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逍遥游》的精神境界

来源 :博览群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wenqqw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齐物是庄子思想的核心,庄子在齐物思想基础上提出一个理想的人生境界,即精神的逍遥。庄子《逍遥游》一篇中主要用寓言形式对逍遥做了详细的阐释,分别关于圣人的逍遥和世俗的逍遥;关于圣人的言行和世俗的言行;关于圣人逍遥的无用和大用。
  关键词:圣人;逍遥;齐物;精神;道
  “逍遥游”是庄子最理想、最自由的生活方式,“逍遥者,广大自在之意,即如佛经无碍解脱。”【1】《庄子》开篇即描绘了其理想中的逍遥。庄子的逍遥游并非一般的逍遥自在,纵如宋荣子泯忘毁誉、列子御风而行,亦有所依托,“宋荣子不足慕,列子亦不足慕”【2】,只是普通的逍遥。庄子的思想核心是“齐物”,期望达到一个齐物我、同生死、泯是非,顺乎天性而行的天然状态,这就决定了其不能在身体上得到逍遥,而是达到一个看似更残酷无情的至善状态,对物、对己、对自然的无情的善。庄子齐物要达到的境地是由齐物到忘言而顺遂自然。人最大的尽性即是精神逍遥,不滞于物,人我两忘,“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3】。如《庄子》外篇《天运》曰:“古之至人,假道于仁,托宿于义,以游逍遥之虚,食于苟简之田,立于不贷之圃。逍遥,无为也;苟简,易养也;不贷,无出也。古者谓是采真之游。”
  庄子善用寓言论述形式,不拘泥于具体事物而更重其寓意。《庄子集解》解释就是“意在此而言寄于彼。”若执著于庄子“齐物”思想而误读如“蜩与学鸠”为尽性而为,同样为真正的大逍遥,即是对寓言的文字过于执著,对庄子寓言真意的把握有失偏颇。庄子思想多有难以言表之处,故对其寓言的把握尤其重要。
  一、逍遥的圣俗两重性
  庄子在齐物的思想基础上产生出一个对人的定位问题,“若各据其性分,物冥其极,则形大未为有余,形小未为不足……苟各足于其性,则秋毫不独小其小,泰山不独大其大矣。”【4】物我齐、生死同、是非泯,万物各足其性。但人不能自我坎陷,舍却精神之用,故而追求一种更为终极的逍遥游,即精神的绝对自由,不累于物,不限于俗,“无为虚淡,逍遥适性,荫蔽苍生。”逍遥游,即为消除习心,无所沾滞而悠然自得、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5】
  庄子开篇引入《齐谐》中大鹏形象既是比喻逍遥的至大至广状态,用巨大的形象引人突破常识的限制,给精神一个充分展开的空间。“此逍遥主意,只是形容大而化之谓圣,惟圣人乃得逍遥。”【6】万物皆可大可小,“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有国于蜗之左角者曰触氏,有国于蜗之右角者曰蛮氏,时相与争地而战,伏尸数万,逐北旬有五日而后反。”两国相争,伏尸数万,在庄子只是形容其为蜗角之争,何以大鹏独得其大?其背几千里之广,其翼若垂天之云,其飞达九万里之高?大鹏代表了真正的逍遥境地,非仅为人尽其物性之大。“王钟镛说:逍遥游是指的明道者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以后所具有的最高精神境界。大鹏就是这种人的形象。”郭象注为“鲲鹏之实,吾所未祥也。夫庄子之大意,在乎逍遥游放,无为而自得。”【7】庄子借大鹏的形象,比喻至高的精神自由,即是体现了人的精神脱离肉体和自然的限制,而冥合于道、游心于道,与自然之道并行而体察万物。正如大鹏从九万里高空俯瞰苍生,太远而苍苍茫茫,若从道出发体察万物,万物亦皆渺小如蜗角之国,虽尽其性亦不能独成其大。圣人突破时间、空间、生死、是非的限制,“顺万物之性…游变化之涂…何往而有穷哉。”【8】是以圣人无己、无功、无名,游心于道,此之为真正的圣人逍遥,“圣人之所以逍遥者,以道,不以形也。”【9】
