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显新诗教学的魅力

来源 :教育研究与评论(课堂观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wei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三位教师执教《乡愁》,教“新”不忘“旧”,教“诗”不忘“言”,教“读”不忘“写”,彰显了新诗教学的魅力。三节课在重视引入作者生活经历帮助理解诗歌的一致性外,又各有特色。王老师的课注重语言的品读,丁老师的课注重朗读手段的运用,潘老师的课注重写这一手段的运用,但殊途同归,都让学生走进了诗人所构建的艺术世界,读懂了诗人,也读出了自己。
  关键词:新诗教学 新与旧 诗与言 读与写
  对于新诗教学,我们是不够重视的。这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是,中考和高考的阅读很少会选新诗进行考查,写作也基本是“体裁不限,诗歌除外”。虽然教材有新诗入选,但考试不考,教师也就“任性”而为,想教就教,不想教就不教了。中国是诗的国度,新诗教学走到现在这个地步,实在不该。要确立新诗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当务之急,是让教师感受到新诗教学对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扎扎实实地开展新诗教学。一次同课异构活动,山东师范大学潘庆玉教授和江苏省两位特级教师丁卫军、王益民分别执教《乡愁》。三位教师的课,彰显了新诗教学的魅力,让我们对此又有了足够的信心。
  一、教“新”不忘“旧”
  新诗不同于旧体诗,但新诗绝不是横空出世的,其产生和发展离不开旧体诗,与旧体诗有着千丝万缕的血脉联系。因此,教学新诗要教“新”,但又不能忘“旧”。
  在内容上,三位教师都关注了“乡愁”这一主题的历史内涵。比如,潘庆玉老师的导入就很有意思,既是中国的,又是语文的,更是历史的——
  【片段1】
  师 乡愁除了可以留在我们的舌尖上,还可以留在哪儿?
  生 心里。
  师 留在心里。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还可以留在哪儿?
  生 脑海里。
  师 脑海里,耳畔。总是听见一曲笛声悠悠地吹起,唤我们回去。
  (板书篆书“乡”字。)
  师 (指黑板)大家围在一起,形成一个汉字,这个字是什么字呢?
  (板书简体“乡”字。)
  师 所以,看到“乡”这个字的时候,我们就会想起大家欢聚一堂,大快朵颐,把酒言欢,畅叙幽情的画面—— 一种温暖、温馨的感觉。用“乡”组成的词有乡亲、乡音、乡情,还可以想到一些谚语:“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大家都有这样一个美好的想象。今天呢,我们就上一堂与乡情、乡音、乡愁有关的课。
  潘老师由学生的生活体验入手,引出“乡”,并用“乡”字的篆体,形象地展示含义,让我们感受到了这首“新诗”中“乡愁”的历史感。
  在艺术形式上,三位教师都关注了“意象”这一概念,让学生理解这一“化抽象为具体”的诗歌写作手段。而这一概念,又是非常中国化的,外国的“意象派”代表诗人庞德就是从中国古典诗歌中学习了这一艺术手法。因此,从中国古典诗歌的源头去理解“新诗”,应该是尊重诗歌史、尊重中国“新诗”特质的需要。同时,这也是对余光中这位深受中国古典诗歌熏染的诗人的尊重,是对诗人个性的尊重。请看丁卫军老师的教学——
  【片段2】
  师 一起来读一下,看大屏幕。
  生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乡愁是一方浅浅的海峡。
  师 把它们放在一起,你觉得读起来怎么样?
  生 有节奏感。
  师 有节奏感。你觉得呢?你也赞同她的观点吗?
  生 我觉得很有层次。
  师 把这四句话拼在一块儿,你们感觉怎么样?
  生 我感觉具体有力地揭示出了作者对大陆的思念之情。
  师 很有力量,对吧?我们再读一读这首诗,作者扩充开的会是一种怎样的感觉?
  (学生齐读《乡愁》。)
  师 这样的节奏有什么特点,你来说说看?
