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幼教发展历史 促进幼教品质提升

来源 :山西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q521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教育不仅是教育系统中的一部分,更是关乎幼儿终身发展的奠基教育,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从清朝末年到20世纪末的近百年进程中,山西幼儿教育事业紧跟时代脚步,不断更新发展,可谓“改头换面”,硕果颇丰。回顾山西幼教事业的风雨历程,汲取其发展的有益经验,是提升山西幼教品质的有效途径。
  一、回望曲折前进中的山西幼教事业
  通史明智。对本地区幼儿教育发展历史的全面认知和把握是我们改革今日幼儿教育、提升幼教品质的必经之路。通过对历史的考证发现:20世纪山西幼儿教育从其发展性质即上升性和曲折性划分,可以分为萌芽起步阶段、曲折前进阶段、低迷发展阶段、全面突破阶段。
  1.1902~1936年为萌发起步阶段。随着癸卯学制的颁布,山西省幼儿教育从此萌芽,于1908年在太原北城开设了第一所育婴院,即后来的育婴堂。“中华民国”成立后,幼儿教育机构不再附属于育婴堂,被纳入正式机构,命名为豢养园,太原市幼儿教育从此起步。此后,随着幼儿教育需求的不断增加,一批由政府、留学归国人士、基督教人员创办的优质幼稚园应运而生。伴随幼儿园数量增多、幼儿教育性质变革、幼儿教师素质提升,该时段山西幼儿教育平稳起步。
  2.1937~1957年为曲折前进阶段。这段时期经历了抗战的爆发和新中国成立这两件大事,对山西幼儿教育发展影响重大。1937年抗战爆发,日军入侵破坏,加之1939年根据地时期左倾思想的错误指导,全面发展的幼儿教育思想受到质疑,多数学校停办、幼儿教育受到重创。直到新中国成立后,山西幼教事业才再次拥有稳定的发展环境,政府着力重建战争中受创的教育事业,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师管理进行改革,匡正幼教思想,扩大办学规模,在曲折中实现幼儿教育发展。
  3.1958~1978年为低迷发展阶段。受大跃进思想的影响,1958~1965年幼儿园数量盲目增长,质量却在下降。接着,受到十年文革破坏,多数幼儿园被迫停办,仅存下来的几所幼儿园也没有统一的大纲教材,各行其是。同时,受“左倾”错误思想指导,教学内容也变成脱离幼儿生活经验,违背幼儿身心发展的空喊口号的政治教育,质量明显下降,呈现低迷的发展态势。直到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才得到恢复发展。
  4.1978~2000年为全面突破阶段。山西省政府全面贯彻落实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高度重视幼儿教育,出台幼儿园相关政策,促进了幼儿园数量的控制和质量的提升。1979年省厅专门下发《关于加强幼儿教育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对各级政府和教育局的职责和任务进行了明确的划归,加强对幼儿园工作的规范管理,幼儿园发展呈现正规化和规范化,幼儿教育步入了崭新的阶段。幼儿课程也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完善,增添了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课程。另外,通过多种形式对幼儿教师定期培训,提升教师课程建设能力。这一系列举措促进了山西幼儿教育的强劲发展,实现全面突破。
  二、規整与时俱进下的山西幼教发展特点
  1.办学规模。整个20世纪,山西幼儿教育事业始终与我国社会发展水平保持一致,整体走向是曲折上升的,呈现了从无到有,从星火到燎原的发展态势。这期间虽然经历了抗战、大跃进、文革等大起大落的波折,但是在省政府和省教育厅的共同治理和调整下,山西省幼儿教育事业回归发展常态,避免了极端追求数量忽视教育质量的办学误区。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山西幼儿教育更是紧跟时代步伐,及时调整、规范管理,向幼儿教育的正规化、现代化大步迈进。
  2.课程设置。山西幼儿教育课程变化的整体特点是:由养育、照顾生活起居到传授知识、培育幼儿;由无序随意到依据儿童身心特点精心设计;课程总类由少到多,形式更加多样化和精细化,在原来简单的识字、看图、歌舞、手工、游戏基础上进一步细分课程,增加了语言、体育、常识等课程。同时,课程中游戏的地位日益突出,尤其是走出为游戏而游戏的设置目的,将游戏和教学有机融合在一起。另外,课程的编排、教材的选定由政府统一规定发展到各园按照实际情况编排发掘园本化教材和教学内容,幼儿园向着个性化和特色化健康发展。
