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健溢先生精习武术与中医两项国粹,既可让自己强身健体,也能助市民治愈疾病,恢复健康。而且,他將武术与中医融会贯通、相促互补,达至武艺与医术发展併驾齐驱、武德与医德同步提升,一起为东西文化交汇的澳门,增添了一抹源於中华国粹文化的鲜艳色彩。
传承武学:与时俱进 新旧结合
无论学习哪一个国家、哪一个门派的武术,都需要勤学苦练、日积月累,才能达到一定的造诣。在这个过程中,跌痛扭伤在所难免,因此寻医问药、治伤祛病是许多习武者的“家常便饭”。而就如俗话所言“久病成医”,不少人随着习武时间的增长,对病理药理也有了相当的了解,进而可自行给自己或他人治病,甚至深入医学领域並取得成果。所以,“医武不分家”由此而来。澳门资深中医师李健溢先生入行的经历,亦是如此:“我对中医的兴趣,是在小时候习武时产生的。”
在他年幼的时期,澳门社会中流行一股青少年学习武术的风气,一来当时娱乐项目不如今天多,大多孩子的课餘活动会选择球类、游泳、武术等;岭南尚武的环境,使不少人选择武术作为自己的爱好;二来则是人们希望通过武术的锻炼,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李健溢先生在机缘巧合之下,结识了武术宗师黄飞鸿的徒孙梁中天师傅,随对方学习洪拳。
“我的师傅醉心武学,南北门派皆有涉猎。由於他是精武的传人之一,所以也把精武的精髓教给我们。师傅中年以及晚年,开始学习太极,一样学有所成,造诣颇深。”李健溢先生得到名师授课,加上自己的勤学苦练、长期积累,越来越深入奥妙无穷的武学世界。同时,在习武的过程中,自己或者同门都会不慎遇到摔伤扭伤的情况。师傅见後会带他们看中医跌打,每每看到中医师傅用神奇的手法治好种种病痛,李健溢先生慢慢对神秘的中医产生了兴趣,进而投入心力进行钻研:“我自学或拜师学习中医跌打,看了许多有关方面的书,了解到武术与骨科有着很深的渊源,就像少林寺里的僧人,既有学习本派的武术,也会预备一套跌打秘方,以便受伤时可进行自我治愈。所以自己在学武时,也开始学习中医。”
坚持着自己的爱好,李健溢先生努力地探索着这两个既是相通,又各自独立的领域。即使岁月更替、即使社会变迁,他对武术与中医的心意依旧如往日一样,强烈而浓厚。他多年的付出,换来其今日精湛的武艺与医术;不变的执著,成就了他一次又一次的进步,获得众多的殊荣。
今天,李健溢先生在澳门武术界中耳熟能详,屡屡参赛、授徒众多,身影颇为活跃。赛场与讲坛之外的他,心繫本地武术文化的发展状况,对今日业界现状,提出中肯而意见:“现在武术的发展有两个方面,一是传统武术,二是近二三十年来,国家为了推广武术而兴起的比赛性武术,配合相应的评分及难度,形成一套系统。”无论是国家还是澳门政府,都在後者的推广方面投入了较大的人力物力,希望以此提高中华武术的影响力。例如每年澳门政府都会举行全球性的武林群英会以及武术比赛,汇聚同好,並準备打造成如同“拉丁大巡遊”一样的品牌。而李健溢先生表示,民间的武术团体如果能借助这股发展的势头,顺应澳门全城兴武的风潮,把澳门当成一个推广武术平台,积极举办活动,邀请各地武术爱好者前来沟通、交流。相信能让这座“东方的拉斯维加斯”多一个亮点,增一份名气:“无论是政府还是民间,都努力通过各种活动增加大家对武术的认同,这自然是我们身为武林中人的光荣,也应该是大家应该尽的义务,要更加努力,做更多推动武术发展的工作。”
同时,李健溢先生也呼籲大家,虽然当下是一个利於武术发展的时代,但也不能急於求成,反而遗失了武术应有的传统。就如目前的年轻人较多学习的是竞技类的武术,对传统武术卻了解不多,很容易造成後者的发展青黄不接。如果对传统武术不加重视,人们就会遗忘武术的本源,无法保持此项国粹发展数千年的主幹与精神。因此,应该在推行竞技类武术的同时,也要加大保护传统武术的力度,让两者同步发展,相得益彰。
“对我个人而言,习武最主要是认识了志同道合的朋友,例如专注武学的师傅,以及一群团结友爱的师兄弟,让我的生活充满了快乐。而且现在我能把爱好作为工作,也是很开心的事情。”从李健溢先生精神抖擞的状态和中气十足的声调就能知道,武术给他的赠礼是如此的丰富,所以他怀着感恩的心,付出更多的努力以作回馈,用积极的行动、真诚的心意,传播武术、弘扬国粹。
擅行中医:交流互动馈杏林
李健溢先生的武术与医术是同步提升的,所以今天其武术娴熟,並致力业界发展之时,其高超的医术,一样馈於澳门杏林。
