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的学习不能局限于课堂,不能局限于书本。建设良好的语文实践环境为学生的学习开辟了新途径,寻找到了新方法,而语文学习团队的建设则是语文实践环境创设中的一种更为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 组建
1. 精心划分小队。各小队人员人数适宜,一般为6人,其中成绩优劣平均,性格互补,性别比例适中。如将男生和女生均匀搭配,将学习成绩较好的和有一定困难的同学搭配,将性格外向的和性格内向的分到一起。
2. 精选负责人员。选择一些成绩尚可,有一定管理能力的人担任队长,队长需既能管好自己的学业,又肯为团队负责,为他人服务。如现在我班共有8个小队,每个小队不仅选了一个队长,还设立了副队长。如果小队还有什么需求,小队长也可以自行任命其它职务。
3. 巧分工作任务。每位同学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选择一项学习任务。如在教学《西湖》时,笔者安排了四项学习任务:画张西湖平面示意图,研究文章的写作顺序,有感情地优美的段落,民导游的身份试着讲解西湖闻名的景点。这样,小组成员扬长避短,可以起到互补作用。
4. 引导取长补短。笔者在语文学习团队的组建中,一直引导学生通过团结合作、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语文学习水平,把“在活动中的合作态度和参与程度”作为评价的着眼点,对任务完成好,工作态度佳的小队给予表扬与鼓励。
二、 策略
1. 兴趣激发。组织学习团队,首先要让小队中成员认同这个小集体,为此笔者想了许多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如竞选小队长,让学生自己选拔小队长或是其他管理人员;每个小队自己命名,并制定小队奋斗目标;每个小队确定一个语文实践活动项目,定期进行成果展示。在小队语文实践活动中,有的选择了“和古诗文交朋友”,有的成立了“课本剧小舞台”,还有的组织了“经典朗读”。每个队员在小队活动中明确了各自的职责,张扬了个性,形成了共同的目标。
2. 任务驱动。给每个小队一定的任务,让他们带着问题进行工作,是一种有效的组织策略,这无形中给每个小队明确了活动的目标,形成了集体合力。如笔者开展习作互评互改活动,要求学生初稿完成后,课余在小队长的组织下,在小队中开展互评互改。这样,一篇文章在队员间相互评改多次,大家在这个过程中互相学习,互相指导,习作能力稍差的同学在其中得到了其他同学的辅导,每个人都得到多次借鉴,提升了作文能力。
3. 评价引导。设立语文学习团队后,教师的评价由针对个人改为侧重团队,对整个学习团队进行表扬鼓励或批评,并及时在班级“学习园地”中张榜公布每个学习小队的“争星”情况以此促进集体意识的形成。
4. 情境设置。在教学中,笔者尝试创设与教材内容有关的活动情境或竞赛,让每个学生积极参与,身临其境,亲身体验,如“抽签背诗”“课本剧表演”等活动也深受学生们的喜爱。活动情境的创设,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激励了团队合作意识。借助于情境活动,拓展了学生的视野,促进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提高了教学成效。
5. 舆论导向。笔者一直强调团队在语文学习和活动中的绝对地位和重要性,让学生明白自己是团队中的一员,队员们要共同为团队进步而努力,同时也要为个人造成的团队损失负责。
三、 工作
语文学习团队的组建,为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提供了许多便利,也提高了学生活动的成效,笔者指导班级语文团队开展了如下工作:
1. 常规性工作,如收簿本、检查背书等。通常12~14人设一个小组,现在6人组一个小队,这样收发簿本、检查背诵时可以节约一半时间,小队开展互动、交际时更便于组织和协调。此外,在平时工作中,每个队员都可以对后进的队员进行帮助和指导,这大大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和质量。
2. 团队协作。每个人都是学习的主人。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教师应给予学生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伙伴等权利,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如学生在秋游家乡的人工湖公园时,我们开展“好友旅行团”竞赛:① 以小队组团,起一个响亮的团名。② 绘制游览线路。③ 拍摄你眼中的景点。④ 给景点起名,并配导游解说词。⑤ 设计小报,展出成果。在这一活动流程中,学生相互间积极支持、配合,培养了学生合作的精神和竞争意识。在活动过程中,学生有感情的投入,有内在动力的支持,能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3. 团队帮扶。在划分小队时,学习成绩较好的和学习有一定困难的同学搭配,就是让成绩较好的同学在平时学习中能给予学习上有困难的同学以帮助。语文学习团队组建以来,小队队员积极合作与互助,有的为了团队能早点上交课堂作业,放弃了课间休息时间为后进同学辅导;有的为了帮助某个学习习惯不良的队员及时改正,“群起攻之”。
