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的还原与主题的深化

来源 :中学语文(学生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jqlhh06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文章运用矛盾法与还原法,着眼于人物间的矛盾,诸如通讯员的性格矛盾,“我”的情感矛盾,以及新媳妇的细节矛盾,着眼于氛围矛盾,在矛盾的分析与还原中,深化对文章主题的认识。
   关键词 矛盾法;还原法;主题;《百合花》
   茹志鹃的《百合花》是一篇短篇小说,被选入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第一单元。关于这一篇的主题阐释,很多教材和教辅都只单纯定位在“军民鱼水情深”这一点上,这种单纯的主题解读离不开当时的创作背景。文本解读需要知人论世,但不能单纯立足知人论世。孙绍振老师也说,阅读教学要去蔽,把“隐含着潜在成规的观念‘悬置’起来”①。关于这篇文章,“潜在成规的观念”就是政治意图。我们今天读《百合花》,应跳出当时当地社会背景的局限,从文本内部去体悟文章的审美趣味,通过还原人物的情感矛盾:通讯员面对女性的羞涩与战场之英勇的矛盾,“我”对通讯员前后情感的矛盾,新媳妇的多次“笑”与“气汹汹”的矛盾。通过三个人物这诸多矛盾的还原,通过残酷与诗意并存的氛围矛盾的还原,解读人物青春情感欲望的萌动与毁灭,体悟人物的青春价值取向。
   一、通讯员:羞涩与英勇的性格矛盾
   面对女性的羞涩,作者有意选取了两个女性典型与通讯员进行正面接触,分别是“我”与新媳妇。借助这两位直接接触的女性,来凸显通讯员在面对成年女性时的羞涩。因为在女性面前的羞涩,所以当通讯员护送“我”时,总是与“我”保持着距离,从最开始的“撂下几丈远”到后来总是保持着“丈把远”,并且背对着“我”,当“我”好不容易逮住机会,坐在他对面,他竟立即局促不安起来,“脸涨得像个关公”。因为在女性面前的羞涩,所以当“我”问及有否娶媳妇时,通讯员竟“飞红了脸”并更加“忸怩”。通讯员在“我”面前的羞涩,是通过“我”的眼睛看到的。通讯员在新媳妇面前的羞涩,是文本的空白,他在新媳妇面前的羞涩是“我”的一种理性判断,这种理性判断,基于由果溯因加经验判断的方法,“果”是通讯员未能借到被子,结合通讯员在“我”面前的不善言辞,让“我”推出不能借到被子一定是通讯员的羞涩导致借被子时说错了话。
   通讯员的英勇,是通过前线担架员负罪的描述展现出来的。“手榴弹就在我们人缝里冒烟,而这位同志叫我们快趴下,他自己就一下扑在那个东西身上了……”,“一下扑在”的毫不迟疑,通过寥寥数语的描绘,刻画了出来。两种矛盾性格的刻画,从叙述视角来看,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通讯员的英勇与羞涩性格不同,它既不是“我”亲眼所见,也不是“我”基于经验的判断,而是前线担架员的描述。通讯员的羞涩性格,作者花了大量笔墨,动用了诸多细节描写,加以浓墨重彩地渲染,一方面是叙述视角所致,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凸显了通讯员情窦初开的美好。这一份情窦初开越是美好,越彰显了突如其来的牺牲的悲壮,越让人对通讯员英年早逝的悲剧感到惋惜。羞涩与英勇,美好与悲壮,对比越是强烈,越丰满了通讯员的形象,也越是在“美的瞬间撕碎”中,放大了悲剧艺术的力量,彰显了对战争的痛恨之情。
