崭新起点 多彩乐章

来源 :上海采风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1589019376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7月3日至4日,上海又迎来一件盛事、喜事: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七次代表大会隆重举行。来自文学、戏剧、电影、美术、音乐、舞蹈、书法、摄影、曲艺、民间文艺、杂技、电视、文学翻译等专业艺术领域和上海演艺工作者联合会、上海市创意设计工作者协会及区县文联代表约700人济济一堂,共商文艺发展大计,共襄文艺繁荣盛举。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中国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赵实出席并讲话,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韩正,市领导刘云耕、冯国勤、殷一璀、屠光绍、杨振武、李希、尹弘、朱争平、钟燕群、钱景林出席开幕式。上海市文联党组书记宋妍主持开幕式。
  俞正声在讲话中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国家的灵魂。上海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承担时代和人民赋予的神圣使命,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文艺建设各方面,大力弘扬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城市精神,大力践行公正、包容、责任、诚信的价值取向,真正发挥用先进文化引领社会风尚、引导教育人民的作用。
  新时代,新任务,文艺工作者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上海第七次文代会的举行,如同奏响了一首交响大合唱,丰富激昂、意韵深厚,同时主旨鲜明:站在新的起点,为文化事业的发展谱写更多彩的乐章。
  老歌温故而知新
  在开幕式上,当德高望重的老艺术家们站在舞台上接受市领导颁发的上海市文联第七届荣誉委员纪念牌时,台下掌声雷动。
  正如赵实在讲话中所感言的:“上海文学艺术根深叶茂,孕育出了一大批彪炳千秋的文学艺术大师,为推动我国文艺事业的繁荣发展创造出不朽的辉煌业绩。”
  为了更好地继承前辈们的事业,本次文代会首次设立了荣誉委员制度,有37位德艺双馨的文艺名家、大师等成为了市文联荣誉委员,他们是:马革顺、王文娟、王盘生、方增先、圣野、吕其明、朱践耳、仲星火、江明惇、李仲林、李蔷华、杨益萍、吴宗锡、吴贻弓、余红仙、陆春龄、陈东、陈鲤庭、陈佩秋、周小燕、周慧珺、孟波、草婴、贺友直、秦怡、钱仁康、徐玉兰、高式熊、黄允、黄准、 黄永生、曹鹏、舒巧、舒适、筱文艳、蔡正仁、戴炜栋(以姓氏笔画为序)。
  仪式结束后,秦怡语重心长地对本刊记者说:“不管是荣誉委员还是普通会员,都是按党中央的政策,为建设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而努力,每个同志都要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自己的力量,像我们这些离休的,也希望尽可能再多做些事情。”徐玉兰激动地说:“很高兴党、政府、市文联没有忘记我们。我们会照顾好自己并好好培养下一代。”
  老一辈艺术家时刻心系文化事业,后一辈自当延续理想、奋发向前。上海第六次文代会召开以来的六年里,硕果累累,成绩喜人。俞正声与赵实在讲话中都充分肯定了上海市文联这六年的工作。
  “老歌”值得回味,同时更要温故而知新。上海市文联第七次代表大会工作报告对六年多来上海市文联的工作成果进行了总结,并对今后五年的发展进行了展望,切实提出了五大主要任务。《章程》是文联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具有引领和规范的作用,在换届之际,也进行了修改和完善。修改的原则是:对基本符合文艺工作和文联工作规律和特点的内容,予以保留;对落后于形势,不适用目前工作需求的条文,予以修改。考虑到未来五年改革发展的趋势和可能,也增加了一些前瞻性的制度设计,以此保持《章程》的连续性、针对性和适应性。
  未来畅想曲
  对未来发展进行谋划是文代会重要主题之一。在开幕式上,俞正声提出了几大希望: 希望上海广大文艺工作者,胸怀大局,把握方向,唱响社会主义的主旋律;执著追求,锐意创新,努力攀登艺术的新高峰;崇德尚艺,德艺双馨,当好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创作出更多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作品,为上海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实现转型发展贡献力量。