4. 團队竞赛。小学生很喜欢挑战和竞赛,而学习团队更适合进行团队竞赛活动。笔者以小队为单位开展“争星”竞赛,比如“诗文背诵竞赛”,比一比哪个小队背得古诗多,背得好。我们还结合竞赛活动、征文活动、重大节日活动而开展团体竞赛活动。如结合“六一”征文活动,各小队设计《幸福的童年》实践课,畅谈童年乐事,展示幸福生活,结合环保征文,布置各小队学生搜集环保资料、知识、数据,共同发表评论,提出建议或设想。
四、 评价
语文学习团队的建设要做好过程性评价。只要学生在其中能锻炼其能力,训练发展其思维,有一定创造性,我们就应该认为该生有所得。学生们在学习中会拥有自信,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与长处,就会在不同方面取得长足进步。语文学习团队的评价需注意以下几点:
1. 重评价的导向与激励。对学习团队的评价,笔者更多侧重于局部评价(可以是一个活动,甚至是一堂课的评价)、同层次评价(和水平相近的团队的比较评价)、即时性评价(对每堂课、每个活动每个环节的评价),肯定学生的即时成绩,肯定学生的现时进步,从而极大地激发了学生追求进步的热情。
2. 重评团队,轻评个人。笔者在学习团队的评价中一直突出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倡导“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不比成绩比进步,不比聪明比态度”。如笔者鼓励学生敢于提出疑问,形成“提出好问题为小组加分,回答同学、老师的问题也为小组加分”的激励机制,在小组评价的激励下,小组内学生的互助合作交流成了一种内在的需求、自发的行为。
3. 重奖励,轻惩罚。奖励能够保持团队合作的兴趣和积极性,保护每一个成员的自尊,激励团队向着更明确的目标前进。比如,团队中的某个成员不按时交作业,不遵守课堂纪律,不积极合作与研讨,就要接受一定的处罚,但罚的是团队,或扣去小队的一颗星,或为大家唱一首歌等。让团队成员明白,错了就要承担责任,自己的所作所为关系到小队的荣誉,从而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
4. 重评价的多元。在整个合作问题解决之后,笔者及时评价学生的合作过程,不仅表扬合作有成果的小组,还表扬分工合理,有协作精神的小组,使他们经历合作过程,感受成功的喜悦、合作学习的快乐。
(作者单位:南京市江宁区陆郎中心小学)
一、 组建
1. 精心划分小队。各小队人员人数适宜,一般为6人,其中成绩优劣平均,性格互补,性别比例适中。如将男生和女生均匀搭配,将学习成绩较好的和有一定困难的同学搭配,将性格外向的和性格内向的分到一起。
2. 精选负责人员。选择一些成绩尚可,有一定管理能力的人担任队长,队长需既能管好自己的学业,又肯为团队负责,为他人服务。如现在我班共有8个小队,每个小队不仅选了一个队长,还设立了副队长。如果小队还有什么需求,小队长也可以自行任命其它职务。
3. 巧分工作任务。每位同学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选择一项学习任务。如在教学《西湖》时,笔者安排了四项学习任务:画张西湖平面示意图,研究文章的写作顺序,有感情地优美的段落,民导游的身份试着讲解西湖闻名的景点。这样,小组成员扬长避短,可以起到互补作用。
4. 引导取长补短。笔者在语文学习团队的组建中,一直引导学生通过团结合作、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语文学习水平,把“在活动中的合作态度和参与程度”作为评价的着眼点,对任务完成好,工作态度佳的小队给予表扬与鼓励。
二、 策略
1. 兴趣激发。组织学习团队,首先要让小队中成员认同这个小集体,为此笔者想了许多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如竞选小队长,让学生自己选拔小队长或是其他管理人员;每个小队自己命名,并制定小队奋斗目标;每个小队确定一个语文实践活动项目,定期进行成果展示。在小队语文实践活动中,有的选择了“和古诗文交朋友”,有的成立了“课本剧小舞台”,还有的组织了“经典朗读”。每个队员在小队活动中明确了各自的职责,张扬了个性,形成了共同的目标。
2. 任务驱动。给每个小队一定的任务,让他们带着问题进行工作,是一种有效的组织策略,这无形中给每个小队明确了活动的目标,形成了集体合力。如笔者开展习作互评互改活动,要求学生初稿完成后,课余在小队长的组织下,在小队中开展互评互改。这样,一篇文章在队员间相互评改多次,大家在这个过程中互相学习,互相指导,习作能力稍差的同学在其中得到了其他同学的辅导,每个人都得到多次借鉴,提升了作文能力。
3. 评价引导。设立语文学习团队后,教师的评价由针对个人改为侧重团队,对整个学习团队进行表扬鼓励或批评,并及时在班级“学习园地”中张榜公布每个学习小队的“争星”情况以此促进集体意识的形成。