   二、“我”:“生气”“爱上”到“强忍眼泪”的情感矛盾
   “我”对通讯员的情感内涵是不断变化的,不同阶段的情感本身就构成了一种情感矛盾与错位:“我”对通讯员的情感欲望,由弱到强再到弱,最终完全转变成了革命友情。
   “我”生气,是心口不一的矛盾所致。被通讯员“撂下几丈远”,且脚已磨烂了的“我”,渴望通讯员等一等,但又“怕他笑我胆小害怕”。通讯员把“我”撂得老远,是“我”心口矛盾的直接原因,“我”的担心则是心口矛盾的根本原因。当通讯员的体贴与憨厚得以慢慢体现,诸如自动停下来的体贴,始终保持丈把远背对着“我”的羞涩,使矛盾得以缓和,“我”对通讯员“发生了兴趣”。“发生了兴趣”表面是“我”对通讯员的情感变化,实则是作为战士的“我”的情感需要被唤醒,并让“我”开始细细打量通讯员,通讯员在“我”眼里成了高大有力的象征,哪怕是胡乱插的树枝,在“我”眼里,也竟成了“装饰”,真有点“情人眼里出西施”的味道,与在团部“我没注意看他”,形成鲜明的对比。这份被唤醒的情感欲望,让“我”对通讯员的一切有了兴趣,开始打探他的家庭情况以及婚娶与否之类的私事,在一问一答的交谈中,这种情感欲望渐渐升温,以至于“越加亲热起来”。直到借被事件,通讯员在新媳妇面前的羞涩让“我已从心底爱上了”他,“我”的情感欲望被唤醒到顶点,但碍于“我”革命工作者的身份,理智让“我”有意压制这份情感欲望,这份被压制的情感欲望最终以通讯员的死被埋葬,“我”又重新回到了革命理想至上的轨道上。革命至上到情感欲望被唤醒,再到革命至上,这一系列的情感变化,让“我”出现了情感上的错位,这一错位导致了“我”前后行为的矛盾:在情感欲望被唤醒前,“我”脑子里都是“战斗”,不想待在“保险箱”,遇到通讯员后,“我”的小女人一面被激发,“我”挑逗通讯员,暧昧情愫频生;通讯员死后,“我”又变回了革命至上的大女人,在死亡面前,理性地安慰担架员们,理性地劝慰新媳妇。“我”的这一情感矛盾与错位,折射了青年男女对情感欲望与自我理想的权衡。从这个角度细读,是对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关于这一篇所在单元的单元导语“青春的价值”的落实。
   三、新媳妇:“笑”与“气汹汹”的细节矛盾
   新媳妇是《百合花》中一个颇有深意的人物形象。这个人物的意义,我们主要通过多种矛盾的还原去厘清。
   文中多次写到新媳妇的笑。新媳妇第一次笑,“尽咬着嘴唇笑”,持续时间最长,哪怕“我”在替通讯员向新媳妇道歉时,新媳妇依然没止住发笑。新媳妇越是长笑不止,越是从侧面体现了通讯员借被子言行举止的滑稽之态。在新媳妇面前的羞涩与在“我”面前的羞涩,共同指证了通讯员的憨厚。这份憨厚,让新媳妇喜爱有加,以至于对待不同的男人,其行为产生了错位:对待其他男人,拭脸洗手,擦拭身体,甚至做助手都会脸红,但在通讯员这里,竟然一边笑着一边要给通讯员缝衣服。新媳妇这种羞涩情态的错位,彰显了新媳妇对通讯员非同一般的情感。