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7月2日,译言网正式发起“译言古登堡计划”。在官网上,译言这样介绍这个项目:“这是一个长期的、多语种的、开放的协作翻译项目”。遵循开放版权、协作翻译和数字出版的流程,译言将网罗除英语外的其他主要语种(包括德、日、法、西等)和个别小语种著作,将更多的外语文学佳作介绍给中国读者。
译言网于2006年中上线,由三名在美国留学的清华毕业生创办,并于2007年正式成立公司开始商业化运作,定位于用翻译的方式消除互联网资料中的语言障碍,将优质的外文网络资料介绍给中文读者。2009年,创始人之一赵嘉敏卸去CEO职务,于年底创办东西网。2011年7月,东西网收购译言网,两家网站重新合并,由赵嘉敏统一管理,旗下拥有电子书品牌字节社。
过往的几年里,译言网在翻译外文资料以及翻译协作上有突出的表现,一直有翻译公版书的想法,但并未提上日程,促使“译言古登堡计划”成形,源于今年5月份的美国之行。纽约公共图书馆,为译言/东西网的同仁呈现了一个电子图书馆的图景。“纽约公共图书馆的电子书馆藏给了我们很大的冲击,在云端的图书馆一定要做,而且宜早不宜迟。”译言/东西网图书部主编李婷在接受采访时如是说。“纽约公共图书馆里有一半的阅读位置配备电脑,电脑里提供各种扫描的电子版图书,许多图书可以在云端阅读。电子书馆藏一方面减轻了图书馆对纸本书维护的压力;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图书馆的馆藏量,毕竟物理位置有限,能收藏的书也是有限的。”回来之后,不到两个月的时间,译言网将这个想做已久的计划上线了。
此计划推出之后,“协作翻译的文风统一及文学性的保证”是其中关注的一个焦点。台湾网友亦是台湾资深出版人的Octw Chen 评价道:“一、强调译者要通过试译,强调有权利更换译者,这是好事。商业计划不是同乐会,要协作就要负责任。二、译言的长处实在不应该局限在‘协作’上。尤其是经典书的翻译,对速度的要求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好’的译文,这不只正确性,也包括译文的文学性。多人拆译对经典的文学性的追求应该是很难调合的。正确性没问题,文学性有问题。三、我觉得译者实收40%太低了。”
另一个焦点则是“译者版税制”的可能性及可行性。译言网言明想借此机会推行“译者版税制”,希望一改过往传统出版中,译者被出版社以劳务合同方式雇佣为某一本书的翻译者,而不享有译稿著作权的现象。他们希望译者在享受翻译上的乐趣的同时也拥有经济上的保障。
针对“译言古登堡计划”及其中的疑问,本期“对话出版”专访译言/东西网图书部主编李婷。
优势:社区整合了资源
书香:译言古登堡计划目前的情况,以及项目负责人和译者的招募过程是怎样的?
李:现在上线的项目大概有20个,落实了20个项目负责人,译者大概有70人左右。项目负责人一般是由社区的活跃译者担任,这些译者熟悉流程,经常在社区里头活动,对协作翻译有一定的认知。也会邀请一些学校的老师。
译者大部分也是来自社区,比如“译言训练营”的学员,还有一些是公开招募的。最多的项目有100多名译者,最少的也有将近40个。无论是项目负责人还是译者,背景以及经验,还有译文的评估都非常重要。
书香:译言古登堡计划翻译的是“开放版权的书”,这些书放在电子书市场上,它的竞争者是什么样的?
