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的研究者与研究对象的交往行为研究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een__luc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对美教专业实习生的实习研究过程中,研究者采用了质的研究方法。质的研究是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研究对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在遵循阐释主义的基础上,研究者与研究对象之间的交往互动如何进行,本文借鉴哈贝马斯的交往理论,从研究者与研究对象的互为主体间的“解释”行为和言语中的“理解”行为两个方面来阐释质的研究中的交往行为。
  关键词:质的研究;交往;解释;理解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2-0092-02
  质的研究是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1]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质的研究遵循阐释主义,强调研究者与研究对象之间的交往互动。
  一、交往理论的界定
  目前学界对交往范畴的界定大致有两个方向[2],一种是按照马克思的解释,认为交往是人与人的活动、能力和成果的交换关系,是社会物质的变换关系;另一种倾向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认为交往是以语言为媒介,通过对话而形成相互“理解”与“共识”的主体间行为。前者偏重物质交往层面,后者强调精神交往。本文对交往的讨论建立在后一种理论之上,强调研究主体之间的交流行为。哈贝马斯提出主体在社会中的四种行为:工具性行为,规范调节行为,戏剧行为和交流行为[3]。交流行为是具有语言能力和行为能力的主体借助语言符号为相互理解的工具,以期在行为上达成一致。交流行为是一种定位于理解的行为,是行为主体之间所共有的一种实施言语行为的过程,由此,人与人之间通过符号协调的相互作用,在规则的引导下,进入人的语言世界,从而以语言为媒介,通过对话,进而达到沟通与相互理解。根据学者欧力同的观点,哈贝马斯的交往理论一方面对哲学史上众多的交往理论作了汲取,如洛克的意义沟通论、休谟的共感论、费希特与黑格尔的相互承认论,特别是黑格尔“人伦体系”中的关于劳动与相互作用的辩证关系理论;另一方面,又吸取了现代西方的行为主义语言哲学、解释学、结构主义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等一些学派的观点和方法。其交往理论的特点是以“言语行为的理论”为出发点和基础,以解释学为基本方法,使交往理论微观化为“交往行为的理论”。他认为语言是最基本的交往媒介,言语行为是最基本的交往行为,以达到理解为根本目的。[4]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是其哲学思想的核心,也是其社会问题研究的出发点。他认为,现代工具理性专制下的人的异化危机,其根源在于传统意识哲学从二元对立的角度强调主体与对象的对立和单向的认知与被认知,孤立地研究人的主体意识,把人的精神活动与人的行为、生活环境以及语言割裂开。因此,他试图从语用学的角度出发,把作为行为主体的人与其行为联系起来,把不同的主体联系起来,从语言的角度来挽救工具理性专制下的危机。此时人成为交往中的主体和社会化的个体。
  二、交往是质的研究的内在要求
  1.从独白到对话顺应质的研究发展的内在逻辑。质的研究的发展也追随着人类认识发展的轨迹。其最初可以追溯至人类学的分支民族志的发展。民族志采用实际体验的方法来探究在某一情境中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在发展的早期,受科学实证主义的影响,研究者们认为自己的使命就是从研究对象那里探寻客观现实,因此,研究的重点在于对资料的分析,而较少关注与反思研究者与研究对象之间的关系。20世纪30年代,随着西方殖民主义的衰落和亚非国家的兴起,西方的研究者们开始反思自己对研究对象的态度,非西方文化一直被他们视为与己无关的研究对象。而他们一直标榜的“客观中立”的研究态度也是不可能的,任何“客观的”描述都暗含着自己的前理解和倾向性。于是,研究者开始摆脱所谓的客观、中立,承认并积极反思自己的研究态度。20世纪60年代以后,受现象学和阐释学的进一步影响,研究者们意识到自己与研究对象之间存在着一种主体间性的关系。在研究的过程中,研究者本人、研究者与研究对象的互动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研究的结果。