因为非同一般,新媳妇在包扎所笑眯眯地打听通讯员的下落,但这是一种发乎情止乎礼的“非同一般”,所以新媳妇自己才会“不好意思地笑”,并用“刚才借被子,他可受我的气”来掩饰自己的“不好意思”,这种刻意掩饰的“非同一般”,伴随着通讯员的牺牲变得热烈,以至于让新媳妇突破了自己的放不开,竟主动解开通讯员的衣服,给通讯员擦拭身体,一针一针给通讯员缝肩上的破洞,把半条被子平铺在棺材底,半条盖在通讯员身上。缝衣服和放被子,皆是神圣不容打扰的仪式,是新媳妇向发乎情止乎礼的情感欲望告别的仪式。所以当卫生员说“被子是借老百姓的”,意图阻止这份仪式时,新媳妇打破一贯的温婉报以“气汹汹”的回应。新媳妇越气汹汹,越与其先前放不开的形象形成鲜明的对比,越体现了这份情感的热烈,越与“我”后期的情欲抑制形成鲜明的对比。新媳妇的深意所在,不仅仅是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需要,更是“我”的一个折射。碍于身份,“我”不能将对通讯员的情感彻底表露,但新媳妇是普通的人民大众,将“我”的情感欲望寄托在新媳妇身上,可以很好地把情感欲望隐藏在军民一家亲的情谊里。
   四、氛围:诗意与残酷并存
   有人评价《百合花》,说它是“不是战争的战争小说”。“战争”与“非战争”本身就体现了诗意与残酷并存的一对矛盾。诗意与残酷矛盾的表现形式,除了上述所说男女青年间美好情感的萌生及破灭外,还体现在氛围的营造上。
   首先,诗意与残酷的氛围矛盾体现在词语的反串与短句的使用上。反串指的是“词语充当本义以外的角色而有新的涵义②”。“包扎所就包扎所吧!反正不叫我进保险箱就行”。“保险箱”是保管物体的,但却临时用来保管人,“保险箱”的反串,用人物轻描淡写的话语,一方面写出了“我”坚定的革命理想,另一方面,在轻描淡写中,也缓解了战时的紧张氛围。短句的使用,诸如前线战士对战情的回复:“在打”“在巷战”,寥寥数语,战时的紧张与残酷已入木三分。其次,诗意与残酷的氛围矛盾体现在意象的撷取上。诸如多次重复的“百合花被子”和“满月”,这些美好的意象,代表着战时人们美好的愿景。而这些诗意的意象,又总是与各种残酷的意象相伴而生,诸如冷炮、枪、担架、信号弹、鹿寨、铁丝网、眼泪等。最后,诗意与残酷的氛围矛盾,还体现在战争背景下诗意环境的点染。“我”跟通讯员出发前往包扎所的路上,雨后初晴,“青翠水绿”“珠烁晶莹”的庄稼,伴着“清鲜湿润的香味”;当“我”对通讯员产生了兴趣后,“绿雾似的竹海,海中间,一条窄窄的石级山道,盘旋而上”,通讯员诗意劳作的想象画面;通讯员离开后,“我”对家乡快乐美满的中秋节的回忆。三处意象点染都与美好相关,而这些美好都是战争背景下的一个“点”,这些美好的“点”,总是夹杂在残酷的战争背景里,伴随着“炮响”“信号弹”和我方陆陆续续的伤员,这些美好的“点”逐渐消失,直至通讯员的牺牲,战争残酷的音符在包扎所这个特定的场所,奏响了最强音。
   总之,诗意与残酷的氛围矛盾贯穿文本始末,互为映衬:氛围越是诗意,故乡越是美满,越映衬出战争的残酷,战争越是残酷,越彰显了诗意的可贵,越能体现和平之于人类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①孫绍振,孙彦君.文学文本解读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②彭建华.“反”做标题[J].语文建设,2000(10):32-33.