李:如果我们仅仅是像一家出版社,找选题、翻译、卖书,就会考虑有什么样的竞争者,但我们真正想做的是一个云端的图书馆。这个项目目前进行了三期,根据所选的书,大概可以看出我们的选书标准:不会去翻译非常经典的,或是已经有十几、二十个译本传世的,或有大家翻译过的公版书。比如第一批的选书“世纪之书”,选的大部分图书是国内没有译本的,或者是六七十年代翻译,译本比较老旧,和现在的语言习惯差距比较大的。还有几本是以前翻译过没有引起重视,但在现在的环境下,书的理念、话题容易引起关注的,比如说《The Jungle》,讲食品安全的一本书,八十年代萧乾曾经翻译过。现在重新翻译、推广这本书,有新的意义。这也是我们重做某些经典书的想法。
公版书是一个非常大的池子,老的经典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国内的出版社对此的注意力还只是停留在名人、大家身上。事实上,有一类书,作者不是特别有名,一生只写一本书,但那本书在国外有一定的地位,这样的书常常被国内的出版社忽略。我们要做的事,就是把这样的一些书挖掘出来,呈现给中国的读者。
书香:对这个计划来说,重新发掘选题的能力非常重要,译言网在这个方面的优势是什么?
李:我是去年才加入译言网的,当时想整合译言网的资源做“东西文库”(译言网的图书品牌),于是做了一个系列的策划。根据书名、作者、资料背景在国内外网站做信息搜索时,发现这些书大部分的内容、作者,或者主要观点的介绍,在译言网上都曾有人翻译、推荐过。译言网真的是非常好的国外的信息来源地,国外的新信息、知识总能在第一时间,被译言网的用户没有疏漏地呈现在网站上。
这是社区的力量,而不是编辑的力量,社区里的成员贡献了自己的力量。社区把资源整合到了你的面前,这就是译言网的优势。它并不是一个编辑在单打独斗,而是整个社区的人在贡献他们的智慧,你所要做的就是找到一个点,然后发现。刚开始做这个项目,我们的主导性会更强一些,但最终的目标是调动起大家的积极性,让大家自荐选题和译文。
流程:解决译者文风不一的问题
书香:你们的Q&A上说,每一本书至少会有两名译者。为什么有这样的规定?
李:译言最早是翻译协作的网站,“翻译”很明晰,但“协作”很多人就不理解。比如说,在“wiki”网站上编辑一个词条,大家都知道这并不是一个人的功劳,有很多人为这个词条做贡献,一起让这个词条达到毫无差错的状态。我们也是从多人合作的角度来推进翻译工作的。一本书一个人翻译有它的好处,但是两个人协作的话,会有一个互审互校的过程,对于文章中不好把握的内容可以进行商议,而且协作在翻译的速度上也的确有它的优势。
书香:是否允许一本书由一个项目负责人,一名译者?为什么? 李:我们并不排斥一个人翻译。比如,有一些译者自荐选题,他是带着译文来的。我们所有的译文都会经过社区精评师和社区编辑的审查,这个时候精评师和社区编辑就相当于项目负责人这个角色,当然这个流程比较偏向于传统出版社所做的事情。又比如,是名家的译著,且书的内容文学性比较高,我们会专门配一个项目负责人,协调进度,对译文进行实时的跟踪。
书香:有两名以上的译者就会存在译者的文风统一问题,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李:从译言开始做翻译协作,就有这样的疑问。我们通过几个步骤来解决这个问题。以翻译《史蒂夫·乔布斯传》为例。首先是挑选译者,这是最重要的步骤。我们进行全球招募,一个星期招募了五百多名译者。然后从两个方面进行筛选,一是专业背景角度。学技术的人和学文学的人的思维方式和语言的组织方式有比较大的差异,尽可能让译者有比较统一或相近的背景。二是文风相对统一。《史蒂夫·乔布斯传》最后筛选出50个人参加试译。
接着是试译。试译出来的文章再进行比较,最后从八个优秀的译者中,再选出四个语言风格最相近的人。还有一个步骤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文风不统一的问题,这四个人的文风虽然比较相近,但是还是会略微的不同,我们就从文章内容本身来入手。语言最顺畅的安排在前半部分,中间和技术相关的,找一个相对严谨的,最后一部分是乔布斯的个人生活,就找一个语言优美情感充沛的。尽可能地把大家的长处发挥出来,又尽可能地降低不同译者之间的文风冲突。
译者版税制:回到翻译一本书的源头
书香:你们为什么想要推行译者版税制?
