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治疗效果探讨

来源 :健康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jing3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
  方法:采用单纯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在我医院住院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调查对象,随机分为序贯治疗组和标准治疗组,观察两组的临床症状、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等。
  结果:序贯治疗组Hp根除率为92.9%,治愈率为95.2%,标准治疗组Hp根除率为71.4%,治愈率为85.7%。序贯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6%;标准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0%。
  结论:胃溃疡的形成与幽门螺旋杆菌(HP)的存在有关。序贯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较标准疗法安全有效,其性价比更高。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 临床疗效 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4-0125-01
  消化性溃疡主要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亦可发生于食管下段、胃空肠吻合口周围及含有异位胃粘膜的美克尔(MECKEL)憩室。这些溃疡的形成与胃酸和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关,故称消化性溃疡。近年研究发现溃疡的形成与幽门螺旋杆菌(HP)的存在有关。本病绝大多数(95%以上)位于胃和十二指肠,故又称胃十二指肠溃疡。本文主要以消化性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影响因素及其疾病的变化规律,为进一步探讨消化性溃疡的诊断和治疗方法研究提供基础资料。现将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采用单纯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于2010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医院住院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84例为调查对象,年龄在36~74岁之间,平均年龄54.62±14.13岁。其中男性为48人,平均年龄55.17±14.08岁;女性为36人,平均年龄53.23±14.36岁。所有入选患者随机分为序贯治疗组和标准治疗组,每组均42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生活水平、病情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均衡可比性。
  1.2 研究内容及方法。
  1.2.1 问卷调查。以单独调查方式,采用统一选项式问卷调查表,主要包括:社会人口学资料、生活饮食情况、疾病史等。
  1.2.2 辅助检查。有X线钡剂临床检查、胃镜检查、血管造影以及放射性核素显像等。
  1.3 治疗方法。序贯治疗组前5d每天给予奥美拉唑40mg,阿莫西林2000mg,分两次口服,治疗后5d每天给予奥美拉唑40mg,替硝唑1000mg,克拉霉素1000mg,分两次口服。标准治疗组给予奥美拉唑40mg,2次/d,克拉霉素1000mg,阿莫西林2000mg,每天两次口服,治疗14d。治疗1个月后行14C尿素呼气试验了解患者Hp根除情况,内镜检查判断治疗效果。治疗期间观察并记录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分析。使用SPSS18.0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包括正态性检验、卡方检验,以α=0.05为检验水准。
  2 结果
  2.1 评价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Hp根除率及临床治愈率比较:序贯治疗组Hp根除率为92.9%,治愈率为95.2%,标准治疗组Hp根除率为71.4%,治愈率为85.7%,两组Hp根除率、治愈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
  2.2 两组治疗安全性比较。序贯治疗组主要不良反应有口腔异味1例,腹泻1例,恶心2例,呕吐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6%;标准治疗组主要不良反应有口腔异味1例,腹泻1例,恶心2例,呕吐2例,肝功能轻微损坏1例,腹痛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研究表明,胃溃疡病和十二指肠溃疡病在病因和发病机制方面有明显的区别,并非同一种疾病,但因两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和药物治疗反应有相似之处,所以习惯上还是把它们归并在一起。本病的总发病率占人口的5-10%,十二指肠溃疡较胃溃疡多见,以青壮年多发,男多于女,儿童亦可发病,老年患者所占比例亦逐年有所增加。胃溃疡患者的平均年龄高于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约10年。随着改革开外以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思想观念的变化,目前消化性溃疡等消化内科疾病已经严重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1],且患病率比较高[2],可出现多种并发症。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导致消化性溃疡发病的重要影响因素[3]。为比较10d序贯疗法与标准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本次研究对我院收治的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性溃疡进行随机对照研究(RCT),通过治疗,序贯治疗组Hp根除率达92.9%,治愈率为95.2%,远高于标准治疗组;序贯治疗组和标准治疗组治疗前后肝功能各指标均明显改善(P<0.05或P<0.01)。而序贯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不比标准治疗组高。由此可见,10d序贯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消化性溃疡临床疗效较标准三联疗法安全有效,其性价比更高,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 胡伏莲.重视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中的临床问题[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8,31(9):713-714
  [2] 徐娴,张振玉.雷贝拉唑为主的四联疗法治疗Hp阳性消化性溃疡[J].实用药物与临床,2009,12(6):401-402
