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白头吟》中的女性意识

来源 :参花(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ss4567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古代长期笼罩在男尊女卑的社会文化中,女子的女性意识一直被压制,甚至在文学作品中男性也拥有着绝对话语权。这就使得中国古典文学中爆发的每一次女性意识都显得难能可贵,而探讨我国古典文学中女性意识的觉醒和张扬又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透视古代女性自我意识成长的历程。本文通过对《白头吟》中主人公女性意识的觉醒和张扬来探究古代女性意识发展的一隅。
  关键词:《白头吟》女性意识 觉醒 张扬 汉代女性地位
  《白头吟》是一首杰出的汉乐府民歌,《西京杂记》有载:“司马相如将聘茂陵人女为妾,卓文君作《白头吟》以自绝,相如乃止。”虽然对于《白头吟》的作者是否为卓文君一直存在着很大的争议,但《白头吟》中的女主人公形象无疑是在男权遮蔽下绽放出炽热女性意识的一朵奇葩。
  一、女性意识的觉醒
  “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白头吟》在开头两句就描绘了女主人公对爱情的美好回忆:她在热恋时期也曾拥有过很多海誓山盟啊,当时的爱情纯洁如雪、皎洁如月,是那么地圣洁、美好。古代封建教条下奉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盲婚哑嫁时有发生,是不允许女性有这么主动、奔放的情感流露的,而女主人公的回忆彰显了一位古代女性向往美好爱情的勇气。
  女主人公在置酒两别后再次陷入回忆:“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当初她毅然决然地背井离乡嫁与男子,丝毫没有普通女子出嫁时的伤感流涕,她是带着满心欢喜、满腔期许嫁人的,只以为此生可以得到一颗真心从而“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而“愿得一人心,白头不相离”既是她对这段婚姻最高的期许,亦是底线——绝不允许第三者插足。可见,女主人公在出嫁之前就已建立了属于自己的择偶观和爱情观,她非常清楚自己梦想的丈夫是一位“重意气”的专情男儿,更明白想要追求的爱情是“只有两个人的白头偕老”。
  《白头吟》通过两次回忆的叙事手法,刻画了一位勇于表达爱意、敢于追求幸福的古代女子形象,这位女子能够观照自己的内心,建立属于自己的择偶观,并坚定地嫁与爱人,着实凸显了古代女性意识鲜有的觉醒。
  二、女性意识的张扬
  “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这是《白头吟》里面非常著名的两句决绝诗。女主人公在得知丈夫另结新欢的时候,既没有怨妇似的哀求丈夫回心转意,也没有气势汹汹地痛打第三者,更没有委曲求全地维系婚姻,她当机立断、毅然决然地与君诀别,既坚守了自己纯真的爱情观,又捍卫了身为人妻的尊严。
  女主人公分手的态度极其坚决,可方式却很理性,为曾经相爱过的两个人都留下了一份体面。“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她置酒表离别,表现得冷静又洒脱,表明今天是最后的聚会,明日便在沟头分手吧,过往的生活随着她缓缓地移动脚步沿沟走去,就像向东流着的沟水,一去不复还,他们的爱情已然覆水难收。
  假如遭遇丈夫的情感背叛后,女主人公也只是放了句狠话,最后就与其老死不相往来,倒也称不上是张扬出古代女性意识的传奇女子了。她采用了欲抑先扬的写作手法,先描写了他们热恋时的浓情蜜意,以及她对这段婚姻的真情实意,转而反面对比,用简短而直白的语言陈述出丈夫背叛爱情的事实和她此时的心灰意冷,通过今昔对比留给丈夫拷问灵魂的一击,显然要比咒骂和控诉高明得多。
  《白头吟》的最后两句“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是最能张扬女性意识理性光辉的诗句。女主人公态度坚决地表明:真正的大丈夫就应该重情重意、一诺千金,现在这种三心二意、不复纯洁的爱情是无论用多少钱财都无法弥补的,这种污浊的爱情她主动割舍了。女主人公并没有追问丈夫为什么背叛爱情,而是掷地有声地告诉丈夫,背弃“意气”的他已然配不上她了。女主人公的这种诀别方式,是非情绪化的,是平和从容地置酒离别,更是一种忠于自我的理性舍弃。
  三、《白头吟》中女性意识出现的社会原因