  2.交往理论内在于质的研究理论范式之中。一般认为,影响质的研究的理论主要来自后实证主义、批判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后实证主义认为现实是客观存在于研究对象那里,从研究对象所处的情境出发即能找到,因此通过自然情境中的交往了解研究对象思维方式的方法被大多数研究者接受。批判理论承认现实的客观存在,但现实是被政治、经济、文化等一系列因素塑造的,研究的目的就是让研究对象从现实的惯习中摆脱出来,通过研究者与研究对象的互动来认清现实,消除研究对象对现实的误读。因此批判理论下的研究主要是通过研究者与研究对象的对话实现两者的平等交流,从而协助研究对象发现和反思自身。建构主义认为不存在绝对客观的现实,现实是多元的、被塑造的,研究是双方平等互动、达成共识、建构意义的过程,意义存在于研究者和研究对象的关系之中,研究者和研究对象是互为主体的关系。这三种理论范式在质的研究的具体实践中,都要求在真实情境中通过与研究对象的深入交往,达到对研究问题的整体性探究,并通过意义的建构而获得解释性理解。其中批判理论和建构主义注重研究者与研究对象之间的交往。
  三、质的研究中的交往行为分析
  本文主要从研究者与研究对象的交往环境、两者互为主体间的“解释”行为和言语中的“理解”行为三个方面来阐释质的研究中的交往行为。
  1.自然主义的交往环境。质的研究应基于自然主义的环境。在日常生活之流中才能把握每一个生存者的个体特质。研究者与研究对象自然主义的交往,意指将研究对象置于变动的、丰富而复杂的生活、工作环境中,通过透视、体验其生活、社会文化情境来获得“解释”权。
  2.研究者与研究对象互为主体间的“解释”行为。主体间性是交往理论的核心范畴,主体性对应的是在工具理性之下的主体与对象的对立,而主体间性是主体与对象的交往,交往的目的是达成主体间的理解,而解释是理解的前提。解释是研究对象向研究者讲述自身的经历,自己如何理解自己的经历,反思这些经历对自己的行为产生了什么影响。在解释的过程中,研究对象有发言权,但是研究对象对自己经验的解读一般会带有强烈且无意识的、固定化的思维模式和惯习,因此需要研究者赋予研究对象解释的解释即深度解释。解释是持续不断的过程,需要研究者了解研究对象语言中的本土概念,考察研究对象的各种社会关系,并且要站在研究者的立场进行反思,才能从经验中抽取出结构化的意义内涵,而正是这些意义和观念支撑着研究对象的生活和经验。解释是暂时性言语。研究者进入研究现场,试图成为研究对象生活情境中的一员,对其进行全面的观察、交流和了解,然而全面的了解是不可能的,研究者不可能成为完全的“局内人”,在研究现场获得的信息、对研究对象行为的解释都是基于研究对象和研究者此时的认识的基础之上,当研究者再次进入研究现场,新的解释就会再次出现,因此解释都是暂时的,圆满的、客观的、全面的解释是不存在的。也即是说,质的研究的过程是不断演变的。这也是质的研究面临的困境与难题。为了相对真实、客观的解释性理解,需要研究者反省自己的前理解,尽量避免解释性理解出现偏差。
  3.言语中的“理解”行为。理解是交往的一般假设前提。“理解的目标是导向认同。理解这个词是含混不清的,最狭窄的意义是表示两个主体以同样方式理解一个语言学表达,而最宽泛的意义则是表示在与彼此认可的规范性背景相关的话语的正确性上,两个主体之间存在着某种东西达成理解,并且彼此能使自己的意向为对方所理解。”[5]在质的研究中,研究者通常会采取“忠实听众”的身份与研究对象交往,作为听者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保证在言语交往中理解的有效性:第一,领会。为了能够领会说者的表达,研究者在与研究对象相处的过程中要保持对语言的敏感,留心研究对象的“本土概念”,处于不同生活情境中的人对某一具体词语的理解往往不同,研究者与研究对象虽使用同一个词但可能含义不同,因此,研究对象眼中“可领会的表达”对于身处不同语境的研究者来说往往“很难领会”。第二,效度。哈贝马斯认为,言语行为普遍有效的要求之一就是言说者必须呈现一个真实陈述的意向,以便听者能分享说者的知识。处于不同情境中的个体,由于生活经验背景的不同,对陈述言语的“真实”往往有不同的理解,言语是研究者与研究对象交往的一种主要方式,在质的研究中,研究者如何判断研究对象的言语确实在表达其内心的真正想法,需要研究者在倾听时注意观察研究对象的其他表情以及与研究对象的日常行为相联系,以判断其言语是否在真诚地表达其想法。效度是衡量质的研究结果可靠性的手段,在这里是指研究对象的言语表达与其行为表征有内在的相容性和一致性。营造自然主义的交往环境、基于主体间性,力求解释性理解,研究如何“领会”的策略以保证言语交往中理解的有效性,从而尽力保证美术教育实习研究方法的科学性与人文性。
  参考文献:
  [1]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1):12.
  [2]郑召利.90年代以来我国交往理论研究概述[J].哲学动态,1999.