  3.师资保障。整个20世纪,山西幼儿教师的素质是一个整体上升的趋势,入职教师的筛选趋于正规严格,教师的培训和讨论会逐步成为幼儿教师提升素质、提高教学的途径。清末教师最初由文化水平低的妇女、乳媪充当,只负责幼儿起居,无教育能力。民国时期,对教师的要求有所提高,要求有一定文化基础的人担任教师,甚至从北京专门聘请教师,以提高幼儿教育的质量。新中国成立后太原市举办幼稚园师资培训班,为幼儿教师提供相关的学习资源。改革开放后,对幼儿教师的规范趋于全面化,进一步完善培训体系,召开幼儿教师培训会,定期组织培训课程,加强幼儿教师交流,师资队伍不断壮大强盛。
  三、反思中寻求提升幼教办学品质的途径
  1.政策体系。通过回望山西幼教发展历程我们发现:山西省幼儿教育发展阶段的过渡都是在政治、时代变革的背景下发生的,制度的变革对幼教事业发展的影响之大可见一斑。从山西幼儿教育事业的历次大调整来看,科学合理且持续的政策体系是幼教事业健康发展的保障,在今后幼教的发展中应该保证政策的连贯性和科学性,从长远的发展角度规划整个山西幼儿教育的发展方向。
  2.办学规模。整个20世纪山西幼儿教育经历了抗战和文革时期的惨淡经营,参与了大跃进时期的盲目扩张,进行了改革开放后的科学调整,最终实现了有序健康的发展。这给今后幼教发展带来一个深刻的教训:盲目扩张幼教规模而疏于管理会严重影响幼儿教育事业有序发展。在扩大幼儿园规模、发展幼教时,保证幼教质量是幼儿园发展的必需。因此,幼儿园规模的扩大要符合幼儿的实际需求,更要加强幼儿园的管理,严格办学资质的审核,提高幼儿园办学质量以保证入园人数和幼儿教育质量。
  3.课程体系。纵观整个20世纪山西幼儿教育课程的变革,可以发现其是一个从不规范到规范的过程、保育到教育的过程、关注政治到关注幼儿本身的过程。抗战和文革时期的幼儿教育内容,由于缺乏对实际、对幼儿的关注,导致幼儿教育质量下降是我们应该深深吸取的教训。幼儿教育课程的设置要基于幼儿已有的发展水平,关注幼儿身心发展,服务于幼儿的生活经验和今后完整人生的发展。此外,在丰富幼儿教育内容、完善其课程体系的过程中应把幼儿教育的启蒙性放在第一,充分发掘幼儿园自身优势资源,提高各地幼儿园课程建构能力,实现幼儿教育的个性化和特色化办学,避免幼儿教育小学化。
  4.师资保障。幼儿教育是关乎一个人终身的奠基教育,对人的影响可以说是超越于高等教育的。而幼儿教育中的关键人物——教师,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关乎幼儿教育质量的高低,一批高质量的幼儿教师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坚强支柱。因此,要加强对幼儿教师选择与培训方面的管理,促进幼儿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同时,在幼儿教育发展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幼儿的发展,而且要关注教师发展和其自身价值的实现,提升幼儿和教师的幸福指数。
  总而言之,幼儿教育的改革要顺应时代变迁,基于顶层设计,及时调整。幼儿教育规模调整、课程改革、师资培养应立足于幼儿个体发展和生活经验,关注幼儿整个人生发展。
  (作者系山西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研究生)
  (责任编辑 岳 舒)
其他文献
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步推进,解放思维、发展思维成为不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逐步关注的目标,同时也是很多教师教学思想转变的重要体现。化学是一门非常考验学生思维能力及操作能力的课程。在化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很多学生并没有充分理解化学知识,特别是很多化学反应的原理和过程学生并不了解,完全依靠死记硬背来记住这些知识,学习效率很低。而转化思想的运用可以接近教师的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解题思维能力。本文从过程转化、本质
期刊
格布哈特在《写作过程与意图》中说过:“寫作从来就不是一种个人行为,当你写作时,就是在试图与他人交谈。”新课标也提出要“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这些充分说明写作的根本目的在于交流,创作者通过文字将个人内部之意变为外部之言,构建的一定意义的世界,不该单纯是为了宣泄自己的思想情感,更多的应该是激励、引导、说服、影响读者,引起他们的认可和共鸣,最终实现写读间的交流沟通。信息社会的高速发展催生“
期刊
特级教师李凤的“无痕语文”教学理论倡导语文教学更多的是在“熏陶”“浸染”中积累,讲究的是平素涵养,让学生经常“泡”在“语言实践之吧”,沉潜涵咏,策划交际,养真气,练内功。在不显露教学意图的前提下,让学生在真实环境中感悟文化魅力,在自然交流中体味交际,在和谐的人文氛围中进行伙伴化、生态化、开放化的探学,让学生在栩栩如生的语言学习环境中生成知识与智慧,提高语文综合素养。“无痕”语文,讲究理想的语文素养