不过与武术不同的是,他在澳门发展中医因时代的局限而经历了一个韬光养晦的阶段:“澳门回归祖国前,中医在社会上得不到承认。主要的问题在於外国人对中医方面知之甚少,要不抱着提防的心态对待,要不就不愿花太多时间去研究,不夠重视。”可想而知,李健溢先生昔日在澳门行医,曾遭遇过不少的坎坷与阻挠。不过,这些都没有让他放棄自己对中医的执著,反而坚定自己的信念,认为国粹中医是一枚被沙石覆盖的金子,只须时机,就能让人们看到其中的价值。
1999年,澳门回归祖国,社会对中医的态度也有所转变,且得到政府的重视及大力支持;以前本地的医疗结构大多不设中医部门,现在开始陆续配备;以前中医在民间的推广只能靠口碑相传,现在也得到了有关部门的倡导推送;以前人们理念中的健康只停留在运动与治病的层面,现在还加入了中医养生保健的理念,並在防范与治疗慢性病方面初显成效。一切的改变,李健溢先生看在眼里,喜在心上。
在行业获得新的发展机遇,已经服务中医领域三十多年的李健溢先生欣慰於今日社会为中医提供的优良平台,不仅方便行医,更可参加学术会议,邀请内地、香港、台湾等地的资深从业者前来交谈,或举行专题讲座,大力促进本地从业者的进步,进而提升中医在市民心目中的认识。他也提议到,中医、西医,甚至是其他的医术,其实只是文化背景的不同,要是能治病救人,实现医者“仁心仁术”的责任与精神,就应得到接受与发扬。在这个开放包容的时代,李健溢先生的观点无疑是开明睿智的。
“中医博大精深,其中所提倡的整体观更是特色,改变了人们以单一病而致病的观点,中医研究表明,除了病原之外,还有外来因素会让人体致病,如天气、时令、饮食等变化,所以中医讲究全面的理念很重要。”对於现代人而言,许多问题都能从中医的角度找到根源:“现在很多年轻人容易腰酸背痛、精神不振,这是因为他们饮食爱好生冷、睡眠不足、缺乏运动有关,如果再加上长期低头看手机作为诱因,亚健康问题就凸现出来,所以要用中医进行系统的调理,让身体主动提升新陈代谢的速度,才能恢复健康,延缓衰老。”
今天,中华的崛起向世界预示着新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人也将被中华文化所吸引。武术与中医,作为其中最耀眼的两项国粹,以悠久的历史以及独特的魅力吸引众多爱好者为之心仪,而作为武术与中医澳门方面的承传者之一,李健溢先生以不骄不躁的态度,尽己所能,用心付出,保持着武术与中医的精华,並在以後的日子中坚守着、传播着,继往开来地对外发扬。
传承武学:与时俱进 新旧结合
无论学习哪一个国家、哪一个门派的武术,都需要勤学苦练、日积月累,才能达到一定的造诣。在这个过程中,跌痛扭伤在所难免,因此寻医问药、治伤祛病是许多习武者的“家常便饭”。而就如俗话所言“久病成医”,不少人随着习武时间的增长,对病理药理也有了相当的了解,进而可自行给自己或他人治病,甚至深入医学领域並取得成果。所以,“医武不分家”由此而来。澳门资深中医师李健溢先生入行的经历,亦是如此:“我对中医的兴趣,是在小时候习武时产生的。”
在他年幼的时期,澳门社会中流行一股青少年学习武术的风气,一来当时娱乐项目不如今天多,大多孩子的课餘活动会选择球类、游泳、武术等;岭南尚武的环境,使不少人选择武术作为自己的爱好;二来则是人们希望通过武术的锻炼,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李健溢先生在机缘巧合之下,结识了武术宗师黄飞鸿的徒孙梁中天师傅,随对方学习洪拳。
“我的师傅醉心武学,南北门派皆有涉猎。由於他是精武的传人之一,所以也把精武的精髓教给我们。师傅中年以及晚年,开始学习太极,一样学有所成,造诣颇深。”李健溢先生得到名师授课,加上自己的勤学苦练、长期积累,越来越深入奥妙无穷的武学世界。同时,在习武的过程中,自己或者同门都会不慎遇到摔伤扭伤的情况。师傅见後会带他们看中医跌打,每每看到中医师傅用神奇的手法治好种种病痛,李健溢先生慢慢对神秘的中医产生了兴趣,进而投入心力进行钻研:“我自学或拜师学习中医跌打,看了许多有关方面的书,了解到武术与骨科有着很深的渊源,就像少林寺里的僧人,既有学习本派的武术,也会预备一套跌打秘方,以便受伤时可进行自我治愈。所以自己在学武时,也开始学习中医。”
坚持着自己的爱好,李健溢先生努力地探索着这两个既是相通,又各自独立的领域。即使岁月更替、即使社会变迁,他对武术与中医的心意依旧如往日一样,强烈而浓厚。他多年的付出,换来其今日精湛的武艺与医术;不变的执著,成就了他一次又一次的进步,获得众多的殊荣。