  [3]殷杰,郭贵春.理性重建的新模式——哈贝马斯规范语用学的实质(上)[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1.
  [4]欧力同.交往理论的演变:从近代到当代[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5.
  [5][德]哈贝马斯.张博树译.交往与社会进步[M].重庆出版社,1989:4.
其他文献
摘要:“格式塔”是上世纪初西方的一个重要心理学流派,其理论核心中的整体性、心物同形等思想,对语文教学具有极大的指导价值。在语文教学中,通过对格式塔理论的研究,有助于探讨和解决语文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改变语文传统教学方式,指导语文的课堂教学,使语文教学尽快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符合当前国家的新课程标准,让语文教学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  关键词:语文现状;课堂实践;心物同形;研究探讨  中图分类号:G
摘要:本文通过对新建贵州理工学院政府采购项目采购招标现状进行分析,从中找到一些影响采购招标进程的共性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仅供参考。  关键词:影响;采购进程;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5-0084-02   2013年4月18日,教育部正式下文批准建立贵州理工学院。学院坐落在祖国西南的避暑之都——林城贵阳市阿哈湖畔,占地8
摘要:在就业压力增大、创业成为大潮的新形势下,水利高校大学生创业创新实践能力是其适应今后工作岗位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也是水利高校大学生积累所必需的社会资本的要素。水利高校大学生的社会资本将直接影响他们今后的就业水平,因此,水利高校大学生创业创新实践能力培养要转变观念,依据政策,加强创新。  关键词:社会资本;水利高校;实践能力;创业;就业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
摘要:在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大珩班”的现实情况,从培养模式、实践水平、准入机制、评价体系等方面分析了大连理工大学“精英人才”培养过程中德育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借鉴和吸取其他典型“精英”人才班开设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在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指导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提出了“大珩班”深入开展德育教育工作的实施途径和主要措施,以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成长目标。  关键词:人的全面发
摘要:分析了培养创新人才以及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的关键及方法,设计出有益于学生思维发展、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的“思→辨→行→升”的实验教学方法,并以“离心泵串并联测定实验”为例给出了教学说明。  关键词:创新人才;工程技术人才;实验教学方法;发展学生思维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0-0222-02  我校油气储运专业是
摘要:教育与幸福,是自古以来各国教育家河思想家们探索的一个话题。教育是为了受教育者的幸福,但是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受教育者难免会感觉到痛苦。然而,幼儿教育不应该是这样的,真正的幼儿教育应该让儿童感受到愉悦和快乐,而且应该是幼儿教师、幼儿、家长三者的全面幸福。但是现在社会还有许多儿童没有接受到这样的幼儿教育,社会各个方面都应该作出努力,促进真正幸福的幼儿教育。  关键词:教育;幼儿教育;幸福  中图分
摘要:自2009年起法学本科生已连续6年就业倒数。在实现“法治中国梦”、地方部分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的背景下,独立学院如何实现法科生专业就业能力显著增强、为法治中国建设提供应用型高素质人才,值得深入探索。找出影响法科生专业就业能力提升的原因,方能“对症下药”,实现顺利转型,为法治中国建设提供高素质的法治人才。  关键词:法科生;专业就业能力;独立学院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摘要:德性幸福是孔子幸福观的主要素之一,其德性幸福的实现依托于主体理想人格内化,在这一点上孔子的德性幸福观与高校学生德育工作有着理论内核式的相通,即都强调主体对于德性规范的内化。然而,孔子德性幸福是对行为主体行为自觉的高位思考,他预设着“德福一致”,这一德性实施路径具有理想性,它难以抵制美德口号下的虚伪人格以及普遍的社会道德失范。因此,孔子德性幸福缺失了保障个体美德实现的社会制度伦理上的“善”,这
(苏州科技大学 传媒与视觉艺术学院,江苏 苏州 215011)  摘要:工作室教学模式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项目为载体,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教学与实践相融的新型教学模式。在该教学模式下开设的课程必须进行大幅度的教学改革创新,颠覆传统课堂教学,方能更好地体现其教学优势,切实提高学生专业实践技能。本文以苏州科技大学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网站交互设计》课程为例,阐述工作室教学模式下课程建设的改革和实
(湖南电子科技职业学院,湖南 娄底 410217)  摘要:本文主要以湖南电子科技职业学院的现状为例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方法,希望为我国的职业院校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教学提供有益的建议。  关键词:职业学院;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52-0245-02  一、职业学院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教学改革的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