  当前,我国的文化建设和文艺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赵实在讲话中对上海市文联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四项要求”: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努力唱响时代主旋律;面向基层,服务群众,努力开展文化惠民活动;鼓励创新,繁荣创作,努力推出更多更好的优秀作品和优秀人才;提高自身,强化服务,努力建设温馨和谐的文艺家之家。
  7月4日,上海市文联第七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由169人组成的第七届文联委员会,并通过了《关于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七次代表大会工作报告的决议》和《关于修改〈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章程〉的决议》。上海市文联第七届委员会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上海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杨振武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选举施大畏当选第七届上海市文联主席,并选出王汝刚、叶辛、何麟、何承伟、宋妍(专职)、沈文忠(专职)、迟志刚、张元民、张建亚、陆在易、尚长荣、周志高、奚美娟、凌桂明、程海宝、谭晶华、穆端正等17位同志为上海市文联副主席,王依群、黄豆豆、廖昌永为上海市文联主席团委员(以上均按姓氏笔画为序)。
  新任文联主席施大畏充满激情地说道:“今天,我从我的好师长、好朋友,尊敬的吴贻弓老师手中,接过这份沉甸甸的责任,为上海文化的繁荣发展继续服务的责任。今后,我们将团结一心,努力学习,勇于进取,努力谱写上海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新篇章,为上海成为现代化国际文化大都市作出我们的贡献。”
  申城文化建设大合唱
  对于上海文艺界的未来畅想,代表们都很振奋,无论是小组讨论上,还是大会间隙,大家都各抒己见,形成了一首申城文化建设大合唱。
  代表们一致认为,俞正声书记和赵实书记的讲话,振奋人心,很好地把握了当前的文艺创作的形势,对海派文化建设的全面展开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代表们认为,俞正声书记讲话中提到:“2020年把上海建设成为文化要素集聚、文化生态良好、文化事业繁荣、文化产业发达、文化创新活跃、文化英才荟萃、文化交流频繁、文化生活多彩的国际文化大都市。”这个目标是客观可行的,也是与上海国际大都市的地位相符相称的,对于文艺工作者而言,责任也非常重大。
  代表们对大会工作报告也给予高度肯定,认为这是一个高举旗帜,振奋精神的报告。
  同时,就海派文化与城市精神的话题,代表们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提出了很多想法。
  滕俊杰代表指出,上海要建成国际金融大都市,文化大都市是大前提。上海城市文化的原创和对世界的吸纳是关键。要在宏观上认知,并落实到细处。
  叶辛代表谈到,文联工作千条万条,其关键就是出好作品,一个城市的文艺地位取决于是否有足够多的好作品,上海应该凝聚全市力量为优秀作品的出台搭好平台。
  廖昌永代表激动地指出:“身居盛世拿不出好作品就是艺术家的失职。”
  如何才能出好作品呢?
  尚长荣代表认为,我们在推出新作力作的时候,必须要从内容上贴近时代,确保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统一的作品,但同时也不能一味地追求形式上的猎奇,一味地迎合大众。为青年人才的脱颖而出提供应有的成长环境,不仅要靠老艺术家们张开双臂去推动他们,而且要在必要时候“托举”他们。
  邓伟志代表说:“文艺家要出好作品,必须要真正深入生活,要到基层中去,到农民工中去,要关注弱势群体,才能更好地反映他们的生活和心声。”同时,代表们也纷纷赞同文联工作报告中提到的“营造尊重差异、包容多样、鼓励探索、宽容失败的氛围”,他们希望文联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加强联络、协调、服务工作,为广大文艺工作者营造一个心灵的家园,希望新一届文联委员,多做一些调研,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多探索文艺界的体制机制创新,让艺术家有一个稳定宽松的创作环境。
其他文献