  蜩与学鸠对大鹏却是嘲笑的态度,我也是尽力而飞,不可至则止而落于地,同样逍遥自得,你何必上升九万里而南飞呢?郭象对蜩与学鸠的注释为“苟足于其性,则虽大鹏无以自贵于小鸟,小鸟无羡于天池,而荣愿有余矣。故小大虽殊,逍遥一也。”【10】郭象认为小鸟自足其性、自得其乐,与大鹏的逍遥是同一的。但后学对此多有异议,释德清在《庄子内篇注》中说“谓世俗小见之人,不知圣人之大”;王钟镛认为蜩与学鸠与斥鷃皆指世俗之人;日本福永光司亦嗤之为“侏儒之群”;陈鼓应说之二虫因为无知而嘲笑。此处同于《秋水》中关于小大之辨,井底之蛙自认其大,却不能容一只海龟,听闻大海的广阔之后又茫然若失。蜩与学鸠的逍遥虽同是逍遥,却不同于大鹏的逍遥,而是同于宋荣子、列子之类的逍遥。宋荣子“定乎内外之分,辩护荣辱之境”,却只是“唯能自是耳,未能无所不可也”;列子御风而行,虽免于自己行走,但“非风则不得行,斯必有待也。”【11】此二人与二虫虽各得自性逍遥,却未能脱于自然,虽齐与物却未能坐忘自身,陷身于具体事物和自身得失之间。无不可言,言无则为有,故虽同为逍遥,游身于道,却不能与道偕行,此之为俗世的逍遥。
  二、圣人逍遥之道
  尧让天下于许由,许由辞曰:你治理天下已经很好了,我只不过像鹪鹩、偃鼠一样,仅需一根树枝、一点水就够了,我要天下做什么呢?游心于道的人,怎会在意一个圣人之名呢?《老子道德经注》中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任自然,无为无造,万物自相治理,故不仁也。圣人与天地合其德,以百姓比刍狗也。”【12】万物齐一,各自适其适,圣人亦自适其适,游心于道,是以圣人体现出一种对万物无情的至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吾何以天下为哉?”(《让王》)圣人“处于六合,顺于四时,自得天地之间,逍遥尘垢之外,道在其中,故不用天下。”【13】天下至重,而圣人不因天下害其生,是有其更高的境界和更高的逍遥。圣人的自性逍遥为终极人性的体现,或言之为最高的幸福,何以普通百姓不为之?肩吾听闻接舆描述圣人之言以为狂而不信,即为连叔所说,非独形体有聋盲,知也有之。如蜩与学鸠之有小知,不如大知;肩吾之有小识,没有大智,对圣人之行才会不信不屑。“圣人之心,极两仪之至会,穷万物之妙数。故能体化合变,无往不可,旁礡万物,无物不然。”【14】庄子用不同寻常的语言来描述圣人,遇水不溺,遇火不热,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皆是为表现一种圣人同生死、泯是非,与天地精神往来而契合于道的逍遥境界,《秋水》中说:“非谓其薄之也,言察乎安危,宁于祸福,谨于去就,莫之能害也。”化身于道,则无所不能,无所不能而无所为,无所为而无所不为。“极言其无为而化世者,必是此等人物也。”【15】世人所誉之尧舜,只是圣人的尘垢秕糠,圣人又怎会劳碌于世俗之事呢。   “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涂中乎?’ 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涂中。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秋水》)这即是庄子对圣人之道的追求,楚国的相位被庄子比作死去被供奉着的乌龟壳,故自己更愿意做一个活着的乌龟,自得于污泥之中,远离于世俗之外,世俗尧舜之圣名只是圣人的尘垢秕糠,庄子何必劳劳碌碌追求呢?故庄子选择了一种“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无以得殉名”,放任百姓自得其乐,放任自己自性逍遥的生活。道为最高的至善至美的存在,生养万物而不为主。大道废而后有仁义,大道废亦是因人为而败之,执而失之,“物有常性,而造为之,故必败也。物有往来,而执之,故必失也。”【16】圣人如能安守于道而不为,万物将自化而成。是以圣人超然物外,自性逍遥,对万物无情而大善。
  三、圣人逍遥无用之大用