期刊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的确,解决问题是一种技能,而提出问题则是从全新的角度看待问题。由此可见,提出问题是学生创新思维运转的开始。  一、强化预习指导,在经验交融中提出问题  学生进入数学课堂时,已经不再是一张白纸,他们在生活中已经接触了一定的数学知识,为数学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强化预习,将自己原始的知识经验与课堂新授内容进行交融、
期刊
初三思想品德复习课一般的流程是以教师讲授解读考点为主,练做相关习题为辅,然而这一过程貌似知识的重复讲练,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学生也不能接受,更谈不上实现课程的三维目标。如何提高复习效率,上好一节复习课,笔者以初三第六课中《人民当家做主的法治国家》的复习课为例,谈谈自己的认识和思考。  一、我要学,不是“要我学”  新型的学生观是: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是知识的探究者,是教师教学的合作者、参与者。在这节课
期刊
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人生识字聪明始”,识字能力是学习能力的基础。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是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讲,一打开课本就是大量的、抽象的归类识字,这就决定了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为了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主动地识字,教师要根据儿童年龄特点,有意识地激发他们的识字兴趣,拓宽识字途径,培养识字能力。识字教学的方法有很多,如何从众多的方法中找到适合
期刊
在教学中我们发现,目前国家推行的统一教材大多是为城镇学生设计的,有些内容对于农村学生来说是有一定距离的。作为教师,就是要在把握好教材内容的同时,把目光投到学校和生活周围触手可及的材料与实践当中去。我们农村有神奇的菜园、满地的野花,还有美丽的大海和海边的贝壳……这是生活在城里的学生所无法感受的、充满生活气息的活动资源。因此,我们可以借助这些农家、渔家的文化特色,依靠乡土材料去开展数学综合实践活动。 
期刊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党立足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推动教育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发展的本质要求。其中,“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充分体现了党和人民对教育的殷切期望,集中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与时俱进的创新。  “立德树人”的教育任
期刊
新课程标准将数学教学中的“双基”发展为“四基”,在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学会领悟数学的基本思想以及积累基本的活动经验,将学生对数学基本思想的学习提升为课堂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那么根据“四基”要求,教师在数学课堂上应如何做到基础知识技能以及基本思想的兼顾,既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基础技能的训练,又能在课堂内容中有效渗透基本的数学思想呢?  一、有效融合,引领学生体验数学思想  数学思
期刊
让,即让位;引,即引导。“让学引思”,就是在日常课堂教学中,把教学的主体让位于学生,让学生发挥自身能动性,主动地去学习;同时,教师在教学中应发挥指导作用,对学生日常的学习进行点拨、启发,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改进其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完成对知识的自主构建和自觉迁移,提升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作为高中教师,我们更应该在高中教学阶段,深入了解高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把握学生的思维特质,以“让学引思”为手段,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