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有效情境 培养学生的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anxiaop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课程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学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倘若能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为学生设计生动有趣、喜闻乐见的可操作的学习内容,既可打开数学与生活的屏障,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享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又可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发展学生的数学技能。
  
  一、让学生在生活体验中理解感念,使知识、技能同步发展,相得益彰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但并不是生活本身的摹本,它具有高度的抽象性,这对于以具体形象为主、生活经验匮乏的小学生来说,难以达到透彻的理解。教师要善于把抽象的数学知识还原成学生看得见、摸得到、听得到的生活情境,让学生走进生活,感受生活,在生活体验中理解感念,使知识、技能同步发展,相得益彰。在教学“米、千克的认识”时,我先让学生量一量跳绳、旗杆、课桌椅等,称一称他们自己带来的轻便的物品,如盐、味精、苹果等,然后总结。我讲得唇焦舌燥,学生忙得不亦乐乎。可是在练习的时候,还有很多学生无法下手。如床长()米,宽( )米;一只鸡重()千克;一千克鸡蛋有( )个等等。
  由此,我想到了,能在教室里让学生动手操作的物品实在是太少了,很多生活中的物品无法在课堂上让学生亲自去感受。对于米、千克的认识,学生得到的感性认识实在是太少了。于是,我有了一个想法,把课堂搬到教室外面去。第二节课时,我就让学生们用自己的小皮尺去量学校里的任何东西,大家都兴致勃勃地忙开了,有的去量讲台、课桌、黑板的长和宽,有的走出教室去量花坛,还有的去量篮球场。下课回到家后,学生还在家里继续量。另外,为了加深学生对一千克的感性认识,我布置了一项课外作业,要求学生跟家长一起去菜场买菜,通过买菜,切实感受物体的重量。学生回校后汇报了他们的经历,并说出了由于单个东西的大小不同,所以一千克物品的个数也不相同的体验。如:一千克鸡蛋大约有10只,而一只鸭却有二千克等。再做练习时,所有的问题都能迎刃而解了,因为“1米”、“1千克”的概念在他们头脑中已经形成,并且相当坚固。
  
  二、在生活体验中,培养表达能力
  
  生活中有许多关于数学的知识,让学生将生活中捕捉到的信息说出来,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还能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生活。
  如教学“元、角、分”时,我让学生在课前去收集关于人民币的知识。在课堂上,大家讨论、交流、汇报了收集的信息,了解了人民币的种类繁多:有纸币,有硬币;有1分、2分、5分、1角、2角、5角、1元、2元、5元、10元、50元、100元等不同面值;以及人民币的广泛用途等。
  另外,在教学“万以内数的读法时”,我在课前布置了一个任务——收集生活中有万以内数的信息。学生们都积极地投入到准备中。课堂汇报时,学生们纷纷说出了所收集到的信息,如学校操场一圈的长度是250米,电冰箱的价格是2500元,珠穆朗玛峰的高度是8848米等等,信息包括了生活中各个方面,学生也很好地了解了万以内数在生活中的体现,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
  
  三、善于捕捉、获取、积累生活中的数学知识,观察生活中的教学
  
  知识是前人在生活中积累的经验或是提示出的规律,而教学目标是为了掌握规律及学习发现规律的方法。若教者只是让学生掌握知识,那就是把学生头脑当成了知识的容器。“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被点燃的火把”。教学中必须让学生了解知识发生的过程,但40分钟毕竟有限,因此教者要引导学生善于捕捉、获取、积累生活中的数学知识。
  首先,挖掘教材中的生活资源。以小学数学第十册举三个例。例1:数据的收集,要求学生在上放学途中遇到红灯时,数一数另一方向经过的大客车、小汽车、摩托车各是多少辆?例2:长方体各正方体的认识要求学生模仿家庭中长方体和正方体用硬纸板动手做一个长方体和正长体。例3:质数和合数,分解质因数,布置作业,想一想班上每个同学的学号是质数还是合数,并把合数分解质因数。
  其次,指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数学。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数学,不仅可以积累数学知识,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生善于研究生活中的数学,本身就是最好的学习方法。学生在研究中不断思考、不断尝试,并不断地体验成功。如布置学生用硬纸板做一个长方体模型,学生要思考观察什么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长方体有什么特征,怎样做才美观大方,第二天学生带着自己制作的长方体到课堂时,长方体的特征根本就不用教师讲解,每个学生都有体会与同学交流,个个胸有成竹,争先恐后发言,这样的课堂能不充实、活跃吗?
  
