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数学建模的实践研究

来源 :高考·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lugu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学在人们生产生活的运用十分广泛,并且随着社会的进步,使得数学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这使得数学教学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开展数学建模是促进教学质量提升的有效措施,不仅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而且符合新课程的要求。基于此,本文分析了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数学建模的重要作用,并就具体的教学措施进行探究,希望对广大教师的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高中数学;新课程;数学建模;实践措施
  一、数学建模的重要作用
  数学建模有助于提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数学建模是一个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的过程,实现了学与用的统一。数学建模有助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提升,数学建模是建立模型、求解与分析的过程,而建立模型的过程,也是由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过程,并且在此过程中能够使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得到锻炼。其次,数学建模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学生在建模的过程中,需要应用到多方面知识,其中还会涉及到学生未曾学习过的知识。并且在建模过程中教师只是讲解主要的思想方法,不会对具体的知识点进行详细讲解,因此需要学生通过自学来掌握和消化相关知识。因此数学建模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这种能力可以使学生受益终身,使学生养成终身学习的好习惯。第三,数学建模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在数学建模学习过程中,不仅只会涉及到数学知识,而且还会涉及到一些跨学科的知识,因此,往往需要具有不同知识结构的人相互协作才能解决问题,这使得学生的学习不再是“单打独斗”,而是需要相互协作、相互启发,久而久之,能够逐渐提升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第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建模的过程本身便是一个创新的过程,需要学生不断的思考,从而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数学建模可以通过大量生动有趣的实例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与热情,学生在此过程中能够获取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并且还可以促进学生创造力的提升。最后,数学建模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才的流动以及职业的变更变得更加频繁,很多人的一生都会面临多次的职业变更。针对这种情况,在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而通过数学数学建模以及竞赛训练,学生既会感受到面对困难的艰辛,也能体会到解决问题所带来的快乐,同时还能认识到团结协作的重要性。在此过程中,既能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也能促使学生掌握应用数学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通过数学方法来观察和分析社会,进而可以更好的适应社会。
  二、高中数学数学建模的实践研究
  高中数学建模要与高中数学知识以及高中数学教学目标相一致,使其更好的为高中数学教学服务。因此,合理选题是保障数学建模教学效果的基础个关键环节。有意义的数学建模教学,是由直观想象和演绎推理相结合而创造出来的。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之初,可以先从一些相对简单的问题入手,同时应用于现实生活实践相结合的问题来引导学生。众所周知,人口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人口会对国家经济政策的制定以及公共设施的建设等产生重大影响,这使得人口预测显得十分重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便可以结合人口预测问题开展教学,首先教师给出某地区从1790年至1950年的人口数据资料(单位:百万)。分别为:3.929/5.308/7.24/9.638/12.866/17.069/23.192/31.443/35.558/50.156/62.948/75.995/91.972/105.711/122.775/131.669/150.697。结合这些资料,让学生对该地区1980年和2000年的人口数量进行预测。针对这一例题的求解,首先需要进行模型假设,学生要明确该地区人口的增长数量与该地区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假设移民数量恒定不变,即人口迁出数量与人口迁入数量相等,同时要假设该地区每个人都具有一样的生殖能力与死亡几率。在这样的假设基础上才能进行建模。其次,要建立模型,并且应用模型求解。基于以上的假设,我们可以认为人口数量N是时间T的函数,N(T)为时刻T时的人口数。结合这些内容来绘图,然后结合图形进行分析,对该地区的人口发展情况作出预测。模型1:根据图片显示,该地区从1980年开始,人口上升规律为一条直线,因此可以过AB两点做一条直线,列(出N(T)-105.700)/(T-1920)=(105.711-75.995)/(1920-1900),N(T)=1.4858T-2742.025。由此便可以对1980年和2000年的人口数量作出预测,即1980年该地区的人口数量为194.859×106(人),2000年该地区的人口数量为224.575×106(人)。模型2:通过图形分析,散点近似分布在一条关于N轴对称的抛物线上,选取(1790,3.929)、(1890,62.948)两点,然后求出N(T)满足的抛物线方程:N(T)=3.929+0.0059(T-1790)2,通过计算可知N(1980)=216.919×106(人),N(2000)=264.019×106(人)。模型3:通过图形的观察可以发现(1940,131.669)、(1950,150.697)两点相对独立,既没不在抛物线上,也不在直线上,但是这两点却与(1980)相对较近,因此可以充分利用这两点解题。挡T≤1930时,N(T)采用模型2,挡T>1930时,N(T)采用过点(1940,131.669)、(1950,150.697)的直线,这样便可得出T≤1930时,3.929+0.0059(T-1970)2和T>1930时,1.9028T-3559.763的方程组,通过解题能够得出N(1980)=107.781×106(人),N(2000)=245.837×106(人)。模型4:结合图形,可以认为散点近似分布在一条指数曲线上,又1940和1950这两年与1980年最近,因此,可以设N(T)=N0at-1940,然后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1940,131.669)、(1950,150.697)代入上式,便可以计算出N0和a的数值,这样便能得出这样的方程:N(T)=131.669×(1.0136)T-1940,通过计算最后可以得出N(1980)=226.02×106(人),N(2000)=3.5.22×106(人)。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来,同样的问题,可以通过不同的数学模型进行分析,但是最终都能达到解题的目的。因此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探索,采用不同的方法建模,多思考、多动手,熟练掌握和应用建模方法。通过数学建模教学,可以使教学活动更加生动和具体,并且可以对学生产生较强的感染力,能够使高中数学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相较于教师一味的讲解,数学模型教学的效果更加理想。值得注意的是,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能力设计数学建模活动,结合不同年级的学生采用不同的建模新联。例如,针对高一学生,可以采用简单建模的方式,而随着学生能力的提升,建模的难度再逐渐增加。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数学建模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并且能够取得十分理想的教学效果,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可以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能是数学课堂变得更加生動有趣,使课堂教学更具活力。
  参考文献
  [1]吕世虎,王尚志,胡凤娟,缴志清,沈婕,申铁,康杰,丁明怡,韩际清,邵丽云,孙孝武,贺航飞.《2017年普通高中数学学科教学与评价指导意见》解析[J].数学教育学报,2017,26(06):1-5.