  《人间世》最后一句说:“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庄子通于玄理,独超方外,以道体察万物,深明无用之大用。庄子用两则寓言来论述精神逍遥无用之大用。庄子表达的是一种契合于道的思想,无法用语言直接描述,《天道篇》中说:“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言传也”,《秋水篇》中说:“可以言论者,物之粗也;可以意至者,物之精也;言之所不能论,意之所不能察致者,不期精粗焉”,精神逍遥游就是一种不可言说、不期精粗的存在,言说出来就陷入一隅而有失全面,故用大鹏和圣人的具体形象来传达其意;精神逍遥之大用亦不可言,故用寓言以达到“求之于言意之表,而入乎无言无意之域”的作用。
  惠施由于葫芦太大无所用之而把它剖击了,故言大未必佳。成玄英认为,惠施以大葫芦作比喻其实是讥讽庄子之言,庄子之书虽然气势磅礴恢弘,但不切社会实际,故虽大而无所用。【17】庄子则以一个比喻来反驳惠施,惋惜惠施不善用大,未能直达玄理,不能理解无为而无不为、无用而大用的深意。同为不龟手药,有人只是用来辅助洗衣服,有人却可以凭借它封侯拜相,此即不龟手药的大用;同是大葫芦,惠施因为大而无所容,脆而不能自举,就废弃掉了,庄子则可以借大葫芦遨游江湖,逍遥自得;同是思虑之心,百姓将其用之于功名利禄、材米油盐,终日忙忙碌碌而一无所获,是为有蓬之心,圣人则任物自化,无为而无不为,不妄求道而与道同游,不为于物而万物皆宜,是为得道之心。庄子的磅礴恢弘之言虽不合于世,又大合于世,不合于时又大合于时,是为广度世人的真意,惠施有蓬之心,不能达于玄理,故妄加讥讽庄子之书。
  有用与无用是为相对概念,我们对物的有用、无用评价多从自身出发,从最初就陷入了狭隘之地,就放弃了齐物之境。“有用则与彼有功,无用则自全其生”,惠施的有用即是对人有用,如大树,虽独自大其大,但“大本臃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之涂,匠者不顾。”这本身就是对齐物的否定,庄子说万物齐一,人物皆无贵贱,“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以俗观之,贵贱不在己。”惠施即落入了“自贵而相贱”的境地,把自己凸显出万物之上,就等同于蜩与学鸠的狭隘视野,偏于一隅;庄子则是像大鹏一样从九万里高空俯瞰万物,万物各大其大,各小其小。自认有用,自认技巧精湛的狸狌之属,“皆以利惑其小,不谋其大故也…前虽遂意,后必危亡。”【18】如惠施所指大树,若执于小用则易早夭折,亦如犛牛执鼠虽大而不得。若能立于无何有之乡,广漠之野,则“无为虚淡,可以逍遥适性,隐蔽苍生。”【19】如能逍遥适性,尽其天年,足其天性,就是无用之大用,“夫割肌肤以为天下者,天下之所知也;使百姓不失其自全而彼我俱适者,悗然不觉妙之在身也”【20】,圣人逍遥所以无用是因俗人没能看到其对世俗生活的作为。圣人之为冥合于道,虽生养万物而万物不知有之。“惠以庄言为无用,不知庄之游于无穷。”【21】
  注释:
  【1】释德清《庄子内篇注》
  【2】王先谦《庄子集解》
  【3】郭庆藩《庄子集释》19页
  【4】郭庆藩《庄子集释》87页
  【5】钟泰《庄子发微》,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3页
  【6】释德清《庄子内篇注》
  【7】郭庆藩《庄子集释》3页
  【8】郭庆藩《庄子集释》23页
  【9】释德清《庄子内篇注》
  【10】郭庆藩《庄子集释》10页
  【11】郭庆藩《庄子集释》22页
  【12】王弼《老子道德经注》15页
  【13】郭庆藩《庄子集释》957页
  【14】郭庆藩《庄子集释》36页
  【15】释德清《庄子内篇注》
  【16】王弼《老子道德经注》78页
  【17】郭庆藩《庄子集释》41页
  【18】郭庆藩《庄子集释》46页
  【19】郭庆藩《庄子集释》47页
  【20】郭庆藩《庄子集释》192页
  【21】王先谦《庄子集解》
  参考文献:
  [1]王弼.《老子道德经注》.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1月第一版.
  [2]释德清.《庄子内篇注》.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8月.
  [3]郭庆藩.《庄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2月第三版.
  [4]王先谦.《庄子集解》.