4. 情境设置。在教学中,笔者尝试创设与教材内容有关的活动情境或竞赛,让每个学生积极参与,身临其境,亲身体验,如“抽签背诗”“课本剧表演”等活动也深受学生们的喜爱。活动情境的创设,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激励了团队合作意识。借助于情境活动,拓展了学生的视野,促进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提高了教学成效。
5. 舆论导向。笔者一直强调团队在语文学习和活动中的绝对地位和重要性,让学生明白自己是团队中的一员,队员们要共同为团队进步而努力,同时也要为个人造成的团队损失负责。
三、 工作
语文学习团队的组建,为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提供了许多便利,也提高了学生活动的成效,笔者指导班级语文团队开展了如下工作:
1. 常规性工作,如收簿本、检查背书等。通常12~14人设一个小组,现在6人组一个小队,这样收发簿本、检查背诵时可以节约一半时间,小队开展互动、交际时更便于组织和协调。此外,在平时工作中,每个队员都可以对后进的队员进行帮助和指导,这大大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和质量。
2. 团队协作。每个人都是学习的主人。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教师应给予学生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伙伴等权利,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如学生在秋游家乡的人工湖公园时,我们开展“好友旅行团”竞赛:① 以小队组团,起一个响亮的团名。② 绘制游览线路。③ 拍摄你眼中的景点。④ 给景点起名,并配导游解说词。⑤ 设计小报,展出成果。在这一活动流程中,学生相互间积极支持、配合,培养了学生合作的精神和竞争意识。在活动过程中,学生有感情的投入,有内在动力的支持,能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3. 团队帮扶。在划分小队时,学习成绩较好的和学习有一定困难的同学搭配,就是让成绩较好的同学在平时学习中能给予学习上有困难的同学以帮助。语文学习团队组建以来,小队队员积极合作与互助,有的为了团队能早点上交课堂作业,放弃了课间休息时间为后进同学辅导;有的为了帮助某个学习习惯不良的队员及时改正,“群起攻之”。
4. 團队竞赛。小学生很喜欢挑战和竞赛,而学习团队更适合进行团队竞赛活动。笔者以小队为单位开展“争星”竞赛,比如“诗文背诵竞赛”,比一比哪个小队背得古诗多,背得好。我们还结合竞赛活动、征文活动、重大节日活动而开展团体竞赛活动。如结合“六一”征文活动,各小队设计《幸福的童年》实践课,畅谈童年乐事,展示幸福生活,结合环保征文,布置各小队学生搜集环保资料、知识、数据,共同发表评论,提出建议或设想。
四、 评价
语文学习团队的建设要做好过程性评价。只要学生在其中能锻炼其能力,训练发展其思维,有一定创造性,我们就应该认为该生有所得。学生们在学习中会拥有自信,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与长处,就会在不同方面取得长足进步。语文学习团队的评价需注意以下几点:
1. 重评价的导向与激励。对学习团队的评价,笔者更多侧重于局部评价(可以是一个活动,甚至是一堂课的评价)、同层次评价(和水平相近的团队的比较评价)、即时性评价(对每堂课、每个活动每个环节的评价),肯定学生的即时成绩,肯定学生的现时进步,从而极大地激发了学生追求进步的热情。
2. 重评团队,轻评个人。笔者在学习团队的评价中一直突出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倡导“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不比成绩比进步,不比聪明比态度”。如笔者鼓励学生敢于提出疑问,形成“提出好问题为小组加分,回答同学、老师的问题也为小组加分”的激励机制,在小组评价的激励下,小组内学生的互助合作交流成了一种内在的需求、自发的行为。
3. 重奖励,轻惩罚。奖励能够保持团队合作的兴趣和积极性,保护每一个成员的自尊,激励团队向着更明确的目标前进。比如,团队中的某个成员不按时交作业,不遵守课堂纪律,不积极合作与研讨,就要接受一定的处罚,但罚的是团队,或扣去小队的一颗星,或为大家唱一首歌等。让团队成员明白,错了就要承担责任,自己的所作所为关系到小队的荣誉,从而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
4. 重评价的多元。在整个合作问题解决之后,笔者及时评价学生的合作过程,不仅表扬合作有成果的小组,还表扬分工合理,有协作精神的小组,使他们经历合作过程,感受成功的喜悦、合作学习的快乐。
(作者单位:南京市江宁区陆郎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