  生 抒发了作者的情感,更加优美。
  师 形式上更加优美,是吧?在《周总理你在哪里》中是不是也有这样的结构啊?那个时候老师说这个是什么方法、什么特点?
  生 重章复沓。
  师 对,重章复沓。同学们还记得吗——对着高山喊:周总理……对着大地喊:周总理……他刚离去,他刚离去……能不能把这种节奏读出来?作者说他用这样的结构整齐,写得整齐,它就可以唱起来。我们唱出来就要抒情了,刚才这个同学说有力,还不够是吧?我们带着情感再读,《乡愁》,余光中——
  (学生齐读《乡愁》。)
  这里的“重章复沓”,是《诗经》艺术中的瑰宝。丁老师让学生在朗读中体验,又引入《周总理你在哪里》中的相关句式,促进学生对这一手法的理解,教出了新诗的“旧”味道。
  当然,“新诗”教学又必须体现“新”,要能发掘出属于“新诗”的教学价值,要能“通过挖掘其有异于旧诗的种种质素而获得彰显,否则不如直接叫学生去读旧诗”。所以,三位教师又在努力地教出“新诗”的“新”。看看王益民老师是怎样引导学生从“旧”走向“新”的——
  【片段3】
  师 对于身处战争年代的在外求学的余光中来说,亲近母亲的方法就是写信。大家学过王维的那首《次北固山下》。
  生 (齐)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师 大家还学过杜甫的——“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生齐背),杜甫还在一首诗中写下——“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生齐背)。所以古代、现代,在条件不太便利的情况下,人们表达相思之情都是选择写信,但是余光中把这封信先是缩小到一封信,然后再缩小到“一枚小小的邮票”上。
  王老师在这里引入以信寄托乡愁的古诗,以诗解诗,从“信”到“邮票”的意象转化,打通了古今诗歌的脉络,丰富了教学内容,教出了新诗的“新”。
  又如丁衛军老师引入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这首表现个人之思的古诗,与《乡愁》的最后一节进行比较,让学生体会“最后一小节他是把个人的遭遇和祖国的命运、民族的命运联系起来了”,进而理解这首“新诗”不同于“旧体诗”及其在情感开掘方面的突破,也教出了“新诗”的“新”。   新诗的教学要教“新”不忘“旧”,“新”“旧”相济,才是把新诗当作新诗来教,才能让新诗教学真正焕发魅力。
  二、教“诗”不忘“言”
  由于各种因素,新诗教学存在着简单化和泛人文化的倾向,很多教师要么只是让学生很随意地读,美其名曰“美读”,但具体“应该怎么读”“为什么要这样读”,则一概不论;或者就是抛开诗歌的语言形式,大谈诗歌的主题思想。这样的新诗教学可以归结为一点,那就是——脱离文本的言语形式,无视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教“诗”而忘“言”。“一定的言语形式实现一定的言语内容”,三位教师都能以诗歌有意味的言语形式作为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文本的言语形式体会作者的情感内容。教师通过换词、转换句式等方式品读语言,由“言”走向“意”,再由“意”反观“言”,实现言意兼得的语文教学。
  王益民老师是这样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音韵美的——
  【片段4】
  师 那么我再来改一下这一句,“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的邮票”。
  生 “小小的”是叠词,具有音韵美,在诗歌里要有音韵美,和下面形成对偶。
  师 和下面形成对偶,而“乡愁是一枚小的邮票”这句话好像不对。你说“小小的”是叠词,具有音韵美,讲得太对了。大家把四节里乡愁位置的几个词读一遍给我听听。
  生 (齐)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
  师 你们发现它们在音调上有什么规律?
  生 (齐)都是第三声。
  师 都是第三声,这是偶然还是有意为之?