李:现在传统出版社和译者签的合同都属于霸王条款,不是以委托翻译来签合同而是以劳务费的方式,就是我雇佣你帮我完成翻译的工作,基本上就是买断译者的译文,译文的版权很多时候都不在译者手上,而且翻译费也比较低。
译言作为中间人帮出版社找译者,并不会因为我们是译言,做了一些工作而获得比较高的翻译费。从开始招募翻译,稿费基本维持在千字50~80元/千字之间。在给下游的译者发稿费的时候就面临很大的问题,如果要从中收取一些费用,那译者收到的稿费就更低,他们还要交税。如果把稿费全部给译者,译言所做的事情就等于没有任何的收益。以《史蒂夫·乔布斯传》来说,中信出版社给了史上最高的译稿稿费,120元/千字,我们把这笔稿费全部给了译者,如果最后中信没有把这本书的电子版权给我们,那真的就是百忙一场。
所以我们就在想,如何提高译者的收益,也提高译言的激励机制。很多人会提出质疑:如果按照传统的稿费标准,翻译一本书可能还能获得5000元的稿费,如果是译者版税制,有可能只能拿到2000元,这对译者来说得不偿失。
我觉得还是要回到为什么要去翻译一本书这个源头。对译者来说,可能是因为自己喜欢,认可一本书的内在价值;也可能是他看好一本书的市场价值,觉得可能会大卖。古登堡计划是招募译者,而不是强行分配任务给译者。像《她的国》报名翻译的就有100多人,说明很多人认可这本书。我觉得这本书的市场反馈就会和大家预期的一样,因为有这么多人关注,就等于这本书出来的时候也会引起同比例人的注意力,可能获得更好的市场反馈,这最终就能体现在版税收益上。
拿固定稿酬翻译,很多时候译者并不是因为喜欢一本书,或是看中一本书的市场价值而去做翻译,他们把翻译当成谋生的手段,翻译了一本书获得了八千块钱,这是赚的钱,至于喜不喜欢这本书,这本书最后卖得怎样,跟我一点关系都没有,因为它多卖了我也不可能多赚,少了也不可能少赚。对译者和一本书来说,这并不是一个理想的状态。如果你根本就不喜欢这本书,或者在这个领域根本没有钻研过,怎么可能给这本书带来正面的贡献?
电子书的宣传推广期长
书香:电子书的盈利模式,现在并不明朗,一本书下来,译者和项目负责人,有无基本的收益?如果那个收益率太低,这个计划的可持续性在哪里?
李:这也是我们一直在考虑的,也是未来这个计划的决定性因素。前面几期自己来做选题也是出于这个考虑。对选题有信心,可以控制选题的质量,翻译完上线,知道这本书的卖点在哪里,或者之前做的营销、推广,可以在后期上架时发挥作用。
电子书和纸质书的不同在于,纸质书有物理性,必须放在书店的书架上,即便是在网店销售,也要有仓库,它不可能不占地方。在书店里,如果一本书一个月没走多少量,很快就会下架;网店的情况可能稍微好点,但三个月到半年没什么起色也会退货。电子书则可以永远存放在电子书城里。唐茶去年7月1日上线,第一本书是K.K.的《失控》,这本书的版权期是7年,在7年的时间里《失控》会一直在字节社的书城里,一旦有相关的事件、作者活动,任何可以做营销推广的时机,都可以拿出来再推一下这本书。不断有新的读者加入IOS这个阅读的平台,也会有新的需要阅读这本书的人。换句话说,只要有可以营销推广的时机,电子书就有机会。这是纸质出版无法跨越的障碍。
此外,我们拓展渠道,让书有更多曝光的机会。从新事物本身的发展来看,也不可能一步到位,始终是一个过程。以目前终端使用的大爆炸来看,我们觉得电子书的读者会有一个数量级的跨越。当这个群体变得非常大的时候,一本书卖1000册就可以让译者获得和以往相当的收益了。现在我们对一些选题比较好的图书的销售预期,都超过1000册。
译言网于2006年中上线,由三名在美国留学的清华毕业生创办,并于2007年正式成立公司开始商业化运作,定位于用翻译的方式消除互联网资料中的语言障碍,将优质的外文网络资料介绍给中文读者。2009年,创始人之一赵嘉敏卸去CEO职务,于年底创办东西网。2011年7月,东西网收购译言网,两家网站重新合并,由赵嘉敏统一管理,旗下拥有电子书品牌字节社。