  [3] De Fransco,Zuuo A,Hassall C,et a1.Two new treatment regimens for Helieobacte pylori eradication:a randomised study[J].Dig Liver Dis,2010,43(8):676-678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结直肠癌的临床特点、外科治疗和围手术期处理。  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经外科治疗的70岁以上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21例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其中肺部感染7例,切口感染6例,心律失常4例,高血压3例,尿路感染3例,心功能不全1例,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  结论:老年结直肠癌患者无特征性临床表现且并存病多;手术治疗是最好的治疗方法;加强并存病的围手术期处理,可提高手术成功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左氧氟沙星在耐多药空洞型肺结核中的临床近期治疗疗效。  方法:本次共选择50例耐多药肺结核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均为我中心2012年3月至2013年12月间收治。利用数字表抽取法对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其中,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而观察组则是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加用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经治疗后的近期疗效。  结果:在治疗3个月以后,观察组中病人的痰菌阴转率、空洞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发生的不良药物反应相关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收集我院上报的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所致的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发生的不良药物反应相关因素包括护理操作技术、住院时间、导管堵塞、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时间。  结论:左氧氟沙星的各种不良反应随着使用的广泛而逐渐增加,临床应重视这些不良反应,尽快明确诊断及时给予对症治疗,以达到用药
期刊
摘要:反流性食管炎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疾病之一,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上消化道运动障碍。其典型症状有反酸、胃灼热、胸骨后疼痛及咽部异物感。目前临床采用以质子泵抑制剂(PPI)联合胃动力药物进行治疗。我院泮托拉唑联合吗啉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泮托拉唑 吗丁啉 慢性胃炎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4-0109-01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颈部肿块的临床特征和诊治措施。  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120例颈部肿块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120例患者均采用肿块切除术或活检术,确诊率100%;病理类型有颈部淋巴结结核107例,颈部淋巴结炎5例,颈部转移癌3例(鼻咽癌颈部转移2例,肺癌颈部转移1例),淋巴瘤1例,腮腺囊肿1例,单纯性囊肿1例,一般细菌性脓肿1例,血肿1例。肿块切除者,伤口均
期刊
摘要:“漂浮肘”损伤(floating elbow)全称浮动肘关节损伤,指同侧肱骨和尺桡骨同时发生骨折,使肘关节与肱骨和尺桡骨的连续性中断,肘关节两端骨的杠杆力线遭破坏,而失去其稳定性处于浮动状态的一种病理改变,等于4~5个“关节”同时在活动(肩、肘、腕及两个骨折断端),尤其是近肘部的骨折肘关节浮动更为明显[1]。现就2002年5月~2006年5月收治的12例此类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一回顾分析。  关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辛伐他汀联合苯那普利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病人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研究对象来自我院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治疗的8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病人,采用计算机随机分组的方式将病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病人给予苯那普利,观察组病人则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治疗,比较2组病人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  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2.50%,而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奥美拉唑联合西沙比利在胃食管反流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2010年7月—2013年7月我科收治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西沙比利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症状缓解效果和内镜下疗效。  结果:治疗组患者症状缓解总有效率和内镜下疗效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
期刊
摘要:目的:对急诊PCI与择期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比较。  方法:此次临床研究主要以我院在2012年5月份到2013年5月份收治的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结合相关标准对患者实施急诊PCI治疗以及择期PCI治疗,其中急诊PCI组有55例,择期PCI组有45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比较。  结果:经临床研究结果显示,急诊PCT组患者的显效率明显高于择期PCI
期刊
摘要:目的:对纳洛酮治疗老年多发脑梗死性痴呆的临床观察。  方法:给予三磷酸腺苷20mg/次,2次/d,肌注;静脉滴注;辅酶A50~100U/次,1~2次/d,胞二磷胆碱1000mg/次,1次/d,静脉滴注;纳洛酮0.8mg加入至200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1次/d;以10d为1疗程,视患者病情需要治疗2~3疗程。  结果:治疗后患者HDS-R及ADL得分显著高于治疗前,Hachinski得分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