  生 有意为之,押韵。
  师 那我第一、第四声也可以押韵,大家再读读。
  生 第三声读起来可能更加委婉一点,更容易抒发乡愁的感情。
  师 更加委婉、更加曲折,那你读一读。
  这里,王老师通过改、读,让学生体会“叠词”和“第三声”音韵表达的效果,感悟诗歌表达形式传达出的情感意味。
  丁卫军老师引导学生在朗读中体会诗歌语言的时间性和空间性的艺术特点——
  【片段5】
  师 四个小节,结构整齐,同学们读得也很整齐,节奏上变化不大。体味一下,齐读,轻轻地读。
  (学生读。)
  师 再体会一下,小时候……
  (学生读。)
  师 后来啊,怎么样?什么感觉?本诗涉及几个时间点: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啊,而现在。“现在”是什么时候?作者写诗仅花了20分钟的时间,就成就了这样一首经典。他1951年去台湾,1972年写这首诗,在这之间他到香港求学,又到美国求学。他1928年生于南京,离开故土已经太久了。1972年用20分钟写下这首诗,他情感怎么样?“bong”爆炸了是吧?我们再读一遍,小时候……
  (学生读。)
  师 这里显得时间怎么样?对,漫长,有历史感,是不是?我们注意红字的部分,我在这头,要读出什么?对,空间感,是吧?来,再读。
  (学生齐读《乡愁》。)
  新诗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钱梦龙老师说过:“课程意识助我定向。在进入教学过程之前,我一般要问一问自己:我教的是一门什么课?为什么教这门课?怎样教这门课?这样教对促进学生的发展有什么意义?等等。后来渐渐养成习惯,‘课前自问’变成了一种自觉的意识,这大概就是所谓的课程意识。这种课程意识,看似很‘虚’,其实它关系到整个教学活动的走向,决定着教学的成败。”语文课程是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语文教师要有这样的意识,新诗教学“通过语言层面跨过意象的桥梁进入意境的彼岸”,才能让新诗教学真正成为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不可忽视的手段,彰显新诗教学的独有价值。
  三、教“读”不忘“写”
  诗歌教学离不开朗读,教学诗歌也最容易想到这种手段。但朗读要运用得得体、有效,却并不容易,三位教师的朗读运用是出色和有效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朗读”的阐述是:“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核心就是“贴着文本语言”,在对精致的新诗语言的品读中,体会作者细腻的情感。
  丁卫军老师的课,没有琐碎的分析,除了必要的资料引入,就是让学生在不同形式的朗读中体会诗歌的情感,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读”贯穿整堂课,丁老师非常注重对学生诗歌朗读感觉的引导,多次强调要“轻轻读”“静静读”“轻轻地读一读”,这里的“轻轻”和“静静”不仅仅是声音的,更是心灵的。只有在这种状态下,学生的朗读才是与诗歌进行心灵与心灵的交流与碰撞。王益民老师的课,是“贴着文本语言的课”,在不断的比较品读中,揣摩语气语调,体察诗人情感。潘庆玉老师的课,让学生在写的过程中体验,在体验中朗读,走进乡愁营造的情感世界。总之,读是三位教师共同的教学手段,只是运用的方式不同而已。
  除了“读”,三位教师最明显的就是对“写”这一教学手段的运用。课上,丁卫军老师这样引导:“我们静静读的时候,你的眼前会看到什么?你的耳旁会听到什么呢?选取一小节,把你所看到、听到的用你的文字描写出来。先静静地读一读,然后开始动笔。你看,作者朴素的话语中饱含深情,你的文字在描写中一定也有你的情感,人称直接用‘我’。”诗歌的理解需要想象,丁老师要求学生选择其中的一个画面,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设身处地地体察诗人的情思,在想象中写,在写中理解,既训练了学生的写,又加深了对诗歌的理解,写的过程是指向诗歌阅读的。整个写的过程围绕着“意象”进行,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选择意象,营造意境,获得的不仅仅是关于思想情感的静态知识,更重要的是诗歌“意象”和“意境”的实践知识,这是难能可贵的。丁老师的評价都是围绕“意象”和“意境”展开的——
  【片段6】
  生 作者仿佛看见母亲就坐在他身边,在那里静静地、安详地看着他。一个眼神充满温情,一个笑容倾注了母亲对自己所有的爱。作者对母亲的逝去感到十分痛心,对自己没有好好照顾母亲感到后悔。   师 你是着重写了母亲的眼神,母亲看儿子的笑容。还有吗?