过往的几年里,译言网在翻译外文资料以及翻译协作上有突出的表现,一直有翻译公版书的想法,但并未提上日程,促使“译言古登堡计划”成形,源于今年5月份的美国之行。纽约公共图书馆,为译言/东西网的同仁呈现了一个电子图书馆的图景。“纽约公共图书馆的电子书馆藏给了我们很大的冲击,在云端的图书馆一定要做,而且宜早不宜迟。”译言/东西网图书部主编李婷在接受采访时如是说。“纽约公共图书馆里有一半的阅读位置配备电脑,电脑里提供各种扫描的电子版图书,许多图书可以在云端阅读。电子书馆藏一方面减轻了图书馆对纸本书维护的压力;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图书馆的馆藏量,毕竟物理位置有限,能收藏的书也是有限的。”回来之后,不到两个月的时间,译言网将这个想做已久的计划上线了。
此计划推出之后,“协作翻译的文风统一及文学性的保证”是其中关注的一个焦点。台湾网友亦是台湾资深出版人的Octw Chen 评价道:“一、强调译者要通过试译,强调有权利更换译者,这是好事。商业计划不是同乐会,要协作就要负责任。二、译言的长处实在不应该局限在‘协作’上。尤其是经典书的翻译,对速度的要求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好’的译文,这不只正确性,也包括译文的文学性。多人拆译对经典的文学性的追求应该是很难调合的。正确性没问题,文学性有问题。三、我觉得译者实收40%太低了。”
另一个焦点则是“译者版税制”的可能性及可行性。译言网言明想借此机会推行“译者版税制”,希望一改过往传统出版中,译者被出版社以劳务合同方式雇佣为某一本书的翻译者,而不享有译稿著作权的现象。他们希望译者在享受翻译上的乐趣的同时也拥有经济上的保障。
针对“译言古登堡计划”及其中的疑问,本期“对话出版”专访译言/东西网图书部主编李婷。
优势:社区整合了资源
书香:译言古登堡计划目前的情况,以及项目负责人和译者的招募过程是怎样的?
李:现在上线的项目大概有20个,落实了20个项目负责人,译者大概有70人左右。项目负责人一般是由社区的活跃译者担任,这些译者熟悉流程,经常在社区里头活动,对协作翻译有一定的认知。也会邀请一些学校的老师。
译者大部分也是来自社区,比如“译言训练营”的学员,还有一些是公开招募的。最多的项目有100多名译者,最少的也有将近40个。无论是项目负责人还是译者,背景以及经验,还有译文的评估都非常重要。
书香:译言古登堡计划翻译的是“开放版权的书”,这些书放在电子书市场上,它的竞争者是什么样的?
李:如果我们仅仅是像一家出版社,找选题、翻译、卖书,就会考虑有什么样的竞争者,但我们真正想做的是一个云端的图书馆。这个项目目前进行了三期,根据所选的书,大概可以看出我们的选书标准:不会去翻译非常经典的,或是已经有十几、二十个译本传世的,或有大家翻译过的公版书。比如第一批的选书“世纪之书”,选的大部分图书是国内没有译本的,或者是六七十年代翻译,译本比较老旧,和现在的语言习惯差距比较大的。还有几本是以前翻译过没有引起重视,但在现在的环境下,书的理念、话题容易引起关注的,比如说《The Jungle》,讲食品安全的一本书,八十年代萧乾曾经翻译过。现在重新翻译、推广这本书,有新的意义。这也是我们重做某些经典书的想法。
公版书是一个非常大的池子,老的经典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国内的出版社对此的注意力还只是停留在名人、大家身上。事实上,有一类书,作者不是特别有名,一生只写一本书,但那本书在国外有一定的地位,这样的书常常被国内的出版社忽略。我们要做的事,就是把这样的一些书挖掘出来,呈现给中国的读者。
书香:对这个计划来说,重新发掘选题的能力非常重要,译言网在这个方面的优势是什么?