好不容易回一趟上海,发觉自己真正地落伍了。  你以前熟悉的马路弄堂被拆得一干二净,造起像碰门板似的高层楼房。小时候专门吃2分的阿三头递过来的名片上也带个什么“长”,你却还记得过去他拖鼻涕打弹子的样子,不知与这个踌躇满志的大人物如何应对。以前喜欢的平民食物被包装得面目全非,价钱则是几个跟斗翻上去,味道呢,远不如过去。刚来美国用人民币来估算生活指数,现在你在上海用美金来换算商店里的天价商品,付钱时心里
期刊
1943年,高梨痕导演了一部名为《丹凤朝阳》的影片,他找来了王丹凤与另一位可塑性极强的男明星姜明分任男女主角。高导演选王丹凤来演这部影片果然使这部作品风靡海上并在全国打响。这是王丹凤从影以来主演的第七部影片了。王丹凤这时在观众心目中的地位,用“大红大紫”这四个字来形容是十分确切的。  “丹凤朝阳”作为我国的成语,源出《诗经·大雅》,是比喻贤才得遇良机。王丹凤这位影坛“贤才”在她的一生中确实遇到过多
期刊
这三位,是各自领域的翘楚,也是曲艺界的良师益友。四月的清雨与哀思已经过去,落下一些文字,以示纪念。  谢晋  二十多年前的时光,我还年轻,初到曲协。那时大导演谢晋名声显赫,如日中天。在一期曲艺讲习班上,我和大导演交集。谢晋导演来讲课,我负责在门口迎接。记得那天暴雨倾盆,谢导不顾湿漉漉的衣服,随即坐下,开始讲课。他讲了什么,我真的记不全了,只记得谢导说喜欢评弹,他在执导电影时,融进了不少细腻的评弹手
期刊
1970年3月,我在安徽军天湖农场被重新逮捕,住进了上海提篮桥监狱,关押在八号楼。八号楼又称病号楼——在上海市监狱的编制序列中,称为八中队。其中关押的犯人,大都是狱内其他中队送来治疗的慢性病患者,以及从监狱医院出院后还需继续治疗者。四月中旬起,我被编入“未决组”——组内大都是原关押在市内各看守所尚未判决的罪犯。这些人患病后,当时也由监狱医院负责治疗。  壹  明天就是“五一”劳动节。  狱中的一年
期刊
微博上突然亮出一支蜡烛,说程乃珊去世,不由得心头一惊。  其实我同程乃珊不熟,非但不熟,简直是陌生,除了偶尔在报纸上看到这位海派女作家的名字,就是断断续续的一些身世传闻,上海老克勒的孙女,在香港和上海两地走,她有她特别的世界观,她的蓝血论……当然,我也知道她的晚年过得很幸福,“夏天是读书的好季节,斟上一杯柠檬水,放上一盘我喜欢的查理林的英语怀旧金曲CD,边上伴着连体婴儿般的老伴,互相唠叨一番,争辩
期刊
民主与法治时报刊文说,历史上,德国也是有“上访”的。在联邦德国成立之初,老百姓有问题或遇到麻烦首先也想到找政府。只不过德国没有专门的信访机构,所以民众会根据不同情况找不同的政府部门。抗议方式是到政府门前游行示威、举牌子表达述求或写信反映问题,抱怨信如雪片般飞向政府各个部门。  德国政府解决问题的第一个思路是首先削弱政府的权力,从而让人民逐渐认识到,政府的权力有限。例如,德国联邦政府把社会、经济、教
期刊
上海是现代中国摄影术的故乡。上海开埠后不久,西洋照相术就开始传入中国,上海是这一技术传入的最重要的口岸之一。从那时起,差不多每一段上海的历史,都有大量的影像记录。《1980:上海祭忆》摄影展让我们看到了一种上海记忆的面相。  “上海祭忆”,这个名称意味深长。对于上海来说,1980年代是一段尴尬的历史。这个时期的上海,依然在岁月的沉睡中延续着昔日的旧梦。跟六七十年代相比,除了更加拥挤之外,并无太大变
期刊
日前,第二届施耐庵文学奖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召开。中国作协副主席陈建功,江苏省作家协会党组书记、主席范小青,中国现代文学馆常务副馆长吴义勤,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晓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李洁非及马季、宁肯、李洱、赵利民等施耐庵文学奖评审委员和提名委员代表参加会议。在新闻发布会上,主办方介绍,第二届施耐庵文学奖提名工作已于4月中旬开始,首轮推荐于5月20日前推荐结束,6月上旬组委
期刊
由中华砚文化发展联合会与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联合国国际生态安全合作组织生态艺术委员会联合举办的“2013上海中华砚文化暨书画艺术展览会”近日在上海开幕。此次展览的主题是“传承、创新”,继承传统,创新未来,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引路搭桥。此次展览展出包括《砚台春秋》《众砚争辉》《现代名人砚》《当代精品砚》《中华飞天第一砚》《海派砚雕》《上海地区
期刊
滑稽戏来源于哪里?滑稽戏与独角戏是如何形成发展的?上海滑稽戏的基本语言、特色是什么?……多年来,因为缺乏理论研究,上海滑稽的面貌一直模糊不清,即便是从业者对滑稽的“祖宗”都不甚了解。让人欣慰的是,如今种种疑惑可在《海上滑稽春秋》丛书中寻到答案。2012年8月面世的《海上滑稽春秋》丛书由上海滑稽剧团、上海市文化艺术档案馆联合编制,共分为4部,分别是《远去的上海市声》《上海滑稽前世今生》《上海滑稽三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