  生 月光下,海面波澜不惊,只听见波浪拍打海岸的“啪啪”声,让我心静如水。海那头,美丽的新娘在皎洁的月华下是那样的动人。看着看着,我那美丽的故乡渐渐与新娘融为一体。啊,故乡,我何时才能带着我的新娘再次走进你的怀抱。
  师 想到了新娘,想到了故乡的新娘,想到了新娘所在的故乡。还有吗?
  ……
  “母亲的眼神”和“母亲看儿子的笑容”,“新娘”“故乡的新娘”和“新娘所在的故乡”这些评价,强调是“意象”以及这些意象所营造出来的意境。所以在一个学生用“美丽”来形容“海峡”的时候,丁老师的评价是“试着能不能换一个词,你把这个意境写得很好”。指出了“意象”选择得不当对意境的影响。对“意象”和“意境”这些诗歌核心概念的理解,就是在写作中不断强化的,让学生“有感觉”的。
  潘庆玉老师的课,其主体就是“写”。潘老师对写的运用方式是很奇妙的,主要是填字,通过写至少取得了以下效果:还原诗歌情境,想象具体生动的画面,促进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极大地激活了学生的思维,用自己的想象丰富了诗歌内容,把“想象”这一解读诗歌的手段运用到了极致;对诗歌“意象”和“意境”的运用有了实践性体验,积累了相关的诗歌写作经验;丰富了学生对诗歌写法的理解,在比较中,加深了对“含蓄委婉”和“逼真、真实、震撼人心”两种不同写法的认识。潘老师对“写”的运用是极具开放性的,填词是基于多元理解的开放,写法的理解是基于不同风格的开放。潘老师最后说:“诗到底怎么写,就看诗人在这首诗里,他是想传达更多的朦胧的美,还是想传达更多逼真的、震撼人心的细节美。”这是一种开放的诗歌教学,是基于诗歌这种文体特点的选择。诗无达诂,正是注重开放,学生的写才异彩纷呈。
  从丁老师和潘老师的诗歌教学来看,我们大致可以看到诗歌教学中“写”一般具有以下两个特点:一是指向阅读;二是呈现开放。前者是阅读教学中的写,后者是文学作品教学中的写,对于一线教师的诗歌教学很有启发。
  综观三位老师的课,在重视引入作者生活经历帮助理解诗歌的一致性外,又各有特色。王老师的课注重对语言的品读,丁老师的课注重朗读手段的运用,潘老师的课注重写这一手段的运用,但殊途同归,都让学生走进了诗人所构建的艺术世界,读懂了诗人,也读出了自己。三位教师的教学展示,让我们有理由说,新诗的魅力是“别的形式所不能替代的”!
  参考文献:
  [1] 孙文辉.《雨巷》教学的诗歌史意识[J].名作欣赏,2010(13).
  [2]钱梦龙. 我这样上语文课[J].中学语文教学,2014(9).
  [3]张玉新,李金红,王春,史世峰.新诗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确定[J].中学语文教学,2011(8).
  [4]李節.当前中学新诗教学的几个问题——访诗歌评论家吴思敬教授[J].语文建设,2008(6).