  [2]张思明,胡凤娟,王尚志.数学建模从走近到走进数学课堂——推介《数学建模教学与评估指南》[J].数学教育学报,2017,26(06):10-13+46.
  [3]顾王卿,周超.信息技术环境下的高中数学建模教学——以人教版高中数学函数建模为例[J].中国数学教育,2018(22):23-25+29.
  [4]刘庆利.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指导下的高中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之数学建模研究——以“函数模型及其应用”为例[J].中国数学教育,2019(06):21-27.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体系的不断深入,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逐渐在高中政治的课堂得到了充分应用,继而也就强调了教师有关多媒体技术掌握的重要性,利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可以充分促进学生对于高中政治知识掌握。为此应结合当前多媒体教学过程中的优势,积极建立出一套科学、有效且具备充分教学目的的多媒体课堂设计体系。积极把握其中重点,激发学生的政治学习兴趣,把枯燥乏味的政治知识转化为实体,加深学生对于政治知识的理解,进一
期刊
摘 要:生物对于高中学生来讲,是需要认真学习的一门课程,在课上不仅要紧跟教师的思维,记好相应的重点知识,课下也应当花时间来巩固和复习,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生物学习水平。高中生物与初中的生物是具有衔接性的,初中生物是一些对自然了解的基本知识,高中是对这些知识的扩展和深化,所以高中生更需要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策略探究  前言:随着高考的改革,“3+2”模式的开展,学生在
期刊
摘 要:培养高中生的核心素养需要有正确的教学理念和合理的教学方法,本文以“光合作用”为例,总结核心素养下高中生物的教学策略,从理性思维、社会责任意识、列表分析、概念理解四方面入手进行总结,以供参考。  关键词:理性思维;社会责任意识;列表分析  引言:核心素养的培养是课堂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高中生物教学教学的基础,高中生物教师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时要将教学内容与学生实践联系起来,
期刊
摘 要:在新开标视野下,高中政治教学要重视教学的有效性。所谓的有效并不只是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而且还要在此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教学质量和效率,同时还要营造更加活跃的课堂氛围,这才能满足有效教学的要求。高中政治有效教学,既能丰富学生的知识与技能,也能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同时还能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因此,教师需要不断优化教学过程,提升高中政治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政治;有效教
期刊
摘 要:随热教育的改革以及新课程标准的提出,化学课程作为高中最重要的课程之一,对高中生思维逻辑能力、严谨性以及理论性的综合能力培养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而且学生对化学课程的学习也可以应用到实际的生活当中,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远发展有着非常强的影响,化学实验作为化学课程重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对化学课程的顺利进行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且在化学课程中采用化学实验,也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对化学课程学习的积极性与热
期刊
摘 要:时政新闻的开发和利用能够促使高中政治教学从单纯的应试教育转向素养教育,注重知识应用、迁移和转化,实现知识素养、能力素养的提高。时政新闻作为有效的教学资源,为了使之能够更科学高效地发挥作用,我们要深入挖掘时政新闻的知识价值和德育价值,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进行合理的教学构建,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动力,转变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效率,推动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落实核心素养。  关键词:时政新闻;高
期刊
摘 要: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写作教学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质量会对整个英语教学的质量形成重要影响。因此想要增强学生们的英语综合素质,就必须重视高中英语写作教学。虽然在近些年高中的英语写作教学质量获得了一定程度上的提高,但是从具体情况上来看,仍然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对写作教学的质量形成了负面的影响。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和应用,能够有效的
期刊
摘 要:提问是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文本关键等设计的一些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教师提出一个好的问题可快速激活学生的智慧,引发学生的灵感,从而达到改善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通过捕捉教学关键时机,提出精彩问题,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本文旨在分析高中语文课堂中提问艺术的重要性的基础上,对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问的具体方法进行了讨论,并提出几点个人看法,希望
期刊
摘 要:培养高中生核心素养的最终目的是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进行培养,并结合高中生物学的主题将生物素养的培养内容主要落实生命意识、理性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四个方面。高中生物要从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出发,对教学方式方法继续进行改进和创新,力求在进行文化科学知识的教学中,融入核心素养的教育。本文将以高中生物的一个重点知识“减数分裂”的教学为例,探究在高中生物课教学中结合核心素养的教育的方法,以帮助学生实现
期刊
摘 要:高中教学不仅仅局限于课本知识内容的传输和学科能力的培育,其最为关键的部分在于对学生思想品德方面的塑造和完善,将德育教学充分渗透进高中的教学实践中,是素质化教育改革阶段迫在眉睫的重点教学方向。高中历史是具知识性与德育性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其在德育教学层面具备较强的优势所在,故而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深化德育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在历史的熏陶中培育高尚的人格品质,从而促进个人的综合全面发展。  关键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