  《白头吟》是汉朝的作品,其主人公女性意识的觉醒和张扬都离不开时代的温养。虽然汉代“独尊儒术”,儒家三纲五常的道德观念已经深入人心,但是此时的儒学还相对“中庸”,并没有后世儒教那么“严苛”,“三从四德”和“从一而终”的贞洁观念还没有成为汉代女性的桎梏。此外,中国古代历史长河中,汉代女性的社会地位算是比较高的。有学者表明:“妇女史研究在中国兴起以后,妇女的社会地位一直是人们研究的焦点。秦汉妇女的社会地位总体较高……这是多数秦汉妇女史研究者的共识。”汉代女性在社会大环境中拥有比较高的社会地位,使得她們更为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更为尊重自我意识的需求,更容易觉醒女性的自我意识。这样的社会环境给了《白头吟》女主人公发展女性自我意识的契机。
  而汉代的女性地位,主要表现在政治、经济和文化层面。政治层面,汉代后妃干政的频繁和力度都为其他朝代罕见。例如汉高祖刘邦的皇后吕雉,便是我国古代实行皇帝制度之后,第一位临朝称制的女性,还被司马迁列入了专门记录皇帝政事的本纪中,从此汉代开启了外戚专权的历史,之后像窦太后(窦漪房)、邓太后(邓绥)等六位太后都曾临朝涉政过。此外,汉代还多次出现了封妇女为侯并拥有实际爵位和封邑的事例,这在其他朝代都比较少见。足见汉代贵族女性的政治地位之高。
  经济层面,“从封建小农经济结构及统治者奖励耕织入手,分析了秦汉时纺织业在当时经济生活中的比重,以及女性在纺织业中所占的主导地位,从而论证了女性为秦汉时期经济文化的繁荣发挥了不可低估的作用。”汉代的纺织业在整个经济领域所占的比重较高,而女性劳动力又在纺织业中拥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故而汉代女性在经济生活中占据着比较高的地位。
  至于文化层面,汉代妇女在文化活动中的参与度是比较活跃的,涌现了一批流传千古的女性作家,例如文制规范而又不失灵活细腻的班婕妤、续写《汉书》的班昭和《胡笳十八拍》的作者蔡文姬,都给后世的女性文学留下了深远的影响。虽然卓文君是否为《白头吟》的真实作者尚存疑虑,但是细品《白头吟》的词句,不难发现其女主人公必然是一位接受过良好教育、见识不凡的大家闺秀。而汉代文化圈对女性的良好包容度也给予了女主人公发展女性意识的文化底蕴,毕竟女性的独立思考、理性抉择以及崇尚自由的精神都离不开文化和学识的滋养。   可见,汉代女性在社会环境中的确拥有较高的社会地位,正是这种对女性较为“优容”的社会环境为《白头吟》的女主人公张扬女性意识提供了充满养分的土壤。除此之外,相对宽松的伦理环境也为女主人公“故来相决绝”提供了充足的勇气。
  在汉代的伦理环境中,女子再嫁的情况并不少见。虽然汉朝官方鼓励女子要坚守贞洁,但实际上,从普通百姓到皇室,女子再嫁都十分普遍。司马迁的《史记》曾记载:“户牅富人有张负,张负女孙五嫁而夫辄死,人莫敢娶。平欲得之。”这位张负的孙女就是汉初丞相陈平的妻子,在嫁给陈平之前已经守过5次寡了。汉代皇室频出再嫁女的故事早已耳熟能详,比如汉文帝的生母薄姬曾是项羽部下魏豹的妾室,魏豹被韩信击败后,薄姬才成为汉高祖刘邦的妃嫔;再比如汉武帝的生母也是以再嫁之身成为汉景帝的皇后的;还有平阳长公主二嫁名将卫青等等。这些事例无一不昭显汉代已婚妇女再嫁权是相对自由的,这就为《白头吟》的女主人公减轻了“与君决绝”后的社会舆论压力。
  四、结语
  《白头吟》中的女主人公,女性意识的觉醒是主动的,更是理性的。当爱情来临时,有勇气主动将它握在手心里;当爱情被乌云遮蔽时,有理智去控制自己的负面情绪;当爱情遭遇背叛时,有原则做尺度来定夺取舍。其珍贵之处在于:她所体现的女性意识并不局限在与男权力量的对抗上,她真正观照的是女性最私人化的需求、尊严和幸福。
  《白头吟》的女性意识之所以得以张扬,是与汉代相对宽松的伦理环境和相对较高的女性地位分不开的,假如其女主人公生活在宋明理学高度宣扬的时代,恐怕又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故《白头吟》所展现的女性独立思考、理性抉择的一面,在中国古代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实属一次难能可贵的觉醒。但这仅仅是汉代女性意识发展的一个典型代表而已。由此可见,女性意识的觉醒和张扬既需要女性主体的积极探索,也需要社会环境的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张经.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秦汉妇女史研究[J].中國史研究动态,1998(01):5-8.
  [2]管红.论秦汉女织[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02):3-5.
  [3]司马迁.史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4]田野.中国古代文学女性意识的嬗变[J].教育界,2016(30):129.