其他文献
摘 要:“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复习课应该从等差数列的基本量计算问题以及证明(及构造)问题开始,引导学生回归基本概念和性质,把握问题本质,经历解题过程,从而发展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灵活运算和严谨、规范推理、论证的能力。高效的教学还应基于学生的已有认知,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并重点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等差数列》复习课的教学注意基于学生错误,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启发学生思维,提炼通法,优化过程
期刊
摘 要: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一课的教学,通过“提出问题,引入新课”“对比实验,探究原理”“层层递进,选择装置”三个环节,发展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化学核心素养 二氧化碳制取 教学设计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5个方面。”综观学生的化学学习过程,化学学科核
期刊
摘 要:在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帮助学生克服前摄抑制——之前学过的材料对保持和回忆以后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也称前摄干扰。学习“分数的意义”的关键是理解“单位1”,之前学习的分数概念和除法意义会让学生形成前摄抑制。对此,教师不要直接呈现具体的物体数量,要先呈现抽象的一个整体,引导学生平均分。  关键词:前摄抑制 分数的意义 教学改进  奥苏伯尔指出,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结为一条原理的话,
期刊
摘 要:小说审视的不是现实,而是存在。虽然鲁迅先生在夏瑜坟头添上一个花环看似有悖于当时的习俗和生活的真实,但艺术描写可以超越事物的本真形态,是在强化生活和艺术的关系。从文本出发,分析茶馆里出现的三类人,认为二十多岁的人和驼背有可能在以后的日子里倾向革命,为夏瑜的坟头送花环。  关键词:生活真实 艺术真实 存在 平添 精神危机  夏瑜坟头的花环会是谁送的?这一问题,历来鲜有人论及。  主要原因有二:
期刊
摘 要:聚焦表达,让绘本助力习作教学,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读写能力。通过在模仿中创生、在比较中揣摩、在品读中生成等路径,引导学生在绘本阅读中发展语感,积累语言,使绘本阅读与习作共生长。  关键词:绘本 习作 模仿 比较 品读  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绘本作为一种图文结合的阅读材料,借助精美的图画、儿童化的语言以及童稚的视角,能有效激发学生阅读的热情。聚焦表达,让绘本助力习作教学,提升学生的
期刊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27页。  【教学目标】  1.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法和算理,能够正确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  2.经历利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过程,提升知识技能的迁移水平,培养数感。积累丰富的猜想、举例、验证、建模等数学活动经验。  3.培养认真细致、自觉反思的学习习惯,培养合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教学重点】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法和算理。  【教学难点】  连续进位
期刊
摘要:物理教学中,学生自主创新实验可以成为学生理解知识、体验知识、感悟知识,以及将知识转化为素养的重要桥梁和催化剂。“运动和力”为初中物理的重难点内容,知识点抽象、零碎且不易理解。复习这一内容时,针对重力、弹力、摩擦力三种力以及这三种力和运动之间的关系,以学生自主创新实验为引子,串联课堂,将“玩实验,学物理”的理念体现得淋漓尽致。  关键词:创新实验 运动和力 中考复习  在物理教学中,学生自主创
期刊
摘 要:教学《美丽的丹顶鹤》一课,以核心问题统领,通过习词语、品词句、悟插图、延故事等环节,丰富语言感知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该课凸显了四个亮点:紧扣题眼,体现自主探究;创设语境,提升语言表达;引导想象,发展形象思维;适度拓展,实现有效迁移。  关键词:核心问题 自主探究 语言表达 形象思维 有效迁移  一、课堂实录  (一)习词语,质疑导入  核心问题统领下的教学,一般会在导入环节引发主问题,以获
期刊
摘要:数学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帮助学生发展与当代正活跃的数学家相一致的理解方式和思维方式。数学教学要注重引导学生经历知识发现和问题解决的探究过程,学会数学的探究方法。以对一道平面几何题的探究为例,说明一个数学探究的基本模型:从问题出发,寻求多种不同的解法或证明,拓展得到新的问题或结论,应用已有的结论解决新的问题。  关键词:数学探究 基本模型 证明 拓展 应用  数学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帮助学生发展与当代
期刊
摘要:对数学历史文化的体验能提升数学教师的学科知识水平,帮助他们体验数学知识的人文背景,增加对数学知识以及之间关联的认知和掌握,感受数学思想与方法的应用价值,从而更好地设计和实施教学。梳理“椭圆”的历史文化,可以丰富数学的经验知识,还原知识的获得过程,沟通知识之间的关联,体验巧妙的数学方法,形成结构完备、内涵丰富、“知情意”有机融合的椭圆文化图式。  关键词:椭圆 经验知识 获得过程 知识关联 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