李:我是去年才加入译言网的,当时想整合译言网的资源做“东西文库”(译言网的图书品牌),于是做了一个系列的策划。根据书名、作者、资料背景在国内外网站做信息搜索时,发现这些书大部分的内容、作者,或者主要观点的介绍,在译言网上都曾有人翻译、推荐过。译言网真的是非常好的国外的信息来源地,国外的新信息、知识总能在第一时间,被译言网的用户没有疏漏地呈现在网站上。
这是社区的力量,而不是编辑的力量,社区里的成员贡献了自己的力量。社区把资源整合到了你的面前,这就是译言网的优势。它并不是一个编辑在单打独斗,而是整个社区的人在贡献他们的智慧,你所要做的就是找到一个点,然后发现。刚开始做这个项目,我们的主导性会更强一些,但最终的目标是调动起大家的积极性,让大家自荐选题和译文。
流程:解决译者文风不一的问题
书香:你们的Q&A上说,每一本书至少会有两名译者。为什么有这样的规定?
李:译言最早是翻译协作的网站,“翻译”很明晰,但“协作”很多人就不理解。比如说,在“wiki”网站上编辑一个词条,大家都知道这并不是一个人的功劳,有很多人为这个词条做贡献,一起让这个词条达到毫无差错的状态。我们也是从多人合作的角度来推进翻译工作的。一本书一个人翻译有它的好处,但是两个人协作的话,会有一个互审互校的过程,对于文章中不好把握的内容可以进行商议,而且协作在翻译的速度上也的确有它的优势。
书香:是否允许一本书由一个项目负责人,一名译者?为什么? 李:我们并不排斥一个人翻译。比如,有一些译者自荐选题,他是带着译文来的。我们所有的译文都会经过社区精评师和社区编辑的审查,这个时候精评师和社区编辑就相当于项目负责人这个角色,当然这个流程比较偏向于传统出版社所做的事情。又比如,是名家的译著,且书的内容文学性比较高,我们会专门配一个项目负责人,协调进度,对译文进行实时的跟踪。
书香:有两名以上的译者就会存在译者的文风统一问题,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李:从译言开始做翻译协作,就有这样的疑问。我们通过几个步骤来解决这个问题。以翻译《史蒂夫·乔布斯传》为例。首先是挑选译者,这是最重要的步骤。我们进行全球招募,一个星期招募了五百多名译者。然后从两个方面进行筛选,一是专业背景角度。学技术的人和学文学的人的思维方式和语言的组织方式有比较大的差异,尽可能让译者有比较统一或相近的背景。二是文风相对统一。《史蒂夫·乔布斯传》最后筛选出50个人参加试译。
接着是试译。试译出来的文章再进行比较,最后从八个优秀的译者中,再选出四个语言风格最相近的人。还有一个步骤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文风不统一的问题,这四个人的文风虽然比较相近,但是还是会略微的不同,我们就从文章内容本身来入手。语言最顺畅的安排在前半部分,中间和技术相关的,找一个相对严谨的,最后一部分是乔布斯的个人生活,就找一个语言优美情感充沛的。尽可能地把大家的长处发挥出来,又尽可能地降低不同译者之间的文风冲突。
译者版税制:回到翻译一本书的源头
书香:你们为什么想要推行译者版税制?