  [作者通联:广东中山市东升高级中学]
其他文献
其实,程式化的教学与活泼的活动场景之间,不一定是非此即彼的关系。心存焦虑,刻意将二者对立,甚至搞得水火不容,未免太过简单狭隘,也是极端化思维的一种体现,并不是正确“打开”语文教育的“姿势”。为什么不能兼而有之、融會贯通呢?如此片面化理解语文教育,恰恰表明这些人的语文确实没有学好。   语文当然需要掌握一些基础知识,字、词、语法、文法等等,一定要有所遵循,这首先是语文学科的规范性所要求的,没有基本
期刊
我们期待着不久的将来,在这个优质均衡的教育体系里,相对弱势者不会因为子女成不了普通人而担忧,因为教育有基本保障;相对富有者也不会因为自己的子女在体系里“泯然众人”而难过,也因为教育有基本保障。教育提供給所有人一个民生的安全阀,在这里,人们,作为一个普通人,起码可以学到善良正直、友爱孝悌、有为有守、有识有趣,基本的知识以及基本的技能,走出校门至少可以自食其力;在这里,学生,作为一个普通学生,也知道人
期刊
很显然, “四个评价”是一个有机整体,不能局部推进。比如,对于增值评价,普遍的理解是,要看学生的变化“增量”,当初入校时的表现如何,毕业离校的表现如何,如果变化大、进步快,那表明教育所起的作用大。这相对只看学生毕业时的表现是有进步的,可以引导学校、教师转变对学生,尤其是之前被认为是“差生”的学生的态度。但是,如果增值评价,还是基于分数,那就仍旧没有突破“唯分数”评价。   我国有的地方也已经探索
期刊
前几日,教育部首场教育2020“收官”系列新聞发布会透露,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2019年首次超过4万亿元,有效带动了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首次超过5万亿元,支撑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国民教育体系,建立了世界上覆盖最广的学生资助体系,有力推动了我国教育总体发展水平跃居世界中上行列。   虽然2020年的相关数据还没有出来,受新冠疫情的影响,今年的预算安排上,在大幅压减中央本级一般性支出的同时,国家确保了中央
期刊
发达国家的教育评价体系,非常重视过程评价。比如,美国也有统一考试(SAT或者ACT),不过大学录取学生,并不是按这一考试成绩对学生进行排序,而只是把这作为一方面评价指标,在SAT、ACT之外,大学要看申请者的高中所学课程及课程成绩,高中综合表现与特长等。加拿大的大学录取本土学生,在有的省甚至只看高中的课程成绩,没有集中的统一升学考试(有的课程会有省考,课程的成绩由省考与平时成绩综合评定,如省考成绩
期刊
尽管阅读的重要性已成全民共识,但关于阅读问题的探讨,当下大多是围绕“读什么”“怎么读”“读多少”展开的,很少触及“为何而读”这一根本问题。“为何而读”实质上是目标问题,目标清晰则路径明确。“高考语文让20%的学生答不完题”这种危言耸听的说法,被拿来佐证语文阅读的重要性,显然有所不妥,且容易起到反作用。换而言之,“为考试而读”其实并不能帮助学生真正爱上阅读。  “为何而读”这一阅读目标问题,可以在我
期刊
教育展示的确定性,在建设高质量的教育体系方面是可期的。当前,我国教育正在致力于两个体系的建设。一是构建以优质均衡为特征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加快缩小城乡区域的差距;二是推进以高质量为特征的五育并举的全面育人体系,大胆积极地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堂教学质量,用最先进的教学方法,来改进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   近年来中国教育的可观、可敬与可期,从中西部农村教育尤其是“三区三州”等深
期刊
教育展示的确定性,从战“疫”的表现来看是可观的。组织全国53万所各级各类学校、2.8亿在校生、1732万专任教师,成功实现“停课不停学、不停教”;科学精准做好校园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采取最严格、最细致、最全面的措施,保障下半年近3亿师生回到校园,确保师生健康安全、确保校园一方净土。   教育展示的確定性,从扶贫的成绩来看是可敬的。截至今年11月30日,全国义务教育阶段辍学学生由台账建立之初的约6
期刊
摘 要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六单元第14课选用了《变形记(节选)》和《促织》两篇作品。要将两篇不同国度、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长文整合为一个学习任务群,用两三个课时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则所有的学习活动都只能是浅阅读状态下的“蜻蜓点水”。针对这一问题,笔者认为教学时应采用先分后总的方法,通过:提炼要点,整体感知;突破难点,研磨细节两步,先大致读懂两篇文章。再设计一系列自主阅读与合作探
期刊
摘 要 语文学习是一个需要大量阅读的漫长过程,要真正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长篇阅读必不可少。而当前中国的高中教育中却缺乏对学生广泛阅读的引导,“偏食”于短篇、短文,望“长”辄止,这并不利于学生形成健康的阅读习惯。本文以美国康涅狄格州(Connecticut)西哈特福德学区(West Hartford Public Schools Hall High School)的一节观摩课——鉴赏《追风筝的人》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