏的学科思想;同时单元教学能有效促进教师以重要概念为线索整体筹划学科教学,克服课时设计容易把教学内容碎片化的弊端。
  本节课中引导学生从个体到种群,从生物体到外界环境,追寻物质转化和能量流动的过程,在重要概念间找关联、做提炼,建立概念间的相互联系,促进学生对概念本质和内涵的理解。在复习知识,解决重难点问题的过程中,培养探究意识,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知识间的递进关系,形成问题链,充分激发学生的探究潜能,利用小组讨论构建概念模型,进一步拓展学习的深度和广度,从感性认识到理性思维的形成,发展科学思维,理解生命本质,形成生命观。
  二、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激发认知——问题引导
  情境资料:犀牛是陆地上第二大哺乳动物,几乎没有天敌。别看犀牛个头那么大,其实犀牛是吃草的,成年犀牛能够在一天之內吃掉50公斤的草。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课堂注意力与参与度。
  2.概念建构,科学探索——思维深入
  ①能量流动的渠道
  引导学生思考在犀牛所处的环境中能量是怎么流动的?写出能量流动的渠道。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回顾捕食食物链的表示方法,草→犀牛。
  ②捕食食物链中能量流动的分析
  犀牛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是如何从草传递过来的呢?构建捕食食物链中的能量流动概念图。
  把握学生的思路,有节奏的分解提问:(1)50公斤的草中的能量是多少?(2)犀牛的摄入量与生长发育和繁殖所需的能量什么关系?(3)犀牛摄入的草是流入这条食物链的总能量吗?(4)能量流动的起点草的能量怎么获得的?(5)草的同化量除了被犀牛摄入以外,还有哪些去向?
  设计意图:结合情境案例深入分析能量流动的来源与去向。从每一个问题的思考与分析,引导学生理解在草和犀牛之间能量流动的模式,动手构建能量流动的模式图。把实际情境中的问题提升到理性抽象概念模型的构建,进而形成物质与能量观。
  让学生在概念图中标出上节课的生态学有关概念:同化量、总初级生产量、净初级生产量、生物量等。
  设计意图:把生态学概念的学习与能量流动过程图相联系,加深理性学习。帮助学生深入思考理解能量流动的抽象过程。
  ③进入分解者分解的能量
  情境资料:犀牛吃得多拉得多,一头犀牛一年能拉30吨左右的粪便。在犀牛宝宝从吃奶转换成吃草的时期会以吃父母的粪便来维持生计。
  教师提问:(1)犀牛的粪便中有能量吗?是谁的能量?(2)犀牛生存的环境会被它们的粪便埋葬吗?(3)除了粪便,分解者还有哪些其它能量来源?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分析,加深思维的深度与广度。将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模型图补充完整。
  ④系统整体能量分析
  情境资料:有的犀牛生活在干燥而开阔的草原地带,有的犀牛则喜欢栖息在浓密的森林中,它们食性也不完全相同,有的喜欢吃草,有的喜欢吃树叶,有的草和树叶都吃。
  教师提问:(1)不同环境中初级生产量相同吗?生态金字塔结构呢?(2)你能画出犀牛所处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吗?注意标出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散失各个环节,总结能量流动的特点和能量传递效率的计算。
  设计意图:让抽象的知识通过情境分析变得形象生动,再通过画过程图总结转化成概念模型。并结合例题实践应用。
  3.知识整合,总结提升——培养责任
  ①生态恢复和物种保护
  情境资料:据调查,全球野生犀牛只有约2.5万头,其中约80%生活在南非,目前犀牛的数量急剧减少。   教师提问:若犀牛的数量减少来自当地植被的破坏,那么在建立自然保护区后,该生态系统的能量发生了哪些变化?
  小组讨论:从能量的输入与散失角度分析,犀牛的数量将减少,群落演替过程中,输入的总初级生产量增加,呼吸散失的热能增加。并绘制以时间为横坐标的能量变化曲线。
  设计意图:从生态系统的角度进行思维探究,结合群落演替达到顶极群落的变化过程,总结能量变化的规律,理解建立自然保护区的意义。
  ②野生白犀牛的灭绝带来的反思
  情境资料:事实上即使建立了自然保护区,犀牛的种群数量仍在急剧下降,因为盗猎者为了获取犀牛角,又便于方便携带,往往直接将犀牛的整个头或者半面脸锯下。受到盗猎者攻击的犀牛不仅失去了角,也丧了命。
  最后一头雄性北方白犀牛苏丹已经于 2018年3月20日去世,享年45岁,病痛和孤独的折磨、盗猎者的威胁,都离它而去,这对它或许是一种解脱,而对人类来说,是再一次目睹了一个物种的灭绝。
  设计意图:树立人类也是生态系统的一员,保护生态平衡是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形成正确的稳态与平衡观。懂得相信科学,传播科学,将保护生物、保护生态的习惯辐射于他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
  三、概念模型建构
  食物链:草→犀牛
  能量流动模型:
  四、教学反思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常难以理解各环节能量的来源与去处,是高中生物学中的一个重點和难点。本节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引入生命现象,设置学习情境,提出情境问题,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再由浅入深引导学生多角度分析推理能量流动的过程和特点,发展学生思维迁移能力,从现象到本质提炼生物学概念。并将知识单元化整合,更好的建构概念模型,提升思维探究能力,认识物质与能量观的生命观念。最后从课本知识发散联系社会热点现象,树立生态保护意识,建立稳态与平衡观,培养落实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课堂节奏把握合理,学生参与度高,课后对生态问题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参考文献:
  [1]周欣欣.基于高中生物学核心素养的跨学科教学例析[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8(10):35-36.