李:现在传统出版社和译者签的合同都属于霸王条款,不是以委托翻译来签合同而是以劳务费的方式,就是我雇佣你帮我完成翻译的工作,基本上就是买断译者的译文,译文的版权很多时候都不在译者手上,而且翻译费也比较低。
译言作为中间人帮出版社找译者,并不会因为我们是译言,做了一些工作而获得比较高的翻译费。从开始招募翻译,稿费基本维持在千字50~80元/千字之间。在给下游的译者发稿费的时候就面临很大的问题,如果要从中收取一些费用,那译者收到的稿费就更低,他们还要交税。如果把稿费全部给译者,译言所做的事情就等于没有任何的收益。以《史蒂夫·乔布斯传》来说,中信出版社给了史上最高的译稿稿费,120元/千字,我们把这笔稿费全部给了译者,如果最后中信没有把这本书的电子版权给我们,那真的就是百忙一场。
所以我们就在想,如何提高译者的收益,也提高译言的激励机制。很多人会提出质疑:如果按照传统的稿费标准,翻译一本书可能还能获得5000元的稿费,如果是译者版税制,有可能只能拿到2000元,这对译者来说得不偿失。
我觉得还是要回到为什么要去翻译一本书这个源头。对译者来说,可能是因为自己喜欢,认可一本书的内在价值;也可能是他看好一本书的市场价值,觉得可能会大卖。古登堡计划是招募译者,而不是强行分配任务给译者。像《她的国》报名翻译的就有100多人,说明很多人认可这本书。我觉得这本书的市场反馈就会和大家预期的一样,因为有这么多人关注,就等于这本书出来的时候也会引起同比例人的注意力,可能获得更好的市场反馈,这最终就能体现在版税收益上。
拿固定稿酬翻译,很多时候译者并不是因为喜欢一本书,或是看中一本书的市场价值而去做翻译,他们把翻译当成谋生的手段,翻译了一本书获得了八千块钱,这是赚的钱,至于喜不喜欢这本书,这本书最后卖得怎样,跟我一点关系都没有,因为它多卖了我也不可能多赚,少了也不可能少赚。对译者和一本书来说,这并不是一个理想的状态。如果你根本就不喜欢这本书,或者在这个领域根本没有钻研过,怎么可能给这本书带来正面的贡献?
电子书的宣传推广期长
书香:电子书的盈利模式,现在并不明朗,一本书下来,译者和项目负责人,有无基本的收益?如果那个收益率太低,这个计划的可持续性在哪里?
李:这也是我们一直在考虑的,也是未来这个计划的决定性因素。前面几期自己来做选题也是出于这个考虑。对选题有信心,可以控制选题的质量,翻译完上线,知道这本书的卖点在哪里,或者之前做的营销、推广,可以在后期上架时发挥作用。
电子书和纸质书的不同在于,纸质书有物理性,必须放在书店的书架上,即便是在网店销售,也要有仓库,它不可能不占地方。在书店里,如果一本书一个月没走多少量,很快就会下架;网店的情况可能稍微好点,但三个月到半年没什么起色也会退货。电子书则可以永远存放在电子书城里。唐茶去年7月1日上线,第一本书是K.K.的《失控》,这本书的版权期是7年,在7年的时间里《失控》会一直在字节社的书城里,一旦有相关的事件、作者活动,任何可以做营销推广的时机,都可以拿出来再推一下这本书。不断有新的读者加入IOS这个阅读的平台,也会有新的需要阅读这本书的人。换句话说,只要有可以营销推广的时机,电子书就有机会。这是纸质出版无法跨越的障碍。
此外,我们拓展渠道,让书有更多曝光的机会。从新事物本身的发展来看,也不可能一步到位,始终是一个过程。以目前终端使用的大爆炸来看,我们觉得电子书的读者会有一个数量级的跨越。当这个群体变得非常大的时候,一本书卖1000册就可以让译者获得和以往相当的收益了。现在我们对一些选题比较好的图书的销售预期,都超过1000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