今天,李健溢先生在澳门武术界中耳熟能详,屡屡参赛、授徒众多,身影颇为活跃。赛场与讲坛之外的他,心繫本地武术文化的发展状况,对今日业界现状,提出中肯而意见:“现在武术的发展有两个方面,一是传统武术,二是近二三十年来,国家为了推广武术而兴起的比赛性武术,配合相应的评分及难度,形成一套系统。”无论是国家还是澳门政府,都在後者的推广方面投入了较大的人力物力,希望以此提高中华武术的影响力。例如每年澳门政府都会举行全球性的武林群英会以及武术比赛,汇聚同好,並準备打造成如同“拉丁大巡遊”一样的品牌。而李健溢先生表示,民间的武术团体如果能借助这股发展的势头,顺应澳门全城兴武的风潮,把澳门当成一个推广武术平台,积极举办活动,邀请各地武术爱好者前来沟通、交流。相信能让这座“东方的拉斯维加斯”多一个亮点,增一份名气:“无论是政府还是民间,都努力通过各种活动增加大家对武术的认同,这自然是我们身为武林中人的光荣,也应该是大家应该尽的义务,要更加努力,做更多推动武术发展的工作。”
同时,李健溢先生也呼籲大家,虽然当下是一个利於武术发展的时代,但也不能急於求成,反而遗失了武术应有的传统。就如目前的年轻人较多学习的是竞技类的武术,对传统武术卻了解不多,很容易造成後者的发展青黄不接。如果对传统武术不加重视,人们就会遗忘武术的本源,无法保持此项国粹发展数千年的主幹与精神。因此,应该在推行竞技类武术的同时,也要加大保护传统武术的力度,让两者同步发展,相得益彰。
“对我个人而言,习武最主要是认识了志同道合的朋友,例如专注武学的师傅,以及一群团结友爱的师兄弟,让我的生活充满了快乐。而且现在我能把爱好作为工作,也是很开心的事情。”从李健溢先生精神抖擞的状态和中气十足的声调就能知道,武术给他的赠礼是如此的丰富,所以他怀着感恩的心,付出更多的努力以作回馈,用积极的行动、真诚的心意,传播武术、弘扬国粹。
擅行中医:交流互动馈杏林
李健溢先生的武术与医术是同步提升的,所以今天其武术娴熟,並致力业界发展之时,其高超的医术,一样馈於澳门杏林。
不过与武术不同的是,他在澳门发展中医因时代的局限而经历了一个韬光养晦的阶段:“澳门回归祖国前,中医在社会上得不到承认。主要的问题在於外国人对中医方面知之甚少,要不抱着提防的心态对待,要不就不愿花太多时间去研究,不夠重视。”可想而知,李健溢先生昔日在澳门行医,曾遭遇过不少的坎坷与阻挠。不过,这些都没有让他放棄自己对中医的执著,反而坚定自己的信念,认为国粹中医是一枚被沙石覆盖的金子,只须时机,就能让人们看到其中的价值。
1999年,澳门回归祖国,社会对中医的态度也有所转变,且得到政府的重视及大力支持;以前本地的医疗结构大多不设中医部门,现在开始陆续配备;以前中医在民间的推广只能靠口碑相传,现在也得到了有关部门的倡导推送;以前人们理念中的健康只停留在运动与治病的层面,现在还加入了中医养生保健的理念,並在防范与治疗慢性病方面初显成效。一切的改变,李健溢先生看在眼里,喜在心上。
在行业获得新的发展机遇,已经服务中医领域三十多年的李健溢先生欣慰於今日社会为中医提供的优良平台,不仅方便行医,更可参加学术会议,邀请内地、香港、台湾等地的资深从业者前来交谈,或举行专题讲座,大力促进本地从业者的进步,进而提升中医在市民心目中的认识。他也提议到,中医、西医,甚至是其他的医术,其实只是文化背景的不同,要是能治病救人,实现医者“仁心仁术”的责任与精神,就应得到接受与发扬。在这个开放包容的时代,李健溢先生的观点无疑是开明睿智的。
“中医博大精深,其中所提倡的整体观更是特色,改变了人们以单一病而致病的观点,中医研究表明,除了病原之外,还有外来因素会让人体致病,如天气、时令、饮食等变化,所以中医讲究全面的理念很重要。”对於现代人而言,许多问题都能从中医的角度找到根源:“现在很多年轻人容易腰酸背痛、精神不振,这是因为他们饮食爱好生冷、睡眠不足、缺乏运动有关,如果再加上长期低头看手机作为诱因,亚健康问题就凸现出来,所以要用中医进行系统的调理,让身体主动提升新陈代谢的速度,才能恢复健康,延缓衰老。”
今天,中华的崛起向世界预示着新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人也将被中华文化所吸引。武术与中医,作为其中最耀眼的两项国粹,以悠久的历史以及独特的魅力吸引众多爱好者为之心仪,而作为武术与中医澳门方面的承传者之一,李健溢先生以不骄不躁的态度,尽己所能,用心付出,保持着武术与中医的精华,並在以後的日子中坚守着、传播着,继往开来地对外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