  四、善于创设教学情境,激发思维培养学生数学技能
  
  创设教学情境是模拟生活,使课堂教学更接近现实生活,使学生如身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加强感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激发思维。课堂教学中如何创设教学情境呢?下面是几种常见做法:
  运用实例创设情境。如教学循环小数概念时,让学生讲永远讲不完的故事:“从前,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讲故事:从前,山上有座庙……”通过实例初步感知“不断重复”,再举出自然现象“水→汽→云→水”的循环,引出“循环”的概念。
  运用实物(挂图)创设情境。圆的认识教学,这样引入:出示一幅颜色鲜艳、轮子是正方形的自行车,问:同学们,这自行车漂亮吗?喜不喜欢?(不喜欢)为什么?(虽漂亮但踩不动)教师把正方形车轮换成椭圆后再问学生喜不喜欢(不喜欢,因为骑这样自行车在平坦大路上都会像踩在颠跛不平的路一样),教师再把椭圆形车轮换成圆形,学生才满意。
  动手操作创设情境。在推导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时,学生自带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动手操作,通过旋转平移方法把两个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平行四边形面积等于底乘于高,所以三角形面积等于底乘于高的一半。三角形面积公式是学生在操作,观察、思考概括而来,学生尝试到成功的快乐,不但能掌握知识,更能培养学生的信心和兴趣。
  模拟生活创设情境。如教学两步加减的应用题时,要求每个小组的学生可以邀请别组的同学参加,小组人数可以比原来的人数多也可以比原来的少。
  第一小组:我这组原来6人,走了2人,来了4人,现在有8人。
  问:谁能把第一小组人员变化情况列成式子?6-2 4=8(人)
  问:谁把它编成求“现在有多少人”的应用题?
  第二小组:我这组原来6人,先来了2人,后面又来了3人,现在有11人。……通过若干个小组的汇报训练,学生在活动中完成了两步加减的应用题学习。
  总之,数学教学应时时关注熟悉的生活素材,不断地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数学与生活紧紧相连,让学生在生活体验中培养数学技能,全面发展。
其他文献
本文就浅孔留矿法在因民铜矿面山坑的应用情况进行总结,并对其一次性上采新方案的成功应用做了介绍。 This article sums up the application of shallow hole stay mining
摘 要:阅读是一个人个体生命的扩展。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应该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关注学生内部动力的生成,形成课外阅读场。同时,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生不同年龄段的身心特点,提供适合其阅读的读物,让小学生形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促进孩子语文素养的提高。  关键词:小学生 课外阅读 指导    埃及人阿巴斯·阿卡德说:“阅读——而不是别的,可以给我比一个人生命更多的生命。”他把阅读看成是一个人个体生
如何增强新闻的可读性,更好地发挥新闻的导向作用?这已为越来越多的同志所重视。比如,有的主张扩大社会新闻的版面,有的提倡写短新闻、目击式新闻、现场新闻等等。应该说,这
摘 要:近几年来,在数学教育(本文主要指中学)目的的研究中,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数学观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并提出许多值得一试的教育措施与途径。本文从数学思想方法在数学观教育中的价值出发,说明在教学中讲清数学思想有利于学生建立起正确的数学观念,并设想几个实现其价值的有较强可行性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观    中学生数学观是指中学生对数学的存在和发展、理论与应用的初步认识,对数学的个
三氮烯试剂是一类性能优良的金属显色剂,搞试剂是最早应用于分析目的和研究报道的三氮烯试剂[1],镉试剂化学结构式如下:在光度方面搞试剂有着广泛的应用,可用于检测Cd2+、Hg2+、P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兴趣是人们进行创造发展的直接动力,是进行创造思维的先决条件,也是提高学生自觉性和积极性的直接因素。孔子曾说过这样一句话:“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它说明了兴趣的重要性。学习数学,倘若没有兴趣,就无生机,就无动力。随着新形势新时代新课程的改变,学习兴趣对学习活动的认识倾向是推动学习活动的一种动力,兴趣不是学生天生的,而是后天培养的,它是在学习需要的基础上发生的;数学教学要从熟悉的现实生
2006年重庆市奶牛存栏2.2万头,年产奶量9-10万吨。奶牛乳房炎对奶牛业危害很大,给重庆市奶农造成的年经济损失超过1000万元。奶牛乳房炎主要由病原菌感染引起,发生后须用抗生
“源于生活,富于生活”是艺术追求的目标,也是艺术之花长盛不衰、常开常新的奥秘。数学知识博大精深、奥妙无穷,但数学知识当中也包含许多晦涩难懂、枯燥乏味等难啃的“硬骨头”。正是由于这些啃不动的“硬骨头”作怪,使学生无所适从,对本来魅力无穷、作用巨大的数学敬而远之,最终导致由好学到厌学的恶性循环。  数学来源于生活实际,学习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数学中,联系生活实际,寻找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将学生
丘基卡马塔(Chuquicamata)铜矿1983年生产了558000吨精铜,这比世界上任何一个铜矿都多。该矿已探明的地质储量为4490万吨铜,按80%的回采率计,每年以560000吨以上的产量再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