  [5]于冠英.汉魏六朝诗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
  [6]阮忠.两汉诗歌与传统文化[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张鸣亚,女,硕士研究生,浙江海洋大学东海科学技术学院,助教,研究方向:女性文学)
  (责任编辑 刘月娇)
其他文献
摘要:在中华源远流长的五千年历史中,提到“归隐”一词,我们都会不由自主地想到历史长河中那颗璀璨的明珠——陶渊明。他不仅用自己的诗作填补了当时文坛的荒芜,更为世人带来了标新立异、更为透彻的归隐思想。本文围绕陶渊明的归隐思想,采用比较分析法、诗文和文献阅读法探讨陶渊明归隐思想产生的原因,陶渊明归隐思想的深刻内涵以及陶渊明归隐思想对后世产生的影响三个问题。  关键词:陶渊明 归隐思想 原因 内涵 影响 
期刊
摘要:流行音乐具有独特的风格,自其登上历史舞台后,以大众文化的姿态迎合了当代学生的品位,迅速在学生群体流行开来。本文根据流行音乐自身的特点,以当代音乐人许嵩创作的流行音乐为例,从正反两方面分析其对当代学生的影响。  关键词:流行音乐 校园音乐 许嵩 影响  流行音乐的歌词通俗易懂、节奏鲜明,富含真挚的情感,尤其受到广大学生群体的喜爱。同时,流行音乐作为一种音乐的语言,会对学生的思想产生深刻的影响,
期刊
摘要:屠格涅夫素有“小说家中的小说家”之美誉,普里什文也堪称苏联“自然随笔”的第一人。可以说,两位作家的创作都可以归为特殊体裁类型,且有着继承性的关联。本文主要从普里什文对屠格涅夫中短篇小说及散文诗的继承性进行分析,进而得出两位作家的小说创作介于诗与散文之间,同时得出抒情性是二者共有的主要特征却又带有不同抒情风格的结论。  关键词:普里什文 小说 体裁  一、对屠格涅夫中短篇小说的继承与发展  苏
期刊
摘要:本文拟从语言、题材、修辞三方面探讨奥威尔的写作风格,旨在让文学爱好者对乔治·奥威尔有更深层次的了解。同时,希望本文对文学研究者关于英国文学的研究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关键词:乔治·奥威尔 创作思想 写作风格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风格”指一个时代、一个民族、一个流派或一个人的文艺作品所表现的主要的思想特点和艺术特点。乔治·奥威尔的文字通俗易懂,其简单的文字背后却隐藏着大量的信息和豐富的情
期刊
摘要:任何一部伟大的作品,都必定塑造出一个、两个或更多的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作者在塑造这些人物形象的过程中,可以表达出某种永恒性,为读者留下“永恒的个体”,从而使自己的作品超越时代,在未来的岁月中获得恒久的意义与价值。D.H.劳伦斯曾是一位饱受争议的英国作家,但无可否认的是,劳伦斯用自己的笔紧紧抓住了20世纪初英国社会走向衰败的时代特征,用自己的笔为读者塑造了一位又一位有血有肉、有激情的人物。本文
期刊
摘要:“胡仁乌力格尔”为蒙古语,“胡仁”意为四胡,“乌力格尔”意为“故事”,因此“胡仁乌力格尔”即四胡伴奏的说书。此类说唱音樂广泛流传于科尔沁地区。本文以胡尔奇甘珠尔扎布演述的《土木堡之战》局部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故事、表演、文本的剖析,进而为胡仁乌力格尔的口传性特征寻找规律。  关键词:胡仁乌力格尔 《土木堡之战》 故事 表演 文本  蒙古族历史悠久,地域和部落风格迥异,其音乐体裁也多样化。胡仁
期刊
摘要:苏青的小说《结婚十年》及《续结婚十年》,以苏青本人的人生经历为主要素材,书写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沦陷时期的世俗生活状态。小说通过对战时社会生活场景的刻画,直观地反映出普通社会民众在战时的生活境遇以及心理特征,并凸显了知识分子在特殊的历史情境中注入的精神导向。同时,小说通过女性视角的观照呈现出女性知识分子在战时环境中的特殊遭遇和隐秘的内在性别特征,建构了特定历史环境中的女性成长叙事,从而在战
期刊
摘要:建窑建盏起源于中国,经过千余年的发展,由衰到兴,再由边缘化到中心。本文通过对建窑建盏近20年的发展历程进行分析,探讨建窑建盏的特点和影响,提出对建窑建盏的保护措施以及建窑建盏的烧制技艺对佛山石湾陶塑技艺的传承、启示,以期为佛山国家级非遗项目——石湾陶塑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建窑建盏 石湾陶塑 传承 发展  一、建窑建盏的起源和品种  建窑建盏是中国古代名窑名瓷之一,其主窑场为今
期刊
摘要:罗季昂·康斯坦丁诺维奇·谢德林是当代俄罗斯享负盛名的作曲家、钢琴家、人民艺术家及社会活动家。谢德林是一位多产的作曲家,他的创作以俄罗斯文化为基础,体裁涉及宽泛、题材丰富明晰,有其特有的艺术魅力。因受到巴赫、肖斯塔科维奇等人的影响,谢德林创作出很多复调作品,《钢琴小品集》(Op.20)中的《两首复调小品》在1961年完成创作,是作曲家早期的钢琴复调作品,第一首为《二部创意曲》,第二首为《固定低
期刊
摘要:博物馆作为社会公共机构,具有保护、征集、收藏、陈列、研究人类和自然文化遗产的重要使命,还是社会为大众提供知识的具有文化教育性的场所。这样的性质就证明博物馆是一个对社会大众开放,为社会发展提供服务的,以教育、学习、娱乐为目的的非营利的公益机构。这样一个在社会上占据十分重要地位的公共机构,在面对信息时代的浪潮时就更应该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发展。本文将以博物馆文物管理中的文物保护工作为中心,阐述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