  [2]田树青,王新.基于核心素养的生物学教学方式的思考[J].生物学通报,2018,53(3):26-29.
  [3]张德超,姜德芹.再议能量流动教学中的理解误区及应对策略[J].中学生物学,2017,33(9):61-63.
  [4]胡有红.基于生物学核心素养的高三生物复习课的思考[J].中学生物学,2017,33(12):19-21.
  [5]]魏永强.构建概念模型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第一课时)教学案例分析[J].中学生物学,2017,33(3):29-32.
  (作者单位:浙江省温岭中学,浙江 温岭 317500)
其他文献
摘要:体育教学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影响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面对中学体育教学的高要求,传统体育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显然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的教学要求,严重制约了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因此,教师必须要优化和更新中学体育教学策略,全面提升中学体育教学的有效性。本论文对中学体育课堂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体育教学;身心健康;作用;培养;途径 
摘 要:“工作机械的基本电气控制电路”是中职机电专业课程中的一个核心概念。本文认为,运用进阶理论,可以对该核心概念教学过程中的呈现内容与顺序进行设计,找准进阶起点与终点,设计进阶中间节点,从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顺利地掌握相关概念,更清晰地掌握该核心概念之下的一套概念体系,从而为整个专业课程的概念体系建构打好基础。  关键词:学习进阶;中职;机电;电气控制电路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
摘要: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应该主动渗透生命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念,形成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的良好氛围。本文结合教学实际,从巧用故事导入、尊重学生体验、善用案例教学、营造校园氛围四个方面探索生命教育渗透方法,让生命教育之花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绽放。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生命教育;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发展为主,顺应新课改的要求,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意识到自身的教学任务,明确教学目标,努力创新教学理念,为学生构建高效的历史课堂,本文主要阐述,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新课标对历史课堂的要求,并分析和探究新课改下高中历史有效课堂构建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历史;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
摘要: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新课程改革的全面落实,提高学生自主创新能力是每个高中数学教师的重要任务。问题导向法可以作为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情境,在问题情境的引导下,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学生对问题进行探究、独立思考、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关键词: 问题导向;高中数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1)15
摘要: 做好化学实验,使得化学更贴近生活,用化学的专业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让学生形成一种“化学的作用是很大”的观念,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培养探索和创新的意识,本文对农村初中化学实验生活化进行探究,获得了明显的效果。  关键词: 化学实验;生活化;初中化学;应用探究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1)15
摘要:新课改的推进,使当下的初中数学教师应该及时转变自己的教学模式以及教学理念。因此,数形结合的教学模式已经逐渐得到广大教师的认可和应用。那么怎样将数形结合的教学模式应用于初中数学教学中,已经成为教师教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本文中笔者对数形结合的初中数学教学探究的策略进行简单阐述。  关键词:数形结合;初中;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1
摘要:孔子作为万世师表,其蕴含在《论语》中的哲学思想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得到了初步且耀眼的展示——"不得不信"的"天命观"、此呼彼应的"礼、知、仁"、"致知修身"的辩证法,本文针对这三个点做了相应的概述和分析,并对孔子哲学思想的现实意义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孔子;《论语》;辩证法;现实意义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06-088  孔子的哲学思想
摘要:传统教学追求全方位高强度的信息输入;新课程倡导向四十五分钟要效益,主张学生主动接收信息,主动思考和学习;新高考有着知识与能力的双重考察要求。青年教师困于形式,又迫于压力。在新课程背景下,通過细化教学目标,优化教学过程,拓展教学时空,通过对自身的教与学生的学研究,来提高教学效率,努力寻求地理课堂扩容增效的策略与方法。  关键词:地理课堂扩容;有效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
摘要: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实验是探索物理知识的必要手段,借助物理实验不仅能够完善教材中的文字描述,而且能够化抽象为直观,使学生清晰地看到物理现象,进而把抽象知识转化为形象化知识内容,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基于此,本文将重点讨论当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面临的问题,以及开发初中物理低成本趣味物理实验资源的基本原则和策略。  关键词:初中物理;低成本;趣味性实验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