  [5]钟泰.《庄子发微》.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6]陈引弛.《庄子精读》.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
  作者简介:张新民(1989-),男,河南辉县人,汉族,西藏民族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中国传统哲学。
其他文献
摘 要:萨尔瓦多·达利,西班牙画家,是超现实主义绘画大师级人物。与毕加索、马蒂斯共同命名为二十世纪最有代表性的三个画家。达利作为超现实主义绘画在美术领域的主要代表,饱受人们关注和争论。奇怪、梦呓般的形象创造,不仅启发了人们的想象力、诱发人们的幻觉,并且吸引着观赏者的视觉焦点。近乎于疯狂的想象力与现代的潜意识精神学说相辅相成造就了梦幻般的艺术样式,为20世纪的画坛增添了许多光辉。而《记忆的永恒》就是
期刊
摘 要:中国传统人物画和传统戏曲同属于中国古典主义美学范畴,传统人物画以人物来表现古典哲学及其伦理观,具有强烈的叙事性和形式感,这一点与传统戏曲是高度一致的。在画面构建和艺术表达所遵循的法则上二者又相互关联。本文试以《韩熙载夜宴图》为例,通过传统戏曲的表现特征来赏析其舞台艺术架构。  关键词:中国古典艺术;《韩熙载夜宴图》;舞台艺术  一、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的舞台间架  中国古典艺术十分重视意境。意
期刊
摘 要:中外文化差异组主要的原因是因为中外民族文化的差异。民族文化的差异中包含了思想道德建设和科学文化方面的差异,而科学文化差异方面又包含了审美差异等内容。本文通过中外文学形象上对人物侧重点的不同介绍了中外文学的差异,从比较文学理论角度上简述了两种民族文学的异同。并且简单的介绍了比较文学理论的概念及内容。  关键词:比较文学理论;中外文化;形象差异  一、比较文学理论  1.比较文学在中国的出现 
期刊
摘 要:罗中立的《父亲》堪称是一幅具有划时代意义、美学价值和社会学价值的经典之作。这副作品,描绘的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老农形象,却像一首扣人心弦的沉重又悲怆的奏鸣曲令人震撼令人感动。  关键词:油画《父亲》;老农形象;意义;价值  对于油画《父亲》,我相信观众不会把它当作画家罗中立本人的父亲的肖象来看待,而是当作在特定年代下的典型环境中的典型形象。 这是一个农民形象的父亲,画里的“父亲”脸上布满皱纹、
期刊
摘 要:莫奈的绘画语言在现代绘画中产生着重要影响,莫奈通过对色和光的探索,在现出色彩绚丽,光影迷离的世界。《日本桥》是莫奈后期的创作,以不同颜色为主色调的莫奈的日本桥,如同以不同音阶开启的乐章。本论文通过对《日本桥》的解析鉴赏,和自己对《日本桥》的一些欣赏心得,使我更加接近大师。感受大师!  关键词:莫奈;光与色;色彩;感受  一、 引言  1.研究对象。本文的研究对象为莫奈,莫奈的创作心路和创作
期刊
摘 要:在我国利用岩彩作为绘画素材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古朴的彩陶文化,兴于汉代的墓葬文化,而后鼎盛于唐代的工笔重彩,随着岩彩画在中国画坛的突起,岩彩画的教学在各高校也逐渐兴起。对于如何开发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探讨岩彩画的教学模式和存在的问题是本文主要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岩彩画;材料  古往今来,文人画在中国绘画中一直占据着不可磨灭的地位,但是随着社会多元化发展以及时代的进步,一种被称作”岩彩画”
期刊
摘 要:仓央嘉措在《七绝》中写道:“新茶香郁满齿唇,伴得糁粑倍美醇。情人眼里出西施,每对卿卿每销魂。”情人眼里真的可以出西施么?这又是什么原因呢?本文试图从美学角度分析造成“情人眼里出西施”的原因及其特点、本质,具体分析其合理性。  关键字:情人眼里出西施;美学意义  “情人眼里出西施”这句话最早出自于清代翟灏的《能人编·妇女》:情人眼里出西施,鄙语也。在这里是贬义的,用来指责西施的误国。后来人们
期刊
摘 要:元代是一个多钟宗教并存的社会,各宗教壁画创作也必然受到重视。永乐宫壁画的色彩体系,直接影响了当时及其后的宗教壁画创作。本文以永乐宫壁画中的《朝元图》为主,从色彩构成的三个角度分别进行分析。  关键词:元代;壁画;永乐宫;朝元图;色彩  元代在建国初期道教被提倡,统治阶级需要利用宗教维系和巩固政权,宗教也需要借组政治庇护求得生存和发展,广大人名群众在岁无宁日,生存得不到保障时也渴望从宗教中获
期刊
摘 要:在中学美术美术课程标准中,鉴赏被定义为媒介与艺术形式,逐步运用感知以及经验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分析、判断以获得审美的享受,并理解美术现象与作品的创造活动。在中学美术里,将美术批评适当引入美术鉴赏教学,能够使学生真正的成为一个鉴赏活动的参与者同时,也能够成为一个体验者和批评者,实现美术鉴赏教学的价值,学生们从美术作品中进行体验、感觉、分析、判断,从而获得审美享受和知识的过程。为此,笔者
期刊
摘 要:研究中国山水画,就必然涉及到传统(临摹)与现实(写生与创作)两大问题。解决这两个方面,是画好中国山水画的关键。对此,“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一剂良药。  关键词:山水画;传统;写生  一、关于“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由唐代著名画家张璪(约735-785)提出,据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10记载:“张璪,字文通,吴郡人。初,相国刘晏知之,相国王缙奏检校祠部员外郞,盐铁
期刊